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4學年第二學期臺州十校聯盟期中聯考高一年級地理學科 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共8 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Ⅰ (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讀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的陸地面積和人口占洲總面積及總人口的比例圖。完成第1題。1.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陸地面積占洲總面積比例大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總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 歐洲 B.南美洲C. 亞洲 D.大洋洲2.下列區域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 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 B.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C. 巴西的亞馬孫雨林 D.印度的恒河平原3. 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減小,原因可能是 ( )①消費水平迅速提高②生產過程中破壞了生態環境③青藏鐵路的開通,加強了西藏與外界的聯系④自然災害的增多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讀2010—204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含預測)圖,回答第4、5題。4.據圖推斷,下列有關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2010—2030年,人口老齡化速度城鎮小于農村B.農村人口養老負擔加重,促使了農村人口出生率的提高C.2040年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達到最大D.圖示階段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與城鎮的差異逐步縮小5.影響農村人口老齡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農村教育水平提高、生育觀念改變B.城市化引起的勞動年齡人口遷移C.農村醫療水平提高,人口壽命延長D.農村環境質量好、人口壽命延長右表為我國部分地區土地生產潛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據此完成第6題6.表中信息反映了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主導因素是( )城市某區域土地利用強度,可以用建設用地面積占該區域土地面積的比值表示。讀圖完成第7、8題。7.推測該城市商用辦公樓密度最大的區域為( )A. I區 B. Ⅱ區C. Ⅲ區 D. IV區8.甲處土地利用強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建設生態功能區 B.建設衛星城 C.劃定耕地保護區 D.增加種植業投入讀某區域規劃示意圖, 完成第9題。9.圖例①②③代表的功能區分別是( )A.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 B.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C.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 D.工業區、居住區、商業區讀世界民居圖,據此完成第10-12題。10.下列對圖示中特色民居與當地地理環境關系的分析,錯誤的是( )A.肯尼亞茅草屋主要是當地盛產茅草,便于就地取材B.英國鄉土民居房屋屋頂坡度較大主要考慮獲取更多的光照C.伊朗風塔主要是當地氣候酷熱,便于通風降溫D.湘西吊腳樓說明該地降水豐富,有利于防潮通風11.四幅特色民居建筑體現的是( )A.人類對環境的利用和適應 B.地域文化內向含蓄的特點C.地域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D.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擴散12.吊腳樓正房實地、廂房懸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 ②通風防潮 ③河網稀疏 ④蟲蛇較多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戶籍在農村,生活在城市, 根基在農村的流動人口。這些人口在勞動報酬、子女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許多方面并不能與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圖示意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半城市化率(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戶籍人口)/城鄉總人口×100%。據此完成第13、14題。13.影響半城市化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是( )A.戶籍制度 B.城市面積C.礦產資源 D.生態基礎14.遼寧、四川、新疆三省區半城市化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內陸,降水少 B.自然資源匱乏C.地形崎嶇,交通不便 D.經濟發展緩慢,就業機會較少讀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變化圖,據此完成第15、16題。