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部編歷史 九年級上 萬國工業博覽會,是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1851年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借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后,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英國倫敦·水晶宮英國館中的陳列機器榮記湖絲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工人運動的興起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知道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改進蒸汽機和火車的發明;2、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習目標導航假如你是一位商人,你打算開一個工廠,你要考慮哪些條件?英國是如何具備這些條件的?活動一 走進工業革命歷史,探究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的前提條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年(1)政治前提: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最先在英國的確立,政局穩定。材料一: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法國大革命1789—1794年為什么工業革命首先從英國開始?材料二:18世紀英國海外殖民地示意圖殖民地、市場: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市場材料三: 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這種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就引起了工業中的革命。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直接原因:市場的大量需求,工場手工業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工業革命最早從英國開始的原因圖一:三角貿易圖二: 工匠經驗的積累圖三 圈地運動農民失去土地原料:三角貿易為英國提供了廉價原料;技術:工場手工業積累了大量技術;勞動力:圈地運動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勞動力。3.必要條件:資 本勞動力原 料技 術殖民掠奪、奴隸貿易工場手工業時期的技術積累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工場手工業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歸納總結:英國最先進行工業革命的原因活動二 走進工業革命展覽館,介紹工業革命的成果。珍妮機紡紗機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棉紡織業1、棉紡織業織布速度加快,但是紡紗速度跟不上,怎么辦? 珍妮紡紗機是哈格里夫斯于1765年發明的。他受翻倒的紡車的啟發,將平臥的紗錠改為豎立,設計并制造出有八紗錠的機器(即多軸紡紗機)。一個熟練的珍妮機操作者與8個婦女用舊式紡車紡出的紗線同樣多且速度還快。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1、棉紡織業發 明動 力 特 點1765年1769年1779年1785年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騾 機水力織布機人 力水 力水 力水 力細而易斷粗而結實細而結實珍妮機以及棉紡織生產領域一系列發明的出現,這時制約生產的不再是機器,而是?2、動力機器 (1)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2、動力機器(能源:煤炭) 后來,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生產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 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動力來源。 紡織廠煤礦印刷廠2、動力機器蒸汽機廣泛應用的影響: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 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為過。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推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實際上,可以說,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與其說是以其他任何一種手段或力量為基礎,不如說是以蒸汽機為基礎。 ——《全球通史》人力、畜力水力、風力蒸汽動力2、動力機器早期的工廠基本上都用水作動力,瓦特蒸汽機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動力。 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有些工廠甚至能雇用1000多人。②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手工工場機器工廠工業革命前工業革命后3、交通運輸(2)1825年,由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拖著車廂載著乘客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3、交通運輸工業革命的完成: 材料一: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1)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英國生鐵產量增長表英國棉花加工量增長表活動三 用歷史的辯證的思維一分為二的理解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意義。(2)生產組織形式:機器大工業逐步取代工場手工業,工廠取代工場。材料二 比較圖片(3)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材料三 工業革命后,農業、工業在英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示意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提高材料四:17世紀中—19世紀中英國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比較促進了人口由農村向城市流動,加速了 進程。 城市化(4)生活方式:農村城市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材料五(5)階級關系:(社會關系)(6)世界市場: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材料六材料七:下列圖片反映工業革命帶來了什么消極影響?材料八:在工業革命中雖然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有了明顯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顯地大于窮人。……拿手織機織工來說,他們在拿破侖戰爭的早期年代里(工業革命剛開始時)境況不錯,可是后來無論是他們的工資還是就業機會都急劇惡化。 ——A·勃里格斯《英國社會史》 (8)貧富分化加劇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推動社會的進步。