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新課標2020版高考政治一輪總復習學案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四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共5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新課標2020版高考政治一輪總復習學案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四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共5份)

資源簡介

單元排查強化練(十六)
A組 正誤辨析疑點排查
1.社會意識可以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  )
提示 √
2.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不起作用。(  )
提示 × 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
3.先進的社會意識具有超越時代和歷史條件的特性。(  )
提示 ×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先進的社會意識也不能超越時代和條件的制約。
4.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如影隨形。(  )
提示 ×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與社會存在的變化不是完全同步的。
5.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  )
提示 × 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
6.符合規律的社會意識能夠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  )
提示 × 社會意識作為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必須通過社會實踐。
7.價值判斷因具有主體性而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  )
提示 × 認為價值判斷沒有客觀的標準說法錯誤,客觀標準是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立場上。
8.夢想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
提示 × 夢想只是目標,不是途徑,其實現需靠行動。
9.一切工作都應該從正確的價值觀出發。(  )
提示 × 一切工作都應該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能從主觀出發,正確的價值觀也是主觀的。
10.價值觀作為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決定事物的性質和價值。(  )
提示 × 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不能決定事物的性質和價值。
11.正確的價值觀可消除價值判斷的差異和沖突。(  )
提示 × 正確的價值觀無法消除價值判斷的差異和沖突。
12.價值判斷應基于價值選擇。(  )
提示 × 人們的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
13.以公益的心態獲得的回報越多,個人的價值就越大。(  )
提示 × 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貢獻越大價值就越大,不能以獲得回報的多少來衡量。
14.只有正確的價值觀才對社會和人生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
提示 × 正確的或錯誤的價值觀對社會和人生都有導向作用。
15.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  )
提示 √
B組 高頻考點再次強化
1.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民參與,進一步搞好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大力倡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積極開展環保公益活動,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形成人人參與、全民行動的社會氛圍。這是基于(  )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谙冗M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蹆r值觀能夠直接將理念轉化為全民自覺的行動 ④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是推動我國發展的根本動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形成人人參與、全民行動的社會氛圍,是基于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①正確;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要進一步搞好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大力倡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②符合題意;價值觀只有在實踐中才會轉化為全民自覺的行動,③錯誤;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但不是根本動力,④錯誤。
答案 A
2.共享單車,既符合當前的健康和環保意識,又有效解決了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使原本已慢慢遠離生活的自行車又開始火爆起來。這一變化說明(  )
①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 ②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蹆r值判斷因人而異,以價值選擇為基礎?、苄鲁霈F的事物更符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價值選擇基于價值判斷,③錯誤;新事物不等于新出現的事物,④錯誤;①②符合題意且正確。
答案 A
3.一位社會學家就“為什么我會成功”在一千位成功人士中做過調查,結果沒有一個人認為成功是因為自身有才華。他們中絕大多數人認為,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誠信”。這告訴我們(  )
A.個人素質高低并不影響人生價值的實現
B.主體自身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C.頑強拼搏、自強不息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要條件
D.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實現人生價值
解析 A否認了個人素質對人生價值實現的作用,說法錯誤。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B說法錯誤。材料沒有涉及頑強拼搏和自強不息,C不選。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誠信”,說明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D符合題意。
答案 D
4.小獅子問母獅子:“媽媽,幸福在哪里?”母獅子說:“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庇谑切—{子不斷追著尾巴跑,但始終咬不到。母獅子笑道:“幸福不是這樣得到的。只要你向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隨著你。”這則寓言蘊涵的哲學道理是(  )
①幸福觀對人生具有重要導向作用 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性 ③要充滿信心,在頑強拼搏中追求幸福
④對幸福的正確理解決定著人生價值的實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只要你向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隨著你”,體現了①③。②與題意無關;④錯誤,人生價值的實現取決于人們對社會的奉獻。
答案 C
5.建設生態中國與幸福中國,需要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正確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讓中華大地天長藍、水長清、人民生活更美好。這體現的哲理有(  )
①社會存在決定于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正確反映?、谏鐣庾R具有相對獨立性,先進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凵蠈咏ㄖ醋饔糜诮洕A,對經濟基礎能起到鞏固和促進作用 ④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要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而非正確反映,
①錯誤;材料體現的哲理是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先進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②正確;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具有雙重性,對經濟基礎不一定起到鞏固和促進作用,③錯誤;材料表明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要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④正確。故選D。
答案 D
6.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要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創新。這是因為(  )
①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調整就能促進生產力發展 ②改革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凵a關系變化是引起生產力和上層建筑變革的根本原因?、苌鐣l展只能在社會基本矛盾不斷解決中實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題意強調通過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等改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就是在解決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也說明改革的作用,②④正確。①說法絕對化,③顛倒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
答案 B
7.漫畫《項目審批長征圖》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①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促進社會發展?、谝{整不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的上層建筑?、凵a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苌鐣嬖谧兓瘺Q定于社會意識變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行政審批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漫畫反映的問題要求我們改革上層建筑,通過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促進社會發展,①②正確;③不符合漫畫主旨;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④錯誤。
答案 A
8.習近平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這一要求的哲學依據是(  )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起決定作用,要把握重點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廴嗣袢罕娛巧鐣v史的主體,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軆r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促進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把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體現了①;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體現了③,B當選。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②錯誤;價值觀有正誤之分,正確的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促進作用,④錯誤。
答案 B
9.閱讀漫畫《微笑的力量》,體會其中蘊含的哲理是(  )
①人們的心態決定著事物矛盾的轉化 ②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③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 ④客觀事物發展依賴人們心理情緒變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佗苠e誤,夸大了主觀意識對事物矛盾轉化和客觀事物發展的作用,主觀意識不可能起決定作用;②正確說明了人的心態對客觀事物產生的影響;③正確說明了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選擇的影響。
答案 C
10.某校學生會向全校學生發出倡議:“不要問父母和長輩能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問自己對父母和長輩做了些什么;不要問別人能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問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么;不要問社會與國家為我們做了什么,但要問自己為社會與國家做了些什么?!痹摮h體現了(  )
①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谌松鷥r值是在個人與他人、社會之間的關系中實現的?、塾袃r值的人生無需考慮個人利益 ④實現人生價值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根據該倡議,不要問父母、長輩、別人、社會與國家能為我們做些什么,而要問我們為他們做了些什么,這體現了人生價值是在個人與他人、社會之間的關系中實現的,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①②正確;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人的價值是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③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④排除。
答案 A
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克強總理在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60周年之際,出席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并在講話中系統闡述了本屆政府推進科技創新的政策理念。
談期待:要用好創新這把“金鑰匙”
李克強說,當前,我國進入升級發展關鍵階段,要在世界科技革命中搶占制高點,破解資源環境等約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是要做強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用好創新這把“金鑰匙”,實現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談地位: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李克強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發揮好科技人員的骨干中堅作用,又最大限度激發群眾的無窮智慧和力量,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局面;要依托“互聯網+”平臺,集眾智搞創新,厚植科技進步的社會土壤,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更好發揮“一次分配”的作用,使千千萬萬人靠創業自立、憑創新出彩,在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中通過辛勤勞動和智慧富起來。
結合材料和所學哲學知識,分析“集眾智搞創新”的價值理念。
解析 本題知識限定不明確,題目類型認識類,問題指向分析集眾智搞創新的價值理念。解讀設問,首先價值理念屬于社會意識的范疇,集眾智搞創新必然推動經濟的發展,即運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進行分析;進一步分析,“價值”理念,屬于價值的范疇,可以運用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進行分析,還可以從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實現人生價值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最后要注意,回扣設問,圍繞集眾智搞創新,對應上述理論,組織語言,進行分析。
答案?、佟氨妱摗崩砟钭鳛橐环N社會意識,源于和反作用于當前經濟新常態,有利于科技創新,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②“眾創”理念作為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人們有效地認識和改造世界,引領人生正確選擇,開啟“雙創”新局面。③“眾創”理念引導人們作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④“眾創”理念將創業與創新結合起來,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
12.信心不可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此時此刻,我們距離“中國夢”的目標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實現“中國夢”的信心比任何時候都更堅定。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是需要依靠人民群眾,越是要立足實際、腳踏實地。在新的征程上,無論經歷什么樣的考驗,我們都應當始終保持“中國信心”。
按照“百度百科”中的解釋,正能量是指以真空能量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質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質為負。其延伸定義: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
運用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知識,簡析把“正能量”一詞放在社會中考量有何意義?
