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學 內容 1.《古詩三首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第(1)課時備課 日期 月 日 課型 執教人 教學 目標 1、自主識字,認識“晝、耘”兩個生字,并會正確書寫。 2、隨機滲透學習古詩的方法,會借助注釋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 主要意思。通過看插圖、想象畫面等方式幫助學生體驗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并能背誦古詩。 4、拓展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之二,從比較閱讀中體會詩人采用不同的寫法再現鄉村夏季忙碌、和諧的意境,激發學生積累更多田園詩的興趣。教學 重難點 1、學習借助注釋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教學資源準備 課件教 學 過 程【自主預學】 課前搜搜: 1.課前搜搜田園詩,并將詩句記下來。 2.預學《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熟讀并能背誦。 3.搜搜作者資料:了解詩人。這首詩是由南宋詩人范成大所寫,請大家讀讀資料,你能從中獲得什么信息? 范成大,南宋詩人,號石湖居士。雖寫過不少愛國詩篇,但最著名的還是田園詩,晚年回到蘇州石湖開始過隱居生活,根據自己的農村生活寫成《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一生田園詩的代表作。詩中反映了農民一年四季的勞動和生活以及民生疾苦。 【自主展學】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詩 1.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我們學過一首古詩,題目叫《鄉村四月》,誰來背背?一起來吧!(學生背詩)背得真好,那詩呀,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畫面,向我們展現了充滿著鄉土氣息的田園生活。今天我們將走進另一位詩人帶給我們的田園世界,去感受那濃濃的鄉土味兒!(板書課題) 2.讀詩題,解題意。 請同學來讀課題。(“興”在這兒讀第四聲,在文中,他指:興致;“雜興”就是——各種興致;“四時”在這兒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個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就是——詩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生了很多的感想。 師:你看,抓住重點詞突破,然后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題目的意思!帶著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讀讀題目。 二、初讀感知——原境之讀 1.師:請大家先自由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田園風光? 2、生自由讀,指名讀,(季節:從哪個詞讀到的?理解“桑陰”師:桑就是桑樹,桑陰就是——桑樹成陰了,當桑樹成陰時,那就是——夏天) 齊讀(正音,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3、解意 師:同學們,古詩語言簡練,但含義深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先要了解詩的大概意思,平時遇到一首新的古詩你是怎么學的?(交流學習方法) 師:是的,這些都是學習古詩的方法。接下來,咱們就先借助詩句下面的注釋,來讀懂重點字詞的意思,把這些詞的意思串起來就是每行詩句的含義,再把每行詩的意思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整首詩的意思啦! 4、學生自學 5、大概說說詩句的意思。(指名說,同桌說) (1)剛才,你讀懂了哪句? (指點“傍、績、各當家”等重點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師:“績”,在這兒是指一個動作,搓;“夜績麻”就是指—— “各當家”,指各有各的本領,各有各的事做,“村莊兒女各當家”就是—— “傍”,他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意思是—— 師:知道了這些詞在古詩中的意思,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再來說說? (2)教師隨機點撥語言表述上的流暢。 師:照剛才他的說法,你覺得還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釋,能把意思說完整了;借助工具書,讀懂詩意,是一種學習方法,但在說的時候我們還要有自己的想法) 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可不是簡單地把詞句的意思串起來,咱們可以通過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時間、人物等,這樣說起意思就更生動、更流暢。(故事)誰再來試試?(指名,同桌互相說說) 師:剛才,我們就借助【板書:注釋】,了解了詩的大意。那好,帶著對詩句的理解,咱們一起再來讀讀這首詩,注意停頓。(齊讀) 三、精讀領悟——意境之讀 1、(過渡)師:“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大家再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讀著讀著,你的腦海里,除了剛才讀懂的畫面,還出現了哪些畫面? (生自由讀詩,想象) 2、品讀第一句 交流:(勞動的辛勞、繁忙及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那好,請你來讀一、二兩行詩。