因此,要重視發展科技。2、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發展科技時要注意可持續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科技。 工業革命前,人們干活懶散拖拉;工業革命后,整個社會變成一個騷動的蜂巢,絕大多數人像工蜂般辛勤勞動,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物質財富前所未有地涌流出來。在工業革命后的歐美國家,華而不實的上層社會服裝逐漸被拋棄,簡樸實用的服裝流行。許多年以前,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食品,如巧克力、果醬、茶葉等,也逐漸成為大眾化的食品。工業化以后,田園詩般的悠閑生活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快節奏的緊張生活,即使出行也挑選盡可能快點到達目的地的方式。1851年英國城市人口占全國的52%,1890年占90%,工業革命的到來使得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加速。人們干活由懶散拖拉變得十分勤勞。人們服裝由華而不實變得簡樸實用。專供上層社會享有的食品變得大眾化。人們出行方式更便捷,速度更快。大量人口從農村遷居城市,城市化進程加快。最先從英國開始的原因政治前提:直接原因:必要條件:資金、勞動力、原料、技術 成就①棉紡織業②動力機器③交通運輸影響積極:生產力、生產組織形式、經濟結構等消極:環境污染、貧富差距拉大等第一次工業革命1、“在我們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隨著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國卻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它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的面貌。”這場革命是( )英國“光榮革命” B.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C. 英國憲章運動 D. 英國工業革命D2、“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這種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就引起了工業中的革命。”英國最早出現這種現象的生產部門是( ) A. 紡織業 B. 冶鐵業 C. 畜牧業 D. 造船業 A3、下圖是1800—1870年英國煤產量(單位:萬噸),導致英國1800年以后英國煤產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 A. “三角貿易”遠程航行的燃料需求 B. 改良蒸汽機廣泛使用后對煤炭需求劇增C. 汽車、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的發明 D. 英國參加一戰的戰爭資源需求 B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產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4、19世紀,“霧都”一詞成為倫敦的標簽。狄更斯的小說《荒涼山莊》描述了倫敦的霧,“那是一種沁入人心深處的黑暗,是一種鋪天蓋地的氛圍。”造成霧都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業革命造成的 B. 英國氣候霧多造成的 C. 第二次工業革命造成的 D. 對外殖民擴張引起的 A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學習目標】1、知道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改進蒸汽機和火車的發明;2、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活動方案】活動一 自主學習梳理知識1、紡織技術的革新(1)17世紀末,英國 建立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隨著 的不斷擴大,對 的需求迅速增長,刺激了棉紡織 的改變和 的發明。(2)1733年, 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1765年, 發明了紡紗機,命名為“ ”,大大提高了 。后來,其他生產部門也紛紛發明、制造機器,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人們把 這種革命性變化稱為“ ”。2、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1)將蒸汽機變為主要動力的發明家是 , 他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 投入使用。到 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2)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 ,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3)蒸汽動力的出現,使工廠遠離河流,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進入19世紀,傳統的 逐漸被 所替代,現代 最終確立。3、火車與鐵路(1)19世紀初,已有人開始修建“ ”來運輸貨物。那時的路軌是木制的,車廂是馬拉動的。(2)1825年,由 設計蒸汽火車問世,標志著 時代的到來。到1851年,英國建成了總長約 萬千米的鐵路網。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 和 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3)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 ,人類進入“ ”。19世紀中期,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活動二 走進工業革命歷史,探究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的前提條件根據下列一組圖片所代表的經濟發展元素,結合已學歷史知識,歸納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的歷史原因。 黃金 搬運工 棉花 機器部件 貨船活動三 走進工業革命展覽館,介紹工業革命的成果。1.任選展館中組圖中的一幅圖片,結合教材知識,向游客進行相關史實解說。(提示:從領域、時間、人物、意義、影響等角度進行解說) 珍妮紡紗機 瓦特改進的蒸汽機 蒸汽機車2. 思考我們可以從瓦特等科學家身上學習哪些優秀品質?根據整理的內容理解蒸汽機車的發明對工業化時代的重大意義。3.在完成解說后根據你所了解的情況整理完成表格。 成就領域 時間 人物 意義 影響珍妮紡紗機 瓦特改進蒸汽機 蒸汽機車 活動四 了解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歷史意義材料一 1769年,喬賽亞·韋奇伍德開辦了一家陶瓷工廠,他在工廠中實行精細的分工,各自有自己獨立的廠房和陶窯。1787年,安裝了蒸汽發動機,用以張碎石材并為陶器拋光。為了讓工人準時上班,韋奇伍德設計了一種原始的計時系統。他還頒布詳細的陶工指南》,規定生產程序及具體的技術要求。他拼命提高質量,壓低成本,贏得了龐大的市場。總之,工廠制度的本質不僅僅是使用大機器,而是創造了一種全新生產模式。它數十倍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變了社會面貌。1.據材料思考,現代工廠制度有哪些特點?據此歸納工場與工廠的本質區別。指出現代工廠制度確立的時間和重大意義。材料二 恩格斯說:“當革命風暴橫掃法國時,英國正在進行一場比較平靜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減弱的變革。” (如圖)英國棉花加工量表 英國生鐵產量表材料三 工業革命前,人們干活懶散拖拉。