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1 軍神?教學目標1.認識“沃、匪、繃”等5個生字,會寫“慶、診、沃”等15個字,正確讀寫“熟練、驚疑、審視”等13個詞語。2.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3.從文中找出對沃克醫(yī)生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體會他的心理變化。4.以沃克醫(yī)生的口吻講一講這個故事。?教學重難點1.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2.從文中找出對沃克醫(yī)生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體會他的心理變化。3.以沃克醫(yī)生的口吻講一講這個故事。?教學策略1.識字寫字運用隨文識字的策略識記生字,寫字時關注易錯字的指導。2.閱讀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讀少講,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從文中找出描寫沃克醫(yī)生和劉伯承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他們的內心世界。抓住沃克醫(yī)生對劉伯承前后不同的表現(xiàn),理解沃克醫(y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原因。3.語言運用通過課后的第四題,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再進行以課文中人物的口吻講一講故事的語言實踐,幫助學生完成從積累到運用的有效遷移。?教學準備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 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沃、匪、繃”等5個生字,正確讀寫“熟練、驚疑、審視”等13個詞語,會寫“慶、診、沃”等15個字。2.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教學過程板塊一 故事激趣,導入新課1.故事導入。今天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發(fā)生在東漢末年的故事“關云長刮骨療傷”。(視頻播放“關云長刮骨療傷”)2.教師相機小結:東漢末年,名將關云長不用麻藥刮骨療傷,全無痛苦之色,神醫(yī)華佗尊稱他為“天神”,而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的題目為《軍神》。板書并齊讀課文題目。(板書:軍神)3.教師引導:在你們心中,軍人是怎樣的?(學生自由交流)4.看到《軍神》這個題目,你的腦海中有什么疑問?5.生質疑,師梳理小結:誰是軍神?為什么稱他為軍神?6.請同學們帶著這些疑問,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學生自由讀課文)【設計意圖】用學生熟悉的、類似的視頻導入新課,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既讓學生注意到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又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課文有個大致的了解。板塊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答疑解惑。(1)誰是軍神呢?(劉伯承)誰稱他為軍神?(沃克醫(yī)生)(2)沃克醫(y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因為劉伯承不打麻醉劑做眼球割除手術,還數(shù)出了手術一共七十二刀)2.誰能用自己的話把剛剛的問題串起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篇課文講了當時任川東支隊將領的劉伯承同志在不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進行眼球割除手術的事。在手術過程中,他因驚人的表現(xiàn)而被德國醫(yī)生高度稱贊為軍神)3.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一般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可以把課文分為起因、經(jīng)過、結果三部分。這篇課文是圍繞沃克醫(yī)生為劉伯承做眼球割除手術來寫的,全文還可以怎么分?(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4.請同學們按“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分法,把課文劃分為三部分。(先指名學生說,再課件出示課文層次劃分)??5.檢查詞語預習情況。(課件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讀,教師相機正音,學生齊讀。6.指導學生正確書寫“齡”“衷”和“慈”三個字。(學生觀察—老師范寫—學生練寫)7.教師小結:本文寫了劉伯承以當年關公刮骨之氣概在不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忍受了七十二刀的刀割之痛,卻一聲不吭,為其實施手術的沃克醫(yī)生尊稱其為“軍神”。【設計意圖】關注學情,以學定教,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板塊三 細讀課文,順學而導1.