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中國的人口與經濟章末復習講要點 歸納整合 02要點一 我國人口政策的變化 我國的人口問題比較特殊,既有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問題,也有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時間段 人口問題 影響 解決措施1949年 至20世 紀70 年代 人口增長迅速 利: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和消費市場。 弊:給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沉重壓力 獨生子女政策近十 年來 人口增長速度放緩 勞動力成本上升;用于老年人退休、養老的費用增加,社會養老負擔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難、精神孤獨 先后實施了“單獨兩孩”“全面兩孩”“全面三孩”政策典題1 2023年底,武漢漢口江灘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來》(如下圖)發生很大變化,由一家三口變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現象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據此完成(1)~(2)題。2017年 2023年(1)《美好未來》作品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該作品的變化是為了體現(B)A.文化藝術的演變 B.人口政策的變化C.財政收入的提高 D.生態環境的改善(2)目前我國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A)A.老齡化加劇 B.分布不均C.男女比例失調 D.增長過快要點二 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典題2 農業生產潛力是指單位面積土地上每年所能獲得的最大可能產量。下圖示意我國農業生產潛力分布。讀圖,完成(1)~(2)題。(1)與A地區相比,B地區農業生產潛力較低,其發展農業的主要不利因素是(B)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土壤(2)與A地區相比,C地區發展農業的獨特條件有(B)①地形平坦廣闊 ②黑土肥沃 ③生長期長④水運便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國部分地區農業的主導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地區/農業 生產主導因素限制性因素東北地區的商品糧基地地廣人稀、土壤肥沃氣溫低(熱量不足)華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光熱充足水源不足,旱澇、鹽堿、風沙災害嚴重南方地區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熱條件優越水旱災害較為嚴重,丘陵地區土質較差新疆長絨棉的生產光熱條件好(夏季光熱 充足)水源不足青藏高原河谷農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溫低,熱量不足要點三 南北方地區種植業的差異地 區 耕地 類型 主要的糧食作物 主要經濟作物北方 地區 東北 旱地 春小麥 大豆、甜菜華北 冬小麥 花生、棉花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南方地區 水田 水稻 油菜、甘蔗、 棉花典題3 某學校地理社團的同學開展了關于糖料作物的研究。研究得知,甜菜喜溫涼,抗寒,耐旱,喜富含有機質、排水好的土壤。讀我國糖料作物集中產區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1)甜菜集中產區主要位于(A)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2)推測甘蔗的生長習性為(D)A.喜溫涼 B.抗寒冷 C.耐干旱 D.喜濕熱導致南、北方種植業差異的原因 (1)我國南、北方耕地類型的差異主要是降水引起的水分條件差異 導致。 (2)我國南、北方農作物種類的差異主要由緯度位置引起的熱量條件差異導致。要點四 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典題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紡織工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已經形成包括棉、毛、絲、麻紡織和化纖等行業在內的完整體系,如圖為中國紡織工業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1)圖中甲、乙、丙分別代表的是(A)A.毛紡織業、棉紡織業、絲綢紡織業B.棉紡織業、毛紡織業、絲綢紡織業C.毛紡織業、絲綢紡織業、棉紡織業D.絲綢紡織業、棉紡織業、毛紡織業(2)在A區域內的呼和浩特市建立毛紡廠的主導因素是(D)A.接近甘蔗產地 B.接近絲綢產地C.接近棉花產地 D.接近羊毛產地第四章 中國的人口與經濟章末復習講要點 歸納整合 02要點一 我國人口政策的變化 我國的人口問題比較特殊,既有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問題,也有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時間段 人口問題 影響 解決措施1949年 至20世 紀70 年代 人口增長迅速 利: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和消費市場。 弊:給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沉重壓力 獨生子女政策近十 年來 人口增長速度放緩 勞動力成本上升;用于老年人退休、養老的費用增加,社會養老負擔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難、精神孤獨 先后實施了“單獨兩孩”“全面兩孩”“全面三孩”政策典題1 2023年底,武漢漢口江灘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來》(如下圖)發生很大變化,由一家三口變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現象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據此完成(1)~(2)題。2017年 2023年(1)《美好未來》作品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該作品的變化是為了體現( )A.文化藝術的演變 B.人口政策的變化C.財政收入的提高 D.生態環境的改善(2)目前我國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A.老齡化加劇 B.分布不均C.男女比例失調 D.增長過快要點二 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典題2 農業生產潛力是指單位面積土地上每年所能獲得的最大可能產量。下圖示意我國農業生產潛力分布。讀圖,完成(1)~(2)題。(1)與A地區相比,B地區農業生產潛力較低,其發展農業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土壤(2)與A地區相比,C地區發展農業的獨特條件有( )①地形平坦廣闊 ②黑土肥沃 ③生長期長④水運便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國部分地區農業的主導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地區/農業 生產主導因素限制性因素東北地區的商品糧基地地廣人稀、土壤肥沃氣溫低(熱量不足)華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光熱充足水源不足,旱澇、鹽堿、風沙災害嚴重南方地區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熱條件優越水旱災害較為嚴重,丘陵地區土質較差新疆長絨棉的生產光熱條件好(夏季光熱 充足)水源不足青藏高原河谷農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溫低,熱量不足要點三 南北方地區種植業的差異地 區 耕地 類型 主要的糧食作物 主要經濟作物北方 地區 東北 旱地 春小麥 大豆、甜菜華北 冬小麥 花生、棉花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南方地區 水田 水稻 油菜、甘蔗、 棉花典題3 某學校地理社團的同學開展了關于糖料作物的研究。研究得知,甜菜喜溫涼,抗寒,耐旱,喜富含有機質、排水好的土壤。讀我國糖料作物集中產區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1)甜菜集中產區主要位于(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2)推測甘蔗的生長習性為( )A.喜溫涼 B.抗寒冷 C.耐干旱 D.喜濕熱導致南、北方種植業差異的原因 (1)我國南、北方耕地類型的差異主要是降水引起的水分條件差異 導致。 (2)我國南、北方農作物種類的差異主要由緯度位置引起的熱量條件差異導致。要點四 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典題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紡織工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已經形成包括棉、毛、絲、麻紡織和化纖等行業在內的完整體系,如圖為中國紡織工業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1)圖中甲、乙、丙分別代表的是( )A.毛紡織業、棉紡織業、絲綢紡織業B.棉紡織業、毛紡織業、絲綢紡織業C.毛紡織業、絲綢紡織業、棉紡織業D.絲綢紡織業、棉紡織業、毛紡織業(2)在A區域內的呼和浩特市建立毛紡廠的主導因素是( )A.接近甘蔗產地 B.接近絲綢產地C.接近棉花產地 D.接近羊毛產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 中國的人口與經濟 - 學生版.docx 第四章 中國的人口與經濟.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