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配人教版)4.1.1原子結構A組·基礎達標1.有相同質子數的微粒一定是( )A.同種元素 B.同種分子C.同種原子 D.不能確定2.一種氣球由可降解材料制作,內充的氣體是比氫氣安全的氦氣。下列關于氦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氦氣比氫氣活潑 B.氦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C.氦氣分子式為He2 D.氦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3.溴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右下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溴是非金屬元素 B.溴原子易失電子C.溴的核電荷數為35 D.溴化鎂的化學式為MgBr24.下列微粒中,最外層是8個電子,并與H+相差兩個電子層的是( )A.H- B.Mg2+C.S2- D.Li+5.已知X、Y、Z、W四種元素,X是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總數的2倍;Z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元素原子K層和M層電子總數等于其L層電子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2Z常溫下為液態 B.Z元素只能形成一種單質C.Y的一種單質可導電 D.W的一種氧化物可形成酸雨6.如圖為核聚變的示意圖,甲、乙、丙表示三種原子,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表示中子 B.甲和乙屬于同種元素C.丙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 D.丙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盧瑟福原子模型認為電子在原子核周圍沿著不同的軌道運轉,就像行星環繞太陽運轉一樣B .道爾頓認為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不能被創造,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C.某微粒核外電子排布為2、8、8結構,則該微粒一定不是氯原子D.核外電子總是先排布在能量低的電子層內,排滿后依次向外排布,即排滿L層再排M層,排滿M層再排N層8.下列屬于18e-離子或分子的是( )A.NH B.H2OC.OH- D.H2S9.1~18號元素的其中一種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那么該原子( )A.有3個電子層 B.有2個電子層C.最外層電子數是8 D.核電荷數是1010.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可表示為。(1)當x=10+y時,該粒子為__________(填“原子”“陽離子”或“陰離子”,下同),當x<10+y時,該粒子為__________。(2)當y=2時,x=__________,該元素形成的離子符號為__________。(3)若該結構示意圖表示的粒子是R-,則x=__________,y=__________。11.下圖為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完成以下填空。(1)屬于陽離子結構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填編號, 下同)。(2)具有穩定性結構的原子是____________。(3)只能得電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 ;只能失電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既能得電子,又能失電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4)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為R2O3,則R的離子結構示意圖可能是______________。(5)上述微粒陰離子與陽離子可構成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填一種)。(6)某元素W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圖,則元素W為________________。B組·能力提升12.已知R2-的核內有n個中子,R原子的質量數為M,則m g R2-含有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A. mol B. molC. mol D. mol13.短周期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B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其內層電子總數的3倍;C元素原子M層電子數等于其L層電子數的一半;D元素原子最外層有1個電子,D的陽離子與B的陰離子電子層結構相同,則4種元素原子序數關系中正確的是( )A.C>D>B>A B.D>B>A>CC.A>D>C>B D.B>A>C>D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原子的核外電子都是先排滿前一個電子層,才能排進下一個電子層B.核外電子層結構相同的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C.凡單原子形成的離子,一定具有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D.非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都大于415.A、B元素為1~20號元素。(1)A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8,其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為__________,該元素原子的二價陰離子中,核外電子數為__________。(2)B元素原子的一價陽離子的核外有18個電子,質量數為40,該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內中子數為__________。(3)A、B形成1∶1型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____。參考答案A組·基礎達標1.【答案】D2.【答案】D3.【答案】B4.【答案】B【解析】H+核外電子數為0,相差兩個電子層,最外層是8個電子的微粒核外有10個電子。H-核外有2個電子,A不符合;Mg2+核外有10個電子,B符合;S2-核外有18個電子,C不符合;Li+核外有2個電子,D不符合。5.【答案】B【解析】X、Y、Z、W四種元素,X是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則X為H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總數的2倍,則Y為C元素;Z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則Z為O元素;W元素原子K層和M層電子總數等于其L層電子數,則W為S元素。從而得出X、Y、Z、W分別為H、C、O、S。X2Z為H2O,常溫下為液態,A正確;Z元素為O,可形成的單質為O2、O3等,B不正確;Y為C元素,它的一種單質石墨可導電,C正確;W的一種氧化物SO2,可形成酸雨,D正確。6.【答案】D7.【答案】D8.【答案】D9.【答案】B【解析】該原子只有2個電子層,第一層為2個電子,第二層為6個電子。10.【答案】(1)原子 陰離子 (2)12 Mg2+ (3)17 8【解析】(1)當x=10+y時,該粒子正負電荷相等,為原子;當x<10+y時,正電荷數目小于負電荷數目,為陰離子。(2)當y=2時,x=12,該元素為Mg元素,其原子失去2個電子形成Mg2+。(3)若該結構示意圖表示的粒子是R-,核外有3個電子層,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離子達到穩定結構,即y=8,核外的電子數為2+8+8=18,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陰離子所帶電荷數=18-1=17。11.【答案】(1)③⑤⑧ (2)② (3)③⑤⑧ ①④⑥ ⑦ (4)⑤(5)MgF2(或AlF3、MgS等任寫一種) (6)⑦B組·能力提升12.【答案】D【解析】R2-含有的電子數為(M-n+2),m g R2-的物質的量為 mol,則m g R2-中含有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mol。13.【答案】A14.【答案】D15.【答案】(1)8 10 (2)21 (3)112【解析】(1)核電荷數=質子數=8,陰離子的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所帶電荷數=10。(2)B元素質子數是18+1=19,質量數為40,該元素原子的中子數為40-19=21。(3)A、B兩元素形成的1∶1型化合物是K2O2,其相對分子質量是40×2+16×2=1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