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八單元集體備課本單元的主題是“童話之美”,圍繞這一主題編排了《寶葫蘆的秘密》《巨人的花園》《海的女兒》3篇課文。文章運用擬人的手法和奇妙的想象,來表現人性的純真、美好。《寶葫蘆的秘密》主要講王葆對奶奶經常講的寶葫蘆的故事著了迷,總想得到一個寶葫蘆,體現了童話故事的奇妙的想象。《巨人的花園》講的是巨人對待孩子們的態度的變化帶來花園的變化的故事,告訴人們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的道理。《海的女兒》主要寫了小人魚為了不傷害別人,不僅放棄了愛情,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的故事,體現了小人魚的真善美的崇高品質。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文中的梯度序列 內容 課時 教學目標寶葫蘆的秘密 2 1.認識28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26個字,正確讀寫20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抓住關鍵語句,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4.自主閱讀《海的女兒》,能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5.激發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巨人的花園 2 海的女兒 2 習作 2 能運用學過或讀過的童話故事的寫作方法,按自己的想法新編故事。語文園地 2 1.回顧本單元課文,與同學交流閱讀童話故事的感受。 2.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口頭語”與“書面語”的不同,并嘗試運用。 3.學習描寫季節的不同方法,能照樣子進行仿寫。 4.積累名言。25 寶葫蘆的秘密?教學目標1.認識“妖、矩”等7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沖”,會寫“介、紹”等15個字,正確讀寫“介紹、聲明”等7個詞語。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3.依據已有的內容,發揮想象,創編故事。?教學重難點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的真善美。2.培養閱讀興趣,能按自己的想法創編故事。?教學策略1.字詞教學“拽、瘦”是翹舌音;“矩”讀第三聲“jǔ”,在“規矩”這個詞中讀輕聲“ju”。“攆”的聲母是鼻音“n”,不要讀成邊音“l”。“乖、葵、瘦”這三個字容易寫錯,在指導識記字形時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以前掌握的方法幫助記憶。2.閱讀理解默讀課文,想一想王葆為什么想得到寶葫蘆;再細讀課文,說一說奶奶講了哪幾個關于寶葫蘆的故事;找規律、復述故事,在復述故事的基礎上創編故事;完整地讀一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讓學生感受故事的神奇,開闊學生的視野。3.表達運用能依據課文中奶奶講的故事,學習根據已有內容創編故事,感受童話的奇妙,啟發學生大膽想象王葆真的得到一個寶葫蘆后,會發生怎樣的故事。?教學準備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 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妖、矩”等7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沖”,會寫“介、紹”等15個字,正確讀寫“介紹、聲明、妖怪”等7個詞語。2.默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板塊一 播放視頻,引入課題1.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先請大家觀看一段動畫視頻。(2)視頻播放《寶葫蘆的秘密》。(約一分鐘)(3)生猜片名,師引導: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部動畫片是由一個童話故事改編的。(4)課件出示《寶葫蘆的秘密》的封面。①師導入: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這個故事的開端。(板書課題)②師指名讀課題。2.了解作者。師述:《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是由我國作家張天翼寫的。(課件出示簡介)【設計意圖】以視頻導入新課,目的是通過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很快地將他們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板塊二 初讀課文,識記生字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1)初步了解課文。師:讓我們走進課文,自由讀課文,看誰能將課文讀得正確、流利。(2)生自由讀課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詞語,借助注音識字。2.檢查字詞學習情況。(1)師出示課文中帶有生字詞的句子,指名認讀,及時糾錯。(2)交流識記方法。①師引導: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②生交流,師小結識記方法。字源識字法。如,葵的古體字是“”,上部的“”表示植物,“”表示測量方位,所以“”表示能追逐太陽方位的植物。形近字識記。如,乖—乘。編兒歌識記。如,舔:小舌頭,天天舔一粒小小米。(3)指導書寫。①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②師引導生觀察每個生字的結構、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③重點指導“乖、瘦”的書寫。a.乖:撇短橫長,豎為懸針豎,兩側對稱。書寫時注意先中間后兩邊。b.瘦:半包圍結構,“疒”要包住里面的“叟”,“叟”上半部分的豎要稍出頭。(視頻出示瘦的書寫筆順)【設計意圖】隨文識字、在語境中識字是識字學詞的好方法。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糾正字音,讓學生在語境中用多種形式反復朗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生字。