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想起來不是奇聞談起來不是笑談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面對著滿堂兒孫喔了卻了心中祈愿無路難啊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愚公移山 《 列子》 第一課時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對照注釋,翻譯課文。 2.積累中重要的實詞、虛詞。 閱讀下列資料,了解作者作品及寓言。 《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列子》相傳是戰國時期鄭國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歧路亡羊》《杞人憂天》《紀昌學射》。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又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節比較簡單,篇幅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朗讀課文 1.聽讀課文(輕聲跟讀,注意正確讀音)。 2.自讀課文(放聲朗讀),小組賽讀、全班齊讀。譯讀課文 再讀課文,對照注釋翻譯課文,識記重要的實詞和虛詞。有不理解的詞句與小組同學商量,都不理解的做上記號集體解答。當堂訓練及課后作業 好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學習好文言文主要靠積累,知識積累的好方法是自我整理,請整理以下知識點: 1.通假字。 2.一詞多義。 3.古今異義。 4.詞類活用。 5.特殊句式。通假字指通豫南 指:直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反:返 (往返)甚矣,汝之不惠 惠:慧 (聰明)一厝朔東 厝:措 (放置、安放) “之”的用法 1.結構助詞,“的”: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雖我之死 汝心之固 3.指示代詞,“這”: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這件事”:操蛇之神聞之,告之于帝 4.人稱代詞,“他們”: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連詞,表修飾: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順承:聚室而謀 何苦而不平? 表轉折: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1.代詞,“他的”:其妻獻疑曰 帝感其誠“他”: 懼其不已也2.副詞,加強反問語氣:其如土石何? “且”的用法1.副詞,“將”:年且 九十2.連詞,“況且”:且焉置土石? “于”的用法 介詞,“到”:達于漢陰 “向”:告之于帝 詞類活用形容詞活用作為名詞:畢力平險:險峻的大山古今異義1.方七百里。2.聚室而謀。3.何苦而不平。4.達于漢陰。 河陽之北。5.曾不能損魁父之丘。6.投諸渤海之尾。7.曾不能毀山之一毛。8.雖我之死。 懼其不已。特殊句式甚矣,汝之不惠。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何苦而不平?帝感其誠。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一厝朔東,一厝雍南。你太不聰明了!于是率領挑擔子的三個兒孫。愁什么挖不平呢?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這兩座山)本來在冀州的南邊,黃河的北邊。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邊。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 第二課時學習目標: 1.品讀,學習本文運用對話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2. 理解寓意,感悟愚公精神,體會神話結尾的作用。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梳理故事情節,體會愚公精神。兩山規模原因目的地點行動 愚公移山 “方七百里,高萬仞”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l)兩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2)年老力衰,人員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3)工具簡陋,運土路程遠: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決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難? 1. 朗讀比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態度是否相同?(注意讀法)其妻獻疑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以君之力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獻:提出,不反對笑:譏笑君:是尊稱殘年:極端鄙視損:減少山之土“毀”“一毛”:拔根小草的力量也沒有“其”字加強了反問語氣妻子的態度:關心智叟的態度:嘲諷對比 智叟自作聰明地指責愚公移山,愚公駁斥智叟的反對和嘲笑。 2. 朗讀愚公和智叟的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智叟:目光短淺 、安于現狀、 自作聰明 愚公:胸懷大志 、遠見卓識 、 堅持不懈對比寫作手法:對比和襯托二山高峻襯托對比遺男熱情幫助智叟頑固不化對比山神驚懼 天帝感動襯托愚公的堅強意志和必勝信念人少力微 工具簡陋移山艱巨智叟:目光短淺 安于現狀 自作聰明愚公:胸懷大志 遠見卓識 堅持不懈 理解寓意 你覺得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① 敢于迎接挑戰;②持之以恒,堅持就是勝利;③志當存高遠;④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⑤團結就是力量; 本文采用神話結尾,借助神的力量來實現愚公的宏偉抱負,是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條件下解決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對愚公精神的贊美。 本文以神話結尾,有什么作用? 所有的神話和寓言,在“科學”的手術刀下,都經不起解剖。當代著名作家遲子建去香港某大學座談時,直言自己的文學、世界觀與神話是分不開的,然而一位女生咄咄逼人地提問:“來自東北的女作家,你講得太夸張了吧,狐貍怎么能開口說話呢?再說了,現在是一個科學的時代,這些神話都是糊弄人的,有什么意義呢?” 說一說,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愚公移山這樣的寓言故事嗎?拓展延伸 也許,故事不足為信,但我們要傳承故事中所包含的精神。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我們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小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大到國家的建設,我們都要發揚愚公移山精神,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習才會進步,國家才會富強。 1.完成課后小練筆。。 2.《練習冊》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愚公移山1.ppt 江濤-愚公移山.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