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1.2函數 教學設計學科 數學 年級 八年級 課型 新授課 單元 第12章課題 12.1.2函數 課時 1課時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講解函數的表示方法(解析式法、列表法)及自變量取值范圍的確定。教材通過實例引導學生理解不同表示方法的優缺點,并強調函數定義域的重要性。內容由淺入深,注重實際應用,但需結合生活實例增強理解。教學中應重點突破自變量取值范圍的求解方法,特別是分式、根式等限制條件的分析。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函數的基本概念,但對多種表示方法的靈活運用仍不熟練,尤其是自變量范圍的確定易忽略限制條件。部分學生對抽象符號的理解存在困難,需借助列表輔助分析。教學中應通過典型例題強化訓練,并關注學困生的個別指導,確保其掌握函數定義域的求解邏輯。核心素養目標 1. 知道表示函數有三種方法,會用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數關系。2. 能根據實際問題的已知條件,列出簡單的函數關系的表達式.3. 會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會根據自變量求函數的值..教學重點 會用列表法,解析式法表示函數關系教學難點 會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溫故 復習提問,溫故孕新根據上節課的學習回答下列問題1.什么叫變量?2.什么叫常量?3.什么叫函數? 學生回顧舊知,回答問題 通過復習重新鞏固函數的相關概念二、引新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宋朝時期,王記雜貨店的王老板出售一種黃豆,每千克2元,可知購買黃豆x千克所需要的金錢y的關系式可以表示為y=2x.有一天王老板外出,只有不會算帳的老板娘在家營業,怎么辦呢?王老板靈機一動,想了一個辦法,制作了下列表格,于是老板娘按照表格就可以照常營業了.本節課我們將學習如何表示函數 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通過生活實例引發興趣,自然引入課題三、探究 合作探究,活動領悟上節課的3個問題都反映了兩個變量間的函數關系.可以看出,表示函數關系主要有下列三種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圖象法.1.列表法通過列出自變量的值與對應函數值的表格來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2.解析法問題2中,制動距離s 與車速v的函數關系是用數學式子來表示的.這種用數學式子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解析法.其中的等式叫做函數表達式(或函數解析式).思考用列表法和解析法表示函數各有什么優點?列表法能直觀地反映自變量與對應的函數值;解析法簡潔全面,能直接根據自變量的值求出對應的函數值.在用函數表達式表示函數時!自變量的取值必須使函數表達式有意義!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可以進行討論交流 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讓學生充分認識列表法和解析式法的優點,并探索兩種方法的使用場景四、變式 師生互動,變式深化例1.求下列函數中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1)y=2x+4; (2)y=;(3) (4)解 : (1)x為全體實數. (2)x為全體實數.(3)x≠2. (4)x≥3.注意:在確定函數中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時,如果遇到實際問題,還必須使實際問題有意義.如函數S= πR 中自變量R可取全體實數,如果指明這個式子是表示圓面積S與圓半徑R的關系,那么自變量R的取值范圍應是R > 0.歸納(1)解析式是整式時,自變量取全體實數;(2)解析式是分式時,自變量的取值應使分母不為0;(3)解析式是平方根時,自變量取值范圍應使被開方數大于 或等于0;(4)解決實際問題時,必須既符合理論又滿足實際 特別注意:不要先化簡關系式再求取值范圍.例2 當x=3時,求下列中函數的函數值:(1)y=2x+4; (2)y=-2x2;(3) (4)解: (1)當x=3時,y=2x+4=2×3+4=10.(2)當x=3時,y=-2x2=-2×32=-18.(3)當x=3時, =(4)當x=3時, =例3 一個游泳池內有水300 m3,現打開排水管以每小時25 m3的排出量排水.(1)寫出游泳池內剩余水量Q m3與排水時間t h間的函數關系式;解:(1)排水后的剩水量Q是排水時間t的函數,函數表達式為 Q= 300 - 25t =-25t+300.(2)寫出自變量t的取值范圍.(2)由于池中共有300 m3水,每時排25 m3,全部排完只需300 ÷ 25 = 12 ( h),故自變量t的取值范圍是0 ≤t≤12.