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1課 明清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同步練習2024-2025學年下期初中歷史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新教材)一、選擇題1.顧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一觀點被后人概括為( )A.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B.君權民授C.民貴君輕 D.工商皆本2.中醫(yī)藥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著作屬于我國古代中醫(yī)藥成就的有( )①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②賈思勰《齊民要術》③李時珍《本草綱目》 ④宋應星《天工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中國古代的戲曲藝術發(fā)展到清代,進入了一個更為繁榮的時期。其中,京劇是由徽調不斷吸收昆曲、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的優(yōu)點,加以創(chuàng)造和改進,而逐漸形成的一個劇種。它形成于( )A.道光年間 B.咸豐年間C.光緒年間 D.宣統(tǒng)年間4.明清之際出現(xiàn)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巨著。下列科技著作中,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是(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C.《天工開物》 D.《農政全書》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歌詞:“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長城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明長城起止點是( )A.西起臨洮,東至遼東 B.東起遼東,西至隴西C.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 D.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6.清代的小說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是( )A.《三國演義》 B.《西游記》 C.《紅樓夢》 D.《竇娥冤》7.如圖(電視劇照)“九九八十一難”“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說的是( )A.《水滸傳》 B.《三國演義》 C.《西游記》 D.《紅樓夢》8.黨的十八大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創(chuàng)造出了燦爛輝煌的文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昆曲的傳世之作B.京劇經過表演藝術家的不斷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了中國戲曲的精華,被譽為“國劇”C.《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神奇的愛情故事,有力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D.中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指《資治通鑒》《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9.下圖人物的著述收錄了上萬個藥方,詳細記載了大量藥物的功能效用,并附以人參、黃芪、甘草等藥物的具體形態(tài)圖。他的“著述”是( )A.《天工開物》 B.《本草綱目》 C.《農政全書》 D.《農書》10.下圖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科技巨著的目錄節(jié)選,這部巨著是( )☆石灰、煤炭等非金屬礦的生產技術 ☆船舶、車輛的結構、制作和用途 ☆種植甘蔗及制糖、養(yǎng)蜂的方法 ☆關于糧食作物的栽培技術A.《本草綱目》 B.《農政全書》 C.《天工開物》 D.《四庫全書》11.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下列中國古代科技成果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賈思勰寫成《齊民要術》 ②蔡倫改進造紙術③徐光啟著成《農政全書》 ④指南針應用于航海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12.“王守仁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后,遭宦官張忠誣陷,仍堅持‘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此言行體現(xiàn)的思想核心是( )A.致良知 B.中庸之道 C.無為而治 D.兼愛非攻13.有同學想了解中國17世紀的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如:谷類和棉麻作物栽培、制鹽、制陶、冶鑄等,以下最適合他查閱的書籍是( )A.《九章算術》 B.《本草綱目》 C.《齊民要術》 D.《天工開物》14.《本草綱目》共記載藥物1892種,其中新藥374種,插圖1160幅;《農政全書》大至農業(yè)政策制度,小至農業(yè)生產過程中的具體技術環(huán)節(jié),都有詳盡記述;《天工開物》除介紹一般的農業(yè)生產經驗外,更著重闡述各類手工業(yè)的生產技術。可見,這三部著作( )A.都記述了手工業(yè)生產經驗 B.體現(xiàn)了以農為本的思想C.收錄了中西方的技術革新 D.注重總結利于國計民生15.某中學打算舉辦主題為“AI+中國古代的科技發(fā)展”的跨學科活動,將對同學們推選的中國古代科技進行AI講解、AI動畫生成等操作。下列內容中符合該主題的是( )①造紙術②活字印刷術③《本草綱目》④《資治通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下圖為明代畫作《北京宮城圖》(局部)。圖中北京的皇宮紫禁城有一條中軸線貫穿南北,布局均衡對稱,但它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無法窺見其全貌。畫家這樣的設計是為了突出( )A.封臣對封君的忠誠 B.淡泊名利的人生態(tài)度C.至高無上的君主權威 D.開放包容的精神氣度17.“在防務布局上采取列鎮(zhèn)屯兵、分區(qū)防守的方式,在修筑工程上采取分區(qū)、分片、分段包修的政策,整個防御體系運轉有序,維護有方……不止是為了隔絕漠北大軍,更是為了防御漠北游騎的侵擾,保證整個華北平原進行正常農業(yè)活動。”上述材料所提及的是( )A.都江堰 B.長城 C.大運河 D.故宮18.城市的發(fā)展和市民階層的擴大,需要一種更大眾的“俗文化”,明清小說有很多對市并生活和市民精神的描寫,這反映了興起的商業(yè)城市越來越成為文人生活和觀察的對象。材料敘述的是明清小說發(fā)展的( )A.特點 B.目的 C.影響 D.原因19.京劇開創(chuàng)者余三勝在漢調皮黃的基礎上,吸收昆曲、秦腔等藝術特點,創(chuàng)造出婉轉動聽、旋律豐富的唱腔。同時,又以湖北方言結合北京語言,為京劇演唱奠定了基礎。這體現(xiàn)了京劇( )A.