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中考一輪復習】八上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精品復習學案【復習目標】1.維護秩序靠規則。 2.自覺遵守規則。3.尊重他人的意義。 4.誠信的意義。5.違法行為。 6.犯罪與刑罰。7.加強自我防范。 8.規則與自由的關系。9.做文明有禮的人。 10.踐行誠信。11.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12.運用智慧應對犯罪。【復習要點】1.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2.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道德、紀律、法律等。3.社會秩序的作用(1)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2)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4.規則與自由的關系(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5.自覺遵守社會規則(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會規則,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約束,即自律。自律就是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做到自覺遵守規則。(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6.維護與改進規則(1)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2)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7.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2)積極關注、重視他人;平等對待他人;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欣賞他人。8.文明有禮(1)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同時,我們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9.講誠信(1)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一個價值準則,是一種道德規范和品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也是一項民法原則。(2)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一個人真誠老實、篤守諾言,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贏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虛作假、口是心非,就會處處碰壁,甚至無法立身處世。(3)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4)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10.做一個誠信的人(1)樹立誠信意識。我們要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2)運用誠信智慧。當尊重他人隱私與對人誠實發生沖突時,我們應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權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3)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11.法律的作用(1)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2)法律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3)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12.違法行為及分類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13.認識犯罪和刑罰(1)①犯罪的含義: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②犯罪的特征: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2)①刑罰的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②刑罰的種類: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14.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1)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3)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4)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15.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16.青少年應對違法犯罪要有勇有謀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但是,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因此,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典例分析】例1 (2019年黑龍江大慶中考)乘車時要自覺排隊,依次上車;參觀游覽時,要愛護公物;觀看電影時,要安靜。我們自覺維護社會秩序,是因為 ( )①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②破壞社會秩序都要受到刑罰處罰③社會秩序就是公共場所秩序 ④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社會秩序的重要性。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有了良好的社會秩序,社會生活才能正常進行,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①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②說法錯誤,只有構成犯罪才受刑罰處罰。③說法錯誤,公共場所秩序只是社會秩序的一部分。故選C。例2 (2019年湖南長沙中考)漫畫《馬路殺手》(如圖)警示我們( )①遵守規則維護規則 ②行使權利捍衛權利③珍愛生命敬畏生命 ④調節情緒控制情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漫畫可知,體現了維護規則要從自己做起,維護規則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需要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公民要有規則意識,遵守規則,按規則辦事,社會的運行才會順暢有序,要珍愛生命敬畏生命,調節情緒控制情緒,①③④是正確的選項;②選項《馬路殺手》是不能正確行使權利的表現。 故選C。例3 (2019年廣東省中考)《禮記》中說: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這告訴我們( )A.鸚鵡和猩猩都有它們的語言 B.每一種生命都有自身獨特性C.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之本 D.“禮”的主要表現是語言文明答案:C【解析】“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意思是說人因為講禮儀,才會與飛禽走獸區分開,強調了人要講文明,懂禮儀,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之本。選項C說法正確,符合題意;選項ABD只是字面理解,片面的理解,不符合題意。故選C。例4 (2019年貴州安順中考)右圖漫畫告訴我們( )A.個人不良信用記錄不必小題大做B.人無信而不立,信譽是金C.個人不良信用記錄對個人發展沒有影響D.個人不良信用記錄不可避免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講誠信。結合教材,分析漫畫,在現實生活中,要珍惜個人的信用記錄,人無信而不立,信譽是金,杜絕不良記錄。所以B正確;A錯誤,不良記錄對我們影響很大;C錯誤,個人不良信用記錄對個人發展有很大影響;D錯誤,個人不良信用記錄可以避免。故本題選B。例5 (2019年湖北武漢中考)劉某因販毒、搶劫,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6萬元,賠償刑事附帶民事原告經濟損失15萬元。分析案例,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死刑、剝奪政治權利屬于主刑B.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C.剝奪政治權利、罰金、賠償經濟損失屬于附加刑D.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的必然法律后果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刑罰的相關知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罰金和驅逐出境。