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與世界共發展項目一 中國的機遇與挑戰學案設計新課導入成績屬于過去,未來仍待創造。中國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但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長。走在發展的道路上,總會遇到新問題、新困難、新挑戰。機遇與挑戰并存。抓住機遇,克服困難,中國的發展道路才會越走越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中國的機遇與挑戰。學習目標1.了解中國當前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2.看到中國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新風險、新挑戰、新機遇,增強憂患意識;明確面對機遇和挑戰的正確態度和要求。3.培養客觀分析國內國際形勢的能力,正確分析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4.我們要樹立全球意識和國家觀念,要增強信心,運用自身的智慧,將困難和挑戰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和契機,提高自身素質,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更好地為祖國服務。自主學習1.我國面臨哪些發展契機?(1)內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 ,為經濟發展從“中國 ”向“中國 ”轉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外部: 、 、 、 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3)國際合作:中國的 不斷提升,在 、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 與 ,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 ,更加 。?2.面對發展契機,我們怎么做?(1)機遇稍縱即逝。抓住 ,勇于 ,發展就能再上新臺階。?(2)坐等觀望,猶豫懈怠,往往 ,陷于被動。?3.我國面臨哪些新機遇與新挑戰?(1)近年來,受全球經濟 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 與 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2)“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 。?(3)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 ”發展戰略帶來了更多風險。?4.為什么“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隨著國家 和 素質的提高,人們的收入不斷增長。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 ,另一方面使企業勞動力 上升。為降低制造 ,一些傳統制造企業將工廠遷往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急需轉型升級。?5.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怎么辦?(1)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綜觀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的發展仍處于重要 。我們要 ,順勢而為,贏得主動。?(2)面對成績,我們要有 ;面對困難,我們要 ,運用自身的智慧,將困難和挑戰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和契機,開創新的局面。?合作探究探究一 認識發展契機“一帶一略”戰略構想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實現戰略轉變,這種轉變說明了什么?探究二 新風險 新挑戰觀察漫畫,說說其體現了哪些道理。 探究三 機遇與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符合各國共同利益。當前,世界經濟仍然面臨諸多復雜挑戰,新增長動能缺乏,增長分化加劇。要充分利用一切機遇,合作應對一切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國家應該怎么做?課堂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從G20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青島上合組織峰會,習近平主席圍繞全球經濟治理所提出來的一系列主張,贏得世界喝彩。這表明( ) A.我國已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B.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C.我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D.我國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超級大國2.成績屬于過去,未來仍待創造。中國的未來將會更美好,但是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長,走在發展的道路上,機遇與挑戰并存。下列屬于我國面臨的新的發展契機的是( )①百業俱興,政通人和 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③勞動力成本上升 ④綜合國力不斷提升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代表之一,它是“中國智造”和“中國創造”的最佳詮釋。這說明( )①只有創新,企業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②只有高鐵能自主創新 ③“中國制造”必須向“中國智造”轉變 ④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創新最強的國家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4.產業升級是中國制造業的必經之路,智能制造將貫穿整個過程。“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基礎有( )A.中國已經具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經驗B.中國的基礎設施全球第一C.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D.世界頂尖的科技人才都在中國5.改革開放40多年來,抓住創新、品質、開放等關鍵詞,中國制造形成了完整的制造業體系,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正逐步擺脫“世界工廠”的符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尤須加速轉型升級,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這是因為 ( )①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企業勞動力成本也上升了 ②一些傳統制造企業將工廠遷往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 ③中國已經不再需要傳統制造業 ④“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6.“現在是投資意大利的絕佳時機,我們非常歡迎中國企業來意大利考察投資。”