解析 解讀設問,正能量一詞在本題知識限定范圍內,可以從社會意識和價值觀兩個角度進行解讀,即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推動作用;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人生價值的實現。
答案?、偕鐣庾R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推動作用。在社會中考量“正能量”有利于調節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構建和諧社會。②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社會正能量對人的行為有積極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③人的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社會正能量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單元綜合提升(十五)
一、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分析國家根據形勢作出某項決策的原因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所以要根據社會形勢作出新的決策。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所以要通過制定正確的決策來推動社會發展。
3.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所以要改革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改革上層建筑以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
4.社會發展是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而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非對抗性決定了其可以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來解決。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5.其他角度:主要是結合決策的具體內容來分析,如涉及民生問題的,要調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等知識;涉及價值觀問題的,要調動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等知識。
二、如何運用人生價值的知識分析問題
1.人的價值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另一方面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是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
2.人的真正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3.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應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4.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
(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要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
(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
(3)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努力創造主觀條件: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4)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第十一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
考綱
考情
素養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2017·全國Ⅲ卷T21
政治認同:深刻理解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明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確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2018·全國Ⅰ卷T40、
2016·全國Ⅰ卷T22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
2015·全國Ⅰ卷T16
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2017·全國Ⅰ卷T40、
2016·全國Ⅲ卷T22、
2015·全國Ⅱ卷T19
疑點排查
1.改革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
(2015·江蘇卷,28B)
2.人民群眾的意愿是衡量社會發展道路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  )
(2016·全國Ⅲ卷,20④)
3.人民群眾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
(2015·上海卷,26A)
4.改革的目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
(2016·江蘇卷,31)
5.社會經濟的發展取決于生產關系的調整。(  )
(2018·天津卷,5④)
提示 1.× 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2.× 生產關系是否適合生產力狀況是衡量社會發展道路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
3.× 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是客觀實際。站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立場上,是樹立正確價值判斷和進行正確價值選擇的需要。
4.× 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我國改革的性質,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
5.× 生產關系的調整應基于生產力的發展。
核心考點一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考向一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2017·全國Ⅲ卷,21)“爆竹聲中一歲除”是傳承千百年的中國春節習俗,然而2017年春節期間,許多人選擇少放甚至不放煙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許多城市的煙花爆竹燃放量較往年大幅減少,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在從“放”到“少放”或“不放”的變化中,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綠色環保過春節正成為“新年俗”。年俗的這種變化表明(  )
①社會意識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主變化的?、谏鐣庾R可以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凵鐣庾R的變化總是滯后于社會存在的變化 ④社會意識的變化歸根到底是社會存在變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社會意識的變化歸根到底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①錯在“自主”;社會意識的變化有時會先于社會存在的變化,有時會滯后于社會存在的變化,③錯在“總是”。
答案 C
核心素養滲透 :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的觀念要與時俱進,同時要學習并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發揮正確社會意識的指導作用。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①從性質上說,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
②從過程上說,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①從時間上說,社會意識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
②從性質上說,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圖示
2.厘清幾點認知
(1)無論是科學的社會意識還是歪曲的、虛假的社會意識,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也都會對社會存在起反作用,只不過反作用的性質不同。
(2)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中,社會存在的決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會意識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認為二者相互決定,或后者決定前者。
(3)社會存在主要是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而不是主要指自然地理環境。
(4)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既不是“相互決定”關系,也不是“不可分離”的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可以脫離社會意識,社會意識不能脫離社會存在。
(5)不能認為“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促進作用”,因為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只有正確的社會意識才對社會存在起促進作用。
(6)社會意識并不能“直接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必須通過人的實踐才能發生作用。
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和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類別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物質與意識
區別
研究
對象
人類社會
整個世界
地位
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
作用
對兩者關系的不同回答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依據
二者何者為本原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依據
聯系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體現
1.(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8·天津卷,5)“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边@是黨中央根據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特別是我國發展條件和發展階段變化做出的重大判斷?;谶@一判斷,黨中央進行重大戰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于引領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上述材料表明(  )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②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蹆r值選擇是價值判斷的基礎?、苌鐣洕陌l展取決于生產關系的調整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解析 材料中黨中央的判斷是根據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特別是我國發展條件和發展階段變化做出的,這表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①符合題意?!皩τ谝I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表明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②符合題意。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做出的,③說法錯誤。④中“取決于”說法錯誤。
答案 B
2.(科學精神)(2017·江蘇卷,32)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畫面最大、圖像數量最多的涂繪類巖畫?;ㄉ綆r畫主要描繪了各式各樣的人物和劍、鐘、銅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體圖形,記錄了古代先民的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材料表明(  )
A.生產方式制約社會發展進程
B.生產關系是對生產力的反映
C.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D.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解析 花山巖畫描繪了人物、器物和天體圖形,記錄了古代先民的生產和生活,這體現了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故選D;題意與生產關系、上層建筑無關,故A、B、C均不選。
答案 D
3.(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8·江蘇卷,38)海洋是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21世紀,人類進入了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的時期。
我國是擁有300萬平方公里主張管轄海域、1.8萬公里大陸海岸線的海洋大國。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運輸量的90%是通過海上運輸完成的。據初步核算,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77 611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隨著第一次可燃冰試開采成功、“深海勇士號”探索深海4 500米區域的神秘資源、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我國走向海洋的步伐越來越快。
同時,我國也面臨著海洋權益爭奪加劇、海洋安全形勢日趨尖銳,以及因不合理開發而導致的海洋生態環境惡化、海洋資源枯竭等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依海富國,以海強國,建設海洋強國的“藍色中國夢”才會越來越近。
結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有關原理,分析今天我們重視海洋強國建設的原因。
解析 本題限定的知識范圍為歷史唯物主義。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國針對海洋權益、海洋安全形勢以及海洋環境所面臨的一系列現實問題,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顯然涉及的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考生結合材料對這兩個要點進行分析即可。同時要注意,因為價值觀也屬于社會意識,從這個角度作答亦可。
答案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國家戰略利益和戰略空間不斷向海洋拓展和延伸,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性。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重視海洋強國建設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如從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角度回答,亦可)
易錯點 錯誤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
提醒 一方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但社會意識并不是與社會存在在變化發展上具有完全同步性,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另一方面,社會意識具有雙重性,其作用要具體分析。
矯正訓練 (2012·全國Ⅰ卷,23)胡錦濤同志指出:“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解決當前我們面臨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因為先進的社會意識(  )
①先于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 ②可以正確預見和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 ③與社會存在在變化發展上具有同步性 ④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科學發展觀是先進的社會意識,之所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因為先進的社會意識能夠正確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答案為C項;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其變化發展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會先于社會存在,①③錯誤。
答案 C
核心考點二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和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政治認同: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尊重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社會主義改革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前途和命運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制度充滿信心,助推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br/>考向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和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1.(2016·全國Ⅰ卷,22)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強調,推動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的建設和發展,最大限度增加勞動關系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從唯物史觀看,之所以重視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因為(  )
①勞動關系是生產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生產關系的性質?、趧趧雨P系矛盾是制約生產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矛盾?、蹌趧雨P系矛盾的解決決定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苷_解決勞動關系矛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勞動關系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它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生產關系的性質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的,①錯誤;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③錯誤;之所以強調勞動關系,原因在于其重要性,②④當選。
答案 C
2.(2015·全國Ⅰ卷,16)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從唯物史觀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  )
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上層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斷解決社會基本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 ③對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的認識由自發到自覺轉變的標志 ④我國上層建筑對于經濟基礎由不適應走向適應的標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從題干獲取有效信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就是要促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所以我國推進依法治國是對上層建筑的改革的要求,①符合題意;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國也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措施,②符合題意;對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的認識不斷在加深,但并不是由自發到自覺的標志,故③錯誤;“我國上層建筑對于經濟基礎由不適應走向適應”提法是錯誤的,故排除④。故選A。
