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橋》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瘋狂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這座橋梁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涵。這篇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方法上有三個突出的特點:(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后照應。(2)文章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課標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三學段學生在閱讀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語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彩,體會其表達效果。”《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談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基本適應了高年級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但對自然災害——山洪暴發,認識還很簡單,不夠深刻,較難與作者產生共鳴。同時,學生對共產黨員的認識不充分,因此,我采取創設情境,播放山洪暴發視頻、共產黨員入黨誓詞來說明,激發學生想象等教學手段來縮短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設計教學環節。中高年級的學生面對一篇以小小說形式呈現的課文,他首先會關注人物和故事情節——寫誰?講什么故事?而對寫法上的特點,如環境的描寫及作用、結尾的特點,尤其是行文結構、語言特色等會忽視,所以引導學生在原有的閱讀習慣上,學會去關注這些,了解其作用,滲透寫法指導,對提高他們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能力會有所幫助。【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當、跌跌撞撞”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4.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你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教學難點: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教學準備】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錄制微課,準備練習紙等。學生:按照要求課前充分預習課文,做到熟讀課文,認識生字,理解詞語,對老漢的形象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揭示課題。1、請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2、以前我們學過的有關“橋”的課文,都有哪幾篇?簡要的說一說這幾篇課文分別寫的是什么內容。3、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僅僅用一個“橋”字做題目,作者會寫些什么呢?這又是一座怎樣的橋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疑問一起走進文本。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出示本課生詞,找學生領讀,其余學生跟讀。2、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肆”這個字。(1)讓學生先觀察字形,字的寬窄、結構、高低;這個字橫畫比較多,寫的時候橫畫之間間距均勻,這個字才寫的好看。(2)請學生書空,教師在黑板上板書。(3)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練寫。(4)同桌互相評價,教師相機進行展示。3、接下來,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本文寫了在一次山洪暴發時,村黨支部書記沉著、冷靜地指揮者慌亂的村民有秩序地通過一座窄窄的木橋,挽救了村民們的性命,自己與兒子卻被大水吞沒的感人事跡。(教師相機板書:老漢 村民)3、感受危急,體會表達。1、出示導讀話題:找出文中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讀一讀,說說從中感受到了什么。2、組織學生交流:(1)課件出示學生交流的句子: ①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②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 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④死亡在洪水的獰笑中逼近。 ⑤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⑥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2)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說說這些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結合句子具體談談。(3)突如其來的洪水,來勢兇猛,勢不可當,讓我們一起感受洪水來臨時的瞬間吧! (學生觀看洪水視頻)(4)帶感情齊讀這些句子。總結這些句子的表達特點: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 (板書:比喻、擬人)(5)比較句子:哪一句更好,體會表達效果。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 (抓住“像潑”、“像倒”談感受。講解短句的特點,引出短句的好處。)(6)觀看微課“關于短句的知識要點”(教師相機板書:短句)3、過渡:當洪水襲來時,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床,卻一腳踏在水里。驚慌失措的人們你擁我擠地逃跑,尋找生路。他們找到了嗎?在哪里急于求生的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4、找出文中描寫人們驚慌失措的有關句段,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1)出示句子:①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②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③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2)討論:如果大家就這樣亂七八糟、毫無秩序地擁向窄窄的木橋,會是怎樣的結果? (學生自由猜測可能發生的結果,感受形勢的緊張。)(3)朗讀句子,體會緊張。 四、潛心會文,感受形象。過渡:奪命的洪水,驚慌失措的人們,亂哄哄的場面,似乎死亡在逼近。但最后鄉親們都得救了,是誰創造了這個奇跡?1、現在就請你拿起筆來,小組合作,默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到最后。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表現老支書語言、動作、神態的詞語或者句子。填寫表格。活動內容 閱讀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老漢?表現了他哪些優秀品質?老漢 具體表現 品質表現神態 語言 動作 2、組織學生交流:(1)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①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老漢比作了一座山。 ②結合山的畫面,感受山的特征。(高大、雄偉、安穩、有安全感。) ③結合剛才人們在慌亂中逃跑的樣子,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與老漢的此刻“山”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教師相機板書:對比) ④老漢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健壯,可是在這里為什么說他“像一座山”? 因為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教師相機板書:靠山) ⑤讀出老人的堅毅、鎮定。 (2)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①看看老漢喊了幾句話,這幾句話分別強調了什么? (“橋窄!”是說這里非常---危險;“排成一隊,不要擠!”是說---過橋的方式;“黨員排在后邊!”是說---排隊的秩序。) 黨員為什么排在后邊?(因為黨員是群眾的榜樣,黨員帶頭了,群眾就會跟從,木橋就不會被擠踏。) 是呀!在黨員的入黨誓詞中有這樣一句話,(讀)(出示: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作為黨員就應該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是呀!老漢不僅僅是老漢,他還是一位黨員,就應該心系百姓。 (教師相機板書:黨員 心系百姓 群眾) ②在看看這三句話,你還發現了什么? (感嘆號連續出現三次) 老漢的話連續用了三個感嘆號,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果斷、堅定、冷靜) 緊要關頭,老漢內心焦急、害怕,卻是如此地果斷、冷靜,真是堅定如山啊! 請你讀出這種堅定。 ③再看老漢的話,你還發現了什么?(生:句子短或用了短句。) 這篇文章很多地方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這也是這篇文章的表達特點。 ④急著逃生的人們有沒有聽從他的指揮?從文中找出依據。(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隊,依次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 (3)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快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①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老漢比作了“豹子”。 ②引導學生找出體現“老漢兇得像只豹子”的詞。 (突然、沖、揪、吼) ③這時老漢為什么揪出小伙子?如果不這么做,會是什么后果?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4)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①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把兒子揪出來便是把兒子揪到了死亡線上,難道他不愛自己的兒子嗎?(愛)從哪里看出來了?(推)怎樣的推?(用力地推) ②這一推一揪,你感受到了什么? (老漢愛群眾勝過愛兒子,愛兒子勝過愛自己。這用力一推,推出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這一“推”,又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小伙子。這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老漢啊!) ③用幾個詞來形容你心中的老漢。(教師相機板書:不徇私情、大公無私、舍己為人)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五、祭奠“木橋”,感悟精神。1、理清關系,明白懸念。(1)“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到這里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的兒子。” 孩子們,這個結尾有什么特點?(課文結尾交待老漢和小伙子是父子關系,這是作者埋下的伏筆,可以讓讀者讀到結尾的時候就恍然大悟。)(2)課文結尾交待老漢和小伙子是父子關系,這種寫法叫做設置懸念。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教師相機板書:設置懸念) (達到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讓人更感動,更出人意料。)2、理解課題,深化主題。 (1) 老支書走了,但生活還得繼續。獲救的鄉親們含淚重建了這座橋。請你為這座橋起個名字,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起。 (生命橋、父子橋、英雄橋、老漢橋、愛心橋......) (2)小練筆:讓我們用自己的話來贊美老漢,并盡量用“橋”這個字。 學生匯報,教師點評。6、啟發想象,寄托哀思 1、 就是這座山,敢于同無情的洪魔作斗爭,將村民們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洪水吞沒了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只留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來,同學們,捧起課本,滿懷哀思與崇敬齊讀課文第24---27自然段。 2、教師小結:木橋啊,你慢些垮!山洪啊,你不要那么兇,那么狂。面對這一切,你卻有山一般的胸懷,在山洪面前架起一座生命之橋,為了誰啊?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些為我們架起一座座生命橋的英雄們吧!請聽歌曲《為了誰》。這首歌的創作就是為了紀念和歌頌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奮不顧身的英雄們而寫的。用這種方式表達我們對救災英雄們發自內心的崇敬。3、隨著歌曲的結束,我們這堂課也結束了,但是老漢的精神卻永駐我們心間,讓我們永遠銘記于心。【板書設計】 12 橋 表達方法 比喻舍己為人 生命橋 擬人不徇私情 對比大公無私 老漢 靠山 村民 短句 黨員---------心系百姓---------群眾 設置懸念 連心橋 (共35張PPT)12 橋認讀咆哮 瘋狂 獰笑 放肆 呻吟 擁戴 清瘦 沙啞 揪出 流淌 豹子 瞪眼 胸膛 攙扶 祭奠 亂哄哄沒腿深 勢不可當 跌跌撞撞肆大聲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快讀瀏覽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①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②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④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⑤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⑥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 ①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②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④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⑤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⑥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 找出文中描寫人們驚慌失措的有關句段,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①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②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③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討論:如果,大家就這樣亂七八糟、毫無秩序地擁向窄窄的木橋,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再讀課文第7自然段到最后,小組合作交流,找出文中描寫老漢的語句,讀一讀,說說你認為老漢是個怎樣的人,從哪體會到的,并填寫表格。 活動內容 閱讀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老漢?表現了他那些優秀品質? 老漢 具體表現 品質表現神態 語言 動作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村民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老漢站著不說話盯著像一座山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 排到后面去!” 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突然沖揪吼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 排到后面去!” 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 老支書走了,但生活還得繼續。獲救的鄉親們含淚重建了這座橋。請你為這座橋起個名字,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起。小練筆: 讓我們用自己的話來贊美老漢,并盡量用“橋”這個字。 朗讀第24-27自然段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 為了誰 泥巴裹滿褲腿 汗水濕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誰 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為了誰為了秋的收獲 為了春回大雁歸 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望穿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 你是誰 為了誰 我的戰友你何時回 你是誰為了誰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 誰最美誰最累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VariousArtists-天堂之路.mp3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橋(統編版).doc 六年級語文上冊課件-12橋(統編版).ppt 山洪暴發.avi 李玉剛-為了誰.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