書寫練習時,引導學生分析結構相同的字在寫法上的異同點,逐步引導學生養成分析字形、歸類書寫的好習慣。板塊三 默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1)師:掃清了生字這個“攔路虎”,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2)生自由交流,師注意引導生“抓主去次”地簡要概述。①師引導:課文的主人公是誰?(預設:王葆)經常聽奶奶講什么故事著了迷?(預設:寶葫蘆的故事)結果怎樣?(預設:王葆總想得到一個寶葫蘆)②師小結:王葆對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著了迷,總想得到一個寶葫蘆。2.引導質疑。(1)生自由讀課文并嘗試提出自己的疑問;生交流質疑。(2)師梳理生的質疑,并引導:這節課主要解決“寶葫蘆是什么”這一問題。(3)示例:寶葫蘆是什么?(相機出示課件)3.生小聲讀課文,嘗試著自己解決疑問。【設計意圖】重視自讀自悟,整體感知,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讓學生充分自讀課文,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學會抓住主線,理清文章思路,再出示原著中對寶葫蘆的介紹,激發學生對文章的閱讀興趣,引發閱讀期待。第2課時?課時目標1.繼續學習課文,感受童話的奇妙,知道主人公王葆為什么想得到一個寶葫蘆,感受人物的特點。2.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能依據已有內容創編故事。?教學過程板塊一 引入課題,了解形象1.導入新課。師導入:“腹有詩書氣自華。”愛讀書的孩子一定會變得更有智慧,更有氣質,更有內涵。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王葆的腳步,興致勃勃地去探究《寶葫蘆的秘密》吧!2.檢查復習。(1)出示詞語,指名認讀。(2)概括主要內容。師引導: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用文中的語言回答。示例:“我”和寶葫蘆的故事。3.了解主人公形象。(1)師:文中的主人公王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趕快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吧!(2)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在相關的詞句下寫批注。(3)交流句子。課件出示: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天真活潑)①師指名讀這句話,指導朗讀。②師引導生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讀出自己的理解。③小結方法:找—讀—理解—讀出理解。(4)師引導生按以上方法交流下面的語句。課件出示:我也和你們一樣,很愛聽故事。(愛聽故事)“乖小葆,來,奶奶給你洗個腳。”(有點懶)“我要是有了一個寶葫蘆,我該怎么辦?我該要些什么?”(富于幻想)4.師引導生以“王葆”的身份做自我介紹。(1)師引導:假如你就是王葆,該怎樣向大家做自我介紹呢?(2)生交流。5.同桌分角色讀王葆與奶奶的對話,感受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對王葆的影響。【設計意圖】本板塊注重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并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課文的方法,還注重讓學生養成自讀、合作的良好習慣,這樣有利于學生感受人物形象。同時根據課文內容來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使學生真正成為語言的實踐者。板塊二 復述故事,感受奇妙1.學習第17~19自然段,思考奶奶給王葆講了哪些關于寶葫蘆的故事。(1)生自由朗讀。(2)匯報交流。(課件出示相關故事梗概)(3)師引導: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這個結局是什么?(出示課件)課件出示: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生齊讀。(相機板書:要什么有什么)(4)師引導:張三得到了什么?李四呢?根據文中內容交流匯報。(相機出示課件)(5)師小結:這寶葫蘆有什么特點?(板書:神奇,真神奇)2.理清奶奶講故事的層次。(1)師示范:①先講寶葫蘆的來歷。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了一個寶葫蘆。②再講寶葫蘆的作用。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③最后講得到寶葫蘆的結果。張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盤水蜜桃。(2)按照“來歷—作用—結果”的框架,同桌之間試著講講奶奶的《寶葫蘆的秘密》。(3)講述示例。(出示課件)課件出示:李四_____________。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李四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王五_____________。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王五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趙六_____________。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趙六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4)全班交流。【設計意圖】閱讀教學要創設由內化向外化的轉換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更是語文教學走向生活的途徑之一。因而,教學時,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感悟,還要抓表達。要引導學生發現表達的特點,鼓勵他們在口頭和書面中遷移、運用。板塊三 放飛想象,創編故事1.合作探究,弄明白王葆為什么想得到一個寶葫蘆。(1)師引導:一年又一年,王葆聽著奶奶的故事慢慢長大了,聽著這些故事,他常常聯系到自己……(2)師生合作朗讀第20、21自然段。(3)師引導:王葆為什么會想得到一個寶葫蘆?誰能聯系文中的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4)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師引導生從以下語句中體會。