教師引導:下面就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1916年的重慶,來到臨江門外那個外國人開設的診所里,與劉伯承、沃克醫(yī)生一起經(jīng)歷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難忘的手術,解開我們心中的不解之謎。2.朗讀對話,體會從容鎮(zhèn)定。(1)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畫出劉伯承和沃克醫(yī)生的對話。(學生邊讀邊畫)(2)指名學生讀畫線的句子。(課件出示對話部分)??(3)從他們的對話中,你讀到了什么信息?(學生自由交流)(4)教師小結,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知道:①劉伯承受重傷;②劉伯承做右眼眼球摘除手術,但拒絕使用麻醉劑;③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的原因。(5)這是大家通過對話讀到的信息,有沒有讀不懂的地方?(指名學生說)(6)生質疑,師梳理小結:①劉伯承為什么要說自己叫劉大川?②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說劉伯承是川東支隊的將領,他一開始為什么說自己是郵局職員?③劉伯承為什么說自己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7)這些問題文中沒有給答案,需要我們根據(jù)當時的時代背景去找到答案。課件出示1915年袁世凱稱帝,引起全國人民的反對。1915年12月25日,護國運動爆發(fā)。1916年3月中旬,為支持云南護國軍在川南戰(zhàn)斗,24歲的劉伯承率領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攻克豐都城。戰(zhàn)斗中,劉伯承連中兩彈,一彈擦傷顱頂,一彈從右太陽穴射入,透右眼而出。由于缺醫(yī)少藥,加上經(jīng)此一役后各地都在懸賞追捕護國軍將士,劉伯承在年底才幾經(jīng)輾轉,來到重慶臨江門外德國醫(yī)生沃克開的診所。(8)教師引導:因為當時護國軍將士遭到追捕,劉伯承在不知道沃克醫(yī)生是敵是友的情況下,只能隱瞞姓名和身份。(9)此時此刻,你心中對軍神劉伯承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情?(敬仰、肅然起敬)請大家?guī)е@種敬佩之情,同桌分角色讀一讀他們的對話。【設計意圖】通過讀沃克醫(yī)生與劉伯承的對話,體會沃克醫(yī)生和劉伯承的內心想法。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為完成課后第四題以沃克醫(yī)生的口吻講一講這個故事做好準備。板塊四 品讀感悟,指導朗讀1.指名一對同桌上臺分角色讀對話。(學生評價)師相機引導:要想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除了語言描寫,我們還要關注人物的神態(tài)和動作描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的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一邊看一邊圈出描寫劉伯承和沃克醫(yī)生動作和神態(tài)的句子。(學生邊看邊圏)2.指名學生讀圈出的詞語。(課件出示描寫動作和神態(tài)的句子)?(1)從對他們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學生說)(2)教師小結:從對他們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中,我們感受到沃克醫(yī)生態(tài)度的變化,由開始的冷淡變成愣住、驚疑、目光柔和、生氣、再一次愣住、口吃,還感受到劉伯承的從容鎮(zhèn)定。3.這是大家從對他們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中感受到的,還有沒有什么疑問?(學生自由交流)4.生質疑,教師梳理小結:(1)課文兩次寫沃克醫(yī)生愣住了,他因什么而愣住了?(2)沃克醫(yī)生藍色的眼睛里閃出驚疑的神情,他驚疑什么?(3)沃克醫(yī)生怎么發(fā)現(xiàn)劉伯承是軍人的?5.教師引導:只有一邊讀一邊體會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現(xiàn)在同桌兩個,一個是劉伯承,一個是沃克醫(yī)生,帶上動作和神態(tài)來表演讀他們的對話。(同桌表演讀對話)6.指名學生上臺表演讀劉伯承和沃克醫(yī)生的對話。7.從對沃克醫(yī)生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中,你能體會到他的心理有什么變化?(學生自由交流)8.教師小結:(1)沃克醫(yī)生打開病人右眼上的繃帶后愣住了,是因為病人受的傷太嚴重了。(2)沃克醫(yī)生藍色的眼睛里閃出驚疑的神情,是因為他看到劉伯承受了這么重的傷,還如此從容鎮(zhèn)定。(3)沃克醫(yī)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為劉伯承要求做眼球摘除手術時不打麻醉劑,口吃是因為他太震驚了。9.讀懂了沃克醫(yī)生的心理變化,你們有什么感受?(指名學生說)10.全體師生共讀對話。教師讀沃克醫(yī)生的話,學生讀劉伯承的話。(師生合作讀對話)11.教師相機小結:這是軍醫(yī)和軍人之間的對話,所以他們的語言簡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點。看來,寫人物語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點。【設計意圖】緊扣對人物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入情入境地朗讀,在讀中體味、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第2課時?課時目標1.