尊重傳統(tǒng) B.與時俱進 C.揚長避短 D.兼收并蓄二、材料題20.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斷,成就輝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多彩的文學】材料一 近代大學者王國維說過:“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歷史上涌現(xiàn)出了許多流傳千古的佳句,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等。材料二 明清時期文學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現(xiàn)于小說,出現(xiàn)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通俗文學著作。【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材料三 這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智慧之光】材料四 如下列四幅圖是明朝某一科技巨著的插圖,這部書記載了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各部門的生產技術,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1)材料一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分別屬于王國維所說的哪種文學形式?(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兩本明清時期的小說。(3)材料三中介紹了我國古代哪項著名的建筑?(4)根據材料四,指出圖片出自哪部科技巨著?它在國際上享有什么盛譽?21.讀圖后回答問題。 (1)圖中人物分別是誰?他們各自的成就有哪些?(2)兩個人物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A C D C C D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答案 A A D D A C B D D1.A【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結合所學可知,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意為維護國家興亡是每個普通人的責任。后人將其概括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個人對國家的責任感,A項正確;君權民授屬于近代民主思想,與顧炎武無關,排除B項;民貴君輕出自孟子《孟子·盡心下》,主張民本思想,排除C項;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提出,主張重視工商業(yè)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A項。2.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傷寒雜病論》是東漢末年張仲景的醫(yī)學著作,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著有《本草綱目》,它是一部藥物學巨著,因此①③符合題意,B項正確;《齊民要術》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天工開物》一書對我國古代的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因此②④不符合題意,ACD選項中包含②或④,排除ACD項。故選B項。3.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乾隆時期徽班入京,徽調不斷吸收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的優(yōu)點,加以創(chuàng)造改進,在道光年間逐漸形成為一種新的劇種“京劇”,A項正確;京劇形成于道光年間,不是咸豐年間,排除B項;京劇形成于道光年間,不是光緒年間,排除C項;京劇形成于道光年間,不是宣統(tǒng)年間,排除D項。故選A項。4.C【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宋應星的科技巨著《天工開物》,覆蓋了當時中國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所有生產、加工部門,對我國古代的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C項正確;《齊民要術》是農學著作,排除A項;《本草綱目》是藥物學著作,排除B項;《農政全書》是農學著作,排除D項。故選C項。5.D【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防御北方蒙古騎兵南下侵擾,明朝在歷代長城的基礎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時間修筑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六千余公里,D項正確;東起遼東,西至隴西,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C項。故選D項。6.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清代的小說創(chuàng)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是曹雪芹的《紅樓夢》。這部長篇小說初名《石頭記》,以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故事為主線,通過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變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xiàn)實和尖銳矛盾,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奢靡與丑陋,從面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C項正確;《三國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作者是羅貫中。這部小說以三國的史實為基礎,充分運用文學手段,生動地描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政治、軍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種矛盾沖突,也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排除A項;《西游記》出現(xiàn)于明代中期,作者是吳承恩。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描寫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排除B項;元代最優(yōu)秀的雜劇作家是關漢卿,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劇本,流傳至今的有10多種,代表作是悲劇《竇娥冤》,排除D項。故選C項。7.C【詳解】根據題干信息“九九八十一難”“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內容出自《西游記》。《西游記》出現(xiàn)于明代中期,作者是吳承恩。