答案 A
1.社會存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之間的內在關系
提醒 (1)兩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等的,其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更為基本的矛盾。
(2)社會基本矛盾與社會主要矛盾之間是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的關系。社會基本矛盾規定著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也規定著社會主要矛盾;社會主要矛盾則是社會基本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直接表現,在它作為主要矛盾的歷史階段起決定作用并規定和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2.正確理解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
階級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
社會基本矛盾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矛盾性質
對抗性(敵我矛盾)
非對抗性(人民內部矛盾)
解決方式
階級斗爭
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
根本目的
建立新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
使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3.如何正確區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1)一般而言,涉及經濟體制改革,如所有制結構調整、分配制度改革等,體現的是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涉及政治體制改革、思想觀念的轉變體現的是上層建筑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
(2)這兩對矛盾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更為基本,是一切社會矛盾的根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制約著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的解決,又依賴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的解決。
(3)這兩對矛盾共同構成了社會基本矛盾,貫穿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
4.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總趨勢
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動力
一般意義
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
階級社會
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社會主義社會
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①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特點: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②改革的性質和目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
1.(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8·江蘇卷,33)2018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演講中指出,“中國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边@段講話蘊含的哲理是(  )
A.必須尊重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B.必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C.上層建筑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的狀況
D.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
解析 本題以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為切入點,因此要重點分析講話內容所傳遞的信息,“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強調要順應社會歷史發展的邏輯、潮流、趨勢,即要尊重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故選A。
答案 A
2.(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6·江蘇卷,31)某地作為全國33個農村土地改革試點地區之一,正在逐步完成從“確權到人”到“確權到戶”的制度轉變,從而更好地讓集體土地入市流轉,使農戶更好地分享工業化收益。這一做法表明(  )
A.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經濟基礎
B.上層建筑必須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
C.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
D.改革的目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解析 本題考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改革的性質和目的。生產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產品分配制度、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和人的關系。上層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土地”屬于生產資料,因此土地改革是生產關系的改革,生產關系改革是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因此A、B與題意無關;D說法錯誤,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我國改革的性質,而不是目的;故正確答案是C。
答案 C
名師點撥 辨別生產關系的變革與上層建筑的變革
所有制結構調整、分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屬于生產關系的變革;而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法律法規的完善、思想觀念的解放等則屬于上層建筑的變革。
3.(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5·天津卷,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經濟下行與新增勞動力就業壓力是當前宏觀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2010年至2014年我國經濟增長率分別是:10.3%、9.2%、7.8%、7.7%和7.4%;《中國勞動保障發展報告(2014)》顯示,2013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9.2億,之后幾年每年新增勞動力數量將維持在1 600萬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是硬道理”“要穩住速度,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確保居民就業?!?br/>運用《生活與哲學》中關于社會歷史的知識,說明“穩增長、保就業”政策的理論依據。
解析 知識范圍是考查社會歷史觀的知識,題目類型是依據(原因)類。解答時要把社會歷史觀的知識與“穩增長、保就業”緊密結合。
答案?、偕鐣嬖跊Q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胺€增長、保就業”的政策是對經濟下行和就業壓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該問題的解決。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遵循這兩個規律,旨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經濟發展。③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保就業才能滿足人們的基本物質生活需要。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易錯點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提醒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在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在社會主義社會,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矯正訓練 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11月,某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居民社會保險政策進行了調整,旨在為市場主體減負、增加職工現金收入。這種調整體現了(  )
①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谏a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凵鐣嬖跊Q定社會意識 ④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動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該調整涉及的是分配機制方面的改革,屬于生產關系的變革,故舍①選②;該市結合實際調整具體政策,體現了③。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社會基本矛盾才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④錯誤。
答案 C
核心考點三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政治認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br/>考向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2016·全國Ⅲ卷,22)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中央電視臺推出特別節目《大國工匠》,講述實現中國夢征程中勞動者的故事,謳歌中國工人的精湛技藝和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的“工匠精神”。從唯物史觀看,之所以謳歌勞動者,是因為 (  )
①勞動者是創造歷史的社會主體和真正英雄 ②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者在勞動創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蹌趧诱叩闹R結構隨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優化 ④勞動者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謳歌勞動者的原因在于勞動者的重要性,故①④符合題意答案為B;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者在勞動創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勞動者的知識結構隨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優化均與設問指向不符,故②③排除。
答案 B
2.(2015·全國Ⅱ卷,19)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從唯物史觀看,這是因為(  )
①文藝的源泉是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②文藝的發展取決于文藝創作方法的創新?、畚乃嚪从成鐣a生活的形式與風格是統一的 ④文藝是反映并服務于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一種社會意識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文藝的源泉是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①當選;文化的發展關鍵在于文化創新,但不取決于文化創作方法的創新,②錯誤;文藝的形式與風格不一定是統一的,其風格與形式是多種多樣的,③說法欠妥;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④當選。
答案 B
3.(2013·全國Ⅰ卷,22)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讓全體人民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通過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從唯物史觀看,尊重勞動和勞動群眾是因為(  )
①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趧趧迂暙I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勞動群眾能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創造歷史?、軇趧尤罕姷母纠媾c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唯物史觀中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①從勞動的地位出發解釋了為什么要尊重勞動,入選;衡量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程度的根本尺度是自由時間,而不是勞動貢獻,排除②;“勞動群眾能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創造歷史”夸大了人的能動性,排除③;勞動群眾的根本利益與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一致的,所以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就是尊重勞動和勞動群眾,④入選。
答案 B
考向二 以主觀題形式考查唯物史觀的知識
4.(2017·全國Ⅰ卷,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017年春節期間,大型文化類競賽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成為陪伴人們歡度新春佳節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為己任,緊緊抓住受眾的中國詩詞文化情結,在賽制和表現形式等方面大膽創新。比賽詩詞涵蓋《詩經》、楚辭、唐宋詩詞、毛澤東詩詞等,主要選自中小學教材,聚焦愛國、仁義、友善等主題。參賽選手來自各行各業,有學生、教師,有工人、農民、公務員,有海外華人、外國留學生。嘉賓現場點評,或分析詩詞的深刻內涵,或發掘詩詞的道德價值,或講述詩詞背后的歷史故事。賽會設置競猜、“飛花令”等環節,啟用水舞臺、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設計,應用新媒體互動、多屏傳播等技術手段,打造出一場全民參與的詩詞文化盛宴。節目的播出,引起強烈的反響,總收視觀眾超過11億人次,引發新一輪中國詩詞熱。
結合材料,運用社會歷史主體的知識說明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中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解析 考查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回答應該從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兩個方向予以分析。
答案 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和歷史創造者;樹立人民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體的意識;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內涵和現實價值;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加以傳承發展,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母題通法 “三步走”解答分析說明類試題
第一步,審設問,弄清命題者的意圖??辞鍐栴}的特殊要求,從而弄準答題應當運用的課本知識。
第二步,審材料,先粗讀再細讀,盡快抓住關鍵詞句、主要觀點和中心思想。
第三步,厘清思路,組織答案。答案應具有針對性,做到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語言規范。切不可答非所問,偏離題意。
1.圖示法掌握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及其方法論
2.如何把握人民群眾的內涵
(1)從“質”與“量”上理解
在質上,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量上,人民群眾是大多數,其主要的、穩定的成分是廣大勞動群眾。
(2)從“變”與“不變”上理解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具有不同的內涵,但不論怎樣變化,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這一點是不變的。
3.全面把握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區別
區別
唯物史觀
唯心史觀
社會存在、社會意識何者為第一性(根本區別)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誰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承認杰出歷史人物在社會發展中的推動作用,但是這種推動作用不能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
偉大歷史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人類歷史是由偉大歷史人物創造的
人類社會有沒有自身的規律
社會歷史領域有著固有規律,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規律
人類社會是沒有規律、不可捉摸的,社會歷史僅僅是個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積
4.多維突破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
(1)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
(2)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在社會主義社會,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3)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人民群眾。
1.(政治認同)(2017·江蘇卷,33)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要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苋嗣袢罕娛巧鐣褙敻坏膭撛煺?br/>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習總書記的指示是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①③符合題意主旨,選B。②④屬于原因不是啟示,排除。
答案 B
2.(政治認同、公共參與)(2016·江蘇卷,32)0.015~0.04毫米,這是90后銑工張志坤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控銑項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張志坤這樣的人還是鳳毛麟角。今天,我們呼喚工匠精神,呼喚的不僅是一個個技藝超群的職業英雄,更是一群愛崗敬業、創新創業的廣大職工和基層群眾。這是因為(  )
A.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
B.勞動群眾是我國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
C.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方法
D.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解析 “我們呼喚工匠精神,呼喚的不僅是一個個技藝超群的職業英雄,更是一群愛崗敬業、創新創業的廣大職工和基層群眾”,為什么要呼喚廣大職工和基層群眾“愛崗敬業、創新創業”,因為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A、B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材料沒有體現群眾路線對無產階級政黨的作用,C不選。正確答案是D。
答案 D
3.(政治認同)(2015·江蘇卷,34)當前我國經濟已步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各級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妥善應對。為推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組織有關部門,調查了本地的民生狀況,獲取了相關數據。