(3)開始排水5h后,游泳池中還有多少水?(3)當t=5時,代入函數表達式,得Q=-5 ×25 +300 = 175 ( m3),即排水5h后,池中還有水 175 m3.(4)當游泳池中還剩150 m3水時,已經排水多長時間?(4)當Q=150時,由 150 =- 25t+ 300 ,得t =6 ( h),即池中還剩水150 m3時,已經排水6 h.歸納實際問題中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在實際問題中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主要考慮兩個因素:⑴自變量自身表示的意義.如時間、耗油量等不能為負數; ⑵問題中的限制條件.此時多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組來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同學們完成,有困難時可請小組同學幫助。 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五、嘗試 嘗試練習,鞏固提高1.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個實驗的部分統計數據,表示皮球從高處落下時,彈跳高度h(cm)與下落高度s(cm)之間的關系.下面能表示這種關系的式子是 ( )A.h=s2 B.h=2s C.h=0.5s D.h=s+252. 某學習小組做了一個實驗:從100 m高的樓頂隨手放下一個蘋果,測得有關數據如下 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蘋果每秒下落的路程越來越長B. 蘋果每秒下落的路程不變C. 蘋果下落的速度越來越快D. 可以推測,蘋果落到地面的時間不超過5 s3.已知華氏溫度 f (℉)與攝氏溫度 c (℃)之間的關系如表:則 f 與 c 之間的關系式為 .若某行星上的平均溫度大約為-55 ℃,則此溫度換算成華氏溫度約為 ℉.4.在函數 y = + 中,自變量 x 的取值范圍是 .5. 一棟20層高的大廈底層的高為4.8 m,其余各層高均為3.2 m,求第 n 層的樓頂距地面的高度 h (m)與 n 之間的函數表達式,并求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獨立完成基礎練習,小組討論難題。 鞏固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兼顧不同學習需求六、提升 適時小結,興趣延伸回顧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函數的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法解析法——用數學式子表示函數的關系.列表法——通過列表給出自變量與函數的對應關系自變量的取值范圍1.使含自變量的等式有意義2.使實際問題有意義 各小組思考,代表總結本節課內容 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并內化,熟練掌握。板書設計 利用簡潔的文字、符號、圖表等呈現本節課的新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1.在某次實驗中,測得兩個變量m和v之間的4組對應數據如下表:則m與v之間的關系最接近于下列各關系式中的( )A.v=2m-2B.v=m2-1C.v=3m-3D.v=m+12.直角三角形中,一個銳角的度數為x,另一個銳角的度數為y,則y=90°-x.其中x的取值范圍為( )A.x<45° B.x≤45° C.x<90° D. 0°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多例題講解函數的表示方法,學生能基本掌握解析式與圖象的轉換,但列表法的應用能力較弱。自變量取值范圍部分,部分學生遺漏分母、根號等限制條件,需加強針對性練習。課堂互動較好,但時間分配可優化,增加小組討論環節以深化理解。后續教學中應融入更多生活實例,提升學生應用意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學 科 數學 年 級 八 設計者教材版本 滬科版 冊、章 上冊第十二章課標要求 1.通過簡單實例理解函數的概念,能識別函數關系;2.掌握一次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能根據已知條件確定一次函數表達式;3.能用一次函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體會模型思想;4.發展數學抽象、數學建模、數據分析等核心素養內容分析 函數是描述變量間關系的重要數學模型,一次函數是最基本的函數類型。本章從生活實例出發,通過觀察變化規律引出函數概念,重點研究一次函數的表達式、圖象和性質,并建立實際問題與數學模型之間的聯系。學習本章能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用函數觀點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為后續學習各類函數奠定基礎。