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描寫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突出刻畫了膽大藝高、愛憎分明、滿懷智慧的孫悟空這一神話英雄。作者運用大膽的想象和夸張的筆調,勾畫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發(fā)了鏟除邪惡勢力的愿望,C項正確;《水滸傳》是元末明初另一部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作者是施耐庵。書中以官逼民反為主題,揭示了從皇帝到各級貪官污吏的丑惡嘴臉,描寫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漢反抗官府壓迫的武裝斗爭,通過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成功地塑造出一批個性鮮明的英雄形象,排除A項;《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這部小說以三國的史實為基礎,充分運用文學手段,生動地描寫了魏、蜀、 吳三國之間政治、軍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種矛盾沖突,也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排除B項;《紅樓夢》以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故事為主線,通過賈、史、王、薛四大家族 的興衰變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xiàn)實和尖銳矛盾,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奢靡與丑陋, 從而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排除D項。故選C項。8.D【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結合所學知識知識可知,中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D項符合題意,選擇D項;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昆曲的傳世之作,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京劇經過表演藝術家的不斷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了中國戲曲的精華,被譽為“國劇”,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神奇的愛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9.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李時珍的藥物學著作《本草綱目》,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共記載了藥物1800多種。收錄藥方11000多個;豐富了我國醫(y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y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B項正確;《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的著作,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排除A項;《農政全書》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yè)科學巨著,排除C項;《農書》中國元代綜合性農書,與醫(yī)學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0.C【詳解】依據題干目錄內容可知,該科技著作涉及農業(yè)、手工業(yè)等多個領域,結合所學知識,明朝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是一部關于農業(yè)、手工業(yè)的綜合性科技著作,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C項正確;《本草綱目》是明朝李時珍所著的藥物學著作,排除A項;《農政全書》是明朝徐光啟所著的農學著作,排除B項;《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它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tǒng)、最全面的總結,呈現(xiàn)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排除D項。故選C項。11.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賈思勰寫成《齊民要術》是在南北朝時期;②蔡倫改進造紙術是在東漢時期,③徐光啟《農政全書》是在明朝時期,④指南針運用于航海是在北宋時期,按照時間排序應該是:東漢、南北朝、北宋、明朝,即②①④③,A項正確;BCD項時間排序不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12.A【詳解】根據題干材料“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結合所學可知,王守仁(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核心是“致良知”。他認為人天生具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良知,只需通過實踐(知行合一)去發(fā)現(xiàn)并遵循它。題干中“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強調內心光明坦蕩,無需辯解,直接體現(xiàn)了“致良知”的理念,即相信良知是行為的根本準則,A項正確;中庸之道屬于傳統(tǒng)儒家思想,強調適度調和,與王陽明心學無關,排除B項;無為而治是道家思想,主張順應自然,與題干無關,排除C項;兼愛非攻是墨家主張,倡導平等關愛與反對戰(zhàn)爭,與王陽明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3.D【詳解】據題干“有同學想了解中國17世紀的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如:谷類和棉麻作物栽培、制鹽、制陶、冶鑄等”和所學知識可知,明朝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是一部科技名著。這部書把各生產部門分為18類,幾乎涵蓋了當時我國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所有生產、加工部 門。《天工開物》一書,對我國古代的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被譽為 “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D項正確;《九章算術》是東漢數學專著,以算術、幾何為核心,與生產技術無關,排除A項;《本草綱目》是明代醫(yī)藥學著作,側重藥物學與植物分類,未系統(tǒng)記載農業(yè)和手工業(yè)技術,排除B項;《齊民要術》是北魏農書,總結6世紀前黃河流域的農業(yè)經驗,但未涉及制陶、冶鑄等明代手工業(yè)技術,且時間與“17世紀”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4.D【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分別在醫(yī)藥、農業(yè)和手工業(yè)方面進行了總結,這些內容都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D項正確;《本草綱目》和《農政全書》并非都著重記述手工業(yè)生產經驗,排除A項;《天工開物》強調手工業(yè)生產技術,并非單純以農為本,排除B項;這三部著作主要是對中國傳統(tǒng)技術的總結,未收錄中西方技術革新,排除C項。