◇召開改善民生專題協商會,邀請有關專家、民主黨派人士和各界群眾代表參加,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
◇出臺了促進創新創業、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政務網上開辟專欄,接受群眾對政策執行情況的評價和意見反饋。
請簡要分析該市政府工作方法的歷史唯物主義依據。
解析 考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調查民生狀況,召開民生專題協商會,出臺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吸收群眾意見,可見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的尊重以及堅持了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出臺政策措施,聽取意見和建議,這些都體現了重視社會意識的反作用。
答案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對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易錯點1 錯誤理解人民群眾的作用
提醒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不是創造社會歷史的源泉,不能決定社會歷史的性質。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并不是隨心所欲的。
矯正訓練1 人民日報啟動大型主題采訪活動“行進中國·精彩故事”,編輯記者將走出去、走下去、走進去,用心去走,走進群眾實際生活,走進群眾心靈世界,在行進中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這是因為(  )
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 ②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決定社會發展的趨勢?、苋说挠心康?、有計劃的意識活動引領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③錯誤,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規律決定社會發展趨勢;④錯誤,先進的社會意識引領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答案 A
易錯點2 經濟發展要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出發點
提醒 經濟發展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矯正訓練2 要適應經濟新常態,我們就不能再刻意追求經濟增長的高速度,而是要更加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經濟增長的質量在于:第一,增加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利潤;第二,增加人民的實際收入,真正實現藏富于民。這體現了 (  )
①正確的價值觀對經濟質量和效益的提高起決定作用?、谙雴栴}、辦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劢洕l展要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出發點 ④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馘e誤,正確的價值觀對經濟質量和效益的提高起導向作用;③錯誤,經濟發展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答案 B
時效熱點39 以改革謀發展 以民生促和諧

1.2008年個稅起征點由1 600元提高到2 000元,2011年從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2018年提高至5 000元。下列對提高個稅起征點產生的影響推導正確的是(  )
①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國家稅收收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谔岣邆€人所得稅起征點→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③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減輕小微企業負擔→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提高企業效益?、芴岣邆€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費水平→拉動經濟增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能夠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同時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水平,促進生產的發展。②④推導符合經濟邏輯。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近期會減少國家稅收收入,不是增加國家稅收收入,①排除;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并非向企業征收,③推導錯誤。故選C。
答案 C
2.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民生問題?!懊裆B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薄罢d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币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從唯物史觀角度看,上述論斷的依據是(  )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谌嗣袢罕娛菤v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蹐猿秩罕娪^點和群眾路線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④人民群眾的意愿是衡量社會發展道路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①錯誤,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④錯誤,人民群眾的意愿不能成為衡量社會發展道路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題目中,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從唯物史觀角度看這是因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故②③入選。
答案 B
3.十九大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涉及15大領域、33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陸續推出,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四梁八柱”。財稅體制、戶籍制度、土地制度、考試招生制度等多年想改而未改的“硬骨頭”終于破題,司法體制、公車制度、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等涉及深層次利益調整的改革得以有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成功換檔,經濟的內生活力和動力增強。
結合材料,說明黨中央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唯物主義依據。
答案 (1)這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的要求。財稅體制、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就是要調整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環節和方面,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2)這是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規律的要求。戶籍制度、司法體制、公車制度、考試招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就是要調整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不適應的環節和方面,以鞏固和發展我國的經濟基礎,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改革是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要求,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是發展特色中國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全面深化改革能激發經濟的內生活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強動力。
(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8·全國Ⅰ卷,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改革開始于農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是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我國農村改革始終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
材料 1978年冬,小崗村的18戶村民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紙大包干的“秘密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釋放了魔力,次年,小崗村迎來大豐收,糧食總產達13.3萬斤,一舉結束20余年吃國家救濟糧的歷史,并首次歸還國家貸款800元。進入新時代,小崗村大力推進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成立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并發放股權證,實現了村民從“戶戶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轉變。2017年,小崗村集體收入突破82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長70%以上。
小崗村的改革發展實踐證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加以說明。
第一步:依據設問明方向

第二步:細審材料調知識
第三步:對接教材組答案(教材語言、時政術語、結合材料)
答案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適合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不適合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在社會主義社會,改革是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解放生產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小崗村進行“大包干”改革、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和土地流轉,發展集體股份經濟,不斷破除阻礙農業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和經營機制弊端,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發展。
■高考評分細則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2分),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2分)。
改革的含義、地位、作用(2分)。
改革生產關系的具體做法:大包干、三權分置、集體股份制,流轉、解決生產關系的弊端(2分)。
闡述改革的意義(2分)。
模板16 如何運用唯物史觀分析問題
近年來,結合黨和國家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的各項舉措,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進行哲學解讀,逐漸成為高頻考點。
常見設問方式:
(1)從正確認識社會角度,對材料進行哲學思考。
(2)請簡要分析××××××的歷史唯物主義依據。
(3)運用尋覓社會的真諦的知識,說明該市是如何××××××的。
常用答題語言:
答題要素: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人民群眾+價值觀+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會存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2)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
(3)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這要求我們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價值觀具有重要導向作用。這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5)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
課時作業
A組 基礎對點練
考點一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1.(2018· 浙江金華十校聯考)我國總體上實現小康后,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說明(  )
①上層建筑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谌魏紊鐣庾R的產生都有其物質原因 ③黨完成了對認識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任務?、芪覈鐣饕茏兓尸F新時代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說明任何社會意識的產生都有其物質原因,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呈現新時代特征,②④符合題意;①與題意不符;黨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永無止境,并沒有完成任務,③說法錯誤;正確選項為D。
答案 D
2.(2018·浙江金麗衢十二校第二次聯考)“中國夢”一直在延續,但在不同時代,呈現的具體面貌不一樣。今天,我們的“中國夢”源于經歷40年改革發展后,中國人民對更高質量生活的向往,其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材料表明(  )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②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③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苌鐣庾R具有直接現實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中國夢”屬于社會意識,“中國夢”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這表明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答案為B;②不為材料所反映;④錯誤。
答案 B
考點二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3.北京的四合院一般正房高于側房,面積也比側房大。住房安排上一般是家長住在正房,晚輩住在廂房或者是耳房,一家老少,從上到下,什么輩分的人住什么樣的房,一切都是按規矩來。四合院的房屋布局合乎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人倫禮節,這反映了(  )
A.傳統思想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
B.觀念變化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C.社會的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
D.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解析 北京的四合院從布局到入住都體現了人倫禮節等中國傳統道德的內容,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關系的體現,說明社會的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故C符合題意;A夸大環境的作用是錯誤的;B夸大觀念的作用,屬于唯心主義觀點;D與題意無關。
答案 C
4.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必須堅持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必須堅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其依據在于(  )
A.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B.上層建筑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狀況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會基本矛盾
D.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的狀況
解析 A說法不是歷史唯物主義角度;材料中分配制度屬于生產關系,故選D,B不符合題意;C說法錯誤,社會主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答案 D
5.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睂⒏母镞M行到底是因為認識到(  )
①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诟母锏臎Q心和毅力決定了改革能否取得偉大成就?、凼挛锏淖兓^程就是不斷否定自身實現質變的過程 ④改革是解決我國現階段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社會發展是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在社會主義社會,社會基本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①④符合題意;改革的決心和毅力影響改革成就,但不起決定作用,②錯誤;將改革進行到底是為了推動社會的發展,③強調的是事物的變化過程,排除。
答案 A
考點三 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6.歷史的行進,有著長河漫漫中的固有態勢,也有在現代化轉型中的新河道探尋。然而,歷史進程改進的是手段和方法,不變的是人類社會對光明大道、對至善目標的追尋。下列觀點能揭示上述材料蘊含的哲理是(  )
A.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
B.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著相同目標
C.信念和理念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D.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
解析 歷史進程改進的是手段和方法,不變的是人類社會對光明大道、對至善目標的追尋,這體現了D。A、B、C都不符合題意。
答案 D
考點四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7.(2018·江西重點中學協作體第一次聯考)“小廁所、大民生”?!靶】挡恍】?,廁所是一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進“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從唯物史觀角度看(  )
①“廁所革命”體現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凇皫锩钡闹甘颈憩F了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弁七M“廁所革命”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堋皫锩斌w現了抓主要矛盾也要兼顧次要矛盾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 “廁所革命”的指示表現了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正確的社會意識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推進“廁所革命”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②③符合題意;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①說法錯誤;④不是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看問題,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為D。
答案 D
8.習近平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習總書記這一講話體現的哲學觀點是(  )
①人民群眾可以突破條件制約,創造歷史?、谌娜鉃槿嗣穹?,一切向人民負責?、廴嗣袢罕姷乃刭|決定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④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僦小巴黄茥l件制約”說法錯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負責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強調“全民健康”體現了②;人民群眾的素質會影響經濟發展,但不起決定作用,③錯誤;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強調全民健康是因為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④正確。