(出示課件)課件出示:“我要是有了一個寶葫蘆,我該怎么辦?我該要些什么?”我有幾次對著一道算術題發愣,不知道要怎么樣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寶葫蘆——假如我有這么一個——“那可就省心了。”(遇到困難時想擺脫困境)我和同學們比賽種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幾棵長得又瘦又長,上面頂著一個小腦袋,可憐巴巴的樣兒,比誰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個寶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長得再棒也沒有的向日葵。”(爭強好勝,不肯服輸)(5)師小結:原來奶奶每次講的故事都是不一樣的,故事里的人有了寶葫蘆后都過上了好日子。而富于幻想的王葆也想過上好日子,所以他也想有個寶葫蘆。(板書:過上好日子)2.創編故事。師過渡:一年又一年過去了,王葆也漸漸長大了。有一天……當王葆真的得到一個寶葫蘆后,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1)四人一組合作創編故事《寶葫蘆的秘密》。(2)小組推薦代表上臺講故事。(3)師生共同評議。【設計意圖】此過程設計意在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由讀引入創編故事,讓學生在讀懂作者精妙的語言的同時,感受童話的奇妙,引導學生仿照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的方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創編故事的練習。通過創編故事,進一步體會童話的神奇。板塊四 總結全文,拓展閱讀1.課堂總結。師:《寶葫蘆的秘密》是一部優秀的童話,它奇思妙想的故事情節,折射出了中國人的幽默和智慧,是值得我們放進書架,珍藏一生的。今天我們學習的只是這個故事一開始的情節,后面還有更精彩的內容在等待著大家去閱讀呢!2.拓展閱讀。(1)想成功卻不想努力的王葆終于得到了這個神奇的寶葫蘆。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相關段落)(2)師指名讀后引導生交流、體會王葆此時的心情。(3)師總結并推薦閱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的作者通過如此生動形象的描寫,讓一個高興得不知該怎么好的王葆,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們眼前。像這樣寫得精彩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呢!課外時間大家可以繼續閱讀《寶葫蘆的秘密》,去那神奇的童話世界里恣意遨游吧!【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四年級這個學段,正是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實現語言積累的好時機。課本只是載體,課文只是引子,引導學生讀整本書,讀更多的書,才是最終目的。?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在教學《寶葫蘆的秘密》這篇課文時,我致力于緊扣文本主題,調動學生情緒,激發閱讀興趣,最終達到推薦整本書的目的。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1.視頻導入,激發閱讀興趣。許多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不濃,一小部分學生可以說根本沒有閱讀興趣。因此,上課一開始,我用他們最感興趣的動畫片導入新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閱讀紙質文字作品的興趣。2.走進角色,感受人物形象。教學中我采用讓小主人公來一段自我介紹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故事主人公,并且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及小組合作、創編故事等方式,引導學生充分地進入故事,更深刻地體會人物的形象,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3.展開想象,引起閱讀期待。類文鏈接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回顧奶奶講的關于寶葫蘆的故事,幫助學生理清故事思路,然后讓學生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大膽猜測故事情節,對他們的一切猜測都用開放、包容的態度加以鼓勵;在課文結束前,再次強調書中還有更多精彩的情節,以引起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1張PPT)第1課時第2課時第1課時視頻欣賞25 寶葫蘆的秘密作者簡介 張天翼(1906—1985),原名元定,號一之,祖籍湖南湘鄉,生于江蘇南京。中國作家,曾任《人民文學》主編、《兒童文學》編委等職。 主要作品:《大林和小林》《羅文應的故事》《寶葫蘆的秘密》《禿禿大王》等。初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詞語,借助注音識字。可是我先得介紹介紹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給我講個故事。這是我們的規矩。“乖小葆,來,奶奶給你洗個腳。”奶奶總是一面攆我,一面招手。“我不干,我怕燙。”我總是一面溜開,一面擺手。我光著腳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給奶奶拽住了。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沖著他搖尾巴,舔他的手。[(沖:chònɡ(沖著)chōnɡ(沖鋒)]我和同學們比賽種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幾棵長得又瘦又長。可是那只不過是幻想罷了。葵(古體字)我會記乖乘舔小舌頭,天天舔一粒小小米。我會寫介紹妖矩乖燙溜丫拽舔葵瘦罷攆福 撇短橫長,豎為懸針豎,兩側對稱。書寫時注意先中間后兩邊。 半包圍結構,“疒”要包住里面的“叟”,“叟”上半部分的豎要稍出頭。整體感知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文的主人公是誰?王葆經常聽奶奶講什么故事著了迷?寶葫蘆的故事結果怎樣?