學情分析 學生已具備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基礎知識,能夠用坐標表示點的位置。但對變量間關系的數學描述尚屬初次系統學習,需通過大量生活實例幫助學生建立函數概念。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仍在發展中,教學應注重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引導。單元目標 (一)教學目標1.理解函數的概念,能判斷兩個變量間是否存在函數關系;2.掌握一次函數的概念,能根據條件確定表達式并繪制圖象;3.理解k、b對一次函數圖象的影響,掌握其性質;4.能用一次函數模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函數的概念理解2.一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難點:1.函數概念的形成過程2.實際問題中函數關系的建立單元知識結構框架及課時安排 (一)單元知識結構框架(二)課時安排課時編號單元主要內容課時數12.1 函數412.2 一次函數612.3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3達成評價 課題課時目標達成評價評價任務12.1函數(第一課時)1.通過具體實例(如行程問題、溫度變化等),理解變量與常量的概念,并能區分兩者。2.初步認識函數的概念,知道函數是描述兩個變量之間依賴關系的數學工具。3.能根據給定的情境判斷兩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函數關系。1.學生能正確區分實際問題中的變量與常量。2.能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函數關系(如“時間-路程”“單價-總價”)。3.能判斷給定的兩個變量是否構成函數關系(如“一個x值對應唯一y值”)。任務一:給出幾個生活實例,讓學生標出其中的變量與常量。任務二:提供多組變量關系,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函數關系,并說明理由。任務三:判斷給定表格或描述是否符合函數定義。12.1函數(第二課時)1.掌握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解析式法、表格法、圖像法。2.能根據實際問題寫出函數的解析式或列出對應數值表格。3.理解函數的對應關系,并能用解析式或表格描述變量之間的關系。1.能根據問題情境寫出函數解析式2.能根據給定的函數解析式,計算并填寫對應的數值表格。3.能分析表格數據,判斷是否符合函數定義任務一:給定實際問題,讓學生寫出費用y與里程x的函數解析式。任務二:提供函數解析式讓學生計算x取不同值時對應的y值,并填寫表格。任務三:給出幾個表格(部分含重復x值對應不同y值),讓學生判斷哪些表格表示函數關系。12.1函數(第三課時)1.理解函數圖像的概念,能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繪制簡單函數的圖像。2.能根據函數解析式描點作圖,并分析圖像的特征(如直線、曲線)。3.體會數形結合思想,理解函數圖像與解析式的關系。1.能根據給定的函數解析式,正確描點并繪制圖像。2.能分析函數圖像的特征(如是否連續、上升或下降趨勢)。3.能根據圖像判斷某個點是否在函數圖像上。任務一:描點作圖任務二:圖像分析,讓學生描述其變化趨勢任務三:給出函數圖像和幾個點的坐標,讓學生判斷哪些點在圖像上。12.1函數(第四課時)1.能綜合運用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解析式、表格、圖像)解決實際問題。2.通過生活實例(如汽車行駛問題、銷售利潤問題)建立函數模型。3.提高數學建模能力,體會函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1.能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函數表示方法(如用解析式計算、用圖像分析趨勢)。2.能結合具體情境(如“水費計算”“行程問題”)建立函數關系并求解。3.能綜合運用函數知識解決稍復雜的開放性問題(如優化問題)任務一:實際問題建模任務二:給出某商品銷量與利潤的函數圖像,讓學生分析銷量為多少時利潤最高。任務三:設計開放性問題,分組討論并展示解決方案。12.2一次函數(第一課時)1. 理解正比例函數的定義,掌握其一般形式 2.能根據實際問題建立正比例函數模型3.理解正比例函數的性質1. 能準確判斷給定函數是否為正比例函數2. 能列舉生活中的正比例關系實例3.能解釋k在具體問題中的含義任務一:判斷函數類型任務二:小組討論并展示生活實例。任務三:分析k 的實際意義12.2一次函數(第二課時)1.理解一次函數的定義,掌握其一般形式y=kx+b(k≠0)2.能根據實際問題識別一次函數關系3.會判斷給定的函數是否為一次函數1.能準確說出一次函數的標準形式2.能列舉生活中的一次函數實例3.能正確判斷函數是否為一次函數任務一:由正比例函數引出一次函數的概念任務二:認識平移,截距任務三:研究一次函數的圖象12.2一次函數(第三課時)1.