故選D項。15.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推動文化傳播,屬于重要科技成就,①正確;宋畢昇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極大提升印刷效率,是印刷技術的革命性突破,②正確;《本草綱目》是李時珍的藥物學著作,系統(tǒng)總結16世紀前的醫(yī)藥學知識,包含科學分類和實驗方法,屬醫(yī)藥科技典范,③正確;《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編的編年體史書,屬歷史學著作,與科技主題無關,④錯誤。①②③正確,A項正確;④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項。16.C【詳解】由題干“圖中北京的皇宮紫禁城有一條中軸線貫穿南北,布局均衡對稱,但它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無法窺見其全貌”可知,根據題干描述,明代畫作《北京宮城圖》通過云霧的遮掩,使得紫禁城在畫面中若隱若現(xiàn),無法窺見全貌。這種設計手法通常是為了營造一種神秘、莊嚴的氛圍,進而突出皇宮的威嚴和不可侵犯性。因此,畫家的意圖最有可能是為了強調至高無上的君主權威,C項正確;封君封臣制度反映的是西歐的封建制度,排除A項;淡泊名利的人生態(tài)度與題干《北京宮城圖》無關,排除B項;開放包容的精神氣度與題干“但它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無法窺見其全貌”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7.B【詳解】據題干“在防務布局上采取列鎮(zhèn)屯兵、分區(qū)防守的方式,在修筑工程上采取分區(qū)、分片、分段包修的政策,整個防御體系運轉有序,維護有方……不止是為了隔絕漠北大軍,更是為了防御漠北游騎的侵擾,保證整個華北平原進行正常農業(yè)活動”和所學知識可知,長城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軍事防御工程,其修筑和防務布局等,與題干中描述的為防御漠北游牧民族侵擾所采取的措施相契合,B項正確;都江堰是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排除A項;大運河主要功能是溝通南北交通、促進經濟交流等,排除C項;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主要是政治和皇家生活等方面的功能體現(xiàn),排除D項。故選B項。18.D【詳解】據材料“城市的發(fā)展和市民階層的擴大,需要一種更大眾的‘俗文化’”并結合所學可知,明清時期商品經濟不斷發(fā)展,市民階層逐漸擴大,適應市民階層的小說應運而生,這體現(xiàn)了明清小說發(fā)展的原因,D項正確;明清小說的特點是通俗化等,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項;明清小說的目的是滿足市民階層的文化需求等,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B項;明清小說具備一定的教化功能等,這屬于其影響,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9.D【詳解】據題干“在漢調皮黃的基礎上,吸收昆曲、秦腔等藝術特點”“以湖北方言結合北京語言”等信息可知,京劇吸收了昆曲、秦腔、湖北方言、北京語言等特點融合而成,體現(xiàn)了兼收并蓄的特點,D項正確;尊重傳統(tǒng)是指對傳統(tǒng)文化、習俗、價值觀、信仰、藝術形式、禮儀規(guī)范等方面的敬重和維護,而材料強調的是京劇吸收了不同戲曲、語言的特點,排除A項;與時俱進是指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前進,保持與時代同步,材料并沒有提到京劇與當時時代同步發(fā)展的特點,排除B項;材料沒有提到京劇避開了其他戲曲的缺點,無法得出揚長避短的結論,排除C項。故選D項。20.(1)唐詩;宋詞。(2)《水滸傳》《紅樓夢》等。(3)故宮(或紫禁城)。(4)巨著:《天工開物》。盛譽:“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詳解】(1)文學形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選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所以屬于唐詩;而“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選自北宋詞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所以屬于宋詞。(2)小說:結合所學知識,明清時期的小說包括《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舉兩例即可。(3)建筑:根據材料“這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結合所學知識,明清兩朝的皇宮被稱為紫禁城,今稱為“故宮”。(4)科技巨著:根據圖片可以得出,這部明朝科技巨著既包含農業(yè)技術,也涵蓋手工業(yè)技術,所以屬于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這部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把各生產部門分為18類幾乎涵蓋了當時中國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所有生產、加工部門。盛譽:結合所學知識,《天工開物》后來傳到國外,被譯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種文字,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21.(1)人物:李時珍,曹雪芹。成就:李時珍編寫出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曹雪芹著有長篇小說《紅樓夢》(《石頭記》)。(2)品質:不辭辛苦,勇于實踐;克服困難,潛心專研;數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等。【詳解】(1)人物:根據圖片和所學明朝科技、清朝文學的知識可知,圖中人物分別是李時珍、曹雪芹。成就: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yī)藥學家,經過27年持續(xù)不斷的努力,編寫出《本草綱目》這部規(guī)模空前的藥物學著作;清代的小說創(chuàng)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是曹雪芹的《紅樓夢》,這部小說初名《石頭記》。(2)品質: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只要觀點正確,言之有理即可。如:不辭辛苦,勇于實踐;克服困難,潛心專研;數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