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法守法依法維權【學習目標】1.樹立運用法律維護權利的意識,遠離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守法意識與習慣。2.了解依法維權的方法。【學習重點】樹立運用法律維護權利的意識。 【學習難點】了解依法維權的方法。【學習過程】1.思考:未成年人的一般權利有哪些?2.討論:當我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時,我們應該怎么辦?3.小組探究:有些同學認為,我們是未成年人,受法律的保護,所以即使違法犯罪也不需要承當責任,這種觀點正確嗎?我們應該怎么做?4.想一想,你接受過校園欺凌事件的調查嗎?你認為你們學校有沒有這類現象?你覺得如何做,才能讓校園生活更和諧、更美好?5.思考:作為未成年人,我們要時刻保護自身的安全,預防、遠離性侵害行為。學會如何區分正常的身體接觸和不當的身體接觸是自我保護的重要環節。請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正常的身體接觸,哪些是不當的身體接觸?正常的身體接觸不當的身體接觸【精煉反饋】一、填空:1.依法維權要靠證據,一切能夠證明案情事實的材料都可以成為證據,例如合同、書信、( )、( )、( )等。2.公民享有人身權、財產權、( )、( )以及參與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項權利。二、判斷題(請在題目后的括號中畫“√”或畫“×”) 1.法律是保護我們權利的最有效、最有利的手段。( )2.當遭遇侵害時,青少年一開始就要與歹徒作斗爭!( )3.面對校園欺凌行為,我們應該勇敢地說“不”。( )4.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5.知曉法律、學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維護權利。( )三、選擇題(請你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到題后的括號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 1.對于規則,我們應該( )A.想遵守就遵守B.自覺遵守C.需要時遵守,不需要就不遵守2.星期天,我一個人在家寫作業時,有人按門鈴說他是抄水表的,我應該( )A.馬上開門,讓他進來B.不理他,讓他一直按門鈴C.有禮貌的拒絕他,讓他下次再來四、說說發生下列情況該怎么辦:1.如果你獨自一人在家,有人說是送快遞的。2.放學回家,看見陌生人正在撬鄰居家的門鎖。3.過斑馬線時紅燈亮了,這時沒有車,媽媽拉你過馬路。4.陌生人隨意觸碰身體的隱私部位。5.遇到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指紋 錄音 證人證言等2.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受教育權3.未成年人保護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二、判斷題:1—5:√×√√√三、選擇題:1—3:BC四、說一說1.不理他,讓他自行離開。2.趕快離開,悄悄報警。3.勸說媽媽等到綠燈亮時再過馬路。4.立即向父母、學校、派出所報告。5.先掏出身上的零花錢,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找機會報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