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九課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精品學習講義【自主預習】知識點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國家______的。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的兩種基本形式。2.法律是由_____保證實施的。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國家力量做后盾,而其他行為規范主要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證實施。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______特征。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____。自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2019年12月26日表決通過密碼法。通過立法,中國對密碼實行分類管理,推進國家密碼法治建設。這反映出( )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法律的尊嚴靠公民自覺來維護知識點二:法律的作用4.法律強有力地_____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____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5.法律規定我們享有的___,應該履行的____。6.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既受到法律的_____,又受到法律的______。自測:夏某某因超載、使用偽造的機動車行駛證,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公民應該懂得在社會生活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②制裁違法犯罪是法律唯一的作用③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④規范人們的行為是法律唯一的作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答案:知識點一:1.制定或認可 2.國家強制力 最主要3.普遍約束力自測:A知識點二:4.保障 發展5.權利 義務6.約束 保護自測:C 【問題梳理】1.道德、法律等行為規范的共同點是什么?法律、道德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3.怎樣理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①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②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③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重難闡釋】為什么說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1.法律的含義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2.法律的本質法律的本質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我國法律的本質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則:3.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從來源來看,道德規范、風俗習慣是人們長期共同生活而約定俗成、自發形成的,法律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因此,法律體現了國家的意志。制定,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法律、修改或廢止現有法律的活動。認可,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根據實際需要,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上已經存在的某些習慣、道德規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動。(2)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是法律最主要特征。國家強制力包括警察,法院,監獄,軍隊。公安機關是偵察機關;人民檢察院是檢察機關;人民法院是審判機關;監獄是刑罰的執行機關(執行刑罰的機關)?(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法律制裁、懲罰某個人時,如果強調他的身份和地位,主要是指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這一特征,如果不說明他的地位和身份,主要是指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一特征。)?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主要表現在:①任何人不論職位高低、功勞大小,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允許特殊人物存在?②任何人不論職位高低、功勞大小,一旦觸犯了國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例: 材料一:刑法修正案(九)將使用假的身份證件,國家考試中找人替考,在微信、微博發布虛假險情、災情,校車客車嚴重超員及超速,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虐待老病殘幼正式納入刑法制裁的范疇。材料二:近年來,人民法院、檢察機關加大查辦職務犯罪大案要案力度,堅持依法從嚴懲治腐敗犯罪,該重判的堅決重判,對腐敗分子形成有力震懾。(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體現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別體現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3)上述案例啟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法律? 答案:(1)材料一: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材料二: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材料一:法律規定人們享有什么權利、應該履行什么義務,并對侵犯他人權利和不履行義務的行為予以制裁。(法律規定我們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材料二:法律具有制裁違法犯罪行為的功能,并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生活的有序與和諧。(3)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義務,又要依法行使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解析:(1)從設問看,此問屬于“是什么”類問題,要求學生回答材料體現的法律的特征,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根據所學知識,法律的特征有三: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從設問看,此問屬于“是什么”類問題,要求學生回答材料體現的法律的作用。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根據所學知識,法律有規范和保護作用、制裁違法犯罪的作用,材料一規定了公民不可以做什么,體現了法律的規范作用;材料二則說明了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體現了制裁違法犯罪和保護人民的作用。(3)從設問看,此問屬于做法類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如何對待法律,旨在考查學生對法律的認識、落實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難度值中等。