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4張PPT。新知導入你知道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后第7位是那位科學家的貢獻?璀璨的科技與藝術一、科學技術的發展南朝祖沖之1.圓周率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即3.1415926~3.1415927之間,達到極高的準確度,比歐洲早了約1000年。(最突出貢獻)我國古代杰出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2.數學著作《綴術》《綴術》在唐朝被用作學校課本,后來傳到日本、朝鮮。祖沖之正六邊形正八邊形 用小刀均勻地在鉛筆的每一個棱上削掉一塊兒,使它變成12邊形,用這個辦法再削……我們觀察到隨著鉛筆邊數的增加,會出現什么現象? 正十二邊形正二十四邊形割圓術一、科學技術的發展祖沖之3.天文測算的一年時間,與現代天文科學測得的結果指相差50秒。4.機械制造利用水利加工谷物的水碓磨,能同時舂米、磨面月球上以祖沖之命名的環形山以祖沖之命名的小行星 祖沖之小時候背《論語》兩個月竟然只背了十多行,氣得父親直打罵。但父親也發現當小沖之和他一起在書房推測星象時,思維十分活躍,還翻遍家里所有天文歷書。當時研究天文很有成就的官員何承天問:“ 小兄弟,天文這東西研究起來很辛苦,又升不了官,也發不了財,你為什么要鉆研它?”祖沖之大聲回答道:“我不求升官發財,只想弄清楚天地的奧密。” 為了求圓周率,他學習并創新前人的 “割圓術”,運用的是古老又繁瑣的算籌(那時還沒有算盤)。推算圓的內接正3072邊形時,圓周率的值才3.1416,一直算到正24576邊形面積時,才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數值,而這是從把正六邊形的邊長計算到小數后28672位開始做起的。1、興趣愛好; 2、刻苦鉆研,堅韌不拔;3、有恒心,有毅力; 4、善于學習,敢于創新; 5、淡泊名利,追求真理;6、吸收前人成果······請分析祖沖之能獲得如此多成就的原因一、科學技術的發展賈思勰北朝賈思勰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1.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誤農時2.改革生產技術和工具3.《齊民要術》,系統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漁業的生產方式。影響:這部農書對后世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賈思勰主張濟世救民,關心百姓疾苦,重視農業。曾經做過高陽郡太守等官職,并因此到過許多地方。他每到一處,都非常重視農業生產,認真考察和研究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并虛心向一些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老農請教, 從而積累了許多農業生產方面的知識。他不但吸收書本中的精華,同時還親自參加農業勞動,積極向群眾學習,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從而獲得了大量確切的第一手資料。他非常重視吸收前人的經驗。在《齊民要術》中, 他引用的古書有一百五六十種。歷經從534—544年約10年的努力完成《齊民要術》。請分析祖沖之能獲得如此多成就的原因1、以民為本;2、注重實踐;3、善于學習和吸收他人和前人成果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1)在秦漢科技基礎上的繼承與發展(2)民族交融和經濟發展的推動(3)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智慧挖掘(4)科學家的刻苦鉆研和實踐精神(5)統治者的重視二、藝術的發展書法 東晉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東晉政府右軍將軍,人們稱他“王右軍”。他的書畫都有很高的美術價值,尤以書法著名。篆、隸、草、行、楷各種書體都造詣很深,尤其擅長行、草。世人稱其為“書圣”。代表作《蘭亭序》《蘭亭集序》摹本《蘭亭序》 (部分)《蘭亭序》摹本(局部)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書法有什么特點?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二、藝術的發展繪畫《女史箴圖》東晉顧愷之 《女史箴圖》可以算作一篇文章的幾段插圖。《女史箴》一文是西晉張華所作,其內容是教育封建宮廷女子們如何為人,如何自保的一些人生經驗和道德箴條。顧愷之《女史箴圖》畫卷,展示了真實的宮廷生活。畫中人物線條連綿不斷、悠緩自然、節奏勻和(古人稱之為“如春蠶吐絲”、“春云浮空,流水行云”),設色“傅染如濃色,微加點綴,不求暈飾”,形象端莊秀麗,從她們的身姿儀態中可以了解這些女子的身份和豐采。線條優美活潑傳神富有個性《洛神賦圖》東晉顧愷之取材于民間流傳的洛神與陳留王曹植之間的愛情故事。 洛神的一雙眼睛,含情脈脈,似來又去,有無限的思慕愁怨之情。