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北初中名校聯盟 2025 年 5 月中考適應性考試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共 12 題,每題 2 分,共 24 分)18-29 BDCDD BD AAB CB 二、非選擇題(共 4 題,共 36 分)30.(1)措施:設立軍政機構(或者:設羈縻府州和都護府);冊封、和親;加 強經濟文化交流(或者:發展屯田、開辟互市貿易)。(3 分;每點 1 分) (2)原因:清朝自身為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國家版圖遼闊;統治者具有明 確的國土守護意識;清初滿漢等民族矛盾尖銳;各民族發展不平衡。(4 分;每 點 2 分,任答 2 點即可)(3)認識: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邊疆治理對統一多民族國家 的鞏固和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因此,邊疆治理要注意邊疆地區的全面發展、邊疆 與內地的平衡發展,因地制宜采取靈活的政策。(2 分;認識類試題多從原因、 作用和影響及啟示三個角度組織答案,每點 1 分,其他言之成理者也可得分) 31.(1)狀況:海軍裝備差;海防思想落后;軍隊戰斗力弱。(3 分;每點 1 分, 如答具體內容,如“艦船”“水師訓練”“兵力總數”扣 1 分)(2)變化:建設現代化海軍(或者:建立福建、南洋、北洋三支海軍);學習西 方(或者:派遣留學生出洋學習);海防力量實行兵民結合(或者:創設漁團); 海防思想上擺脫傳統國防觀念的束縛,更加重視海防。(4 分;每點 2 分,任答 2 點即可)(3)意義:有利于祖國統一;有利于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有利于鞏固政權; 有利于增強海防力量,保衛國土安全;有利于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有利于提高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2 分;每點 1 分,任答 2 點即可)32.(1)原因:新航路開辟促進了物種的交流;馬鈴薯自身種植和儲存的優點。 (1 分;每點 1 分,任答 1 點即可) 影響:緩解糧食危機;豐富食物多樣性、滿足人們口味(或者:豐富了人們生活) ;影響傳入地生態系統等。(2 分;每點 1 分,任答 2 點即可,其他言之有理者 亦可得分)(2)策略:利用輿論監督引導社會關注;商人自發開展“潔凈食品運動”;建立 食品安全立法體系與監管體制。(3 分;任答 2 點即可)(3)建議:增強民眾的食品安全意識;鼓勵民眾參與食品安全的實踐行動;各 國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加強監管;制定食品安全法律;加強國際合作。 (2 分;每點 1 分,任答 2 點即可,其他言之有理者亦可得分)16、示例一 論題:音樂是時代精神的縮影。 論述:藝術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歌曲《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反映了國 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武裝反抗國民黨反 動派的勇于革命和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先后領導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一系列武裝暴動。毛澤東在領導秋收起義的過程中,逐漸將革命重心轉移到偏僻的農村,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面對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導致紅軍給養十分困難。歌曲《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中“ 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 真實地再現了當時艱苦斗爭的環境,歌詞“ 穿草鞋,背土槍,反圍剿,斗志旺” 生動地描寫了紅軍和根據地民眾勇于革命的斗爭精神。正是因為這種勇于革命和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激勵了紅軍和廣大人民的 斗志,最終贏得了粉碎國民黨反革命“圍剿”的勝利,并為中國革命留下了寶貴 的精神遺產。 結論:今天,我們應繼承和發揚這種時代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 力量。 示例二 論題:《馬賽曲》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時代精神。 論述:法國大革命時期,反對君主專制、追求自由平等成為這一時期的時代精神,《馬賽曲》便是這一時代精神的真實寫照。18 世紀末,法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啟蒙運動 以理性主義為指導,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解放了人們的思想。《馬賽曲》中 的歌詞“ 自由,為可貴的自由,戰斗吧。看我們高舉那自由旗幟,勝利地邁步前進” 反映了人們追求自由平等的時代精神并鼓舞人們為自由而戰。法國士兵們在《馬賽曲》的激勵下一次又一次頂住了外敵的進攻,成功保衛了他們的家園,也保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結論:《馬賽曲》成為追求自由的象征,它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為自由而戰,從而 推動了歷史的進步。評分細則:(1)論文要求由論題、破題、論述和升華四部分組成。(2)論題可以概括性表述,也可以具體點明主題,要求論題明確。(2 分)(3)破題部分要求點明時代精神是什么。(2 分)(4)論述中要求交代歌曲創作的時代背景(2 分),歌詞如何體現時代精神(2分)及這種精神的歷史意義(1 分)。(5)升華部分可以上升到歷史唯物主義高度,也可以升華為對我們今天的啟示。(1 分)也可采用靈活的評分細則,如:題目(2 分)要寫成陳述性句子,不能是主題和短語,如果不是句子要扣 1分,沒寫 2 分全扣。論述部分(6 分)需將歷史史實與歷史評價相結合,史實錯誤、沒有歷史評價或者寫得不合理酌情扣 2~3 分。