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全國領先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科技引領未來 創新驅動發展熱點聚焦材料一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 教育部等11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指導意見,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提出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線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在線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資源和服務更加豐富。材料二 2019年5月15日至26日,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上海科技節在上海舉行。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全國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圍繞“科技強國科普惠民”的主題,舉辦了超過2.1萬項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參與人數超過3.1億人次,展示了一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科技創新重大成就。材料三 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于2019年7月20日至26日在澳門舉辦。本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主題是“創新·體驗·成長”。大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多名青少年科技愛好者和200多名科技輔導員,以及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青少年和科技教育工作者代表參加。材料四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頒獎。如今,95歲的黃旭華已不在科研第一線,他把自己定位為啦啦隊隊長,為年輕人搞新技術“鼓勁、撐腰”。去年,黃旭華被授予“共和國勛章”。“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這份光榮屬于核潛艇戰線的每一員。”他說,“我和我的同事們,此生屬于祖國,此生無怨無悔”。曾慶存是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國際數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標志一一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材料五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4F級民用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于2014年12月開始動工,于2015年9月全面開工,時名“北京新機場”。2018年9月,機場定名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2019年9月25日,機場正式投入運營。材料六 北京地鐵的南北向骨干線路16號線成為國內首條覆蓋5G信號的地鐵線路;重慶招募首批5G“體驗官”,感受幾秒鐘下載一部1G高清電影等數字新體驗……5月的世界電信日前后,5G成為最搶眼的技術新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在新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空間技術等顛覆性、戰略性技術上占據制高點,需要下好“先手棋”。正是憑借技術創新,多家中國高科技公司躋身世界級科技巨頭之列,中國北斗、中國高鐵、中國核電等逐漸成為國家名片。材料七 2019年5月17日,無人配送車在開放道路完成測試、國產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在零下30℃完成啟動……51項高精尖產業發展成果,集體“亮相”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場,與前來參觀的公眾“見面”。11 500平方米的展示區里,陳列了一批科技創新重大成就、重大專項成果,特別是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方面的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這些高精尖的“明星科技”,正在深刻影響著百姓生活。材料八 為激勵和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樹立科技界廣泛認可、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加快培育促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材料九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 中央宣傳部、科技部、中國科協在北京公開發布張彌曼、多吉、倪光南、嚴純華、鄒學校、李賀軍、李興鋼、蔚保國、秦川、王杜娟等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先進事跡。這些人有的矢志不移自主創新,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的“板凳甘坐十年冷”,用科研成果贏得世界同行尊重;有的扎根基層一線,為扶貧攻堅和人民幸福付出畢生精力;有的投身社會公益,幾十年如一日開展科普宣傳……他們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展示了新時代中國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風貌。視點分析1.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為什么把“創新”作為主題詞之一?(1)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從總體上看,我國還面臨著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2)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3)創新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國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2.舉辦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有哪些重要意義?(1)可以為青少年搭建展示科技成果和才華的舞臺。(2)有利于激發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強其創造力。(3)有利于培養、提高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有利于為未來科技創新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等等。3.中宣部等發布“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說明了什么?(1)黨和政府重視科技創新、科普,積極推動科技事業發展和科技知識的普及。(2)黨和政府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科技強國建設。(3)黨和政府積極傳遞正能量,激勵科技工作者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貢獻。4.國家發布“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有什么重要意義?(1)有利于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引導公民投身科技事業。(2)有利于提高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科學技術水平,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3)有利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4)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5.為建設創新型國家,青少年應該怎樣向“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1)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2)培養集體意識、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積極發揚團結協作精神。(3)積極承擔自己的歷史使命,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掌握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本領。(5)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6)培養好奇心,善于質疑,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7)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勇于探索、大膽實踐、敢為人先。(8)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投身到科技創新和科普工作中去,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奉獻青春和熱血。6.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創造了40余個國際、國內第一,技術專利103項、國產化率達98%以上,英國《衛報》將其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這說明了什么?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我國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效果顯著。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7.北京大興“智慧”機場有哪些積極影響?方便人們出行,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打造便民機場,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交通運輸行業智能化發展;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8.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綠色節能設計給國際發展帶來哪些啟示?國家發展要貫徹綠色的發展理念;我國要走綠色文明發展道路,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倡導節能、環保、綠色、低碳、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9.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黃旭華、曾慶存,這兩位院士取得的科技創新成就有哪些意義?(1)有利于增強我國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2)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3)有利于促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4)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0.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黃旭華、曾慶存的哪些品質感動了中國大地?熱愛祖國,報效祖國;艱苦奮斗,愛崗敬業;勇于開拓,敢于創新;保守秘密,甘于奉獻。11.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黃旭華、曾慶存,這兩位院士取得的科技創新成就說明了什么?(1)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在不斷提高。(2)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某些領域的科技水平已步人世界先進行列。(3)我國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等。12.歷時30多年,黃旭華團隊終于研制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1)現代科學技術廣泛滲透到社會生產的各個環節,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國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2)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深化教育改革,積極推進教育創新,努力培養各類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要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4)要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注重人才資源的開發,貫徹落實“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13.