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陽谷縣七級中學 八年級 道德與法治學案班級 課題 4-2、依法履行義務 課型 新授主備教師 鄒敏 備課時間 2020.2.6 學生姓名 學習目標 1.理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對應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2.識記履行法定義務的要求。3.識記違反義務須承擔的責任。學習重點 1.懂得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理解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學習難點 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習過程一、預習導學(根據預習提綱,在書中標注相關問題及層次,完成填空) 目標導學一:一、權利義務相統一 1.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__依存__、相互__促進__。權利的實現需要__義務__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__權利__的實現。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__主人翁__意識,調動其__履行義務__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反過來,公民自覺__履行義務__,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__權利的實現__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 (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__享有者__,又是法定義務的__承擔者__。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__義務__。 (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__義務__。例如,根據我國憲法規定,__勞動__和__受教育__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要求: 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__承擔義務__,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__享受權利__。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__義務觀念__,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二、法定義務須履行 1.法定義務的含義和重要性: (1)含義: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__強制性__。 (2)重要性:自覺履行__法定義務__,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2.我國法律對法定義務的要求: (1)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必須作出__一定行為__,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__犯罪__,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們要依法履行__公民義務__,法律要求做的__必須去__。(2)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__堅決不做__。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__法律制裁__。 三、違反義務須擔責 1.違反義務的情形: 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__違反法定義務__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__法律責任__。 2.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__民事__責任;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__行政__責任;違反刑事法律,構成__犯罪__的,應當依法承擔__刑事__責任。二、預習測試:1.權利和義務一致性既要求公民依法維護權利,又要求公民依法履行義務。公民依法履行義務應做到( ) A.法律提倡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不容許做的一般不要做。 B.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 C.法律提倡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不容許做的堅決不做 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 2.下列屬于自覺履行法律義務的是( ) A.愛護公共環境 B.文明禮貌 C.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D.助人為樂 3.“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這說明( ) A.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 B.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C.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 D.權利中有義務,義務中有權利 4.我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要忠實地履行義務。忠實履行義務表現為( ) ①積極實施法律所提倡的有益于社會文明和進步的行為 ②法律要求做的,都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都堅決不做 ④依據當代社會道德規范的要求,自覺自愿地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⑤只履行法定義務,不履行道德義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⑤ D. ①②③⑤5.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 。6.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例如,根據我國憲法規定, 和 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7.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 。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8.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 。9.中學生王軍認為:上不上學是我的權利,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讀不讀書是我自己的事,老師管不著。思考:王軍的說法是否正確?請結合本課的相關知識分析王軍的說法。5、現代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維護法律的尊嚴,是對公民的基本要求。請結合本課的相關知識,分別對下列同學的認識加以評析: (1)同學甲: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專門保護,因此我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是我們的權利,誰也管不著。 (2)同學乙:我們班周末去敬老院慰問,這不是法律要求我們做的事,我不去了。四、堂堂清作業1.下面漫畫《厚此薄彼》啟示我們( ) A.權利和義務是可以分割的 B.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的 C.可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 D.享有權利比履行義務更重要 2.下列選項中,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的有( )①勞動 ②受教育 ③服兵役 ④維護祖國統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法定義務都是由憲法規定的 B.違反法定義務都要承擔刑事責任 C.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 D.違反法定義務就是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 4.下列屬于我國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做的行為是( ) A.遵守公共秩序 B.見義勇為 C.扶老人過馬路 D.公交車上讓座5.張某為謀取私利,獵捕、售賣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被當地人民法院以非法收購、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這啟示我們( ) A.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可能會受到法律制裁 B.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應承擔刑事責任 C.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D.只要不違法,我們就可以大膽去做 6.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 A.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B.公民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 C.公民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D.公民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7.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下列選項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A.中學生受父母撫養,成年后要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 B.公民有通信自由,但不能泄露國家秘密 C.公民享有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也不得侮辱他人人格 D.小李在電影院看電影時大聲喧嘩,亂扔垃圾 8.(2019·山東威海模擬)在辯論賽上,小易同學持“法定義務須履行”這一論點。以下最能支撐此論點的論據是( ) ①行使權利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 ②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 ③權利的實現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 ④義務的履行會促進國家和社會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八年級學生小義說:“受教育是我的權利,我想上學就上學,我不想上學就不上。”下列對其說法評析正確的是( ) ①片面地強調自己享有的權利,忽視了自己應履行的法定義務 ②受教育是我們的權利,可以放棄 ③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 ④違反了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0.高鐵列車上,韓某因為煙癮難忍,便跑到列車的廁所里抽煙,致使煙霧報警器報警。根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韓某被處以500元行政罰款。這警示我們( ) A.吸煙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 B.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事處罰 C.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 D.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 11.(2019·廣西欽州模擬)2019年3月3日,欽州市北部灣花卉小鎮格桑花海的美景盛況在中央電視臺直播,花海吸引眾多游客,刷爆了欽州人的朋友圈。作為看花旅游者,我們在觀賞美景時要做個文明人,不要踩踏花草,不要摘花。這是因為( )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 ②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都具有強制性 ③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 ④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張某因酒后駕車,被交警暫扣駕照6個月,并處1 800元罰款,記12分。這警示我們( ) ①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②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 ③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 ④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一名女中學生,在家里,她主動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動減輕父母的勞累;在學校,她刻苦學習,積極參加校運動會等活動,用行動不斷完善自己;在雙休日,她到老年公寓幫助孤寡老人打掃房間,用行動溫暖社會;在閑暇時,她進行文學創作,不斷向雜志社投稿,用行動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有人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她說:“權利就像手上捧著的一顆珍珠,它體現著當家作主的榮耀;義務就像手里握著的一把鋤頭,它意味著要付出辛勞的汗水。我要一手捧著珍珠,一手握著鋤頭。” (1)作為一名公民,為什么要“一手捧著珍珠,一手握著鋤頭”?(2)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肩上承載著沉甸甸的義務和責任。你將如何履行自己的義務?五、課后反思練習題目答案設計:二:1.C 2.C 3.B 4.A 5.相互依存 相互促進 6.勞動 受教育 7.強制性 8.堅決不做 9.(1)王軍的說法不正確。(2)受教育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它不僅是我們應該享有的重要的權利,而且是我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受教育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3)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三、1.C2.D3.A4.D5、(1)同學甲認為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是正確的,認為未成年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錯誤的。任何人都必須守法,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和他人的利益。(2)同學乙的認識是片面的。到敬老院慰問,雖然不是法律要求我們必須履行的義務,但這是法律所鼓勵的,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是我們應該履行的道德義務。四、1-5、BACAC 6-10、DDCCD 11-12、CB13.一名女中學生,在家里,她主動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動減輕父母的勞累;在學校,她刻苦學習,積極參加校運動會等活動,用行動不斷完善自己;在雙休日,她到老年公寓幫助孤寡老人打掃房間,用行動溫暖社會;在閑暇時,她進行文學創作,不斷向雜志社投稿,用行動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有人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她說:“權利就像手上捧著的一顆珍珠,它體現著當家作主的榮耀;義務就像手里握著的一把鋤頭,它意味著要付出辛勞的汗水。我要一手捧著珍珠,一手握著鋤頭。”(1)作為一名公民,為什么要“一手捧著珍珠,一手握著鋤頭”?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④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2)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肩上承載著沉甸甸的義務和責任。你將如何履行自己的義務?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