15.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在橫軸上對應的線段分別是( )A. OA、AD、 DE B. OC、 CD、 DEC. OB、 BC、 CE D. OA、 AC、 CE16.關于城市功能分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功能區之間有絕對的界線B.商業區付租能力最強一定位于市中心C.居住區以居住用地為主,但也分布有商業用地D.商業區多靠近河流、鐵路和公路等交通線斯里蘭卡是世界四大紅茶種植國之一,主要分布在該國的中央高地和南部低地。讀斯里蘭卡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第17題。17.與南部低地相比,中央高地茶園的劣勢是( )A. 水源不足 B.排水條件差 C.生長緩慢 D. 云霧多,光照弱讀稻田養蟹示意圖, 完成第18、19題。18.水稻種植業的生產特點有( )①商品率高 ②單產高 ③小農經營 ④水利工程量小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19.與單純種植水稻相比,稻田養蟹可以( )①減少耕地使用面積 ②進行大規模機械化生產③增加農產品的類型和產量 ④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業部門具有不同的區位指向。圖中圓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影響程度的強弱。讀圖, 完成第20、21題。20.工業區位選擇與①②③模式相符的是( )A.①制糖廠②服裝廠③集成電路廠 B.①面包廠②煉鋁廠③制鞋廠C.①造紙廠②食品廠③電子裝配廠 D.①水果罐頭廠②煉鋁廠③服裝廠2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材料對工業區位的影響不斷增強 B.信息和勞動力素質逐漸成為重要因素C.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在逐漸減弱 D.交通不再是工業區位考慮的主要因素22.下列產業屬于生產性服務業的是( )A. 餐飲業 B.工業設計 C.美容健身 D.人像攝影業C2C是指消費者個人間的電子商務行為,如一個消費者有一臺電腦,通過網絡進行交易,把它出售給另外一個消費者,此種交易類型就稱為C2C電子商務。據此完成第23題。23.支撐C2C零售商業的區位因素是( )A.供應商和銷售商 B.金融業和服務業C.制造業和運輸業 D.信息業和物流業膠囊列車 (又名膠囊超級高鐵),是由兩家美國公司相繼利用“真空管道運輸”的概念,正在研究的一種全新交通工具。據稱,這種“膠囊”列車可以超高速、低能耗、無噪聲、無污染。被認為是繼汽車、輪船、火車和飛機之后的新一代交通運輸工具。據此完成第24、25題。24.膠囊超級高鐵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相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與航空運輸相比,連續性強B.與公路運輸相比,靈活性強C.與鐵路運輸相比,對環境的污染大D.和海洋運輸一樣,受天氣變化影響大25.膠囊列車正式運營后,可以( )A.促進兩地間貨物運輸B.有利于改善環境質量C.取代現有高速列車D.縮短兩地時空距離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一般把人口持續凈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認為是“收縮型城市”,多集中在老工業基地。下圖為“鋼都”鞍山市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變化圖。讀圖,完成第26題。26.鞍山成為“收縮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①產業結構單一 ②鐵礦日益減少 ③人口出生率下降 ④上海的虹吸效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撫養比,是指非勞動年齡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非勞動年齡人口指14歲及以下和65歲及以上人口。讀“北京、浙江、河南和貴州四省市人口年齡結構圖”(數據來源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完成第27題。27.關于四省市撫養比大小的說法,正確的是( )A.北京大于浙江 B.北京最高 C.浙江大于河南 D.貴州最高28.右圖是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示意圖,關于該國人口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②時期人口總數最高B.③時期人口總數最高C.④時期人口總數最小D.③和⑤時期人口總數相等珠江三角洲某城市周邊農民競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樓”(如圖)。據此完成第29題。29.農民建“握手樓”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來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積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文成縣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在文成縣建設生產含乳飲料、純凈水、營養快線、八寶粥的四條智能化生產線,相關生產原料及食品包裝主要在文成縣采購。據此完成第30題。30.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選擇在文成縣建廠,主要是因為文成縣( )A.工業基礎雄厚 B.水源質量優良 C.消費市場廣闊 D.