答案 D
B組 提能強化練
9.170年前,《共產黨宣言》發表,宣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170年后,作為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引領中華民族向著偉大復興的目標奮進,書寫人類發展史上新的奇跡??茖W社會主義理論之光能穿越歷史,照亮現在,從唯物史觀角度看,這是因為(  )
①先進的社會意識能穿越歲月長河推動社會的發展
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③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著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④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著社會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作為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引領社會前進、書寫人類奇跡,體現了先進的社會意識能推動社會的發展,①正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之光能穿越歷史,照亮現在,原因在于其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②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③不符合題意。④在材料中未體現,不選。
答案 A
10.(2018·湖北武漢調研)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判斷的變化(  )
①是基于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②體現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鄯从沉诵聲r代我國基本國情已發生根本變化?、荏w現了中國共產黨“利為民所謀”的價值追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是在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偉大實踐中進行的,①正確;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判斷的變化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沒有涉及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②與題意不符;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③錯誤;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準確斷定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變化 ,是因為黨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將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其最高的價值追求,④正確。
答案 D
11.新一輪農村改革,將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通過制度創新推動農業發展方式根本轉變,再一次推動農村生產力發展,從而確保改革紅利最大釋放并用之于農。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這表明(  )
①實踐基礎上的制度創新是農村變革的先導 ②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劢洕A一定要適應上層建筑狀況 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錯誤,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變革的先導。農村土地制度和產權改革,屬于生產關系的變革,故排除③。
答案 C
1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取向。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因為它屬于(  )
①思想認識,將決定社會實踐的成敗?、谏a關系,對生產力發展起推動作用?、凵蠈咏ㄖ?,服務于經濟基礎,推動社會進步 ④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促進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俦硎霾缓侠恚鐣嬖跊Q定社會意識;②表述錯誤,價值觀不屬于生產關系,而屬于上層建筑。
答案 B
C組 大題沖關練
13.(2018·貴州遵義第二次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變化的關鍵詞經歷了“大包干”“農民工”“農業稅”“農合”“海選”“新農村”“三權分置”“鄉村振興戰略”。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握我國實際,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在進一步解決農村人口和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問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基礎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解決農村發展問題、建立新型城鄉關系指明了方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升級,是中國共產黨解決農村問題上的不斷完善和創新,不僅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的體現。
結合材料,運用“尋覓社會的真諦”的知識,談談中國共產黨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哲學依據。
解析 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尋覓社會的真諦”的知識,談談中國共產黨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哲學依據。中國共產黨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握我國實際作出的正確決策,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的道理;鄉村振興戰略為解決農村發展問題建立新型城鄉關系指明了方向,體現了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的道理;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不斷調整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體現,體現了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的道理;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體現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要堅持群眾路線的道理。
答案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了社會意識的變化。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握我國實際作出的正確決策。②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鄉村振興戰略為解決農村發展問題建立新型城鄉關系指明了方向。③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不斷調整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體現。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要堅持群眾路線。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
14.隨著經濟新常態的到來,中國經濟將從要素與投資驅動更多地轉向改革與創新驅動——以市場改革開路,激發創新活力,從而增加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已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要求,不斷注重質量、效益,促使中國經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弊屖袌鲈谫Y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需要運用法治嚴格規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市場主體“法無禁止皆可為”、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法治新思維,進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結合材料,請運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知識,說明“以市場改革開路”與“樹立法治新思維”是如何遵循社會發展普遍規律的。
答案?、偕a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生產方式的變革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隨著經濟新常態的到來,中國經濟以市場改革開路,激發創新活力,注重質量、效益,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是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通過市場改革開路,突破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新活力與增強內生動力,以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③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是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樹立法治新思維,才能嚴格規范政府與市場關系,適應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客觀要求,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
考綱
考情
素養
價值和價值觀;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2018·全國Ⅲ卷T40、
2016·全國Ⅰ卷T39
政治認同:人生的真正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奮斗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
科學精神: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堅定理想信念,以負責任的態度和行動促進社會和諧,從而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2018·全國Ⅰ卷T23、
2017·全國Ⅱ卷T23、
2016·全國Ⅰ卷T39、
2015·全國Ⅰ卷T22
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2018·全國Ⅱ卷T23、
2017·全國Ⅲ卷T22
疑點排查
1.價值觀對人的成長有促進作用。(  )
(2016·天津卷,9A)
2.價值選擇是價值判斷的基礎。(  )
(2018·天津卷,5③)
3.生命的意義在于社會對個體的肯定。(  )
(2016·北京卷,28B)
4.思維創新是青少年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
(2017·北京卷,27④)
5.價值觀的差異導致人們的利益的差異。(  )
(2018·全國Ⅰ卷,23①)
提示 1.× 價值觀有正確和錯誤之分,錯誤的價值觀對人生成長起到阻礙作用。
2.× 價值選擇以價值判斷為基礎。
3.× 生命的意義主要在于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社會對個體的肯定只是生命意義中的次要部分。
4.× 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5.× 人們的利益的差異往往會導致價值觀的差異。
核心考點一 價值觀、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政治認同: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立場上,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考向一 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1.(2018·全國Ⅲ卷,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開國將軍甘祖昌,參加過井岡山斗爭、五次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榮獲過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
長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戰友約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設,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革命勝利后,曾經的誓言讓他心中的鄉愁越釀越濃。1957年8月,他主動辭去軍隊領導職務,秉持“共產黨人不能享清福,要艱苦奮斗一輩子”的信念,舉家回到家鄉沿背村務農。他把70%的工資捐給了家鄉的建設事業,有關部門按照規定要給他蓋房配車,被他一一拒絕。他領著鄉親們修水利,建電站,架橋梁,綠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項項利民工程幫助村民擺脫貧窮、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給妻子和兒女的唯一遺產是三枚勛章。
將軍農民的事跡被編入小學課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習近平高度評價甘祖昌將軍的艱苦奮斗精神,強調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運用價值觀的知識,說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體現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共產黨員情懷的。
解析 此題要求我們分析價值觀對甘祖昌將軍一生的影響,因此可以明確這是考查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說明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下,甘祖昌選擇了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信念,選擇了艱苦奮斗,為社會為人民無私奉獻即可。
答案 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導向,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影響改造世界的活動。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信念;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畢生精力。
考向二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2.(2018·全國Ⅰ卷,23)在高鐵時代,我國仍不惜虧損運營81對“慢火車”,2016年運送旅客約3 000萬人次。運營近半個世紀的5633、5634次列車仍然運行在大涼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學,為當地鄉親出行提供便利。這種做法反映的價值觀道理有(  )
①價值觀的差異導致人們的利益的差異?、诎l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壅_的價值選擇以正確的價值判斷為前提?、軆r值判斷的正確性依賴于價值選擇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馘e誤,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而利益差異是一種社會存在,利益差異導致價值觀差異;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這是我國不惜虧損堅持運營“慢火車”的根本原因,虧損也要給山區的鄉親提供便利,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②正確;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前提,“慢火車”運營堅持以正確的價值判斷為前提,作出了正確的價值選擇,③正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應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應堅持以人民利益至上,④表述錯誤。
答案 C
3.(2017·全國Ⅱ卷,23)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強調,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思想理論的堅定,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基礎之上,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展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建立在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崇高價值的基礎之上。上述論斷蘊含的價值觀道理是(  )
①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真理觀 ②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就能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壑挥凶裱鐣l展的客觀規律,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④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價值觀正確與否的最高標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價值觀并不決定真理觀,“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真理觀”說法不正確,①不選;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不僅僅需要正確價值觀的引導,②說法絕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展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建立在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崇高價值的基礎之上”,這說明只有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說明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價值觀正確與否的最高標準,③④正確,故本題答案選擇D。
答案 D
4.(2015·全國Ⅰ卷,22)2014年,日本方面認為美國某出版社公司出版的教科書《傳統與遭遇:環球視角看過去》中有關“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內容與其立場“有出入”,要求修改。鑒于教科書中的內容和歷史事實相符,該書作者明確拒絕了日方的“請求”。由此可見(  )
①尊重歷史事實是形成正確價值判斷的前提?、趦r值判斷因具有主體性而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 ③歷史事實隨價值判斷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深受歷史觀的影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是客觀事實,是堅持真理,所以①符合題意;②認為價值判斷沒有客觀的標準說法錯誤,客觀標準是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立場上;客觀事實不可能隨主觀的變化而變化,③錯誤;價值觀對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所以④符合題意;故選B。
答案 B
1.圖示法把握人的價值的內涵與評價
(1)內涵:
(2)評價: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評價一個人的價值,歸根結底是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2.價值觀
是什么
含義
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價值觀
實質
是一種社會意識
從領域看
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另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
②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從性質看
①正確的價值觀對社會和人生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②錯誤的價值觀對社會和人生具有消極的導向作用