2018年4月13日,在浙江寧波舉行的“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環境說明會上,意大利駐上海總領事館商務領事積極“吆喝”介紹意大利,尋求意大利與中國的合作新機遇。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壯大,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把進一步吸引中國合作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中國組團“吆喝”尋求合作表明了什么?課后提升一、單項選擇題1.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在迅速增長的過程中,也正面臨著多種風險和挑戰。下列屬于挑戰的是( )①國際上局部地區持續動蕩 ②恐怖主義持續蔓延 ③一些國家因政府更迭而導致政策法規發生變化 ④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2018年以來,全球經濟總體延續復蘇態勢,但受全球貿易摩擦及金融環境變化等影響,下行風險逐漸累積,同步性有所減弱。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都已經得到穩妥解決B.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沒有矛盾與風險C.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D.中國經濟不需要轉型升級3.2019年3月29日下午,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在博鰲舉行,為期4天的論壇年會正式落下帷幕。連日來,來自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 000多位政界、工商界代表和智庫學者參加本次年會,在這里展開智慧與思想的碰撞,為亞洲和世界的發展提供“博鰲方案”,貢獻“博鰲智慧”。這表明( )①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 ②許多國家愿意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 ③坐等觀望、猶豫懈怠,往往錯失良機④只有中國能引領世界發展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4.材料一 2018年7月7日,2018 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在北京開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在題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的新周期和新機遇》的演講中表示,未來十年中國面臨著四大發展機遇,都是基于我們內需的擴大,而不是基于出口規模的擴大。具體而言,有四個經濟增長點:第一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二是服務業,第三是新一代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第四是通用航空業。現在中國的鐵路、公路、航運網絡的規模都已經超過了美國,但是在通用航空領域,我們和美國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差了2—3個數量級。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增長空間,通用航空業已經形成一個萬億級的產業集群。鄭新立表示,以上四大增長空間全部啟動,四個發動機同時拉動中國經濟的增長,未來十年中國經濟保持6.5%以上的增長速度沒有問題。材料二 在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雙重影響下,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的復雜程度將繼續加深,可能出現經濟增長下行與系統性風險上升壓力并存的局面。國際方面,2018年全球經濟仍然難有起色。原因包括:第一,新科技革命仍未啟動,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導致全球總需求增速放緩;第二,QE和經濟刺激政策大規模使用,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和邊際消費傾向下降,進一步加速總需求的不足;第三,貨幣政策已接近極致,財政政策也沒什么空間,結構性改革推進難度比較大。(1)結合材料一,說一說中國在發展中面臨哪些機遇。(2)結合材料二,說一說中國在發展中有哪些挑戰。(3)面對機遇與挑戰,青少年該怎么辦?參考答案【自主學習】1.(1)積累 制造 智造 (2)和平 發展 合作 共贏 (3)國際影響力 經濟合作 穩定 增長 發展空間 有所作為2.(1)機遇 創新 (2)錯失良機3.(1)大環境 矛盾 風險 (2)轉型升級 (3)走出去4.經濟發展 勞動力 生活水平 成本 成本5.(1)戰略機遇期 審時度勢 (2)憂患意識 增強信心【合作探究】探究一 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探究二 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各種挑戰;中國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和風險;需要我們運用自身智慧,將困難和挑戰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和契機,開創新的局面。探究三 ①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③推進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強教育創新和科技創新;④增強全球意識和國際競爭意識,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不移地走和平、合作、發展道路;⑤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贏得主動。面對成績,我們要有憂患意識;面對困難,我們要增強信心,運用自身的智慧,將困難和挑戰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和契機,開創新的局面。【課堂練習】1.B 2.D 3.B 4.C 5.B6.①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②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與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課后提升】1.A 2.C 3.B4.(1)①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經濟發展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奠定了良好基礎。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2)①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②國際上局部地區持續動蕩、恐怖主義持續蔓延、一些國家因政府更迭而導致政策法規發生變化,使中國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和風險。③為降低成本,一些傳統制造企業將工廠遷往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3)①樹立全球觀念和開放意識,有“勇立潮頭敢為先”的精神,與人民同呼吸,與祖國共命運,勇于承擔振興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責任;②善于學習,勇于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③面對成績,要有憂患意識;面對困難,要增強信心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