而岸邊的曹植,則不失為一位貴族詩人,他雍容華貴,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依戀和悵惘。注重繪畫人物的眼睛二、藝術的發展石窟造像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大量修建寺廟,僧尼人數大增,由于統治者的支持,佛寺遍布各地。北魏時,寺院有3萬所,僧尼200萬,在南方,僅健康城就有寺院500多所,僧尼10余萬。大量佛經被翻譯過來,外域僧人大量來到中原,僅洛陽的西域僧人就打3000余人請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信息,并分析原因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我國興盛。原因:1.社會動蕩不安,為擺脫現實的苦難,人們紛紛信仰佛教 2.統治者大力扶持云岡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現存53窟,佛像5萬余尊。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高13.7米。佛像造型雄偉,面部豐滿而柔和,兩肩寬厚,是云岡石窟的代表作品。佛像高鼻深目,神奇凝重,表現出西域人的特征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開始動工開鑿,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諸朝,雕鑿不絕。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余塊。共有近11萬尊大小佛像,雖經一千多年的風化和上世紀30年代外國掠奪者的盜竊破壞,仍然保持了相當可觀的面貌。?? 龍門石窟佛像肅穆慈祥,衣紋飄動流暢,更多體現了中原文化的風采比較項目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山西大同河南洛陽完成于北魏孝文帝遷都前完成于北魏孝文帝遷都后繼承中國傳統雕塑藝術風格,又吸收外來的佛教藝術位置特點開鑿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特點:以中原文化為主體,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的藝術傳統,也吸收了外來佛教藝術的特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特點石窟藝術的意義綜合雕塑和繪畫藝術的石窟造像,集中體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藝術成就,這些石窟藝術保存至今,其意義早已超出統治階級的主觀愿望的局限。它們以令人驚嘆的浩大工程、雄偉的氣魄和優美動人的藝術形象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量和聰明的才智。●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說說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文化藝術發展的原因? 材料一:魏晉南北朝是個戰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的時代,文人學者在政治斗爭的祭壇上成為祭品,于是,他們在深深的憂愁恐懼中遠離時政,放浪形骸,論佛說玄,詩酒自娛。于是,一種瀟灑飄逸、超然曠達的“魏晉風度”在戰亂中翩然而至。材料二:長期戰亂三國時起,中外僧人交流頻繁。佛教文化藝術不斷東漸,并很快與中國傳統藝術融合,開辟了該時期文學藝術的新園地。亂使佛教很快地彌漫于整個社會,到南北朝時趨于極盛。1.動蕩的社會促使一批特立獨行的士人覺醒,他們沖破思想羈絆,在創作中任情宣泄個人的生活體驗、情感和審美追求,將中國古代文化藝術推向新的高度。 2.佛教的傳播、民族的融合,使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提示:關鍵詞,抓住史料重點。3.南方經濟的開發,為文化藝術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課堂小結王羲之魏晉南北朝的藝術成就《蘭 亭 序》《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東 晉北朝顧愷之 東 晉王羲之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領先世界約千年的重要科技成就是( )A.秦兵馬俑 B.書法和繪畫C.祖沖之的圓周率 D.石窟藝術2.關于祖沖之的說法錯誤的是( )A.他是北朝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B.他設計制造了“千里船”和“水碓磨”C.月球上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D.他第一次把圓周率數值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后七位C A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