方法論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克服錯誤的價值觀。當前,我們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提醒 區分價值、人生價值、價值觀。價值涵蓋各個不同領域事物的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屬客觀范疇;人生價值只涵蓋人生領域的價值;價值觀是對價值的主觀反映,屬于主觀范疇。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不能理解為決定作用。
3.如何理解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
(1)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正確價值觀的標準)
標準
要求
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
(2)正確認識“真理標準”和“價值標準”的關系
真理標準
價值標準
區別
“真理標準”是說“真不真”或“真與假”的問題,判斷標準是通過實踐看其是否符合客觀實際
“價值標準”是說“好不好”或“好與壞”的問題,判斷標準是看其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和人類的根本利益
聯系
兩者是內在的統一。對一個具體事物的判斷就是既要其“真”,符合客觀實際,又要其“好”,符合人類根本利益。如核裂變能產生巨大的熱能,是真,但原子能是用于和平事業還是用于制造殺人武器,還有個“好與壞”的價值判斷問題
1.(政治認同)(2016·上海卷,27)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中最后一塊缺失的“拼圖”。2016年2月,科學家宣布發現引力波。引力波的探測匯集了全球幾代科學家的心血,他們用探索和堅守向世人展示了科學研究應有的精神,也告訴我們,人生的社會價值是(  )
A.發揮自身潛能為社會做貢獻
B.個人權利和義務的辯證統一
C.在實踐中表現出自尊和自強
D.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
解析 他們用“探索和堅守向世人展示了科學研究應有的精神”體現了人生的社會價值在于為社會做貢獻,故A符合題意;科學家的探索不是義務,材料沒有涉及到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故B和題意不符;在實踐中體現自尊與自強是實現社會價值的一個途徑,本身不屬于人生的社會價值;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是人生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是社會價值的體現,C、D不選。故選A。
答案 A
2.(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6·浙江卷,30)2016年年初,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集中查處了一批傳播淫穢色情、謠言、暴恐、賭博、詐騙等違法信息的網站。這一凈網行動的哲學依據有(  )
①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诓煌再|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蹆r值觀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 ④人的各種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通讀材料和選項后,確定④的說法錯誤,因為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形成的,由此排除B、D,③必選;材料并沒有涉及生產方式,所以①和材料無關,不選,正確答案是C。
答案 C
3.(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8·江蘇卷,31)著名作家蕭伯納說:“許多偉大的真理開始的時候都被認為是褻瀆行為。”由此可見(  )
A.真理都是具體的
B.價值判斷具有社會歷史性
C.真理是有條件的
D.價值判斷必須遵循客觀規律
解析 真理是正確的認識,為什么真理性的認識一開始可能會被視作褻瀆行為呢?要抓住“開始的時候”“被認為”等關鍵信息,說明真理剛出現時不被人接受,體現的是價值判斷的社會歷史性,B當選。材料強調人們價值判斷的變化,而不是正確價值判斷的標準,D排除。真理的具體性和條件性,說的是真理的特點,這是區分真理和謬誤時應參照的原則,而題干顯然不是在討論“偉大的真理”是真理還是謬誤,A、C排除。
答案 B
4.(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5·安徽卷,9)人們在感懷鄉愁的同時,把夢想留在他鄉,把匆匆的背影留給故鄉。這說明(  )
A.夢想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B.價值觀念決定人的行為選擇
C.奉獻他鄉才能實現社會價值
D.價值選擇以價值判斷為基礎
解析 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A錯誤;B錯在“決定”;C表述絕對;把夢想留在他鄉,把背影留給故鄉,這是價值判斷基礎上的價值選擇,答案為D。
答案 D
5.(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7·江蘇卷,34)近年來,“詩和遠方”漸回公眾視野。當今科技發達,物質資源豐富,但隨著各類電子產品逐漸滲入人們的生活,很多人終日沉浸于網絡,漸行漸遠地偏離了心靈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仿佛是物質和技術構筑的叢林里的絲絲清風,給人們帶來了自然的氣息和心靈的撫慰,引起了無數人的精神共鳴。
有些青少年認為,有了高科技電子產品,就不需要“詩和遠方”。請運用價值觀的道理對此觀點加以分析。
解析 考查價值觀的有關知識,對于“不需要‘詩和遠方’”的錯誤,運用價值觀對人生的導向作用進行分析;另外,還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如何把二者結合起來,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答案 該觀點是片面的。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因人而異,具有社會歷史性。題中觀點反映了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物質滿足的過分追求。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導向作用。我們應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將物質富足與精神追求結合起來。
易錯點1 錯誤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提醒 價值觀都有導向作用,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價值觀。不同性質的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不同,正確價值觀起積極的導向作用,錯誤價值觀起消極的導向作用。不能把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理解為決定作用。
矯正訓練1 (2014·全國Ⅰ卷,23)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習近平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神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據是(  )
①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趦r值觀作為個人行為準則,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驅動、制約和規范作用?、蹆r值觀作為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決定事物的性質和價值?、軆r值觀作為一種理想追求,決定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此題可用排除法。③④中“決定”說法夸大了價值觀的作用,錯誤,排除。①②正確且符合題意要求,當選。故答案為A。
答案 A
易錯點2 正確的價值選擇往往會因人而異
提醒 價值選擇往往會因人而異,具有主體差異性,但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客觀標準,不因人而異。
矯正訓練2 “PX”即對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卻出于某種目的,將百度百科詞條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劇毒”。清華大學化工系學生發現這一情況后,連續6天日夜堅守,36次修正被反復篡改的詞條,在網絡上成功捍衛了“PX”低毒屬性這一科學常識。這場特殊的科學保衛戰表明(  )
A.認識的發展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B.正確的認識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
C.正確的價值選擇往往會因人而異
D.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
解析 本題的題眼是“連續6天日夜堅守,36次修正被反復篡改的詞條”?!靶拚环磸痛鄹牡脑~條”,意味著保持詞條中“PX”已有的定性,不屬于認識發展的問題,A項與題意不符;也不是表明認識經過實踐檢驗從而驗證其正確性的問題,B項與題意不符;正確的價值選擇有確定的判定標準,不會因人而異,C項錯誤。故選D項。
答案 D
易錯點3 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的
提醒 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前提和基礎,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
矯正訓練3 (2015·山東卷,35)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從哲學上看,這里強調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是因為(  )
A.一切工作都應該從正確的價值觀出發
B.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的
C.價值觀對人生實踐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D.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解析 一切工作都應該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能從主觀出發,A錯誤;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B錯誤;題干強調青年時期是價值觀養成的重要時期,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這說明價值觀對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答案為C;D不為材料所反映。
答案 C
核心考點二 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政治認同及科學精神: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將個人需要同國家與社會的需要相結合,堅定理想信念,勤奮學習、勇于實踐、腳踏實地努力奮斗,實現人生價值,讓青春無悔?!                                ?br/>考向一 以選擇題形式考查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1.(2018·全國Ⅱ卷,23)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我們人生難得的際遇。每個青年都應該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斗者。這是因為(  )
①奮斗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趭^斗能減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礙與困難 
③奮斗能讓理想擺脫條件制約而變為現實 ④奮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條件影響而獲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每個青年都應該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斗者”有兩層意思:一是要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二是要珍惜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①④正確指出了投身實踐(奮斗)的重要意義,入選。人生道路上的障礙與困難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②說法錯誤。人發揮主觀能動性讓理想變為現實需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客觀條件的制約不能擺脫,③說法錯誤。
答案 B
2.(2017·全國Ⅲ卷,22)習近平反復強調堅定理想信念的極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為人的思想和行為的“總開關”、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這些論述蘊含的價值觀道理是(  )
①理想信念是價值觀的核心和靈魂?、诶硐胄拍钍菍崿F人生價值的精神動力?、劾硐胄拍钍呛饬績r值觀正確與否的標準 ④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取決于文化水平的高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把理想信念看作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表明理想信念是價值觀的核心和靈魂,①當選;將理想信念比喻為人的思想和行為的“總開關”、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說明理想信念對人生價值實現的重要性,②當選,答案為A;衡量價值觀正確與否的標準在于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否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③錯誤;④夸大了文化水平的重要性。
答案 A
考向二 以主觀題形式考查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3.(2014·全國Ⅱ卷,3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馮洪錢是一名基層獸醫工作者。1959年,當地民間老獸醫用一味草藥治好了20多頭病豬,這使年輕的馮洪錢深受震撼。他立志傳承發展傳統獸醫藥事業,編撰《民間獸醫本草》,滿足社會的需要。他訪問過數百個獸醫站,拜訪了成百上千位老獸醫、老藥農,廣泛收集民間處方,查閱古醫書、古農書、地方志,追蹤國外最新科技成果,創辦中草藥百草園、中草藥制藥廠,與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寶素等10多種中草藥制劑,治愈了數以萬計的疫病牲畜。
經過千辛萬苦,歷時半個世紀,馮洪錢終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間獸醫本草》,共計638萬字,插圖2 353幅。書中收錄3 505種中草藥,附方40 000多則?!睹耖g獸醫本草》“匯古今獸醫本草之大成,集民間獸醫經驗之精華”,馮洪錢被譽為“當代的李時珍”,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結合學習馮洪錢的事跡,班級舉行“我的青春·我的夢”主題班會,請你以“理想·奮斗·價值”為關鍵詞擬定一份要點式發言提綱。要求言簡意賅,每個關鍵詞對應相應要點,總字數100字左右。
解析 審設問可知,本題考查人生觀的知識。解答本題,要圍繞“理想”“奮斗”“價值”這些關鍵詞擬定發言提綱?!袄硐搿睉獋戎赜诶硐氲淖饔煤蛡€人理想必須與社會需要相結合,“奮斗”應側重于勇于實踐和努力奮斗,“價值”應側重于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答題時要注意內容和關鍵詞的對應關系。
答案 評分量表
關鍵詞
答案示例
分值
評分要求
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和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要將個人需要同國家與社會的需要相結合,樹立堅定理想
0~2分
僅答出“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和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或“將個人需要同國家與社會的需要相結合”給1分
奮斗
勤奮學習、勇于實踐、腳踏實地、努力奮斗
0~2分
僅答出“勤奮學習”或“勇于實踐”的給1分
價值
以馮洪錢為榜樣,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讓青春無悔
0~2分
答出“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相近意思即可得2分
(圍繞主題和關鍵詞的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1.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原因
如何做
根本
途徑
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
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客觀
條件
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主觀
條件
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①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③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提醒 人生價值能否實現,不取決于個人的主觀條件,而是取決于個人在實踐和勞動中對社會的貢獻。
2.厘清幾點認知
(1)強調只要個人奮斗就能實現人生價值的觀點是片面的。因為人的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個人奮斗,但“個人奮斗”與“自我實現”必須以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為前提。
(2)機遇對實現人生價值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它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首要(或決定)條件。
(3)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不是社會提供良好的條件,而是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4)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決定性因素,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具備相應的主客觀條件。
1.(科學精神、公共參與)(2017·北京卷,24)中學生廟會練攤 創意萌雞熱銷
所有收入將作為獎學金提供給西部貧困地區某中學
本報訊 蜜蜂雞、民族雞、粉萌雞、項鏈雞——50余種,近2 000只造型各異的超萌玩偶雞在雞年廟會上格外受歡迎,賣到火熱,而賣這些玩偶的廟會攤主是一群中學生,原來這是某學校學生的公益集市“搬”進了廟會。學生們在北京傳統廟會上玩創意、做公益,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上面為某報刊登的一則新聞,對該新聞理解正確的有(  )
①根據市場需求設計產品體現了同學們對市場動態的把握 ②文化創新的源泉是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結合 ③同學們的成功體現了思想道德修養在個人成長中的首要作用 ④同學們在奉獻社會中鍛煉了能力,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中學生利用創意銷售超萌玩偶雞并實現熱銷,這表明同學們的設計實現了對市場動態的把握,①當選;文化創新的源泉是社會實踐,②錯誤;學生通過玩創意,實現對西部貧困地區某中學的支持,是在能力鍛煉中奉獻社會、實現自己價值的體現,④當選,答案為B;題目體現了同學們的思想道德修養,但③夸大了思想道德修養在個人成長中的作用。
答案 B
2.(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6·海南卷,18)油畫作品《父親》曾獲得全國青年美展一等獎。在一個陰雨綿綿、非常寒冷的大年三十,作者看到一個農民在路邊公共廁所掏糞。這份辛勤勞作的情景令他震撼、難以忘懷,他深深感到農民的辛勞和偉大,鎖定了該畫作的題材——農民。這表明在藝術創作中(  )
①深入社會生活是發現和創造價值的根本途徑 ②價值觀是衡量價值判斷正確與否的尺度?、壅_的價值判斷以正確的價值選擇為基礎?、苤挥写_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作者深入社會生活創作出具有價值的作品,說明深入社會生活是發現和創造價值的根本途徑,①正確;價值觀不是衡量價值判斷正確與否的尺度,是否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是否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衡量價值判斷是否正確的尺度,②不選;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③顛倒了二者關系,錯誤;④正確且符合題意;故選B。
答案 B
3.(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其間隔之短,實現速度之快,為世界之最。這個奇跡歸功于我國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領導干部、工人和解放軍,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于敏。因為涉及國家機密,他的名字曾經長期是一個秘密。
對于長期隱姓埋名,于敏這樣說:“我們國家沒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獨立。面對這樣龐大的題目,我不能有另一種選擇。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br/>于敏隱姓埋名幾十年,無暇顧及自己的小家,但他帶領團隊為國家核工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科學家于敏的感人事跡對我們實現人生價值有什么啟示?