從文中找出對沃克醫(yī)生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體會他的心理變化。2.以沃克醫(yī)生的口吻講一講這個故事。?教學過程板塊一 緊扣細節(jié),體會意志1.教師引導: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沃克醫(yī)生斷定劉伯承是一位軍人,他為什么如此肯定?(因為這么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zhèn)定)課件出示病人平靜地回答:“沃克醫(yī)生,眼睛離腦子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腦神經(jīng)。而我,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1)當時,劉伯承心里在想什么?(為了指揮好以后的戰(zhàn)斗,我一定要有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所以我不能打麻醉劑,它會影響腦神經(jīng)。為了帶領人民打勝仗,過上好日子,我什么樣的痛都能忍受。)(2)這是一個怎樣的軍人?他竟然為了保持清醒的大腦而情愿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劇痛,摘除壞死的眼珠,割掉爛肉和新生的息肉卻不打麻醉劑。(這是一個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犧牲的軍人)(3)劉伯承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平靜的,請同學們平靜地讀一讀這句話。(指名學生讀)(4)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也是堅定的,請同學們再堅定地讀一讀這句話。(指名學生讀—齊讀)2.手術是否順利進行?請大家認真朗讀課文的第二部分(第16~17自然段)(課件出示第16自然段)??(1)從對沃克醫(yī)生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沃克醫(yī)生做手術的時候很緊張)(2)沃克醫(yī)生為什么這么緊張?(他擔心病人做手術的時候,無法忍受那鉆心的疼痛而暈過去。病人暈了,醫(yī)生的手術就無法進行,只能宣布手術失敗。沃克醫(yī)生因心生敬意很想救劉伯承,不想讓手術失敗。)3.劉伯承忍受得住這鉆心的疼痛嗎?課件出示病人一聲不吭,他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床單,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床單居然被抓破了。(1)拿筆圈出體現(xiàn)劉伯承非常疼痛的詞句。(指名學生說)課件出示一聲不吭、緊緊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床單居然被抓破(2)從這些詞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劉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驚人的毅力、鋼鐵般的意志)(3)沃克醫(yī)生在給劉伯承做眼球摘除手術的時候,劉伯承痛得抓破了床單。當時劉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不管多痛我都得咬牙堅持住,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能堅持到最后)(4)誰能讀出劉伯承的這份堅定和決心?(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教師范讀—學生練習讀—齊讀)4.教師小結:只有體會到人物的心理活動,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把自己當作文中的人物,入情入境地朗讀,才能讀得有感情。【設計意圖】緊扣細節(jié)描寫,抓住對劉伯承在手術中的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以及沃克醫(yī)生做手術時的緊張,體會劉伯承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板塊二 分析人物,講述故事1.教師引導:難熬的手術終于結束了,當脫去手術服的沃克醫(yī)生從病人口中得知自己一共割了七十二刀時,他驚呆了,劉伯承哪是一個普通的軍人啊!他分明是軍神!默讀課文第三部分(第18~26自然段)用紅筆畫出沃克醫(yī)生稱贊劉伯承的句子。(指名學生說)課件出示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1)讀了這個句子,你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指名學生說)(2)生質疑,師梳理小結:①為什么說他是“真正的男子漢”?②為什么說他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③為什么稱他為“軍神”?(3)手術前,沃克醫(yī)生知道了劉伯承不是一般的人,是一位軍人。手術后,沃克醫(yī)生又認為他不是一般的軍人,是一位軍神。他和一般的軍人有哪些不同呢?請快速瀏覽手術中和手術后兩部分的內容,找一找哪些事情是一般的軍人做不到而他做到了的。請你一邊看一邊畫出相關的句子。(學生邊找邊畫線)(4)全班交流匯報。(5)教師小結:在動手術的過程中,即使用麻醉藥也會感到疼痛,一般的軍人都會叫出聲來,而劉伯承在沒有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卻一聲不吭。一般的軍人在動手術的時候不會記得割了多少刀,而他卻一刀一刀地數(shù),一刀都不漏。(6)教師引導:這就是劉伯承和一般的軍人的不同,他不是一般的軍人。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眼睛里面進沙子或有什么東西,你感到不舒服,會痛出眼淚來。