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全國領先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五 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熱點聚焦 材料一 2019年7月14日至16日,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新疆和田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汪洋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對口援疆是國家戰略,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重要舉措。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緊緊圍繞新疆工作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為基礎,堅持以凝聚人心為目的,堅持全面援疆、精準援疆、長期援疆,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貢獻力量。汪洋還強調,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援疆,做到精準選派、科學使用,最大限度發揮作用。要務實推進產業援疆,幫助受援地發展特色產業、綠色產業、拓展產品銷售渠道,強化兵團向南發展產業支撐。要堅持民生優先,聚焦脫貧攻堅和擴大就業,資金項目更多向基層傾斜,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著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內地與新疆各族群眾多走動,推動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到內地交融發展。要扎實做好文化教育援疆,深入推進文化潤疆工程,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把援疆工作作為鍛煉和培養干部的平臺,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加大關心關愛力度,讓真情奉獻、敢于擔當者有干勁、有舞臺。材料二 2019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共同努力奮斗。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習近平還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7年來,我十幾次到民族地區調研,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在祖國北疆、西南邊陲,親眼看到了民族地區面貌日新月異、少數民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7年來,民族地區累計減貧2500多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1%下降到4%。7年來,我多次同各族群眾面對面交流,收到了各族群眾許多來信。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新時代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生動寫照,也是新時代民族工作創新推進的鮮明特征。材料三 2019年6月15日至21日,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行。 本屆論壇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吸引了上萬名臺灣同胞參加。內容涵蓋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等板塊,在福建的廈門等地同期舉辦近70場活動。在廈門集美舉辦的兩岸創意涂鴉巡回賽上,來自臺灣的張雅嵐和4名大陸青年用了5天時間,共同創作了一幅名為《源·園》的涂鴉作品,融入了兩岸共同的美食、建筑等文化元素。在福建南安,作為海峽論壇子論壇的海峽百姓論壇以“兩岸同根,閩臺一家”為主題,以“我的家,我的姓”為議題,開展文化論壇、懇親聯誼等系列活動。材料四 2019年10月22日清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系列活動之“凝聚澳門心,共圓中國夢”在澳門金蓮花廣場舉行。 2019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澳門回歸后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地區之一,澳門的人均GDP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地區之一。2018年,澳門的GDP已經升到4403億澳門元,人均GDP達到了8.3萬美元,全世界排第二,僅次于盧森堡。澳門2018年的失業率是1.8%,也就是完全就業。澳門從2007年開始,就已經推行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義務教育。澳門初級衛生保障體系提供了覆蓋面挺廣的免費醫療,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太平洋地區典范”。澳門的人均壽命也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了84歲,僅次于香港的84.2歲,與日本并列世界第二。材料五 《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 2019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意見》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意見》提出,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秉持“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理念,按照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總要求,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突出創建主題,把握創建方向,深化創建內涵,豐富創建形式,擴大參與范圍,提升創建水平,大力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社會氛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考點鏈接※民族團結 ※民族區域自治 ※“一國兩制” ※國家統一 ※堅定文化自信視點分析1.為加快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我國制定和實施了哪些民族政策?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支持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等等。2.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的舉行說明了什么?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②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③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④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黨和政府帶領全體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3.“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的物質基礎”說明了什么?(1)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2)我國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3)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增進民族團結是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4)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事關廣大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福祉。(5)我國堅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需要。(6)我國著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4.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發生翻天覆地巨變的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2)主要原因:①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堅持了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④堅持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改革開放;⑤中央政府和全國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⑥自治區各族人民因地制宜、艱苦奮斗、改革創新。5.今后要繼續促進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應該怎么做?國家:要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要堅持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根本原則,進一步加大對新疆、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的的扶持力度。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打擊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違法犯罪行為。青少年:①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堅決擁護和支持黨和國家在民族問題上的方針、政策,積極宣傳少數民族地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③勇于同分裂祖國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為民族團結、進步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6.第十一屆海峽論壇的舉辦有哪些重要意義?①有利于促進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兩岸人民的共識和感情,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②有利于貫徹“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推動兩岸在合作中實現共贏,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③有利于提升兩岸經濟競爭力,推動兩岸經濟共同發展。④有利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⑤有利于增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7.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主題蘊含著哪些深意?①積極推動兩岸關系發展,最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每個公民的職責與義務。②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8.談談你對“兩岸一家親”的認識和理解。①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的重大原則問題。③我們要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堅決反對分裂。