答案?、倏茖W家于敏的事跡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為社會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與奉獻。
②要實現人生的價值,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是人生的向導。
③實現人生價值必須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④實現人生價值必須立足于實踐,在勞動與奉獻中創造價值,在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中實現人生價值。
⑤實現人生價值必須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全面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
易錯點 錯誤理解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前提
提醒 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矯正訓練 (2016·天津卷,9)2016年新學期開始,浙江多所大學的學生社團共同發起了“螞蟻助學計劃”,發動大學生每月捐出2元錢,50個大學生組成一個“蟻窩”,資助一個螞蟻寶寶(貧困地區小學生)。三月份,他們已經用875位大學生的捐款,資助了安徽省17名“螞蟻寶寶”。這些大學生的行為啟示我們(  )
A.價值觀對人的成長有促進作用
B.要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C.滿足他人需要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D.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解析 A說法錯誤,因為價值觀有正確和錯誤之分。B指的是實現價值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與材料無關。C說法錯誤,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大學生資助貧困地區小學生,是為社會做貢獻的表現,能夠實現人生價值,選D。
答案 D
時效熱點40 學習英模事跡 弘揚擔當精神
1.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強大力量。這是因為(  )
①英雄代表人民群眾書寫和創造了社會歷史?、谟⑿劬駴Q定一個人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鄢缟杏⑿塾兄谖覀冏龀稣_的價值選擇?、軐W習英雄有利于我們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價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英雄的作用突出體現了人民群眾在推動歷史發展中的作用,①錯誤;作為正確價值觀,英雄精神對人們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②錯誤;英雄的奉獻品格有助于我們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③正確;英雄身上所體現的正確價值觀,對我們實現人生價值有較大幫助,④正確。
答案 D
2.時代楷模的評選標準是:為推動社會進步、時代發展做出杰出貢獻;在各行各業具有杰出貢獻或重大表現;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為社會公平、人類生活環境做出突出貢獻;個人經歷或行為,代表了社會發展方向。這一評選標準體現出(  )
A.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B.人生價值的實現是自我奮斗的結果
C.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D.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主要是物質貢獻
解析 A不符合題意。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B錯誤。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既有物質貢獻,也要看精神貢獻,D錯誤。
答案 C
3.請運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知識,簡要分析“英雄精神既屬于他們自己的時代,又屬于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這一觀點的正確性。
答案?、賰r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英雄精神的具體的標準和內涵會隨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英雄具有時代性。
②不同時代的英雄精神其內涵雖有差異,但在價值觀念等方面也有共性,他們堅持遵循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堅持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認識問題和投身實踐。
(政治認同、科學精神)(2016·全國Ⅰ卷,3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民族英雄是中華民族的棟梁。
近年來,有的人打著“還原歷史真相”的旗號顛覆英雄、歪曲歷史、消解崇高。如胡謅“黃繼光堵槍眼不合情理”“‘火燒邱少云’違背生理學”“董存瑞炸碉堡為虛構”等。凡此種種混淆是非的謠言借助網絡等傳媒隨意傳播,一些網民盲目跟風、隨手轉發。這種抹黑英雄形象的謠傳引起了一些人歷史認知混亂和價值觀迷失。
還原歷史、守護英雄、捍衛崇高,就是守護良知、正義和精神家園。戰場上多次負傷的志愿軍老戰士李繼德動情地說:“黃繼光堵槍眼時,我在現場!”當年的老排長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燒彈點燃偽裝草,“大火整整燒了二十多分鐘,邱少云始終一動不動”。董存瑞的生前戰友鄭順義多次口述力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護之下……
結合材料,運用價值觀的知識,對否認英雄的錯誤言論加以批駁。
第一步:依據設問明方向
第二步:細審材料調知識
第三步:對接教材組答案(教材語言、時政術語、結合材料)
答案 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只有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評價。受錯誤價值觀驅動,否認英雄的言論歪曲了歷史,遮蔽了真相,導致人們思想的混亂。只有尊重歷史,堅持真理,樹立和弘揚正確價值觀,才能抵制否認英雄的謠言,消除其影響。
■高考評分細則
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判斷、選擇、行動)或價值觀對人們具有導向作用(2分),只有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2分),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評價。
受錯誤價值觀驅動或價值觀迷失(2分),否認英雄的言論歪曲了歷史,遮蔽了真相,導致人們思想的混亂(2分)。
只有尊重歷史,堅持真理,樹立和弘揚正確價值觀(2分),才能抵制否認英雄的謠言,消除其影響。(2分)
課時作業
A組 基礎對點練
考點一 價值和價值觀
1.閱讀漫畫“各有所需”(作者:孫作范)可以得到以下思考(  )
A.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B.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
C.不同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水平決定了認識差異的產生
D.價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
解析 漫畫標題為“各有所需”,漫畫主體元素為兩個人和一顆樹樁,漫畫中的一個人想將樹樁用鋸子改造成砧板,另一個想將樹樁刨去做盛放茶壺的用具,這說明價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D當選。
答案 D
考點二 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2.(2018·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聯考)進入新時代,我們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哲學角度看,這一要求是基于(  )
①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②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蹆r值觀對改造世界的活動有導向作用?、軆r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在社會實踐中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谑恰芭崿F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的原因,入選;③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原因,入選;①④與材料中的相關要求不能構成因果關系,都不選。故答案選C。
答案 C
3.我們要順應自然,保護生態,強化長江水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力度,加強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穩步提高長江流域水質,顯著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從唯物史觀角度看,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必須(  )
①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趫猿终_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③堅持系統優化的思想方法?、鼙仨氉裱鐣l展的客觀規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材料意在強調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要強化沿江生態保護和修復,這是正確的價值取向,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④正確;①③雖符合材料意思,但不屬于唯物史觀范疇,不符合設問要求,故排除。
答案 D
考點三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點、標準
4.科學實驗發現,人的味覺會隨著背景音樂的改變而改變。同樣的太妃糖,用音調偏高的音樂伴奏時人們感覺吃到的太妃糖更甜,而用音調偏低的音樂伴奏時人們感覺太妃糖不夠甜,甚至有些苦。這項研究有助于人們通過改變音樂與味道的搭配使自己吃得更愉悅,也從一個側面說明(  )
①事物的屬性會隨主體需要的不同而發生改變?、谌藗兊闹饔^感受會隨事物屬性搭配的變化而不同?、廴藗兊膬r值判斷是做出合理價值選擇的基礎?、軐ν皇挛锏膬r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會因人而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人的味覺會隨著背景音樂的改變而改變,這說明人們的主觀感受會隨事物屬性搭配的變化而不同,②當選;人可以改變音樂與味道的搭配使自己口感更好,這說明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③符合題意;事物的屬性是客觀的,不以主體的需要而轉移,①是錯誤的;本題強調的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B。
答案 B
5.漫畫《該聽誰的》的哲學寓意是(  )
A.價值選擇是價值判斷的基礎
B.價值判斷與認識事物的角度有關
C.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
D.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是相對的
解析 不同專家對轉基因食品的認識不同,體現其主體差異性,B符合題意;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A錯誤;C與題意無關;真理與謬誤有明確界限,D錯誤。
答案 B
6.(2018·江蘇盱眙調研)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布局,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到“兩個文明”,從“三大綱領”到“四大建設”再到“五位一體”,是一個從局部到整體、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我們從這一過程可以看出(  )
A.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
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應因時而變
D.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
解析 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布局,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到“兩個文明”,從“三大綱領”到“四大建設”再到“五位一體”,是一個從局部到整體、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這體現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隨著時空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一定事物的價值以及人們關于它的價值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B符合題意;A、D兩項材料沒有體現,排除;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應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站在人民的立場之上,C項是錯誤的。
答案 B
考點四 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7.“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成功沒有年齡界限,只有起步不同。努力的起點不同,但努力的人最美麗,努力者的世界最精彩!這給我們的人生啟示是(  )
①要腳踏實地,把人生奮斗目標轉化為實際行動 ②堅持價值觀的指引,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 ③必須把個人奮斗目標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 ④要樹立頑強拼搏的精神,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這啟示我們要腳踏實地,把人生奮斗目標轉化為實際行動,①正確;我們要堅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并不是要堅持價值觀的指引,②不選;把個人奮斗目標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③不選;努力的人最美麗,努力者的世界最精彩,這啟示我們要樹立頑強拼搏的精神,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④正確,故本題答案應為B。
答案 B
8.“永遠不能把登山的保險繩交到別人手里?!边@是引領北斗拓天路的首席專家譚述森對建設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理解,他認為,真正的核心關鍵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走仿制的路子也走不遠。他帶領團隊向自主創新要核心技術,從零起步,與世界強國競技,與科技發展賽跑,實現了中國導航事業由“跟跑”“起跑”到部分領域“領跑”的突破。譚述森取得的成就啟示我們(  )
①要在社會和個人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趯崿F人生價值要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蹜撜驹谌嗣竦牧錾献鞒鰞r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芤炎裱挛锇l展的客觀規律作為最高價值標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譚述森院士取得的成就啟示我們要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①錯誤;他帶領團隊向自主創新要核心技術,從零起步,與世界強國競技,與科技發展賽跑,體現了實現人生價值要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也體現了為人民謀利益,②③入選;我們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標準,④錯誤。
答案 C
B組 提能強化練
9.(2018·陜西榆林一模)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簡稱FAST)的發起者和奠基人。他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歷時22年,為FAST重大科學工程的順利落成發揮了關鍵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2017年9月因病逝世。中共中央宣傳部追授南仁東“時代楷?!睒s譽稱號。上述材料體現了(  )
①人生價值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與個人對社會貢獻的統一?、趥€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以社會對個人的尊重為基礎的?、凵鐣€人的尊重以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為基礎 ④價值觀左右人生道路的選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南仁東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受到社會的尊重,從而實現了人生價值。這體現了人生價值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與個人對社會貢獻的統一,①正確;社會對個人的尊重是以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為基礎的,②錯誤,③正確,答案為B;④錯在“左右”。
答案 B