因為我們眼睛里的神經(jīng)是最復雜的,所以要在眼睛里面動手術,是非常痛的。但是在手術中,劉伯承卻一聲不吭,表現(xiàn)出驚人的毅力。手術后這一部分中的哪些詞可以體現(xiàn)出他忍受了劇烈的疼痛?(臉色蒼白、勉強一笑)(7)教師小結:“臉色蒼白、勉強一笑”體現(xiàn)了整個手術過程給他帶來的劇烈的疼痛。經(jīng)受了七十二刀,雖然臉色蒼白,但他勉強一笑,將這個痛忍過去了,這證明了他有鋼鐵般的堅強意志。這時候還能笑得出來,不愧是軍神。(8)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第22自然段中有兩個感嘆號。這兩個感嘆號表達了沃克醫(yī)生對劉伯承怎樣的感情?(敬佩、贊美)帶上這種敬佩和贊美之情,讀一讀沃克醫(yī)生的這句話。(學生練讀—指名學生讀—齊讀)2.教師小結:在手術過程中,劉伯承表現(xiàn)出了鋼鐵般的堅強意志,這是我們普通人,或是一個普通軍人難以做到的,所以沃克醫(yī)生稱贊他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3.假如你就是沃克醫(yī)生,請以他的口吻按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的順序講一講這個故事。(學生練習講故事,同桌互相講故事)4.指名學生在班內講故事。【設計意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加強讀書的指導,適當補充資料,使學生入情入境,讀得更有滋有味。注意引導學生揣摩課文有特色的表達方法,如對話描寫、側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既注重語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人文性,使二者達到和諧的統(tǒng)一。板塊三 擴展延伸,深化情感出示小詩,感情朗讀。課件出示贊軍神英雄壯舉泣鬼神,鐵骨鋼筋鑄軍魂。七十二刀生死痛,勝似昔日刮骨人。2.教師引導:劉伯承真是意志如鋼。他的毅力超過了一般的人,這樣的人才能被稱為真正的男子漢,真正的軍人,被稱為——(學生接讀課題)軍神。3.劉伯承被稱為軍神,絕不僅僅是因為這次手術。他文武雙全,戎馬一生。他領導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用小米加步槍,戰(zhàn)勝了全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同鄧小平率部隊行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他與華東野戰(zhàn)軍合作,參與指揮百萬雄師下江南,之后,他主動請纓,解放西南地區(qū)。他創(chuàng)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是中國最高軍事學府,被譽為“將軍的搖籃”。他為祖國的解放和建設事業(yè),獻出了畢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勛。他堪稱中國的“軍神”。(學生齊讀課題)4.教師總結: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讓人敬佩。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向他學習,磨煉自己的意志,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審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聯(lián)系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中人物精神的熏陶感染。?板書設計?教學反思1.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在簡單地導入新課后,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文中劉伯承和沃克醫(yī)生的對話,并且有感情地讀一讀。要求學生再讀一讀讓自己感受最深的那次對話,還要和同學交流。兩次自讀課文的要求都很明確,而且時間很充裕。這樣,在老師授課之前,學生自己已經(jīng)大致地熟悉了課文,為下面的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做了很好的準備。2.鼓勵學生自己談體會。課堂上多讓學生自由交流。要求學生先讀一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對話,然后談一談感受。讓學生充分說,引導他們自己談感受,在邊讀邊說中感知課文。指導學生讀劉伯承動手術的那一部分時,先讓學生自己找一找感受最深的詞語。學生邊說邊讀,很快地就找到了相關的詞語,體會到了劉伯承的心理活動。類文鏈接3.拓展教學設計好。精讀課文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分角色朗讀課文后,學生們對劉伯承的“軍神”形象已經(jīng)感受很深了。然而作為我國的老一輩革命家,劉伯承的光輝事跡遠不止此。教師介紹劉伯承元帥取得的偉大成就,樹立偉大的人物形象,使學生受到精神的熏陶,樹立更遠大的志向。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共48張PPT)第1課時第2課時關云長刮骨療傷第1課時11 軍神在你們心中,軍人是怎樣的?看到《軍神》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誰是軍神?為什么稱他為軍神? 帶著這些疑問,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初讀課文誰是軍神?劉伯承誰稱他為軍神?沃克醫(yī)生沃克醫(y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 因為劉伯承不打麻醉劑做眼球割除手術,還數(shù)出了手術一共七十二刀。