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年中考復習專題之新中國的外交成就復習要點綱領1.新中國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新中國成立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3.50年代: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首次提出①1953年底,周恩來接見印度(國家)代表團時首次提出。②其主要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共同倡導:1954年年,中國、印度、緬甸等三國總理發表聯合聲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準則。(3)影響:在國際上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B.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1)時間:1955年;地點印尼萬隆;性質: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國際會議。(2)方針提出:針對帝國主義陰謀和各國問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4.70年代:“梅開三度”A.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時間:1971年10月25日;會議名稱:第26屆聯大。(2)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除出去。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B.中美關系正常化(1)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保衛威脅的政策,中美關系處于敵對狀態。(2)正常化:(1)背景: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變化。(2)尼克松訪華:①時間:1972年、毛澤東會見尼克松②結果:簽署《聯合公報》③意義: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3)中美正式建交①時間:1979年。②美國態度: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C.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接著,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5.改革開放后:(1)中國注重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注重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力爭中美、中日穩定發展,逐步實現中蘇關系正常化,積極發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2)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秉持共商共建共贏的全球治理觀,順應和平、發展、共贏的時代潮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廣泛參與多邊濟經、社會領域的活動。(3)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中國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信峰會等重要國際會議,加強國際合作。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