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公民要樹立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做到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義務,又要依法行使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名題賞析】1、在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說(?? )①人與人之間,雖然家境有好壞,天分有差異,地位有不同,但在做人資格上是平等的②任何人的人格尊嚴都不容侵犯,誰都不能侵犯別人的人格尊嚴③任何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都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④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違反法律,就要負法律責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 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作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都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在我國,沒有特殊的公民,與沒有特殊的權利。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違反法律,就要負法律責任。故③④選項正確,且符合題意,①選項觀點錯誤,②觀點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D。2、下面能體現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是(??) A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徐才厚涉嫌受賄移送最高人民檢察院,授權軍事檢察機關依法處理B殘疾學生小高收到來自北京的錄取通知書C李某撞人后被保安攔下后高喊:我爸是李剛,有本事你們告去D中共中央鑒于周永康涉嫌嚴重違紀,決定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法律的認識。根據教材知識,法律具有強制性和普遍約束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中A、D體現了法律的強制性和普遍約束力,C的做法是錯誤的。B中殘疾人能夠平等的接受受教育的機會,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正確答案選B。3、在“適用范圍或對象”這一問題上,法律區別于道德、紀律等規則的特征是 ( ) A.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B.法律體現人民的意志C.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D.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答案:A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中關鍵詞“適用范圍或對象”,在這點上,法律與道德、紀律等規則的最大區別是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因此A符合題意。【達標訓練】1、右邊漫畫表明( )①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②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③法律只制裁行賄受賄行為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2、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敗力度空前加強,有各級官員甚至包括四川省政協主席李春城在內的多位高官落馬,被依法判處刑罰。這表明(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B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C法律對全體公民具有普遍約束力D對于高官違法,國家會加重處罰3、內有“打虎”,外有“獵狐”。境外不是法外,違法犯罪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們追回來繩之以法。截至5月14日,“獵狐2015”專項行動啟動一個半月,公安機關從32個國家和地區抓獲150名外逃人員。這說明( ) ①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②我國法律是懲治違法犯罪的有力武器③法律只嚴懲外逃人員 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并下達死刑執行命令,對 “級別最低、數額最大、手段最惡劣”的貪污案件的案犯羅亞平依法執行死刑。這一案例說明( )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B法律只對違法分子具有約束力C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D只有犯罪行為才承擔法律責任5、“法律是根高壓線,誰碰上它誰觸電;法律是個守護神,懲處違法護好人。”這句話體現了我國法律( )①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②制裁違法犯罪行為 ③保護公民的一切利益 ④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下圖為不同時期的“法”字:“法”在古漢語中曾有“刑、法、律、法律”等稱謂,如“夏有亂政,而作禹刑”“李悝編法經”“商鞅改法為律”“唐律”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直言:“濂,刑也。平之如水,從水……”“溏”從“薦”(zhi),“離”是傳說中的一種獨角獸,它有明辨是非、判斷曲直的神性;“灌”從“水”,表示法律追求公平如水;“漶”含“去”,延伸出懲惡揚善之義。今天,“法”已是我們的時代主題詞。今天,表明公平如水、懲惡揚善的“水”“去”仍是“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深刻揭示了法律的( )①規范作用②預測作用③促進作用④保護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多個微信群傳播一則信息稱:“某中心公園發生團伙搶小孩未遂事件,人已逃跑,作案車輛留在現場,呼吁民眾提高警惕。”經核實,該情況實為縣公安局民警在處理一起家庭糾紛。經查,散布該網絡謠言的網民真實身份為吳某。對此,公安機關依法對吳某興作出罰款500元的處罰。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法律通過規定公民的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B.法律通過規定公民的權利來規范人們的行為C.言論自由是公民的權利,公民想怎么說就怎么說D.公民沒有言論自由8、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新增規定包括網絡購物七日內可無理由退貨。新增這一規定( )①說明法律強有力地保障著我們的日常生活②有利于保護網絡購物者的權利③說明網絡購物者開始成為“上帝” ④說明我國法律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9、任何社會都有一定的行為規范,規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由于社會生活是多方面的,用來約束調整人們行為的社會規范也是多種多樣的。(1)請列舉兩種調整人們行為的社會規范。(2)規范中,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它的特殊性表現在哪幾個方面?10、觀察右面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你對漫畫中爸爸和媽媽的說法有何評價?(2)該漫畫給我們什么啟示?答案1.C2.C3.C4. C5. C6.B7.A8.B9.(1)道德、法律、風俗習慣、公約、守則等。(2)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②法律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③法律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10.(1)爸爸、媽媽的說法都是錯誤的。①爸爸的說法是用暴力手段打擊報復對方,不符合法律的要求,會受到法律制裁;②媽媽的說法是缺乏維權意識的表現,這樣不僅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也會縱容商家的這一做法。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應通過法律解決糾紛,維護自己的合法群益,而不能運用非法手段,否則,將會受到法律制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