勞動力廉價非選擇題部分三、綜合題 (本大題共3小題,共35分)3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5分)材料一 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狀況,著名學者邦奇等創建了“人類大陸圖” (如圖所示)。世界上共存在四個人類大陸:東亞和東南亞、南亞、歐洲、北美東部。材料二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為中國近代史上三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尤以“闖關東”影響最大,歷時長、人數多。山東省當時地狹人稠,加上黃河下游連年遭災,人民迫于生計,流入地廣人稀、沃野千里的東北墾殖發展。(1)世界上共存在四個人類大陸,填寫每個人類大陸對應的序號。 (4分)東亞和東南亞 、歐洲 、南亞 、北美東部 。(2)圖中①~④地區成為人口密集區的共同原因是( ) (2分)A.高原地形 B.發達國家 C.氣候適宜 D.歷史悠久(3)描述人類大陸的緯度分布特點,并簡述原因。 (3分)(4)與“闖關東”同時期的我國人口遷移中,按遷移的空間范圍分, “下南洋”屬于 (國內、國際)人口遷移。 (2分)(5)結合材料2,分析“闖關東”對當時山東和“關東”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4分)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衛星城位于大城市周圍區域,其能接納主城區分散出來的人口、承接主城區擴散的產業、分擔主城區的某些功能。圖1示意某城鎮中心城區及其衛星城規劃簡圖,圖2示意不同城鎮功能區付租能力。(1)圖1中圖例 應該表示城市功能區中的 。該功能區主要形態特征是占地面積 (填“大”或“小”),呈 分布,該功能區晝夜人口數量變化 (填“大”或“小”)。(4分)(2)圖1中M、P、Q中 處是高級住宅區。請說明理由。 (至少2點) (3分)(3)圖2中最有可能代表工業付租能力的是直線 (填字母)。影響地租的主要因素有 、 。 (3分)3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材料一 芭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溫暖不耐寒,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長較好。適當的遮光有利于植株生長,更利于提高品質。材料二 2022年11月16日,印度尼西亞第一條高鐵——雅萬高鐵首次試驗運行取得圓滿成功,其于2015年12月開工建設,全長142千米,最高設計時速350千米,是“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也是我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的典范工程。高鐵建成通車后,首都雅加達和旅游名城萬隆兩地間的出行時間將由現在的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材料三 圖1為爪哇島地形圖, 圖2為雅加達氣候資料。(1)簡析印度尼西亞適宜芭蕉生長的自然原因。 (3分)(2)推測雅萬高鐵鋪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的自然困難。 (提示:從氣候、地形、地質、水文、生物的角度回答) (4分)(3)簡述雅萬高鐵的開通運行對印度尼西亞的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 (3分)2024學年第二學期臺州十校聯盟期中聯考高一年級地理學科參考答案命題:坎門中學 亭旁中學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C C A B C A B D B A B A D D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C D B D B B D A B A D B D B二、非選擇題31. (1) ④ ③ ② ①(每空1分)(2)C (2分)(3)緯度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2分)原因:氣候溫和,適宜人類生存。(1分)(4) 國際 (2分)(5)使人口分布更加趨于合理化;減少了山東人口壓力,緩解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開發利用山東土地資源;為東北開發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為東北引進了先進的生產技能,提高了勞動力素質;傳播了儒家文化(有助于不同地方的文化交流)。(每點1分,任答其中4點即滿分)32. (1) 商業區 小 點狀或條狀 大(每空1分)(2)Q (1分) Q點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潔凈;靠近文化教育區;靠近旅游觀光帶,環境優美;遠離重工業區,污染少。(每點1分,任答其中2點即滿分2分)(3)c 距市中心遠近 交通通達度(或交通便捷程度)(每空1分)33.(1)印度尼西亞地處熱帶,終年高溫,滿足芭蕉喜溫暖的特點;地處板塊交界處,多火山活動,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印度尼西亞多山,在山區種植芭蕉,排水性好;印度尼西亞地處熱帶雨林地區,植被茂盛,遮光效果適宜,有利于芭蕉生長。(每點1分,任答其中3點即滿分)(2)緯度低,氣溫高,工程進程慢;多山地丘陵,地勢起伏大,工程量大;多地質災害,修建難度大;跨越多條河流,橋隧多,修建成本上升;穿越雨林,生態保護壓力大。(每點 1 分,任答其中 4 點即滿分)(3)緩解雅加達至萬隆的交通壓力,(方便沿線居民出行)節省通行時間;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增強地域間的聯系(獲得建設與管理、運營高鐵的相關技術和經驗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每點1分,任答其中3點即滿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