我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黃旭華、曾慶存的事跡對我們中學生的成長有哪些啟示?(1)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完善自我,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2)熱愛祖國,樹立理想,肩負使命。(3)根據自己的實際和社會的需要確立成長目標。(4)正確選擇人生目標,默默無聞,無私奉獻。(5)努力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等。14.黃旭華說,“我和我的同事們,此生屬于祖國,此生無怨無悔。”談談你的感悟?(1)他們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面對責任,不計較代價與回報。(2)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3)對偉大祖國,我們每個人都懷有最深厚、最純潔、最高尚、最圣神的情感。(4)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15.作為一名當代的中學生,如何將黃旭華、曾慶存的這種精神轉化為我們的實際行動?樹立遠大理想,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積極承擔責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敢于創新;磨礪堅強的意志;積極面對挫折;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回報社會,奉獻社會。16.在科技活動周主會場,各領域高精尖科技的“身影”活躍在各個角落,你感悟到了什么?①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并取得顯著成效,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②我們的生活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③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17.我國取得“一批科技創新重大成就、重大專項成果”的原因有哪些?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我國科技實力不斷增強,為科技創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③黨和政府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④黨和政府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⑤廣大科技工作者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18.舉辦“科技活動周”活動有何意義?①有利于展示我國近年來科技創新方面的巨大成就,助力科技強國建設。②有利于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③有利于增強公眾的科學意識、創新意識,提高科技素養。④有利于推動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19.“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說明了什么?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③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④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20.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我國應該怎樣下好“先手棋”?①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發展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21.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們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把創新熱情與科學求實態度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②弘揚創新精神,積極實踐,敢于質疑,善于質疑,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③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22.弘揚科學家精神有何意義?(1)有利于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2)有利于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匯聚磅礴力量。(3)有利于激勵和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4)有利于樹立科技界廣泛認可、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5)有利于加快培育促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等。23.請你結合實際就“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提幾點建議。(1)崇尚學術民主,鼓勵不同學術觀點交流碰撞,倡導嚴肅認真的學術討論和評論。(2)堅守誠信的科學精神,嚴厲打擊弄虛作假,違背科研誠信的行為。(3)深入科研一線,掌握一手資料,不人為夸大研究基礎和學術價值等。考點演練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2019年7月8日世界銀行發布研究報告,認為中國高鐵的發展經驗值得別國借鑒。報告認為,中國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為高鐵體系發展提供了清晰框架。與此同時,憑借設計和程序標準化,中國建設高鐵成本約為其他國家建設成本的2/3。這表明( )A.我國已經成為科技強國B.我國科技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C.制度創新促進公平正義D.我國科技創新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2.《2018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評價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顯著提升,知識產權運用進步尤為顯著,社會公眾及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意識進一步提高。創新的時代,我們要( )①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②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③吸收別人的核心技術④把教育擺在首要位置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3.Layer近期開發了一款名為Move的概念座椅,旨在改善中短途航班乘客的乘坐體驗。Move通過應用程序分析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向乘客發送消息,以便他們更加舒適地乘坐航班。比如建議他們起身并在艙內移動以改善血液循環或進行座位伸展等。這表明( )①創新就是個人的創意行為②創新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③創新局限于科技領域④當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4.教育部發布的2018年全國教育經費統計快報顯示,2018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6 135億元,比上年增長8.39%。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36 990億元,比上年增長8.13%。這( )A.表明我國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地位 B.是因為教育是發展生產力的決定性因素C.說明我國教育事業取得矚目成績 D.表明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的關鍵時期5.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衛星導航產業也成為繼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之后,發展最快的電子信息產業,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這表明( )①我國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于發達國家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我國在尖端技術的創新方面走在世界最前列④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6.智能化設備、3D打印技術、工業機器人、現代生物醫藥……如今,數字化進程正在重塑傳統生產鏈,匯聚成中國新制造的強勁勢能。這表明(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③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④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9年5月,任正非接受了央視《面對面》欄目的獨家專訪。在專訪中,任正非表示,勝利一定是屬于華為的,因為我們完全靠自己,不靠美國。采訪中他談到禁令、斷供、國際合作、人才、教育、理想等一系列話題,其中教育是他最關心的話題。任正非講到,工業的巨大進步來源于教育和科技的進步,特別是基礎教育,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國防不一定是武器最厲害,反而是教育最厲害。中國將來要和美國競賽,一定要通過重視教育和尊重教師來實現。我就覺得中美貿易的根本問題還是科技教育水平,國家一定要開放才有未來。但是開放一定自己要強身健體,強身健體的最終是要有文化素質。(1)談談你對“教育最厲害”這句話的理解。(2)華為為什么要堅持自主創新,完全靠自己?(3)為打造更多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國品牌,你有哪些好的建議?(至少兩個方面)參考答案1.B 2.A 3.D 4.A 5.C 6.D7.(1)①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④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⑤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2)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只有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發展核心技術,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在發展中不受制于人。③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3)國家: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培養創新型人才。②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③加強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企業:①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淘汰落后產能,緊跟科技發展潮流。②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激勵制度,激發創新活力。個人:①樹立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②珍惜受教育的權利,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學習,不斷創新,開展創造性學習。③細心觀察生活,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多角度思考問題,提高觀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創新精神。④培養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積極參加小制作、小發明和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從國家、企業、個人三個層面各選兩個角度考慮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