10.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打牢“不忘初心,重溫入黨志愿書”主題黨日活動思想基礎,最高人民法院機關自2018年6月底至7月底在全體黨員干部中開展了“不忘初心,重溫入黨志愿書”主題黨日活動。最高人民法院機關開展“不忘初心,重溫入黨志愿書”主題黨日活動蘊含的價值觀道理是(  )
①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真理觀?、趦r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巯冗M的價值觀是增強黨的戰爭力的精神動力 ④價值觀決定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實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價值觀屬于意識范疇,不能決定真理性,也不能決定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實現,①④錯誤;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先進的價值觀是增強黨的戰斗力的精神動力,因此要開展“不忘初心,重溫入黨志愿書”主題黨日活動,②③入選。
答案 B
11.(2018·山東濟南一模)55年來,從一棵松到百萬畝林海,從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壩到三代人傳承不息,塞罕壩人將荒山沙地變成綠水青山,創造了令世界為之驚嘆的奇跡,成為“生態文明建設范例”。這表明(  )
①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尊重客觀規律?、谝獦淞⒄_的生態自然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蹆r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客觀性和社會歷史性?、茏匀画h境的變化取決于人們價值判斷的改變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解析 塞罕壩三代人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將荒山沙地變成綠水青山,創造了令世界為之驚嘆的奇跡,成為“生態文明建設范例”,這表明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尊重客觀規律,要樹立正確的生態自然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①②符合題意;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觀性,不具有客觀性,③說法錯誤;客觀決定主觀,人們價值判斷的改變取決于自然環境的變化,④說法錯誤;正確選項為A。
答案 A
12.擁有夢想的國家凝聚更大力量,擁有夢想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彩。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對于當代青年學生來說,要“人生出彩”“夢想成真”應該做到(  )
①樹立大局意識,將個人與國家有機聯系在一起
②堅定群眾觀念,把服務群眾作為人生唯一價值選擇
③發揚奉獻精神,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創造幸福人生
④堅持個人奮斗,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規避不利條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本題考查實現人生價值的要求。首先明確“人生出彩”“夢想成真”強調的是實現人生價值。習近平有關“中國夢”與“個人夢”的關系的論述,說明實現人生價值需要處理個人與國家的關系,需要為實現“中國夢”作奉獻,①③符合題意;人生價值的選擇是多方面的,服務群眾是崇高的人生價值選擇,但不是唯一的,②說法不準確;④錯在“規避”上。
答案 C
C組 大題沖關練
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南京大屠殺案發生81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在南京隆重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鏡頭一 一幅配文為“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相遇,我一定會告訴你,山河猶在,國泰民安?!钡穆嬜髌烦霈F在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引發了許多網友的共鳴。很多人說:“看到這圖瞬間淚目。”“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鏡頭二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同胞紀念館,寧靜肅殺,但始終有一個聲音提醒著前來參觀的人群:每隔12秒,會有一滴水從館內高空落下,叮咚,掉進黑色的“水面”,這聲音直扣心弦。這是在告訴世人,那300萬同胞,在持續6周的浩劫中,每隔12秒就有一個生命消失。我們用了80年的時間讓我們的孩子不再流離失所、讓我們的婦女不再被肆意凌辱,我們用了80年的時間來向歷史回答一個問題:面對那段屈辱,我們將何去何從?
中華民族有寬廣的胸襟,她借助國家公祭日要銘記的,不是仇恨,而是警醒。和平是強大民族的待遇,是強大國家的待遇,我們能夠在今天安享愜意的生活,這一切都是因為祖國的強大。我們要記得現在這些幸福的日子,我們也要記得過去那些苦難的日子,我們更要記得,今天的歲月靜好,是有人過去的負重前行。
在第4個公祭日之日,我們要珍惜和平,銘記歷史,更要歌頌英雄。
結合材料和價值觀知識,闡述我們要珍惜和平,銘記歷史,更要歌頌英雄的緣由。
解析 之所以要重視和平,是因為和平是強大民族的待遇,是強大國家的待遇,這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的價值觀;之所以要歌頌英雄,原因在于英雄通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據此即可組織答案。
答案?、賰r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影響人的行為選擇。我們要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樹立正確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和平是強大國家的待遇,現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源于祖國的強大,對此我們應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并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珍惜和平,牢記歷史。②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人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歌頌英雄,因為革命英烈曾為民族和國家的解放做出貢獻,應該得到國家和社會的承認和尊重。
14.(2018·江蘇四校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開始伊始,中央電視臺制作的《信·中國》節目正式開播?!缎拧ぶ袊芬浴靶拧睘檩d體,傳遞了“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內核,集中展現近百年來共產黨員的書信,其中內容充滿了“發現、感動、震撼、振奮”的力量。
例如,節目展示了黃繼光的家信。節選如下:
母親大人:
男(黃繼光)現在為了祖國人民需要站在光榮戰斗最前面,為了全祖國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決心在戰斗中為人民服務,不立功不下戰場。請家中母親及哥嫂弟弟不必掛念……男決心把母親來信實際行動來回答祖國人民對我們關懷和對家中期望……
黃繼光
1952.4.29戰斗中
雖然黃繼光的信讀起來不夠順暢,但他為了國家獨立和人民幸福而“奮不顧家”,其字里行間的情感沖突讓人潸然淚下?!缎拧ぶ袊饭澞肯蛏鐣鬟f的正能量打動了在場的每個人,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結合材料,探究回答以下問題:
讀完黃繼光的信,運用唯物史觀談談你對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有何感想。
解析 本題設問指向讀完黃繼光的信,運用唯物史觀談談你對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有何感想,屬于啟示類試題。解答本題首先明確唯物史觀主要包括: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及規律、社會歷史的主體、人生價值觀等;然后調動運用上述知識,結合自己未來人生道路進行分析,實現理論與材料的結合。
答案?、僖獔猿秩嗣袢罕娛巧鐣v史的創造者,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學習黃繼光同志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樂于貢獻自己的一切。②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要向黃繼光同志學習,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③在未來的工作中,通過勞動和奉獻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創造不朽的業績,為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奮斗。
長效熱點講座(十五) 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 繼續全面深化改革
 
素材點擊
1.經濟領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2.政治領域: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精簡機構,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合并或合署辦公;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
3.文化領域: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
4.民生領域:深化教育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構建實施“共有產權”“租購同權”等房地產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5.生態領域: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6.黨建領域: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制定國家監察法;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
熱點解讀
1.含義: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意義: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改革開放的實質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
3.進程:
(1)改革起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
(2)全面改革:中共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3)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4)新征程:黨的十九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對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提出新的要求,強調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熱詞金句
1.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
2.“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改革開放不停步”
3.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
4.改革舉措協同配套、同向共進
5.我們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
6.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
7.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
知識盤點
1.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國企經營、新發展理念
2.簡政放權、政府職能
3.文化作用、文化強國建設
4.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發展觀、辯證否定觀
5.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風向1.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科技體制改革還是圍繞人來改”的原因。
滿分解答 ①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人才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②勞動者是生產過程的主體,在生產力發展中起主導作用。③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風向2.運用認識論知識,分析中國改革開放是一個追求真理的永恒過程。
滿分解答?、僬J識具有反復性,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我國對改革開放的認識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②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發展變化著的物質世界,認識的主體人類是世代延續的,認識的基礎——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因此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③認識具有上升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我國對改革開放的認識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它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④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風向3.有人認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就是徹底變革已有的行政體制。請運用辯證否定觀的知識評析這一觀點。
滿分解答 ①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要對我國現有的行政體制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部分肯定和保留,對其中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部分否定和克服。②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要有創新精神。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是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的體現,有利于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
風向4.運用哲學生活知識,分析怎樣才能深化改革攻堅克難。
滿分解答 ①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統籌推進 、重點突破,分清主與次、輕與重、急與緩。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用符合實際情況、符合改革內在規律的時間表、路線圖,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攻堅克難。③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立足整體、統籌全局,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④要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導下,搞好試點、總結經驗、并及時推廣。
風向5.分析我國制定實施“共有產權”“租購同權”等房地產新政的唯物史觀依據。
滿分解答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居民對房子的需求發生變化,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面臨新形勢,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既要滿足居民的住房需求,又要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②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之一。制定實施房地產新政,體現了通過調整上層建筑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發展,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③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國家出臺房地產新政,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使人民增強獲得感。④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肮灿挟a權”“租購同權”等房地產新政是國家在遵循房地產運行規律基礎上進行的科學調控,是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的體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漾濞| 尼勒克县| 竹溪县| 特克斯县| 萨嘎县| 昌吉市| 漳平市| 特克斯县| 鄂托克前旗| 游戏| 合阳县| 民乐县| 都兰县| 镇沅| 雷山县| 邵阳县| 胶南市| 浮山县| 昌吉市| 临沂市| 山阴县| 夏津县| 客服| 都昌县| 水富县| 长治市| 新野县| 玉林市| 攀枝花市| 崇礼县| 内丘县| 全南县| 锡林浩特市| 秭归县| 许昌县| 综艺| 湘乡市| 唐山市| 临朐县| 腾冲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