(指名讀)剛才你在讀的時候,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畫面比剛才讀懂詩意時的畫面要更豐富了)誰再來讀?你的感受呢? 預設: (1)辛苦(你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學生讀) 評語:你讀出了時間很長,是從“晝”到“夜”。你把他們的勞動內容讀出來了。 (2)忙碌:(各當家,男的——,女的——,各有個的活兒干,除了耘田、績麻,還要——,(指名說)總有那做不完的活啊!就這樣日夜忙碌著。多勤勞的人們呀,你能把這種感受帶進朗讀中去嗎?(聽你那么一讀,我仿佛已經看到那繁忙的勞動場面了) (3)和諧:怎樣和諧的畫面?(看插圖里人們的表情,再讀讀句子,還有什么感受?)評語:看來插圖也能幫我們感受詩情呢?(板書:插圖) (4)師歸結 剛才大家的感受真豐富,從短短的詩句里讀出了那么多!這樣的勞動在我們眼里是辛苦的、勞碌的,但在當時這種男耕女織的生活卻是人人向往。想到今天的辛苦,將換來的是那——,回到家,看到妻兒各做著各的事情,那種溫馨,使勞動的疲倦、勞累一掃而光,這種快樂與滿足就是從勞動中得到的呀!把這種感受送進詩句,你再來讀讀(指名讀) 師:這種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真好!難怪詩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勞動場面時,不禁感嘆——“晝出……,村莊……”(齊讀) 【自主練學】 4、品讀第二句 師: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盡所能,做著分內事,就連那小孩也——(指名3個學生,讀詩句三、四行),從小孩一個小小的學種瓜這個動作,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交流) 懂事:父母勤勞的品質感染了村莊的孫童,小孩也喜歡上勞動了。 快樂:是呀,他們學種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時豐收的場面呀…… 可愛:瞧,他的動作,一手——,充滿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 (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聽出來了,勞動著也是快樂的。我們都來當當愛勞動的孩子,一起快樂地讀讀吧,)來,把這種心情帶進朗讀中去。(指名讀) 5、升華 師:村莊兒女日夜勞作雖然繁忙、辛勞,但,是快樂的,孩子雖然不懂耕織,卻愛學做農活,也是快樂的。這樣和諧、恬適的勞動場面感染了詩人,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這里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上了這溫馨美好的田園生活。(讀) (配樂讀) 6、我們把這首詩牢牢地記在心里。(背誦) 7、朗讀古詩,思考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田園生活廣泛、生動、真切的描寫,表現了詩人贊美農民勤勞,喜歡孩子天真的思想感情 【自主拓學】 四、拓展品讀——心境之讀 1.拓展《四時田園雜興》之二 (過渡)師:剛才我們在學習這首詩的時候,除了借助注釋、插圖外,還通過發揮想象,(板書)讀懂了、讀好了這首詩。知道這首詩是從描寫那一幅幅勞動場面,讓我們感受到忙碌的鄉村生活。請大家再讀讀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又是在寫什么呢?現在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讀讀這首詩,說說大意,讀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課件出示)(隨機:你可以仿照剛才學詩的方法,借助注釋,想象畫面,來讀懂整首詩的意思。) 2.學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讀, (2)說詩句的意思,說說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風光? 3、比較兩首詩 (1)這兩首詩都是寫田園風光,前一首,詩人著重描寫了村莊里男女勞動時的場景,讓我們感受到勞動的快樂,鄉村生活的和諧,這么一種興致。而這一首呢,詩人重點在寫什么呢?(寫景)是呀,同樣是寫田園詩,但詩人觀察的角度不一樣,寫作的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有寫勞動場面的,有寫景物的。看來,這鄉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還有那各種各樣的人,在詩人眼中都是充滿生機、活力的。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的生機和活力。詩人范成大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讓我們把這種情感帶進詩中來讀讀吧!(讀) (2)看著這樣喜人的景象,讓我們不僅想起了村莊男女勞動時的場面“晝出……” (3)雖然只字不提勞動場面,但景物的描寫同樣讓人感受到了那農村的勃勃生機,勞動的喜悅。來,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兩首首詩吧! 五、積累古詩,激發興趣 師:是啊!鄉村是那么恬美、秀麗,字字都洋溢著一種平和、寧靜的氣氛。歷來許多詩人就以描寫鄉村生活、田園風光為主,寫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這樣的詩,就叫——田園詩。同學們課下可以繼續搜集、品讀更多詩人所創作的田園詩。現在我們趕緊把第一首抄寫下來。看看哪個字比較難寫,需要老師幫忙的?教學 反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3張PPT)2020新人教版部編本五年級下冊語文 1.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第1課時 自主預學范成大 南宋詩人,號石湖居士。