9.目前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因素有哪些?①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一脈相承。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高。③ 香港、澳門回歸后的穩定與發展充分證明了“一國兩制”方針是完全正確的。④ 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不斷增強,兩岸人民之間的感情不斷加深。⑤ 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10.第十屆海峽論壇的舉辦說明了什么?①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②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③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海內外中華兒女緊密團結,共同奮斗,祖國完全統一就一定能夠實現。④中華民族具有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團結統一的偉大民族精神。11.澳門回歸2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說明了什么?①黨和政府制定的“一國兩制”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③推進“一國兩制”的事業,既符合澳門同胞的利益和愿望,也符合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④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的堅強后盾,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對澳門經濟社會發展與穩定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⑤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是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促進各民族地區穩定繁榮的重要保障。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了祖國的復興和發展,才保證了澳門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安定,欣欣向榮。12.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原因有哪些?①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③中國政府對臺的政策和措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的理解和支持。④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13.澳門回歸20年來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①中央政府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②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對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穩定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③澳門人民艱苦奮斗,努力拼搏,團結一致,開拓創新。14.為繼續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國家和青少年分別應該如何做?(1)國家: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積極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堅決反對“臺獨”“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等任何旨在分裂祖國的行徑,堅決反對任何外來勢力的干涉,絕不允許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將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促進臺灣海峽兩岸的交流和溝通,積極發展兩岸關系,為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創造條件,依靠全世界中國人的共同努力,寄希望于廣大的臺灣人民。(2)青少年: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積極宣傳、擁護和支持我國政府對臺灣問題的方針和立場,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維護國家的主權,反對“臺獨”;積極宣傳我國對臺政策,堅決同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努力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為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作貢獻。15.為了香港、澳門的明天更美好,保持長期繁榮穩定,中央政府、特區政府應該怎么做?(1)中央政府:堅定不移的堅持“一國兩制”方針,繼續執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方針,用實際行動幫助特區克難攻堅,支持港澳特區經濟社會的發展。(2)特區政府:堅決服從中央政府的領導,擁護中央政府的各項決策,按照基本法辦事,發揮港澳地區的優勢,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保持該地區的繁榮與穩定。考點演練一、選擇題1. 70年來,西藏這片高天厚土經歷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區成立、改革開放等重要歷史時期,實現了社會制度的根本轉變、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進步,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這樣的人間奇跡( )①彰顯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巨大優越性 ②離不開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全國人民的支援 ③說明少數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更多權利 ④得益于西藏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19年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白皮書指出,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②我國已經實現民族平等、祖國統一③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④民族團結關乎邊疆穩定,關乎各民族的共同繁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19年7月14日,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新疆和田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對口援疆是國家戰略,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重要舉措。實施對口援疆( )①離不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 ②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新疆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 ③有利于加快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民族地區同步繁榮 ④需要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19年9月8日,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河南鄭州隆重開幕。本屆運動會是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首次在中部省份舉辦,運動會期間,還舉辦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展、民族大聯歡等活動。該運動會的舉辦( )①表明少數民族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綻放光彩 ③突出了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地位 ④體現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9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授予665個集體全國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授予812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這有利于( )①發揮榜樣的力量,凝聚維護民族團結的共識 ②實現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 ④引導各族人民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新時代的追夢征程之中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非選擇題6.同心共筑中國夢【文化傳承】秦漢雄風、大唐氣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歷史。今天,我們實現中國夢,就要緊緊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共同繁榮】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國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2)材料體現了哪些所學知識?【美好生活】要把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確保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3)選做題:請結合所學知識,任選一問作答。①為滿足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國家應怎么做?②為滿足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青少年應怎么做?參考答案1.B 2.C 3.B 4.A 5.D6.(1)中國夢是國家的夢,也是各民族的夢;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2)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傳統美德;各族人民只有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業、共同發展,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3)①國家: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②青少年:了解和掌握相關民族政策、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積極履行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各民族同學之間要平等相處;努力學習,立志成才,積極為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作貢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