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6田忌賽馬?教學目標1.會認“策、薦”2個生字,會寫“拳、策、贏”等4個字,正確讀寫“賞識、腳力、胸有成竹”等8個詞語。2.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3.了解兩次賽馬時出場的順序,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教學重難點1.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2.了解兩次賽馬時出場的順序,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教學策略1.識字寫字本課共有4個生字,可以引導學生用學過的字帶出新字的方法來識記。重點指導學生正確書寫易錯的字“拳、策、贏”。2.閱讀理解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3.語言運用訓練學生講述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故事,先小組內講故事,再走上講臺講故事,促進學生從積累到運用的有效遷移。?教學準備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 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會認“策、薦”2個生字,會寫“拳、策、贏”等4個字,正確讀寫“賞識、腳力、胸有成竹”等8個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教學過程板塊一 提示課文題目,引發探究1.談話導入。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很喜歡賽馬。有一名齊國大將叫田忌,他特別喜歡賽馬。有一次他和齊國君主齊威王約定,進行一場比賽……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歷史故事。板書課文題目,齊讀課文題目。(板書:田忌賽馬)2.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導學生質疑,師相機梳理歸納:誰與誰賽馬?怎么賽?結果如何?3.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讀課文之前,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司馬遷和他所著的《史記》。(課件出示司馬遷的資料)?4.簡介《史記》。《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5.師小結:《田忌賽馬》是一個發生在距我們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的故事。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進行一次比賽。那么他們到底是怎么比賽?結果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趕快走進課文看一看吧!【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質疑課文題目,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史記》及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為學習課文內容做好鋪墊。板塊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完后用筆畫一畫課文中主要有哪些人物?(孫臏、田忌、齊威王)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講了齊國大將田忌與齊威王進行賽馬比賽,第一次比賽田忌輸了,第二次比賽田忌在好朋友孫臏的幫助下反敗為勝的故事)3.課文寫了田忌和齊威王兩次賽馬,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第一次賽馬?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第二次賽馬?(第1~2自然段寫第一次賽馬,第13~18自然段寫第二次賽馬)4.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課文是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來寫的)這篇課文分為哪幾個部分?(指名學生說)相機出示課件。??5.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賞識 腳力 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躍躍欲試 興致勃勃 出謀劃策 引薦先指名學生讀,師相機正音,再齊讀。6.指導學生正確書寫漢字“拳、策、贏”。(老師范寫—學生觀察—學生練寫)7.教師小結:田忌和齊威王賽馬,第一次賽馬田忌失敗了,第二次賽馬田忌轉敗為勝,田忌能轉敗為勝的關鍵人物是孫臏,孫臏給田忌獻了計策才使他轉敗為勝。大家一定很好奇,孫臏到底給田忌想出了一個什么樣的好主意讓他轉敗為勝呢?我們還是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吧!【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絡。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掃清閱讀障礙。板塊三 再讀課文,分析敗因1.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田忌和齊威王第一次賽馬時是如何對陣的?(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2.田忌為什么三場比賽都輸了?(因為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強一些)3.畫出田忌失敗后,對他的神態描寫的句子。(指名學生讀)課件出示:田忌覺得很掃興,垂頭喪氣地準備離開賽馬場。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從“掃興”和“垂頭喪氣”這兩個詞中,我體會到田忌失敗后沮喪的情緒,他很失落,沒有信心再比賽,準備離開賽馬場)4.四人小組交流討論:你認為田忌要怎樣做才能贏齊威王呢?(學生各抒己見)5.全班交流匯報。(小組代表上臺講述自己小組想到的好辦法)6.教師小結:田忌如果能認真分析馬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變劣勢為優勢,就有可能取勝。田忌只憑馬力比賽,不用智謀,比賽方法不當,所以失敗了。【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分析田忌第一次賽馬失敗的原因。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田忌用什么方法能贏過齊威王,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板塊四 品讀課文,感悟獻策1. 1.是孫臏給田忌獻了計策,才讓他反敗為勝。默讀課文第3~12自然段,分別畫出描寫田忌、孫臏和齊威王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的句子。(學生邊讀邊畫)2.