工業革命后,整個社會變成一個騷動的蜂巢,絕大多數人像工蜂般辛勤勞動,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物質財富前所未有地涌流出來。在工業革命后的歐美國家,華而不實的上層社會服裝逐漸被拋棄,簡樸實用的服裝流行。許多年以前,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食品,如巧克力、果醬、茶葉等,也逐漸成為大眾化的食品。工業化以后,田園詩般的悠閑生活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快節奏的緊張生活,即使出行也挑選盡可能快點到達目的地的方式。1851年英國城市人口占全國的52%,1890年占90%,工業革命的到來使得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加速。材料四 泰晤士河在工業革命之前水清魚多,是水禽棲息和豪門宴飲的理想場所,是英國人的生命之河,但在工業革命之后,該河的水質迅速惡化,病菌滋生,魚類幾乎絕跡。河水的污染還使倫敦奇臭難耐。2.根據材料三、四概括說說工業革命給工廠生產和人們生活分別帶來了哪些影響。3.小組交流: 結合工業革命的影響談一談你的感想。【檢測反饋】【 】1.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的政治前提是A.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B.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C.積累了雄厚的資本 D.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原料【 】2. 閱讀下面工業革命動力演進示意圖,從中可以得出蒸汽機的作用是A.機械力取代自然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B.標志著工業革命的完成 C.確立起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格局 D.為殖民擴張創造了條件【 】3.1825年9月英國倫敦各報以大量篇幅報道:“英國掌握的世界上最先進的交通工具將開始商業營運。”文中的交通工具是指A.帆船 B.蒸汽機車 C.飛機 D.汽車【 】4. 世界博覽會通常是展示時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如圖是1851年英國倫敦世界博覽會英國陳列館的一角,這里展出的展品主要是A.英國在擴張中掠奪來的商品 B.英國歷史的主要文物C.工場手工業時期的技術成果 D.工業革命的新發明 【 】5.下列關于工業革命的說法,正確的是①推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②促成現代工廠制出現 ③促使歐美諸國先后實現工業化 ④最早在棉紡織業開始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參考答案活動二 制度:英國最早確立君主立憲制;(前提) 市場:市場的大量需求;(直接原因) 原料:三角貿易為英國提供了廉價原料; 技術:工場手工業積累了大量技術; 勞動力:圈地運動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勞動力。 活動三1.解說答案要點(可見PPT或表格提示)2.熱愛科學、刻苦鉆研、勇于探究、思維嚴謹;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3.名稱 成就 領域 時間 人物 意義 影響珍妮紡紗機 棉紡織領域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一次紡織多根紗線,提高了生產效率 其它部門紛紛發明制造機器,標志工業革命開始。 瓦特改進蒸汽機 動力領域 1785年 瓦特 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 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蒸汽機車 交通領域 1825年 史蒂芬孫 蒸汽機車試車成功標志著鐵路時代的來臨。 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 活動四1.特點:有集中的生產場所、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分工、采用先進技術和機器生產、有生產紀律。區別:工廠以機器生產為基礎,工場以手工勞動為基礎。時間:19世紀;意義: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是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 2.影響:對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人們生活:工業革命后,人們干活由懶散拖拉變得十分勤勞;服裝由華而不實變得簡樸實用;專供上層社會享有的食品變得大眾化;出行方式更便捷,速度更快。大量人口從農村遷居城市,城市化進程加快。但工業革命也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推動社會的進步,要堅持“科教興國”戰略。發展科技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趨利避害。檢測反饋 BABD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 一、背景: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后,政局穩定;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對棉紡織品的需求迅 速增長。二、成就 開始時間:18世紀60年代(1765年)1、棉紡織 開始部門:棉紡織業 領域 開始標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珍妮機意義:一次可紡多根 紗線,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時間:1785年2、動力領域 改進者:瓦特 首先使用部門:紡織部門 動力改變:水力 蒸汽 作用:蒸汽機成為主要動力來源,蒸汽機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19世紀,傳統手工工場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發明:1825年,史蒂芬孫設計的蒸汽機車試車成功標志鐵路時代開始。4、交通領域 作用: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5、主要意義: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6、影響:18世紀后期,其他西方國家紛紛學習英國的先進技術和生產經驗,法國、美國、德國等西方國家先后進行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第一次工業革命起止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附:工業革命成就一覽表名稱 成就領域 時間 人物 意義 影響珍妮紡紗機 棉紡織領域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一次紡織多根紗線,提高了生產效率 標志工業革命開始。瓦特改進蒸汽機 動力領域 1785年 瓦特 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 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蒸汽機車 交通領域 1825年 史蒂芬孫 蒸汽機車試車成功標志著鐵路時代的來臨。 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ppt 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學案).doc 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知識點).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