把剛才的問題串起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講了當時任川東支隊將領劉伯承同志在不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進行眼球割除手術的事。在手術過程中,他因驚人表現(xiàn)而被德國醫(yī)生高度稱贊為軍神。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事情發(fā)展的順序 一般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可以把課文分為起因、經(jīng)過、結果三部分。還可以按什么方式怎么劃分課文?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 按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分法,把課文劃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手術前第二部分(第16~17自然段):手術中第三部分(第18~26自然段):手術后字詞學習診所 年齡 土匪 熟練 繃帶 驚疑審視 一針見血 傷勢 麻醉劑 施行清醒 顫抖 一聲不吭 嶄新 由衷蒼白 慈祥 肅然起敬 榮幸指名學生讀,齊讀。寫一寫:精讀課文沃克醫(yī)生:“你叫什么名字?”劉伯承:“劉大川。”沃克醫(yī)生:“年齡?”劉伯承:“二十四歲。” 快速默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畫出劉伯承和沃克醫(yī)生的對話。 沃克醫(yī)生:“什么病?” 劉伯承:“土匪打傷了眼睛。” 沃克醫(yī)生:“你是干什么的?” 劉伯承:“郵局職員。” 沃克醫(yī)生:“你是軍人!我當過軍醫(yī),這么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zhèn)定!” 劉伯承:“沃克醫(yī)生,你說我是軍人,我就是軍人吧。” 沃克醫(yī)生:“準備手術。年輕人,在這兒要聽醫(yī)生的指揮!” 劉伯承:“沃克醫(yī)生,眼睛離腦子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腦神經(jīng)。而我,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 沃克醫(yī)生:“你,你能忍受嗎?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球,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劉伯承:“試試看吧。”劉伯承受重傷;劉伯承做右眼眼球摘除手術,但拒絕使用麻醉劑;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的原因。從他們的對話中,你讀到了什么信息?劉伯承為什么要說自己叫劉大川?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說劉伯承是川東支隊的將領,他一開始為什么說自己是郵局職員?劉伯承為什么說自己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 1915年袁世凱稱帝,引起全國人民反對。1915年12月25日,護國運動爆發(fā)。1916年3月中旬,為支持云南護國軍在川南戰(zhàn)斗,24歲的劉伯承率領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攻克豐都城。戰(zhàn)斗中,劉伯承連中兩彈,一彈擦傷顱頂,一彈從右太陽穴射入,透右眼而出。時代背景:由于缺醫(yī)少藥,加上經(jīng)此一役后各地都在懸賞追捕護國軍將士,劉伯承在年底才幾經(jīng)輾轉,來到重慶臨江門外德國醫(yī)生沃克開的診所。 因為當時護國軍將士遭到追捕,劉伯承在不知道沃克醫(yī)生是敵是友的情況下,只能隱瞞姓名和身份。你心中對軍神劉伯承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情?分角色讀一讀他們的對話。 快速瀏覽課文的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一邊看一邊圈出描寫劉伯承和沃克醫(yī)生動作和神態(tài)的句子。醫(yī)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頭也不抬,冷冷地問……沃克醫(yī)生站起身,熟練地打開病人右眼上的繃帶。他愣住了,藍色的眼睛里閃出驚疑的神情。他重新審視著眼前這個人,冷冷地問……病人微微一笑,說……沃克醫(yī)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護士……沃克醫(yī)生的眉毛揚了起來,他走進手術室,生氣地說……病人平靜地回答……沃克醫(yī)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點兒口吃地說……沃克醫(yī)生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由開始的冷淡變成愣住、驚疑、目光柔和、生氣、再一次愣住、口吃。劉伯承從容鎮(zhèn)定。 從對他們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什么? 課文兩次寫沃克醫(yī)生愣住了,他因什么而愣住了?第一次愣住是因為沃克醫(yī)生打開病人右眼上的繃帶后發(fā)現(xiàn)病人受的傷太嚴重了。第二次愣住是因為劉伯承要求做眼球摘除手術時不打麻醉劑,口吃是因為他太震驚了。 沃克醫(yī)生藍色的眼睛里閃出驚疑的神情,他驚疑什么? 他看到劉伯承受了這么重的傷,還如此從容鎮(zhèn)定。沃克醫(yī)生怎么發(fā)現(xiàn)劉伯承是軍人的?第2課時 沃克醫(yī)生斷定劉伯承是一位軍人,他為什么如此肯定? 因為這么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zhèn)定。 