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14.2.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邊角邊”條件的內容.2.熟練利用“邊角邊”條件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3.通過探究判定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目標1.滿足這六個條件可以保證△ABC≌△DEF嗎?2.如果只滿足這些條件中的一部分,那么能保證△ABC≌△ DEF嗎 ABC①AB=DE③ CA=FD② BC=EF④ ∠A= ∠D⑤ ∠B=∠E⑥ ∠C= ∠FDEF思考:可以不一定新知探究思考:如果只給一個條件能保證△ABC ≌△ DEF嗎 如果能,請說明理由.如果不能請舉出反例.結論:只有一條邊或一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1)只給一條邊時.(2)只給一個角時.60°60°60°思考:如果只給兩個條件能保證△ABC≌△DEF嗎 如果能,請說明理由.如果不能請舉出反例.(1)兩邊;(3)兩角.(2)一邊一角;給兩個條件時,共有幾種情況呢?根據這些條件能保證△ABC ≌△ DEF嗎 如果能,請說明理由.如果不能,請舉出反例.(1)兩邊;如果三角形的兩邊分別為2cm,4cm時.結論:兩條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cm2cm4cm4cm(2)一邊一角;三角形的一條邊為5cm,一個內角為30°時:30°30°30°結論:一條邊一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兩角.三角形的兩個內角分別是30°,50°時.30°30°50°50°結論:兩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思考:如果只給三個條件能保證△ABC≌△DEF嗎 如果能,請說明理由.如果不能請舉出反例.(1)三個角;(2)兩邊一角;(3)兩角一邊;(4)三條邊.給三個條件時,共有幾種情況呢?40°80°60°40°80°60°(1)三個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分別是 40°,60°,80°時.結論:三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可以簡寫成“邊角邊”或者“SAS”).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符號語言:在△ABC和△A′B′C′中,AB=A′B′,∠A=∠A′,AC=A′C′,∴△ABC≌△A′B′C′(SAS).相等邊角邊SASA′B′C′SAS能力提升2. 下圖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A.圖①和圖② B.圖②和圖③C.圖②和圖④ D.圖①和圖③D知識點二:用SAS證明三角形全等3. 用SAS證明三角形全等時,若有兩邊一角對應相等時,角必須是兩邊的夾角.4. 如圖,AB=AD,AC平分∠BAD.求證:△ABC≌△ADC.證明:∵AC平分∠BAD,∴∠BAC=∠DAC,∴△ABC≌△ADC(SAS)知識點三: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解決問題5. 一般方法是把實際問題先轉化為數學問題,再轉化為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其中,畫出示意圖,把已知條件轉化為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是關鍵.6. 如圖,將兩根鋼條AA′和BB′的中點O連在一起,使鋼條可以繞點O自由轉動,就可做成測量工件內槽寬度的工具(卡鉗).只要量出A′B′的長,就得出工件內槽的寬AB.判定△AOB≌△A′O′B′的理由是_________.SAS【典例導引】7. 【例1】如圖,已知∠A=∠D,AB=DE,要證△ABC≌△DEF,需要添加的一個條件可能是____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AC=DF【變式訓練】8. 如圖,已知∠ACB=∠DBC,請添加一個條件__________,使得△ABC≌△DCB.AC=DB9. 【例2】如圖,在△ABC中,AB=CA,BD∥AC,點E為AB上一點,且AE=BD,連接AD,EC,求證:△ABD≌△CAE.證明:∵BD∥AC,點E為AB上一點,∴∠ABD=∠CAE,∴△ABD≌△CAE(SAS)10. 如圖,在△ABC和△AED中,AB=AE,∠BAE=∠CAD,AC=AD.求證:△ABC≌△AED.證明:∵∠BAE=∠CAD,∴∠BAE+∠CAE=∠CAD+∠CAE,即∠BAC=∠EAD.∴△ABC≌△AED(SAS)11. 【例3】已知:如圖,AB∥DE,AB=DE,AF=DC.求證:∠B=∠E.證明:∵AF=DC,∴AF+CF=DC+CF,即AC=DF.∵AB∥DE,∴∠A=∠D.∴△ABC≌△DEF(SAS),∴∠B=∠E12. 如圖,AB是∠CAD的平分線,AC=AD,求證:∠C=∠D.證明:∵AB是∠CAD的平分線,∴∠CAB=∠DAB,∴△ABC≌△ABD(SAS),∴∠C=∠D13. 【例4】 數學小組同學們要測量池塘兩端A,B的距離,先在平地上取一個點C,從點C不經過池塘直接到達點A和B;再連接AC,BC并分別延長到點D,E,使CD=CA,CE=CB;連接DE.你認為數學小組同學們這樣設計得到的線段DE與AB有什么樣的數量關系?并說明理由.解:DE=AB,理由:由題意知CD=CA,CE=CB,∴△ABC≌△DEC(SAS),∴DE=AB14. 小明利用最近學習的全等三角形知識,在測量妹妹保溫杯的壁厚時,用“X型轉動鉗”工具按如圖方法進行測量,其中OA=OD,OB=OC,測得AB=7 cm,EF=8 cm,小明很快就計算出保溫杯的壁厚,請你幫助小明寫出完整的解答過程.∴△AOB≌△DOC(SAS),∴AB=CD=7 cm,∵EF=8 cm,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可以簡寫成“邊角邊”或者“SAS”).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二:符號語言:在△ABC和△A′B′C′中,AB=A′B′,∠B=∠B′,BC=B′C′,∴△ABC≌△A′B′C′(SAS).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