王葆總想得到一個寶葫蘆 王葆對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著了迷,總想得到一個寶葫蘆。寶葫蘆是什么? 傳說,寶葫蘆法力無邊,誰要是成了寶葫蘆的主人,寶葫蘆就會帶他飛上天空、潛入海底,甚至可以幫他實現奧運冠軍的夢想,更不用說學習了。它會讓它的主人高枕無憂,唯一的條件是不能跟任何人說起它的存在。第2課時 “腹有詩書氣自華。”愛讀書的孩子一定會變得更有智慧,更有氣質,更有內涵。介紹 聲明 妖怪 每逢 規矩 腳丫 劈面 幸福 水蜜桃 向日葵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用文中的語言回答。“我”和寶葫蘆的故事。課文解讀 默讀課文,思考:文中的主人公王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并做批注。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天真活潑)我也和你們一樣,很愛聽故事。(愛聽故事)“乖小葆,來,奶奶給你洗個腳。”(有點懶)“我要是有了一個寶葫蘆,我該怎么辦?我該要些什么?”(富于幻想) 假如你就是王葆,該怎樣給大家做自我介紹呢? 大家好,我叫王葆,既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和你們一樣,我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一個少先隊員,很愛聽故事,尤其愛聽“寶葫蘆的故事”,所以我總想著有一天能得到一個寶葫蘆。 朗讀課文第17~19自然段,奶奶給王葆講了哪些關于寶葫蘆的故事?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了一個寶葫蘆。李四出去遠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呢,他因為是一個好孩子,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所以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至于趙六得的一個寶葫蘆——那是掘地掘出來的。 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這個結局是什么? 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張三得到了什么?李四呢?張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盤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條大花狗,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條——沖著他搖尾巴,舔他的手。這寶葫蘆有什特點?神奇,真神奇!奶奶是如何講故事的?先講寶葫蘆的來歷。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了一個寶葫蘆。再講寶葫蘆的作用。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最后講得到寶葫蘆的結果。張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盤水蜜桃。 按照“來歷—作用—結果”的框架,講講奶奶的《寶葫蘆的秘密》。 李四__________。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李四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五__________。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王五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趙六__________。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趙六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讀課文第20、21自然段,思考:王葆為什么會想得到一個寶葫蘆?聯系文中的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我要是有了一個寶葫蘆,我該怎么辦?我該要些什么?”我有幾次對著一道算術題發愣,不知道要怎么樣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寶葫蘆——假如我有這么一個——“那可就省心了。”(遇到困難時想擺脫困境)我和同學們比賽種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幾棵長得又瘦又長,上面頂著一個小腦袋,可憐巴巴的樣兒,比誰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個寶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長得再棒也沒有的向日葵。”(爭強好勝,不肯服輸) 奶奶每次講的故事都是不一樣的,故事里的人有了寶葫蘆后都過上了好日子。而富于幻想的王葆也想過上好日子,所以他也想有個寶葫蘆。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王葆也漸漸長大了。有一天……當王葆真的得到一個寶葫蘆后,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四人一組合作創編故事《寶葫蘆的秘密》。課堂小結 《寶葫蘆的秘密》是一部優秀的童話,它奇思妙想的故事情節,折射出了中國人的幽默和智慧,是值得我們放進書架,珍藏一生的。拓展閱讀 想成功卻不想努力的王葆終于得到了這個神奇的寶葫蘆。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可是我不能對任何人泄露一個字。我得保密。可是我又有滿肚子的高興,關也關不住地要迸出來。 我沒有辦法。我只好嘴里大聲唱著——說也不好意思,我簡直成了一個小娃娃了,不過好在沒人瞧見——又打了兩個滾。 可還是感覺到不夠勁。我于是把腰彎著,把頭頂著地,叭噠翻了一個筋斗。(高興) 課外時間大家可以繼續閱讀《寶葫蘆的秘密》,去那神奇的童話世界里恣意遨游吧!板書設計寶葫蘆的秘密自我介紹:王葆、普通人、愛聽故事奶奶講故事洗腳、剪腳指甲寶葫蘆的故事每次都不一樣王葆的心愿:要是我有那么一個寶葫蘆……神奇的想象精彩的故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5寶葫蘆的秘密【教案匹配版】推薦?.ppt 25寶葫蘆的秘密教案.doc 乖.wmv 寶葫蘆的秘密.wmv 瘦.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