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強化練4 晶體類型的判斷與性質1.層狀半導體材料MoS2(二硫化鉬)的結構與石墨結構相似,由此推知,MoS2晶體最可能是( )A.離子晶體 B.金屬晶體C.混合型晶體 D.分子晶體2.下列晶體性質的比較,錯誤的是( )A.熔點:金剛石>碳化硅>晶體硅B.沸點:NH3>PH3C.硬度:白磷>冰>二氧化硅D.熔點:SiI4>SiBr4>SiCl43.下列物質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它們的物理性質相同B.它們充分燃燒后的產物相同C.石墨能導電,屬于金屬晶體D.C60分子中僅含σ鍵4.下列物質所屬晶體類型正確的是( )共價晶體 分子晶體 離子晶體 金屬晶體A C60 石墨 綠礬 鋁B 氮化硼 干冰 氟化鈉 銫C 無定形碳 氯化氫 氯化銨 鉑D 白磷 乙醇 堿式碳酸銅 汞5.一種新的球形分子,它的分子式為C60Si60,其分子結構好似中國傳統工藝品“鏤雕”,經測定其中包含C60,也有Si60結構,分子中C60被包裹在Si60里面,內外兩層通過共價鍵相連,下列有關該物質敘述錯誤的是( )A.C和Si均采取sp3雜化B.形成的晶體屬于分子晶體C.沒有π鍵D.熔融時能導電6.(1)已知NaCl、SiCl4的熔點數據如下表:物質 NaCl SiCl4熔點/℃ 800.7 -68.8Na與Si均為第三周期元素,NaCl熔點明顯高于SiCl4,原因是 。已知同族元素的氯化物SiCl4、GeCl4、SnCl4晶體類型相同,推測三者熔點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 (2)四種晶體的熔點數據如下表:物質 CF4 SiF4 BF3 AlF3熔點/℃ -183 -90 -127 >1000CF4和SiF4熔點相差較小,BF3和AlF3熔點相差較大,主要原因是 。 (3)鉑鎳合金在較低溫度下形成一種超結構有序相,其立方晶胞結構如圖所示,晶胞參數為apm。結構中有兩種大小一樣的八面體空隙,一種完全由鎳原子構成(用A表示),另一種由鉑原子和鎳原子共同構成(用B表示)。①該晶體的化學式為 。 ②晶體中A和B的數目之比為 。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專題強化練4 晶體類型的判斷與性質1.C MoS2的結構與石墨結構相似,MoS2晶體是混合型晶體。2.C A項,三種晶體都是共價晶體且結構相似,因為C的原子半徑小于Si,所以鍵長:C—C鍵C—Si鍵>Si—Si鍵,鍵能越大,共價晶體的熔點越高,正確;B項,NH3和PH3都是分子晶體,但NH3分子間存在氫鍵,故NH3的沸點較高,正確;C項,SiO2是共價晶體,硬度較大,白磷和冰都是分子晶體,硬度較小,錯誤;D項,鹵化硅為分子晶體,它們的組成和結構相似,分子間不存在氫鍵,故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強,熔點越高,正確。3.B 金剛石、石墨、C60、碳納米管互為同素異形體,物理性質不同,但組成元素都為碳元素,充分燃燒后的產物都為CO2,A錯誤、B正確;石墨屬于混合型晶體,C錯誤;C60分子中含σ鍵和π鍵,D錯誤。4.B C60是分子晶體,石墨為混合型晶體,A錯誤;氮化硼硬度大,熔點高,是共價晶體,干冰屬于分子晶體,NaF屬于離子晶體,Cs是金屬晶體,B正確;無定形碳不屬于共價晶體,C錯誤;白磷是分子晶體,D錯誤。5.D 該物質中內外兩層通過共價鍵相連,則每個C和Si均形成四個共價鍵,采取sp3雜化,分子中沒有π鍵,A、C正確;該物質是一種新的球形分子,屬于分子晶體,熔融時克服分子間作用力,熔融時不能導電,B正確、D錯誤。知識歸納依據導電性判斷晶體類型 (1)離子晶體:固態不導電,熔融或溶于水導電。(2)金屬晶體:固態或熔融均導電。(3)共價晶體:一般不導電。6.答案 (1)NaCl為離子晶體,SiCl4為分子晶體,一般離子晶體熔點高于分子晶體 SiCl4(2)CF4和SiF4都是分子晶體,結構相似,分子間作用力相差較小,所以熔點相差較小;BF3為分子晶體,AlF3為離子晶體,破壞離子鍵需要的能量多得多,所以二者熔點相差較大(3)①Ni3Pt(或PtNi3) ②1∶3解析 (1)NaCl為離子晶體,而SiCl4為分子晶體,一般離子晶體熔點高于分子晶體,則NaCl熔點明顯高于SiCl4;SiCl4、GeCl4、SnCl4均為分子晶體,相對分子質量逐漸增大,一般組成和結構相似的分子晶體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熔點逐漸升高,三者熔點由小到大的順序是SiCl4(2)CF4和SiF4都是分子晶體,結構相似,分子間作用力相差較小,熔點相差較小;BF3是分子晶體,AlF3是離子晶體,破壞離子鍵需要的能量多得多,所以二者熔點相差較大。(3)①由鉑鎳合金晶胞可知,Pt的個數為8×=1,Ni的個數為6×=3,化學式為Ni3Pt或PtNi3。②完全由鎳原子構成的八面體空隙在晶胞中數目為1;鉑原子和鎳原子共同構成的八面體空隙中心在晶胞棱心,每條棱上的兩個鉑原子與相鄰面心的鎳原子構成正八面體空隙的,則鉑原子和鎳原子共同構成的八面體空隙數目為12×=3;晶體中A和B的數目之比為1∶3。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