病人平靜地回答:“沃克醫(yī)生,眼睛離腦子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腦神經(jīng)。而我,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1)此時此刻,劉伯承心里在想什么? (2)這是一個怎樣的軍人?他竟然為了保持清醒的大腦而情愿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劇痛,摘除壞死的眼珠,割掉爛肉和新生的息肉卻不打麻醉劑。一個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犧牲的軍人。 認真朗讀課文的第二部分(第16~17自然段)。說一說:手術是否順利進行? 手術臺上,一向從容鎮(zhèn)定的沃克醫(yī)生,這次雙手卻有些顫抖,他額上汗珠滾滾,護士幫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開口對病人說:“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從對沃克醫(yī)生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中,你體會到什么?沃克醫(yī)生做手術的時候很緊張。沃克醫(yī)生為什么這么緊張? 他擔心病人做手術的時候,無法忍受那鉆心的疼痛而暈過去。病人暈了,醫(yī)生的手術就無法進行,只能宣布手術失敗。沃克醫(yī)生因心生敬意很想救劉伯承,不想讓手術失敗。 劉伯承忍受得住這鉆心的疼痛嗎?圈出體現(xiàn)劉伯承非常痛的詞句。 病人一聲不吭,他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床單,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床單居然被抓破了。從這些詞句中,你感受到什么?一聲不吭 緊緊抓住 青筋暴起 汗如雨下 床單居然被抓破了 劉伯承承受著巨大的痛楚,他擁有著驚人的毅力、鋼鐵般的意志。 想一想:沃克醫(yī)生在給劉伯承做眼球摘除手術的時候,劉伯承痛得抓破了床單。此時此刻劉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 默讀課文第三部分(第18~26自然段)用紅筆畫出沃克醫(yī)生稱贊劉伯承的句子。人物分析 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思考:為什么說他是“真正的男子漢”?為什么說他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為什么稱他為“軍神”? 劉伯承和一般的軍人有哪些不同呢?請快速瀏覽手術中和手術后兩部分內容,找一找哪些事情是一般的軍人做不到而他做到了的。請你一邊看一邊畫出相關的句子。 在動手術的過程中,即使用麻醉藥也會感到疼痛,一般的軍人都會叫出聲來,而劉伯承在沒有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卻一聲不吭。一般的軍人在動手術的時候不會記得開了多少刀,而他卻一刀一刀地數(shù),一刀都不漏。這就是劉伯承和一般的軍人的不同,他不是一般的軍人。 手術后這一部分中的哪些詞可以體現(xiàn)出他忍受了劇烈的疼痛?臉色蒼白、勉強一笑 “臉色蒼白、勉強一笑”體現(xiàn)了整個手術過程給他帶來的劇烈的疼痛。經(jīng)受了七十二刀,雖然臉色蒼白,但他勉強一笑,將這個痛忍過去了。這證明了他有鋼鐵般的堅強意志,這時候還能笑得出來,不愧是軍神。 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這兩個感嘆號表達了沃克醫(yī)生對劉伯承怎樣的感情?敬佩、贊美 在手術過程中,劉伯承表現(xiàn)出了鋼鐵般的堅強意志,這是我們普通人,或是一個普通軍人難以做到的,所以沃克醫(yī)生稱贊他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 假如你就是沃克醫(yī)生,請以他的口吻按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的順序講一講這個故事。拓展延伸贊軍神英雄壯舉泣鬼神,鐵骨鋼筋鑄軍魂。七十二刀生死痛,勝似昔日刮骨人。 劉伯承被稱為軍神,絕不僅僅是因為這次手術。他文武雙全,戎馬一生。他領導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用小米加步槍,戰(zhàn)勝了全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同鄧小平率部隊行千里躍進大別山。他華東野戰(zhàn)軍合作,參與指揮百萬雄獅下江南,之后,他主動請纓,解放西南地區(qū)。他創(chuàng)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是中國最高軍事學府,被譽為“將軍的搖籃”。他為祖國的解放和建設事業(yè),獻出了畢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勛。他堪稱中國的“軍神”。 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讓人敬佩。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向他學習,磨煉自己的意志,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板書設計求治——平靜如常——一一作答術中術后——默數(shù)刀數(shù) 力挺過關英雄壯舉驚鬼神鐵骨鋼筋鑄軍魂軍神一聲不吭抓破床單術前——拒絕麻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軍神【教案匹配版】推薦?.ppt 11軍神教案.doc 關云長刮骨療傷.mp4 慈.wmv 衷.wmv 齡.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