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8*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目標1.認識“攬、焰”等9個生字。2.默讀課文,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3.嘗試運用所學方法,在閱讀中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了解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教學重難點1.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夢圓”的經過,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2.嘗試運用所學方法,在閱讀中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了解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教學策略1.字詞教學本課四字詞語較多,要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認讀,并主動積累。“嫦娥奔月”的“奔”讀“bèn”。2.閱讀教學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圍繞“為什么千年的飛天夢能在今朝實現”這一問題展開閱讀,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再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中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3.語言運用本課按照“提出問題—默讀思考—討論交流”的思路展開教學。首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千年的飛天夢能在今朝實現?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然后出示閱讀指導,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后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感受中國航天人勇于探索、堅持不懈、默默奉獻、團結合作的科學精神。?教學準備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 1課時?教學過程板塊一 激情導入,初讀課文1.導入新課。(1)師導入:這節課我們先來談論一個話題——提到祖國的航天事業,你會想到什么?(2)示例:“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等成功升空,并成功著陸。(3)播放視頻。(“神舟五號”升空視頻)師配音解說:2003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九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船飛行實驗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實現的那一刻,你內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4)生交流。2.板題讀題。(1)師:現在讓我們登上時空飛船,沿著時間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國數千年的飛天夢的實現歷程。(2)師板書課題。(板書:千年夢圓在今朝)(3)師指導讀課題:你認為還可以怎樣讀?(4)師指名讀,指導讀出自豪、驕傲、激動等語氣。3.檢查預習。(1)課件出示四字詞語。(2)師指名讀,相機正音:“奔”讀“bèn”。(3)生再讀歸類。①師引導:你發現這些詞語排列的規律了嗎?(生交流)②師指名回答。示例:第一行的詞語與傳說、想象有關;第二行的詞語與現代航天有關。(4)詞語運用。結合課文內容,用其中一個詞語說一句話。(5)積累四字詞語。①全班齊讀詞語。②師引導:文中像這樣的四字詞語還有很多,課后找一找,并摘抄下來。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下列問題。(2)課件出示自讀要求。課件出示:?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步實現的?(3)交流第一個問題,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出示答案)(4)交流第二個問題,理清條理。(出示答案)【設計意圖】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最現實、最積極的因素。課前視頻、圖片及老師飽含激情的配音能讓學生情緒高漲,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飽滿的學習熱情為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證。積累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并進行歸類,能訓練學生抓住重點詞概述文本的能力。板塊二 夢圓成功,追根溯源1.自讀感悟,找尋夢圓原因。(1)師引導:中華民族載人航天夢想為什么能在今朝實現呢?(2)出示課件。?默讀課文,思考:為什么千年的飛天夢能在今朝實現??閱讀方法:找一找,畫一畫,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寫批注。(3)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批畫。(4)生匯報交流。2.交流感悟,了解中國追尋飛天夢的歷程。(相機出示課件)?在中國的古代,早就流傳著“嫦娥奔月”的神話,人飛于天、車走空中的傳說,鯤鵬展翅、九天攬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中國明代的官員萬戶,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試驗乘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國際航天史學家公認為人類升空探索的先驅。(勇于探索)?數百年來,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在實現飛天夢的過程中,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是,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堅持不懈)?毛澤東主席在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莊重地表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經過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遼闊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響起了中國人的聲音,那穿越蒼穹的《東方紅》樂曲,讓海內外華人振奮不已,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發射衛星的國家。(默默奉獻)?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經過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團結合作)【設計意圖】本板塊以教師引導為主,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自我展示中學習知識,體驗學習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關注,體現了教師引導者的角色。板塊三 回顧“神五”,點燃激情1.回顧“神舟五號”升空場面,點燃愛國激情。(1)師導入:同學們,千年夢圓在今朝。正因為中華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堅持不懈、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更有著默默奉獻、團結合作的科學精神,“神舟五號”終于順利飛上了天。讓我們再次回顧那激動人心的時刻。(2)播放“神舟五號”升空視頻,激發民族自豪感。①師播放視頻并配音朗讀。課件出示: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條蜿蜒的巨龍,劃過一道絢麗的曲線,瞬間便消失在了蒼穹之中。②師引導:看了這段視頻,你有什么感受?③示例:激動、自豪、喜悅……(師指名讀,相機指導生讀出自己的感受)(3)讀楊利偉下飛船后接受采訪時說的三句話,讀出敬意。①師引導:讓我們一起聆聽來自太空的聲音!②音頻出示楊利偉下飛船后接受采訪時說的三句話。③師指名讀,并引導:你認為英雄的聲音應該是怎樣的?預設:洪亮的、鏗鏘有力的、激動的、自豪的……(要求生交流后讀出自豪的感受)④師指導朗讀:讓我們懷著對航天人的崇高敬意齊讀這三句話。2.學習第7自然段,感受輝煌。(1)師引導: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繼“神舟五號”之后,中國的航天事業又有哪些喜訊呢?請自由讀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2)生自由讀第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3)生匯報交流。(4)根據生交流相機出示答案。3.展示查找的航天新成就圖片。(1)師述:近年來,我國航天的新成就遠遠不止這些。(2)師依次展示“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一號”的相關圖片。(3)師引導:你還知道我國在航天領域的哪些最新成就?(4)隨機展示學生查找的圖片及文字資料。4.再讀課題,升華情感。師:“千年夢圓在今朝”,這樣美麗而又輝煌的成果,怎能不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中華民族高興、自豪、歡欣鼓舞呢?