雖寫過不少愛國詩篇,但最著名的還是田園詩,晚年回到蘇州石湖開始過隱居生活,根據自己的農村生活寫成《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一生田園詩的代表作。詩中反映了農民一年四季的勞動和生活以及民生疾苦。學習古詩詞的方法解 詩 題 知 作 者懂 詞 義 知 詩 意要 想 像 悟 感 情誦 古詩 鄉村四月 ﹝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自主展學 “興”在這兒讀第四聲,在文中,他指:興致;“雜興”就是——各種興致;“四時”在這兒表示的是——一年四季。整個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就是——詩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生了很多的感想。 了 liǎo 了結 le 好了 讀一讀:供 gōng 提供 gòng 口供 興 x ? ng 興致 x ng 興奮 請大家先自由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田園風光? 季節:從哪個詞讀到的?理解“桑陰”桑就是桑樹,桑陰就是——桑樹成陰了,當桑樹成陰時,那就是——夏天) “傍、績、各當家”等重點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績”,在這兒是指一個動作,搓;“夜績麻”就是指—— “各當家”,指各有各的本領,各有各的事做,“村莊兒女各當家”就是—— “傍”,他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意思是——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大家再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讀著讀著,你的腦海里,除了剛才讀懂的畫面,還出現了哪些畫面? 品讀第一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交流:(勞動的辛勞、繁忙及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讀一、二兩行詩, 讀的時候,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畫面比剛才讀懂詩意時的畫面要更豐富了)誰再來讀?你的感受呢? 四時田園雜興(xìng)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gōng)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辛苦忙碌和諧 這樣的勞動在我們眼里是辛苦的、勞碌的,但在當時這種男耕女織的生活卻是人人向往。想到今天的辛苦,將換來的是那——,回到家,看到妻兒各做著各的事情,那種溫馨,使勞動的疲倦、勞累一掃而光,這種快樂與滿足就是從勞動中得到的呀! 夏忙時,農民們早晨出去在田里除草,晚上還得在燈下搓麻線。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工作,男耕女織都是行家。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品讀第二句: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盡所能,做著分內事,就連那小孩也——(讀詩句三、四行),從小孩一個小小的學種瓜這個動作,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自主練學 懂事:父母勤勞的品質感染了村莊的孫童,小孩也喜歡上勞動了。快樂:是呀,他們學種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時豐收的場面呀……可愛:瞧,他的動作,一手——,充滿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聽出來了,勞動著也是快樂的。) 朗讀古詞,并背誦 孩童們雖然不懂得耕田、織麻,卻同樣在靠近桑樹旁的田里忙著學種瓜呢!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朗讀古詩,思考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田園生活廣泛、生動、真切的描寫,表現了詩人贊美農民勤勞,喜歡孩子天真的思想感情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作者: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剛才我們在學習這首詩的時候,除了借助注釋、插圖外,還通過發揮想象,讀懂了、讀好了這首詩。知道這首詩是從描寫那一幅幅勞動場面,讓我們感受到忙碌的鄉村生活。請大家再讀讀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又是在寫什么呢?現在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讀讀這首詩,說說大意,讀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仿剛才學詩的方法,借助注釋,想象畫面,來讀懂整首詩的意思。)《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比較兩首詩謝 謝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教案第1課時.docx 1.《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課件第1課時.pptx 視頻素材: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宋范成大.mp4 視頻素材:四時田園雜興其二.mp4 輕音樂-梁祝之化蝶(笛子).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