描寫田忌的句子有哪些呢?(指名學生讀)課件出示:?孫臏還沒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說:“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你是說另換幾匹馬?”?田忌沒有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輸!”?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1)先指名學生讀,再齊讀。(2)你分別從這幾句對田忌的描寫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由交流)(3)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四句話,每句話的前面都提醒或暗示了我們應該怎樣讀。比如第2句我們應該帶著疑惑的語氣去讀。誰來說一說其他三句話應該怎么讀?(第1句應該生氣地讀,第3句應該沒有信心地讀,第4句應該信心百倍地讀)(4)如果你是田忌,請你用恰當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四句話。(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再指名學生讀—齊讀)3.描寫孫臏的句子有哪些呢?(指名學生讀)課件出示:?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從剛才的情形看,齊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哇……”?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孫臏搖搖頭,說:“一匹也不用換。”?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照我的主意辦吧。”(1)先指名學生讀,再齊讀。(2)你分別從這幾句對孫臏的描寫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由交流)(3)描寫孫臏的這幾句話應該怎么讀?(第1句話應該熱情地讀,第2句話應該自信地讀,第3句話和第4句話應該胸有成竹地讀)(4)如果你是孫臏,請你用恰當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四句話。(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再指名學生讀—齊讀)4.描寫齊威王的句子有哪些呢?(指名學生讀)課件出示:?齊威王正在得意揚揚地夸耀自己的馬,看見田忌和孫臏過來了,便譏諷田忌:“怎么,難道你還不服氣?”?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來吧!”(1)先指名學生讀,再齊讀。(2)你分別從這兩句對齊威王的描寫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由交流)(3)描寫齊威王的這兩句話應該怎么讀?(第1句話應該得意揚揚、譏諷地讀,第2句話應該輕蔑地讀。)(4)如果你是齊威王,請你用恰當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四句話。(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再指名學生讀—齊讀)5.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一個人讀田忌說的話,一個人讀孫臏說的話,一個人讀齊威王說的話,最后一個人讀旁白。注意“得意揚揚、輕蔑”等詞語,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學生分角色朗讀,老師巡視指導)6.全班展示分角色朗讀成果。(選幾個朗讀得好的小組上臺表演分角色朗讀課文)7.教師小結:作者對田忌、孫臏、齊威王三個人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三個人物的特點。田忌有勇無謀,孫臏才智過人,齊威王驕傲自大。第二次比賽結果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此環節是為完成課后習題第1題而精心設計的。第2課時?課時目標1.能從第二次比賽的理解分析中,推測孫臏制訂計策的思維過程。2.學習孫臏認真觀察、善于分析的態度,懂得在學習、生活中遇事要能仔細觀察、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教學過程板塊一 精讀課文,分析勝因1.談話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田忌和齊威王第一次賽馬,田忌失敗,田忌的好朋友孫臏給他獻計策,使他重拾信心,再與齊威王進行第二次賽馬。那么第二次賽馬結果如何呢?(田忌勝兩場輸一場,贏了齊威王)2.默讀課文。把齊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賽馬的對陣圖標畫出來。(學生邊讀邊在課后習題第2題上標畫)3.指名學生說第二次賽馬的對陣圖。課件出示:第一場:田忌的下等馬——齊威王的上等馬(輸)第二場:田忌的上等馬——齊威王的中等馬(勝)第三場:田忌的中等馬——齊威王的下等馬(勝)4.想一想:為什么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轉敗為勝了?(學生獨立思考)5.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為什么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轉敗為勝了?(學生自由討論)6.全班交流匯報。(學生自由交流)7.請學生推測一下孫臏當時制訂計策的思維過程。(指名學生說)??課件出示:當時,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但是又快不了多少,如果田忌用上、中、下三個等級的馬一一對陣,肯定會輸。只有更換馬的出場順序,用“下等馬對上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的方法,田忌才有可能三局兩勝,獲得整體的勝利。8.教師小結:孫臏此計策甚是高明,以最差的馬對最強的馬削弱對方實力,再用上等馬對中等馬,用中等馬對下等馬,連勝兩場,以弱勝強,真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標畫出田忌和齊威王第二次賽馬的對陣圖,明白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轉敗為勝的原因。推測孫臏制訂計策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板塊二 分析人物,交流計策1.其他的人只知道上對上、中對中、下對下,而孫臏卻敢于打破這種常規,用超乎常人的思維方法,調換了一下馬的出場順序,從而轉敗為勝。為什么孫臏能想出這個好主意呢?(因為他善于觀察、善于思考)2.你從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孫臏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指名學生說)3.是不是用孫臏想的這個好辦法,田忌就一定會贏呢?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第3和第14自然段,通過觀察和分析你發現了什么?