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配人教版)3.1.2 鐵鹽和亞鐵鹽A組·基礎達標1.下列關于Fe2+和Fe3+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Fe2+的水溶液為淺綠色B.Fe3+的水溶液為黃色C.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還原性D.向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現紅色沉淀2.欲除去FeSO4溶液中含有的CuSO4和Fe2(SO4)3等少量雜質,應選用的試劑是( )A.氨水 B.鋁粉C.鐵粉 D.NaOH溶液3.要證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進行如下實驗操作的最佳順序為(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A.①③ B.③②C.③① D.①②③4.下列物質常溫下不能與鐵反應的是( )A.硫酸銅溶液 B.氯化鐵溶液C.稀鹽酸 D.氯化鎂溶液5.現有試劑:①鐵粉、②銅粉、③鋅片、④氯水、⑤酸性KMnO4溶液、⑥KSCN溶液、⑦KI溶液、⑧淀粉溶液,若探究Fe2+的還原性和Fe3+的氧化性,可選用的一組試劑是( )A.①② B.②④⑥C.④⑤⑥ D.②⑦⑧6.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測定硫酸亞鐵片中FeSO4的含量(假設硫酸亞鐵片中的其他物質不參與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研細”需在研缽中進行B.可用氧氣代替H2O2C.“一系列操作”包括:過濾、灼燒、冷卻、稱量D.硫酸亞鐵片中FeSO4的質量分數為60.8%7.某學生小組為認識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分散系的性質做了如下一組綜合實驗。根據實驗流程回答相關問題。(1)請寫出Fe2O3與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質②為______________。(3)請寫出FeCl3與鐵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最終生成Fe(OH)3濁液,該過程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過程中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將FeCl3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繼續煮沸至紅褐色,制得分散系③為__________,它與FeCl3溶液、Fe(OH)3濁液的本質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電子工業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蝕敷在絕緣板上的銅箔,制造印刷電路板。(1)檢驗溶液中Fe3+存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證明Fe3+存在的現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寫出FeCl3溶液與金屬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工程師為了從使用過的腐蝕廢液中回收銅,并重新獲得FeCl3溶液,準備采用下列步驟:A.請寫出上述實驗中加入或生成的有關物質的化學式: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B.請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組·能力提升9.下列離子的檢驗方法中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紅色,說明不含Fe2+B.用酸性KMnO4溶液檢驗FeSO4溶液中是否含有Fe2(SO4)3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接得到紅褐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Fe3+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又觀察到顏色逐漸變為紅褐色,說明該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10.某同學用含有鐵銹(Fe2O3)的廢鐵屑來制取氯化鐵晶體,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略,氣密性良好),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A.B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B.燒杯中雙氧水的作用是將Fe2+還原為Fe3+C.A中的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D.燒杯中的溶液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經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得到氯化鐵晶體11.已知下述三個實驗均能發生化學反應:實驗① 實驗② 實驗③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 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入幾滴氯水 將銅絲放入氯化鐵溶液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實驗①中鐵釘只作還原劑B.實驗②中Fe2+既顯氧化性又顯還原性C.實驗③中發生的是置換反應D.上述實驗證明氧化性:Fe3+>Fe2+>Cu2+12.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的結論是化學學習的方法之一。對下列實驗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操作、現象 解釋A 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變藍 Fe3+能與淀粉發生顯色反應B 把生鐵放置于潮濕的空氣中,鐵表面有一層紅棕色的斑點 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成 Fe(OH)3C 向某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褪色 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白色物質變成了紅褐色 說明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13.