結論(2 分),沒有結論扣 2 分,只重復題目作為結論沒有升華扣 1 分。第二部分歷史一、選擇題(共12題,每題2分,共24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8.下圖為春秋時期的鐵制農具和穿鼻環的牛尊。這反映了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的鐵制農具和穿鼻環的牛尊A.春秋時期諸侯爭霸B.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C.社會動蕩各國變法D.手工業技術領先世界19.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向即位不久的漢武帝提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根據這一建議,漢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削弱諸侯國的封地B.把鑄幣權收歸中央C.鹽鐵官營政府壟斷D.統一思想尊崇儒術20.北宋都城開封的文化娛樂夜市十分興盛。當時的文化娛樂夜市有多種類型:酒樓茶社中有藝人演唱、講史,瓦肆勾欄中有雜技表演,街頭還有歌舞表演。這反映了A.北宋政府重文輕武B.坊市打破空間限制C.市民生活豐富多彩D.社會風氣開放進取21.對于下列明清小說內容概述的解讀,最準確的是小說內容概述小說描寫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漢反抗官府壓迫的武裝斗爭,揭示了從皇《水滸傳》帝到各級貪官污吏的丑惡嘴臉《西游記》小就運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張的筆調,抒發了鏟除邪惡勢力的愿望小說通過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變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紅樓夢》的社會現實和尖銳矛盾,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奢靡與腐朽A.科舉制度限制了文學創作主題B.明清小說都富于浪漫主義色彩C.閉關鎖國阻斷了中外文化交流D.文學作品反映了明清社會危機22.辛亥革命后,民眾服飾樣式紛呈,“西裝東裝、漢裝滿裝,應有盡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之后,大力推行“剪辮易服”“廢止纏足”等法令,傳統的婚姻習俗和社交禮儀也發生了改變。這說明,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在于A.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B.推動了國民思想解放C.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D.推動了社會生活變革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6頁共10頁23.標語口號承載歷史信息。下圖是近代中國某一歷史時期的革命標語。下列選項中與之相符的歷史事實是產痛黨護A.北伐戰爭中農民運動蓬勃發展B.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C.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減租減息D.解放區土地改革農民獲得土地24.山西省左權縣的民歌唱道:“八月二十三,下午八點半,…破壞正太路,切斷平漢線,同蒲路攔腰斬,鬼子沒法干。八路軍、決死隊,殺敵千千萬。包圍陽泉站,攻克娘子關。公路挖成壕,鐵路炸斷橋,這一場大戰,實在呱呱叫。”該民歌描述的歷史事件是A.淞滬會戰B.武漢會戰C.第三次長沙會戰D.百團大戰25.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父母送兒女、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人伍的感人場面隨處可見;工人喊著“工廠即戰場、機器即槍炮”的戰斗口號,組織勞動競賽;家家戶戶掀起為“最可愛的人”購買飛機大炮的捐款潮。上述材料反映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哪一內涵A.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B.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C.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D.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26.下圖是2012年以來我國貧困人口變化數據(單位:萬人)。該圖可論證我國單位:萬人89910000F9000824980007017700060005575500043354000304630002000166010000別全部脫貧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口年度貧因人口數量A.黨和人民完成脫貧攻堅的歷史任務B.國民經濟實現持續穩定增長C.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外交活動D.國防軍隊建設取得輝煌成就27.在世界多個文明古國流傳的神活中都有關于洪水滅世的傳說。蘇美爾人的泥版文書上記錄著這一傳說的最早版本,后經希伯來人傳至古希臘,最后演變成今天人們熟知的洪水傳說。這一演變過程反映了A.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點B.世界古代文明出現了較多交流C.古代亞洲文明優于歐洲文明D.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顯著提高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7頁共1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北省初中名校聯盟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5月中考適應性考試歷史試卷答案.docx 湖北省初中名校聯盟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5月中考適應性考試歷史試卷(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