(第一次比賽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快了一點點;第二次比賽的第一場,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快了很多)4.如果你是齊威王,你會怎么想?(是不是田忌把馬的出場順序調換了)如果你是齊威王,你會怎么做?(我也會調換后兩場馬的出場順序)怎樣調換?(齊威王用下等馬對田忌的上等馬,用中等馬對中等馬,還是可以勝兩場輸一場,贏了田忌)5.事實上齊威王發現田忌調換馬的出場順序了嗎?(沒有發現)你從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指名學生說)課件出示:?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讓田忌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勝了第二場。齊威王有點兒心慌了。?第三場,田忌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勝了一場。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1)先指名學生讀,然后全班齊讀。(2)從這兩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學生自由交流)6.教師小結:如果齊威王及時發現田忌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他也調換馬的出場順序,這樣還是可以勝兩場。也就是說,在第二次比賽中田忌也有可能會輸。孫臏知不知道有這個可能性呢?(知道)孫臏是個聰明人,為什么還用這個沒有十足把握的辦法呢?(因為齊威王第一次比賽全都贏了,他相當得意,早就被勝利沖昏了頭腦)7.教師引導:有句古話說得好:“驕兵必敗。”從這兒可以看出孫臏早已胸有成竹,因為他掌握了齊威王驕傲自大的心理。他不但經過了仔細地觀察,認真地思考,還把所有看到的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才想出了調換馬的出場順序這個好辦法,使得田忌反敗為勝。通過以上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孫臏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規,而且足智多謀的人)8.孫臏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是一位有深遠影響力的人。(課件出示作者簡介)9.教師小結:孫臏這種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規的科學的思維方法,是很可貴的。希望同學們學習孫臏遇事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析孫臏的性格特點,理解孫臏所獻計策的精妙之處。利用史實資料讓學生了解孫臏,引導學生學習孫臏敢于打破常規的科學的思維方法。板塊三 總結全文,暢談收獲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田忌賽馬》,這篇課文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大將田忌與齊威王賽馬,初賽失敗,孫臏獻計,再賽轉敗為勝的故事。《田忌賽馬》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呢?(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2.學了這篇課文,我們認識了三個歷史人物。請你分別用一個詞語來評價一下這三個歷史人物。(1)用一個詞語來評價孫臏。(神機妙算、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才智過人)(2)用一個詞語來評價田忌。(有勇無謀、垂頭喪氣、屢敗屢戰)(3)用一個詞語來評價齊威王。(得意揚揚、目瞪口呆、夜郎自大、盲目樂觀、驕兵必敗)3.歷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賽馬”這樣以弱勝強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學交流。(長勺之戰、赤壁之戰、官渡之戰、淝水之戰)4.教師總結:田忌和齊威王賽馬,但真正的贏家卻是孫臏。而他取勝的法寶在于“思”和“變”。所以,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細致觀察,認真思考,采用恰當的方法,這樣才能獲得成功。【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總結全文,分析孫臏、田忌、齊威王的形象,感悟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指導學生講述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故事,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板書設計?教學反思1.創設標畫對陣圖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動手標畫對陣圖不僅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而且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通過標畫對陣圖可以使學生的手、眼、腦等協同作用,同步發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2.創造表達、交流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討論問題、交流學習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活躍思維,提高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理解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我經常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討論交流。例如解決課后習題第2題:默讀課文。把齊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賽馬的對陣圖標畫出來。想一想:為什么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轉敗為勝了?分三個層次完成:①學生獨立思考;②小組討論交流;③全班交流匯報。3.指導比較分析,啟發求異思維。科學史上的許多發明創造,常常是從求異開始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激發學生的創新力。為了幫助學生明白田忌賽馬轉敗為勝的原因,先指導學生根據兩次賽馬的對陣圖進行比較分析,再分析轉敗為勝的原因。??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4張PPT)第1課時第2課時 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很喜歡賽馬。有一名齊國大將叫田忌,他特別喜歡賽馬。有一次他和齊國君主齊威王約定,進行一場比賽……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歷史故事。第1課時16 田忌賽馬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誰與誰賽馬?