某學生探究小組將FeCl3溶液腐蝕銅箔制作電路板后的酸性廢液“再生”,同時回收銅,實驗流程如下:(1)“腐蝕廢液”中除Fe3+外,一定存在的金屬離子還有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Fe2+ B.Ag+C.Na+ D.Cu2+(2)“步驟a”中包含的操作有__________。A.攪拌 B.過濾C.蒸餾 D.結晶(3)實驗室里利用MnO2和濃鹽酸制備Cl2。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A.用①作氣體發生裝置 B.②中加入生石灰干燥氯氣C.用③收集氯氣 D.用④中的NaOH溶液吸收尾氣(4)為達成實驗目的,“氧化再生”中,可以替代Cl2的最佳試劑為__________。A.KMnO4 B.KSCNC.H2O2 D.HNO3(5)小組討論認為:“步驟a”回收的銅中可能混有鐵粉,常溫下僅用一種物質就能進行初步判斷。該物質可能為__________。A.磁鐵 B.稀鹽酸C.濃硫酸 D.NaOH溶液14.利用鐵元素“價類二維圖”可以從不同角度研究含鐵物質的性質及其轉化關系,請據此圖回答問題:(1)從物質類別和元素價態視角,下列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__________。A.Na2FeO4具有強氧化性,可以用作水體消毒劑B.FeO和Fe2O3可分別與水發生反應生成Fe(OH)2和Fe(OH)3C.可以在FeCl2溶液中放入少量Fe粉,以防止溶液變質D.可以將Al單質作為還原劑和Fe2O3冶煉Fe單質(2)電子工業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蝕敷在絕緣板上的銅箔,從而制造印刷電路板,寫出此過程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研究人員向上述印刷電路板的廢液中加入一定量鐵粉,充分反應后,準備過濾并收集濾渣。此時,濾渣的成分不可能是__________。A.沒有濾渣 B.有Cu也有FeC.只有Fe D.只有CuⅡ.某學習小組設計了一系列實驗,研究FeCl2與FeCl3溶液的性質。(3)請補充空缺的實驗現象:序號 實驗 操作現象實驗1 第一步:取2 mL酸化的FeCl2溶液于試管中,加入5滴5% H2O2溶液 溶液立即變為棕黃色,稍后產生氣泡第二步: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__________溶液 溶液變為血紅色實驗2 取5 mL KI-淀粉溶液于試管中,加入2 mL酸化的FeCl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寫出實驗1中第一步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A組·基礎達標1.【答案】D2.【答案】C3.【答案】C4.【答案】D5.【答案】B6.【答案】C【解析】由流程圖可知,該實驗原理為將藥品研細、溶解、過濾后,所得濾液含Fe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為Fe3+,再加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將Fe3+完全轉化為氫氧化鐵沉淀,然后過濾、洗滌、灼燒、冷卻、稱量,灼燒使氫氧化鐵轉化為氧化鐵,通過測定氧化鐵的質量,計算補血劑中鐵元素的含量。把固體粉碎、“研細”需在研缽中進行,A正確;氧氣和H2O2均能使溶液中的Fe2+氧化為Fe3+,且不引入新雜質,故可用氧氣代替H2O2,B正確; 沉淀表面有可溶性雜質,需進行洗滌,則“一系列操作”包括:過濾、洗滌、灼燒、冷卻、稱量,C不正確;所得氧化鐵的質量為16 g,n(Fe2O3)=0.1 mol,根據鐵元素守恒知,n(FeSO4)=0.2 mol,則硫酸亞鐵片中FeSO4的質量分數為×100%=60.8%,D正確。7.【答案】(1)Fe2O3+6H+===2Fe3++3H2O(2)NaOH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Fe+2FeCl3===3FeCl2(4)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 4Fe(OH)2+O2+2H2O=== 4Fe(OH)3(5)Fe(OH)3膠體 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不同8.【答案】(1)KSCN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2)2FeCl3+Cu===2FeCl2+CuCl2(3)A.①Fe ②FeCl2 ③Fe和Cu ④HCl ⑤FeCl2 ⑥Cl2B.2FeCl3+Fe===3FeCl2 CuCl2+Fe===FeCl2+CuFe+2HCl===FeCl2+H2↑ 2FeCl2+Cl2===2FeCl3【解析】(3)從腐蝕銅的廢液中回收銅,并重新獲得FeCl3溶液,流程如下。B組·能力提升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A【解析】實驗①中鐵釘作還原劑,氧化性:Cu2+>Fe2+;實驗②中Fe2+只表現還原性;實驗③中反應為2FeCl3+Cu===2FeCl2+CuCl2,不是置換反應,分析可知,氧化性:Fe3+>Cu2+。綜上可知氧化性:Fe3+>Cu2+>Fe2+,A正確,B、C、D均錯誤。12.【答案】D【解析】I-具有還原性,Fe3+具有氧化性,兩者反應生成Fe2+與I2,I2與淀粉溶液發生顯色反應,A錯誤;鐵表面的一層紅棕色斑點是氧化鐵,B錯誤;原溶液中可能含有其他具有還原性的離子(如I-等),C錯誤。13.【答案】(1)AD (2)AB (3)ACD (4)C (5)AB14.【答案】(1)B (2)2Fe3++Cu===Cu2++2Fe2+ C(3)KSCN 溶液變藍(4)2Fe2++H2O2+2H+===2Fe3++2H2O【解析】(1)Na2FeO4中鐵處于最高價,具有強氧化性,可以用作水體消毒劑,A正確;FeO和Fe2O3不能和水反應,B錯誤;二價鐵溶液被氧化為三價鐵,但是三價鐵可以被單質鐵還原為二價鐵,故可以在FeCl2溶液中放入少量Fe粉,以防止溶液變質,C正確;根據鋁熱反應的原理,單質鋁可以和氧化鐵反應生成氧化鋁和單質鐵,D正確。(2)三價鐵可以和銅反應生成二價鐵和銅離子,離子方程式為2Fe3++Cu===Cu2++2Fe2+;上述印刷電路板的廢液中含有銅離子,二價鐵,可能含有三價鐵。如果加入的鐵粉較少,則鐵粉和三價鐵反應生成二價鐵,此時沒有濾渣,A正確;如果加入的鐵粉較多,則溶液中會有單質銅被置換出,鐵粉會有剩余,B正確;濾渣中如果有鐵粉,則溶液中的銅離子一定被置換出來,即濾渣中會有銅,C錯誤;加入的鐵粉不是很多,則鐵粉和三價鐵反應后,有一部分鐵粉和銅離子反應置換出銅,但是沒有鐵粉剩余,此時濾渣只有銅,D正確。(3)實驗1中過氧化氫可以將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可以用KSCN檢驗溶液中的三價鐵,故第二步是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三價鐵可以將碘離子氧化為單質碘,淀粉遇到單質碘顯藍色,故實驗2的現象為溶液變藍。(4)實驗1中過氧化氫可以將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