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讀課題。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讓我們激動地告訴全世界——(生)千年夢圓在今朝。(師)讓我們自豪地告訴全世界——(生)千年夢圓在今朝。(師)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生)千年夢圓在今朝。5.課堂總結。師:千年的飛天夢圓在今朝,但更高更遠的飛天夢卻緣起今朝。同學們,就讓我們滿懷激情,滿懷感恩,踏上圓夢之路吧!老師會為你們明天的精彩表現而喝彩!【設計意圖】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流程。學生再次朗讀課題,會將自讀后的感受以及課堂學習的感受融入其中,獲得思想的啟迪。這樣教學,不僅讓學生感受飛船發射的壯觀場面,而且給學生傳達了兩個信息:一是我國的航天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二是祖國未來的發展要靠年輕一代。?板書設計?教學反思1.借助多樣化多媒體手段教學。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授課時,我借用視頻播放、圖片展示、音頻播放等多種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2.朗讀形式多樣化。譬如:為了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課堂上播放了“神舟五號”發射時的真實場景,資料袋在播放的同時,用抑揚頓挫的聲音朗誦了描寫發射飛船的片段,那種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學生的心頭,讓學生為祖國感到驕傲,為楊利偉感到驕傲;同時,激發了學生朗讀的欲望,讓他們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領會作者的意圖,達到了精讀理解的教學目的。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3張PPT)提到祖國的航天事業,你會想到什么? “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等成功升空,并成功著陸。 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等航天人;空間站、嫦娥工程……“神州五號”升空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時,在我國九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州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船飛行實驗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實現的那一刻,你內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8 * 千年夢圓在今朝讀出自豪、驕傲、激動。字詞學習嫦娥奔月 鯤鵬展翅 九天攬月勃勃生機 振奮不已 震耳欲聾bèn你發現這些詞語排列的規律了嗎?第一行詞語與傳說、想象有關;第二行的詞語與現代航天有關。結合課文內容,用其中一個詞語說一句話。積累四字詞語。文中像這樣的四字詞語還有很多,課后找一找,并摘抄下來。初讀課文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下列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步實現的?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中國人為了飛離地球、遨游太空進行了長期不斷的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步實現的?中國明代的官員萬戶,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試驗乘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國際航天史學家公認為人類升空探索的先驅。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發射衛星的國家。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州五號”飛船首飛成功,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4年,我國正式實施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自讀感悟,找尋夢圓原因。閱讀要求: 默讀課文,思考:為什么千年的飛天夢能在今朝實現? 閱讀方法:找一找,畫一畫,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寫批注。了解中國追尋飛天夢的歷程。在中國的古代,早就流傳著“嫦娥奔月”的神話,人飛于天、車走空中的傳說,鯤鵬展翅、九天攬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 讀一讀下列句子,說一說:你從這些話中讀出了什么。中國明代的官員萬戶,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試驗乘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國際航天史學家公認為人類升空探索的先驅。勇于探索數百年來,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在實現飛天夢的過程中,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是,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堅持不懈毛澤東主席在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莊重地表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當時國家領導人支持航天事業的決心。經過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遼闊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響起了中國人的聲音,那穿越蒼穹的《東方紅》樂曲,讓海內外華人振奮不已,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發射衛星的國家。默默奉獻艱辛民族自豪感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經過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團結合作回顧“神五”,點燃激情。 千年夢圓在今朝。正因為中華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堅持不懈、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更有著默默奉獻、團結合作的科學精神,“神舟五號”終于順利飛上了天。讓我們再次回顧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神州五號”升空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條蜿蜒的巨龍,劃過一道絢麗的曲線,瞬間便消失在了蒼穹之中。看了這段視頻,你有什么感受?讀楊利偉下飛船后接受采訪時說的三句話,讀出敬意。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你認為英雄的聲音應該是怎樣的?學習第7自然段,感受輝煌。 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繼“神舟五號”之后,中國的航天事業又有哪些喜訊呢?自由讀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神舟五號”成功發射的第二年,我國正式實施月球探測工程,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并傳回了第一張月背近距離拍攝的清晰的月表形貌圖。“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它的月球車——“玉兔二號”,順利進行了互相拍攝,帶有五星紅旗的著陸器和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留下了歷史性的珍貴影像。你還知道我國在航天領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千年夢圓在今朝”,這樣美麗而又輝煌的成果,怎能不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中華民族高興、自豪、歡欣鼓舞呢?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讓我們激動地告訴全世界——千年夢圓在今朝。讓我們自豪地告訴全世界——千年夢圓在今朝。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千年夢圓在今朝。 千年的飛天夢圓在今朝,但更高更遠的飛天夢卻緣起今朝。同學們,就讓我們滿懷激情,滿懷感恩,踏上圓夢之路吧!老師會為你們明天的精彩表現而喝彩!千年夢園在今朝古代現代板書設計夢想嫦娥奔月人飛于天嘗試(明代)萬戶試驗乘火箭飛行圓夢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神舟五號”載人飛行“嫦娥工程”順利實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千年圓夢在今朝教案.doc 8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匹配版】推薦?.ppt 神舟五號升天過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