怎么賽?結果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司馬遷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漢武帝元封三年繼父職,任太史令,博覽皇家珍藏的大量圖書、檔案和文獻。在《史記》草創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捕入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掌管皇家機要文件),發憤繼續完成所著史藉。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后稱《史記》。《史記》 《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田忌賽馬》是一個發生在距我們幾千年前的戰國時期的故事。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進行一次比賽。那么他們到底是怎么比賽?結果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趕快走進課文看一看吧!初讀課文 自由朗讀課文,讀完后用筆畫一畫課文中主要有哪些人物?孫臏、田忌、齊威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齊國大將田忌與齊威王進行賽馬比賽,第一次比賽田忌輸了,第二次比賽田忌在好朋友孫臏的幫助下反敗為勝的故事。 課文寫了田忌和齊威王兩次賽馬,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第一次賽馬?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第二次賽馬? 第1-2自然段寫第一次賽馬,第13-18自然段寫第二次賽馬。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課文是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來寫的。這篇課文分為哪幾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初賽失敗。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孫臏獻策。第三部分(第13-18自然段):再賽勝利。賞識 腳力 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躍躍欲試 興致勃勃 出謀劃策 引薦cè你能讀準這些字音嗎?jiàn 田忌和齊威王賽馬,第一次賽馬田忌失敗了,第二次賽馬田忌轉敗為勝,田忌能轉敗為勝的關鍵人物是孫臏,孫臏給田忌獻了計策才使他轉敗為勝。大家一定很好奇,孫臏到底給田忌想出了一個什么樣的好主意讓他轉敗為勝呢?我們還是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吧!再讀課文 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田忌和齊威王第一次賽馬時是如何對陣的? 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田忌為什么三場比賽都輸了? 因為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強一些。 畫出田忌失敗后,對他的神態描寫的句子。 田忌覺得很掃興,垂頭喪氣地準備離開賽馬場。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從“掃興”和“垂頭喪氣”這兩個詞中,我體會到田忌失敗后沮喪的情緒,他很失落,沒有信心再比賽,準備離開賽馬場。四人小組交流討論:你認為田忌要怎樣做才能贏齊威王呢?全班交流匯報。(小組代表上臺講述自己小組想到的好辦法) 田忌如果能認真分析馬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變劣勢為優勢,就有可能取勝。田忌只憑馬力比賽,不用智謀,比賽方法不當,所以失敗了。品讀課文 孫臏給田忌獻了計策,才讓他反敗為勝。默讀課文第3-12自然段,分別畫出描寫田忌、孫臏和齊威王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的句子。描寫田忌的句子有哪些呢?孫臏還沒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說:“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你是說另換幾匹馬?”田忌沒有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輸!”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你從這幾句對田忌的描寫中體會到了什么? 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四句話,說說這幾句話應該怎樣讀。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你是說另換幾匹馬?”疑惑孫臏還沒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說:“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生氣田忌沒有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輸!”沒有信心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信心百倍請你用恰當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四句話。描寫孫臏的句子有哪些呢?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從剛才的情形看,齊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哇……”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孫臏搖搖頭,說:“一匹也不用換。”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照我的主意辦吧。” 你從這幾句對孫臏的描寫中體會到了什么?描寫孫臏的這幾句話應該怎么讀?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從剛才的情形看,齊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哇……”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熱情自信孫臏搖搖頭,說:“一匹也不用換。”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照我的主意辦吧。”胸有成竹請你用恰當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四句話。描寫齊威王的句子有哪些呢?齊威王正在得意揚揚地夸耀自己的馬,看見田忌和孫臏過來了,便譏諷田忌:“怎么,難道你還不服氣?”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來吧!”你從這兩句對齊威王的描寫中體會到了什么?描寫齊威王的這兩句話應該怎么讀?