據此分析,A、C均錯誤;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質的特征,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標志,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的必然法律后果,據此可知,B錯誤,D正確。故選D。例6 (2019年福建福州中考)“未成年人經驗少,自我保護少不了,遇到侵害莫驚慌,靈活機智巧周旋。”這段話告訴我們,在遭遇不法侵害時要 ( )A.增強防范意識B. 保持沉著冷靜C. 設法制服侵害者D. 尋求法律幫助答案:B【解析】從題干“自我保護少不了,遇到侵害莫驚慌,靈活機智巧周旋。”的表述中即看出,未成年人在遭遇不法侵害時要保持沉著冷靜,設法保護自己,所以B是正確的選項;增強防范意識、設法制服侵害者、尋求法律幫助在材料中體現不出來,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強化訓練】1.俗話說:“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礎。”這句話告訴我們( )① 良好的社會秩序能使我們正常地與人交往、相互幫助②良好的社會秩序,能促進社會生活的和諧幸福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④良好的秩序能保證公共生活順利的實現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2.無論是游戲還是比賽都要有規則,社會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則,有的形諸筆墨、見于文字,有的傳為口碑、約定俗成。它像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我們。關于社會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約定②青少年年齡小,與社會規則無關③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紀律、道德、法律等④只在公共場合才有規則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3.下列行為中,屬于不遵守騎車交通規則的是( )A.騎自行車包括電動自行車,應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不能駛入機動車道B.騎車時不要揪肩搭背、嬉笑打鬧、數車并行C.騎自行車在市區道路上可以帶人,但不要雙手離把D.不要在騎車時戴耳機收聽廣播,使用隨身聽、MP3等4.尊重是現代文明的基石,尊重人有利于人際關系的融治和社會的和諧,尊重人表現在( )①悅納他人、同而不和②尊重朋友、言聽計從③理解他人、平等待人④維護公共秩序、遵守社會規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每當客人來訪,魯迅先生都會親自為客人倒茶。客人告辭,如果是在晚上,先生總是要端著燈將客人送至門外,直到客人走遠。先生的行動告訴我們( )①尊重他人要從小事做起②誠信是做人的準則③待人接物要謙和有禮 ④友善是中華傳統美德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6.“一諾干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些成語告訴我們( )①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②失信就要承擔法律責任③一旦做出承諾,就應努力去實現④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以下說法中,最能反映漫畫核心含義的是( )A.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利B.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美德C.言談舉止彬彬有禮,是我們贏得他人尊重的前提D.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利于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8.我國公民維護權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 )A.法律B.訴訟手段C.道德D.非訴訟手段9.《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規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給于治安管理處罰。這表明吸食毒品( )A.是一般違法行為 B.是嚴重違法行為 C.應受刑事處罰 D.應負民事責任10.在某市開展的警示教育中,市紀委公布了一批領導干部貪污腐化、最后鋃鐺入獄的案例。這些案例中領導干部犯罪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 )A.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 B.觸犯了刑法C.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D.應當受到刑罰的處罰11.在現代社會,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堅持底線思維,要求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下列選項符合底線思維要求的是( )A.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B.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C.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D.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12.陜西漢中的張扣扣22年前目睹母親被鄰居王自新打死,2018年除夕中午,張扣扣持刀殺死了王自新及其兩個兒子。張扣扣在自我辯護時稱:我是為媽媽報仇。2019年4月11日,陜西高院對張扣扣案二審裁定,維持漢中中院的死刑判決。上述案例說明 ( )A.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B.張扣扣為母復仇,應當從輕處罰C.觸犯刑法應當受刑罰處罰 D.為母復仇屬于正當防衛13.(2019年內蒙古巴彥淖爾中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不學禮,無以立。——孔子人而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從上而兩句話中選一句作為人生格言,說說你的理由,14.【法在心中 健康成長】小輝是學校的法制宣傳志愿者,他常常用以案說法的形式進行普法宣傳。請你對他收集到的生活案例進行思考,探素我們成長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案例:小倔在上初一時被評為三好學生,進入初二后,由于長期與社會上的小混混交往,受其“讀書無用”觀點的影響,上課打瞌睡,經常曠課,不完成作業,進營業性網吧,在QQ空間向同學發布恐嚇信息,老師多次教育,小倔不改,糾集他人結伙滋事,多次欺凌弱小。攜帶管制刀具,老師和領導多次教育,但小倔然不改。直到初三下期的有一天,他與混混小張一起攔路槍動學生小強的錢包,并把小強打成重傷,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人民法院考選到小是未成年人,在審判過程中進行了不公開審理,經過審理,人民法院判處小有期徒刑4年。(1)辨行為:你能說出小倔的哪些行為是嚴重不良行為?哪些行為是犯罪行為?(2)懂道理:小倔“三好學生”蛻變為少年犯的經歷讓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3)表決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違法犯罪?15.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觀察漫畫《獲刑》(見圖),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⑴漫畫中某乘客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請從危害性角度,分析其獲刑的主要原因。⑵漫畫警示我們必須增強哪些意識?(寫出兩點)答案1.D2.B3.C4.D5.C6.C7.D8.A9.A10.C11.C12.C13.“不學禮,無以立“強調禮的重要性。禮體現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的品質。文明有禮能促進社會和諧,是立身處世的前提,在一定條件下體現國家形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誠信的重要性。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也是一項民法原則。誠信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14.(1)“違反校紀校規,經常曠課,有時還夜不歸宿,天天到網吧玩游戲”屬于不良行為;“搶劫,把受害人打成重傷”屬于犯罪行為。(2)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要提高法律意識,學法、知法、用法、守法;增強自我控制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努力學習;謹慎交友。(3)①要認識到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②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自覺守法;④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15.⑴ 刑事違法行為;搶奪方向盤,嚴重危害車上乘客和路上行人的安全,觸及刑法。⑵ 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提高規則意識,自覺遵守社會規則。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