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2019新人教版部編本五年級上冊語文 20 古詩詞三首山居秋螟 自主預學 1.預學古詩,熟讀古詩。 2.搜搜作者的資料,了解當時的背景。 自主展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誰的一首古詩?對,是王維,我們來學習王維的一首詩《山居秋暝》。王維 王維(約701-約761),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其詩似淺而實深,似淡而實腴,體物精細,狀寫傳神,具有獨特成就。他又精通繪畫,擅作平遠之景,擅繪人物、叢竹等。有《王右丞集》。作者簡介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自學提示1、聽朗讀。2、結合注釋,讀懂全詩。3、誦讀全詩。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日落,天色將晚。空曠,空寂的山野.剛剛竹林中笑語喧嘩。任憑。春天的花草消散,消失。原指貴族子弟,后來也泛指隱居的人。寫的正是雨后的景色。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意思: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意思: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意思: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意思: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詩的首聯(lián)點題,交代時間、地點,可用敘述口吻讀。 頷聯(lián)、頸聯(lián)是詩的主體部分,寫的是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同時寄托了詩人閑適的感情,當用輕快的調子誦讀。 尾聯(lián)出句是陪襯,對句“王孫自可留”是全詩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語氣緩慢讀出,表現(xiàn)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心情。朗讀指導 標題:“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隱居的別墅,點明了地點;“秋”點明了季節(jié);“暝”,傍晚,點明了具體時間。整首詩所寫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見的景物。解題:自主練學 詩人用淡淡的幾筆就勾畫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圖,清新寧靜而又洋溢著和平安樂的氣氛,猶如世外桃源一般。 既然說“詩中有畫”我們就把詩還原為一幅古典的卷軸畫。 1、我們首先找出詩中的寫景部分。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首聯(lián)寫出了什么樣的意境?明確: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清新,景色美妙。給全詩創(chuàng)造了一個寂靜,清新,幽雅的環(huán)境。 首聯(lián)與詩題有什么聯(lián)系?明確:首聯(lián)緊扣詩題,點出了時間、地點、季節(jié) 明確:頷聯(lián)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現(xiàn)出山村的自然美。頸聯(lián)用了竹、蓮、浣女、漁舟等意象,表現(xiàn)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頷聯(lián)側重寫物,頸聯(lián)側重寫人。3、頷聯(lián)“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和頸聯(lián)“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都是寫景,有什么不同? 頷聯(lián)與首聯(lián)有何聯(lián)系?空氣清新方可見月光之皎潔;新雨之后才能顯清泉之聲響。 明確:是。浣女、漁舟的熱鬧,正是為了烘托出山村環(huán)境的寂靜、清幽。如同“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樣。人們從這些熱鬧的景物中,很自然地體味出一種和平恬靜,體味出恬靜中的一遍勃勃生機。有動有靜,動靜結合,以動襯靜。4、頸聯(lián)寫得十分熱鬧,這與作者要創(chuàng)造一個寂靜,清新,幽雅的環(huán)境是否和諧?并說說原因。 5、六句寫景的句子,哪幾句可以作為畫面的主體?學生概括。明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自主拓學 拓展延伸: 網(wǎng)上搜集王維的其他詩,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背誦下來。布置作業(yè):1.背誦這首詩。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3.預習另外兩首古詩。 謝謝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wǎng)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wǎng)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學 內容 20 古詩詞三首《山居秋暝》 第(1)課時備課 日期 月 日 課型 執(zhí)教人 教學 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掌握這首詩的意思。 2.體會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點。 3.認識王維詩歌中流露出來的隱逸傾向。教學 重難點 1.會認“浣、聒”等6個生字,會寫“孫、泊”等6個生字,掌握“更”這個多音字。2.掌握這三首詩的意思。教學資源準備 課件教 學 過 程【自主預學】 1.預學古詩,熟讀古詩。 2.搜搜作者的資料,了解當時的背景。 【自主展學】 一、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王維的一首詩《山居秋暝》。 板書:山居秋暝 2.作者介紹 王維(約701-約761),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其詩似淺而實深,似淡而實腴,體物精細,狀寫傳神,具有獨特成就。他又精通繪畫,擅作平遠之景,擅繪人物、叢竹等。有《王右丞集》。 二、詩歌朗讀指導 1.聽朗讀。 2.結合注釋,讀懂全詩。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將晚。 ⑵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新:剛剛。 ⑶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語喧嘩。喧:喧嘩,這里指竹葉發(fā)出沙沙聲響。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滌衣物。 ⑸隨意:任憑。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后來也泛指隱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孫實亦自指。反映出無可無不可的襟懷。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 3.誦讀全詩。 誦讀指導 詩的首聯(lián)點題,交代時間、地點,可用敘述口吻讀。 頷聯(lián)、頸聯(lián)是詩的主體部分,寫的是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同時寄托了詩人閑適的感情,當用輕快的調子誦讀。 尾聯(lián)出句是陪襯,對句“王孫自可留”是全詩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語氣緩慢讀出,表現(xiàn)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心情。 【自主練學】 三、詩中有畫 (一)題解 標題:“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隱居的別墅,點明了地點;“秋”點明了季節(jié);“暝”,傍晚,點明了具體時間。整首詩所寫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見的景物。 (二)詩中有畫 詩人用淡淡的幾筆就勾畫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圖,清新寧靜而又洋溢著和平安樂的氣氛,這里猶如世外桃源一般。 板書:詩中有畫 既然說“詩中有畫”,我們就把詩還原為一幅古典的卷軸畫。 1.我們首先找出詩中的寫景部分。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2.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首聯(lián)寫出了什么樣的意境?明確: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清新,景色美妙。這給全詩創(chuàng)造了一個寂靜,清新,幽雅的環(huán)境。 板書:寂靜,清新,幽雅 首聯(lián)與詩題有什么聯(lián)系?( 明確:首聯(lián)緊扣詩題,點出了時間、地點、季節(jié)。 3.頷聯(lián)“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和頸聯(lián)“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都是寫景,有什么不同? 明確:頷聯(lián)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現(xiàn)出山村的自然美。頸聯(lián)用了竹、蓮、浣女、漁舟等意象,表現(xiàn)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頷聯(lián)側重寫物,頸聯(lián)側重寫人。 板書:山村生活美 頷聯(lián)與首聯(lián)有何聯(lián)系? 空氣清新方可見月光之皎潔;新雨之后才能顯清泉之聲響。 4.頸聯(lián)寫得十分熱鬧,這與作者要創(chuàng)造一個寂靜,清新,幽雅的環(huán)境是否和諧?并說說原因。 明確:是。寫浣女、漁舟的熱鬧,正是為了烘托出山村環(huán)境的寂靜、清幽。如同“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樣。人們從這些熱鬧的景物中,很自然地體味出一種和平恬靜,體味出恬靜中的一片勃勃生機。這里有動有靜,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5.六句寫景的句子,哪幾句可以作為畫面的主體?學生概括。明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6.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把畫面具體地描繪出來。 【自主拓學】 四、拓展延伸 網(wǎng)上搜集王維的其他詩,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背誦下來。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這首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預習另外兩首古詩。 【板書設計】 山居秋暝 詩中有畫 寂靜,清新,幽雅 山村生活美教學 反思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9新人教版部編本五年級上冊20《古詩詞三首山居秋暝》教案.docx 2019新人教版部編本五年級上冊20《古詩詞三首山居秋暝》課件.pptx 視頻素材:山居秋暝——唐王維.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