得意揚揚、譏諷輕蔑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一個人讀田忌說的話,一個人讀孫臏說的話,一個人讀齊威王說的話,最后一個人讀旁白。注意“得意揚揚、輕蔑”等詞語,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全班展示分角色朗讀成果。小結: 作者對田忌、孫臏、齊威王三個人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三個人物的特點。田忌有勇無謀,孫臏才智過人,齊威王驕傲自大。第二次比賽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第2課時精讀課文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田忌和齊威王第一次賽馬,田忌失敗,田忌的好朋友孫臏給他獻計策,使他重拾信心,再與齊威王進行第二次賽馬。那么第二次賽馬結果如何呢?田忌勝兩場輸一場,贏了齊威王。 默讀課文。把齊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賽馬的對陣圖在課后習題第二題中標畫出來。齊威王田忌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第一場:田忌的下等馬——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二場:田忌的上等馬——齊威王的中等馬第三場:田忌的中等馬——齊威王的下等馬(輸)(勝)(勝)先獨立思考,再交流討論: 為什么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轉敗為勝了?試著推測孫臏當時制訂計策的思維過程。 當時,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但是又快不了多少,如果田忌用上、中、下三個等級的馬一一對陣,肯定會輸。只有更換馬的出場順序,用“下等馬對上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的方法,田忌才有可能三局兩勝,獲得整體的勝利。小結: 孫臏此計策甚是高明,以最差的馬對最強的馬削弱對方實力,再用上等馬對中等馬,用中等馬對下等馬,連勝兩場,以弱勝強,真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分析人物 其他的人只知道上對上、中對中、下對下,而孫臏卻敢于打破這種常規,用超乎常人思維的方法,調換了一下馬的出場順序,從而轉敗為勝。為什么孫臏能想出這個好主意呢?因為他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你從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孫臏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是不是用孫臏想的這個好辦法,田忌就一定會贏呢?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第3和第14自然段,通過觀察和分析你發現了什么? 第一次比賽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快了一點點;第二次比賽的第一場,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快了很多。 如果你是齊威王,你會怎么想? 是不是田忌把馬的出場順序調換了。 如果你是齊威王,你會怎樣應對? 用下等馬對田忌的上等馬,用中等馬對中等馬,勝兩場輸一場,勝過田忌。 事實上齊威王發現田忌調換馬的出場順序了嗎?沒有發現 你從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讓田忌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勝了第二場。齊威王有點兒心慌了。第三場,田忌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勝了一場。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從這兩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如果齊威王及時發現田忌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他也調換馬的出場順序,這樣還是可以勝兩場。也就是說,在第二次比賽中田忌也有可能會輸。孫臏知不知道有這個可能性呢?知道 孫臏是個聰明人,為什么還用這個沒有十足把握的辦法呢? 因為齊威王第一次比賽全贏了,他相當得意,早就被勝利沖昏了頭腦。 有句古話說的好:“驕兵必敗”,從這兒可以看出孫臏早已胸有成竹,因為他掌握了齊威王驕傲自大的心理。他不但經過了仔細的觀察,認真的思考,還把所有看到的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才想出了調換馬的出場順序這個好辦法,使得田忌反敗為勝。通過以上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孫臏是怎樣的人? 他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規,而且足智多謀的人。 孫臏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戰國時期齊國的軍師。孫臏是孫武的后人,齊國人。因受過臏刑(剔去膝蓋骨),故名孫臏。著作有《孫臏兵法》。 孫臏這種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規的科學的思維方法,是很可貴的。希望同學們學習孫臏遇事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總結全文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田忌賽馬》,這篇課文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大將田忌與齊威王賽馬,初賽失敗,孫臏獻計,再賽轉敗為勝的故事。《田忌賽馬》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呢?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認識了三個歷史人物。請你評價一下這三個歷史人物。孫臏:神機妙算、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才智過人。田忌:有勇無謀、垂頭喪氣、屢敗屢戰。齊威王:夜郎自大、盲目樂觀。 歷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賽馬”這樣以弱勝強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學交流。長勺之戰赤壁之戰官渡之戰淝水之戰 田忌和齊威王賽馬,但真正的贏家卻是孫臏。而他取勝的法寶在于“思”和“變”。所以,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細致觀察,認真思考,采用恰當的方法,這樣才能獲得成功。結構梳理田忌賽馬第一次齊威王:贏(得意揚揚)田忌:輸(垂頭喪氣)第二次輸(目瞪口呆)贏(轉敗為勝)足智多謀仔細觀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6田忌賽馬【教案匹配版】推薦?.ppt 16田忌賽馬教案.doc 拳.wmv 策.wmv 贏.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