掌握一次函數的單調性2.理解一次函數與坐標軸的交點3.會求一次函數的特殊點1.能根據k值判斷函數的增減性2.會求函數與坐標軸的交點任務一:畫出一次函數圖象任務二:研究一次函數的性質任務三:探究一次函數k,b的特點12.2一次函數(第四課時)1.理解待定系數法的基本思想,掌握用待定系數法求一次函數解析式的步驟。2.能根據已知條件(兩點坐標或一點坐標及k值)確定一次函數的解析式。1.能準確描述待定系數法的步驟和原理。2.能根據給定條件正確設出函數解析式并求解參數。任務一:例題解析任務二:掌握待定系數法一次函數解析式12.2一次函數(第五課時)1.能建立簡單實際問題的一次函數模型2.會用一次函數解決簡單應用問題3.理解函數模型的實際意義1.能正確建立實際問題的一次函數模型2.能利用函數模型進行預測和計算3.能解釋函數模型中參數的實際意義任務一:例題解析任務二:建立實際問題的一次函數模型任務三:認識分段函數。12.2一次函數(第六課時)1.理解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2.掌握用圖像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3.會利用函數圖像分析方程的解1.能用圖像法解簡單方程2.能通過函數圖像解不等式3.會分析函數圖像與方程解的關系任務一:用圖像法解方程2x+6=0任務二:用函數圖像解不等式2x+6>0和2x+6<03.分析y=kx+b與x軸交點的意義12.3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第一課時)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可以轉化為一次函數的形式,掌握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2.通過具體實例,體會方程的解與函數圖像上點的對應關系3.認識數形結合思想在解決數學問題中的價值1.能準確將二元一次方程變形為y=kx+b的形式。2. 能解釋方程的解在函數圖像上的幾何意義3. 會利用函數圖像求簡單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數解。任務一:將3x+2y=6等方程轉化為函數形式任務二:分析方程與函數的解的關系12.3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第二課時)1. 掌握通過繪制函數圖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方法。2.掌握通過繪制函數圖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方法。3.發展幾何直觀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意識。1. 能正確畫出兩個一次函數的圖像并確定交點坐標。2.能根據圖像判斷方程組有唯一解、無解或無窮多解的情況。3.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如相遇問題)。任務一:解方程組并驗證任務二:分析不同斜率方程組解的情況12.3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第三課時)1. 綜合運用函數與方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2.通過優化問題,培養數學建模和決策能力。3.通過優化問題,培養數學建模和決策能力。1. 能建立實際問題的一次函數模型并轉化為方程組。2. 會通過圖像分析最優解(如成本最低、利潤最大)。3.能解釋解的合理性并進行驗證。任務:設計旅游路線的最優方案《函數與一次函數》單元教學設計11.2圖形在坐標系中的平移11.1.平面內點的坐標(第三課時)11.1平面內點的坐標(第二課時)活動1:引入課題12.1函數(第一課時)活動2:探究函數的基本概念活動3:例題講解活動1:引入課題12.1函數(第二課時)活動2:探究函數的表示方法活動3:例題講解活動1:引入課題函數與一次函數活動2:探究用圖象法表示函數。12.1函數(第三課時)活動3:例題講解活動1:引入課題12.1函數(第四課時)活動2:函數三種形式的綜合利用活動3:例題講解活動2:探究正比例函數的概念活動1:引入課題活動3:探究正比例函數的性質12.2一次函數(第一課時)活動4:例題講解活動2:探究一次函數的概念活動1:引入課題活動3:畫出一次函數的圖象12.2一次函數(第二課時)活動4:例題講解活動1:引入課題12.2一次函數(第三課時)活動2:探究一次函數的性質活動3:探究一次函數k,b的特征活動4:例題講解活動1:引入課題活動2:探究待定系數法求一次函數的解析式12.2一次函數(第四課時)活動3:例題講解12.2一次函數(第五課時)活動1:引入課題活動3:例題講解函數與一次函數活動2:探究一次函數解決實際問題活動1:引入課題活動3:探究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關系活動2:探究一次函數和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12.2一次函數(第六課時)活動4:例題講解12.3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第一課時)活動1:引入課題活動2:探究一次函數和二元一次方程的關系活動3:例題講解活動1:引入課題活動3:例題講解活動2:探究利用一次函數圖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組12.3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第二課時)活動1:引入課題活動3:例題講解12.3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第三課時)活動2:綜合運用函數與方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5張PPT)第十二章 函數與一次函數12.1.2函數01教學目標02新知導入03新知講解04課堂練習05課堂小結06作業布置01教學目標知道表示函數有三種方法,會用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數關系.01能根據實際問題的已知條件,列出簡單的函數關系的表達式.02會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會根據自變量求函數的值.0302復習舊知1.什么叫變量?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數值發生變化的量為變量2.什么叫常量?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數值始終不變的量為常量根據上節課的學習回答下列問題3.什么叫函數?一般地,設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x,y,如果對于x在它允許取值范圍內的每 一個值, y都有唯一確定的值與它對應,那么就說x是自變量, y是因變量, 此時也稱 y是x的函數.02創設情境宋朝時期,王記雜貨店的王老板出售一種黃豆,每千克2元,可知購買黃豆x千克所需要的金錢y的關系式可以表示為y=2x.有一天王老板外出,只有不會算帳的老板娘在家營業,怎么辦呢?王老板靈機一動,想了一個辦法,制作了下列表格,于是老板娘按照表格就可以照常營業了.x (千克) 0 1 2 3 4 5 6 …y (元) 0 2 4 6 8 10 12 …本節課我們將學習如何表示函數03新知探究上節課的3個問題都反映了兩個變量間的函數關系.可以看出,表示函數關系主要有下列三種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圖象法.1.列表法通過列出自變量的值與對應函數值的表格來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2.解析法問題2中,制動距離s 與車速v的函數關系是用數學式子來表示的.這種用數學式子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解析法.其中的等式叫做函數表達式(或函數解析式).03新知探究用列表法和解析法表示函數各有什么優點?列表法能直觀地反映自變量與對應的函數值;解析法簡潔全面,能直接根據自變量的值求出對應的函數值.在用函數表達式表示函數時!自變量的取值必須使函數表達式有意義!03新知探究例1.求下列函數中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1)y=2x+4; (2)y=;(3) (4)解 : (1)x為全體實數.(2)x為全體實數.(3)x≠2.(4)x≥3.03新知探究注意:在確定函數中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時,如果遇到實際問題,還必須使實際問題有意義.如函數S= πR 中自變量R可取全體實數,如果指明這個式子是表示圓面積S與圓半徑R的關系,那么自變量R的取值范圍應是R > 0.03新知探究(1)解析式是整式時,自變量取全體實數;(2)解析式是分式時,自變量的取值應使分母不為0;(3)解析式是平方根時,自變量取值范圍應使被開方數大于 或等于0;(4)解決實際問題時,必須既符合理論又滿足實際特別注意:不要先化簡關系式再求取值范圍.歸納例2 當x=3時,求下列中函數的函數值:(1)y=2x+4; (2)y=-2x2;(3) (4)03新知探究解: (1)當x=3時,y=2x+4=2×3+4=10.(2)當x=3時,y=-2x2=-2×32=-18.(3)當x=3時, =(4)當x=3時, =如果當x=a時,y=b,那么b叫做當自變量的值為a時的函數值.03新知探究例3 一個游泳池內有水300 m3,現打開排水管以每小時25 m3的排出量排水.(1)寫出游泳池內剩余水量Q m3與排水時間t h間的函數關系式;(2)寫出自變量t的取值范圍.解:(1)排水后的剩水量Q是排水時間t的函數,函數表達式為Q= 300 - 25t =-25t+300.(2)由于池中共有300 m3水,每時排25 m3,全部排完只需300 ÷ 25 = 12 ( h),故自變量t的取值范圍是0 ≤t≤12.03新知探究(3)開始排水5h后,游泳池中還有多少水?(4)當游泳池中還剩150 m3水時,已經排水多長時間?(3)當t=5時,代入函數表達式,得Q=-5 ×25 +300 = 175 ( m3),即排水5h后,池中還有水 175 m3.(4)當Q=150時,由 150 =- 25t+ 300 ,得t =6 ( h),即池中還剩水150 m3時,已經排水6 h.歸納實際問題中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在實際問題中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主要考慮兩個因素:⑴自變量自身表示的意義.如時間、耗油量等不能為負數; ⑵問題中的限制條件.此時多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組來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04課堂練習【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1.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個實驗的部分統計數據,表示皮球從高處落下時,彈跳高度h(cm)與下落高度s(cm)之間的關系.下面能表示這種關系的式子是 ( )A.h=s2 B.h=2s C.h=0.5s D.h=s+25Bs … 25 40 50 75 …h … 50 80 100 150 …04課堂練習【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2. 某學習小組做了一個實驗:從100 m高的樓頂隨手放下一個蘋果,測得有關數據如下:下落時間t/s 1 2 3 4下落高度h/m 5 20 45 80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A. 蘋果每秒下落的路程越來越長B. 蘋果每秒下落的路程不變C. 蘋果下落的速度越來越快D. 可以推測,蘋果落到地面的時間不超過5 sB04課堂練習【知識技能類作業】選做題:3.已知華氏溫度 f (℉)與攝氏溫度 c (℃)之間的關系如表:則 f 與 c 之間的關系式為 .若某行星上的平均溫度大約為-55 ℃,則此溫度換算成華氏溫度約為 ℉.4. 在函數 y = + 中,自變量 x 的取值范圍是 .攝氏溫度c/℃ … -10 0 10 20 30 …華氏溫度f/℉ … 14 32 50 68 86 …f =32+1.8 c -67 x >1且x≠204課堂練習【綜合拓展類作業】5. 一棟20層高的大廈底層的高為4.8 m,其余各層高均為3.2 m,求第 n 層的樓頂距地面的高度 h (m)與 n 之間的函數表達式,并求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解: h =4.8+3.2( n -1)=3.2 n +1.6,自變量 n 的取值范圍為1≤ n ≤20且 n 為整數.05課堂小結列表法、解析法用列表法和解析法表示函數關系1.解析法——用數學式子表示函數的關系.2.列表法——通過列表給出自變量與函數的對應關系1.使含自變量的等式有意義2.使實際問題有意義自變量的取值范圍06作業布置【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1.在某次實驗中,測得兩個變量m和v之間的4組對應數據如下表:m 1 2 3 4v 0.01 2.9 8.03 15.1則m與v之間的關系最接近于下列各關系式中的( B )A.v=2m-2 B.v=m2-1C.v=3m-3 D.v=m+1B06作業布置【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2.直角三角形中,一個銳角的度數為x,另一個銳角的度數為y,則y=90°-x.其中x的取值范圍為( )A.x<45° B.x≤45° C.x<90° D. 0°D06作業布置【知識技能類作業】選做題:3.如圖,按給出的運算程序,輸入一個實數x,便可以輸出一個相應的實數y,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y=3x-5 ;當x=6時,y= 13 .4.在函數表達式y=x+4中,若x=-3,則y= y=3x-5 13 306作業布置【綜合拓展類作業】5.一臺拖拉機在開始工作前,油箱中有油50 L,開始工作后,每小時耗油8 L.(1)寫出油箱中的剩余油量W(L)與工作時間t(h)之間的函數表達式;(2)工作4 h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為多少升 解:(1)由題意,得W=50-8t=-8t+50(0≤t≤6.25).(2)當t=4時,W=50-8×4=18,所以工作4 h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為18升.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1.2函數 教學設計.doc 12.1.2函數.pptx 《函數與一次函數》單元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