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中考時政專題復習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系列之一全民眾志成城 創新科技抗疫【熱點點擊】熱點一 2020年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要把新冠肺炎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綜合多學科力量,統一領導、協同推進,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創新、病毒溯源研究、心理康復、生物安全等方面都作出了具體要求。熱點二1.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華大基因迅速意識到,提供準確、特異的檢測試劑盒,對于疫情防控尤為重要。2020年1月14日,華大基因官宣,下屬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前身為感染防控事業部)第一時間研發成功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收樣3小時即可出具檢測結果。2. 2020年2月16日,山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陳蕾博士牽頭的攻關小組,聯合濰坊安普未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快速檢測試劑盒。整個檢測過程只需要不到20分鐘,從而大大降低了檢測人員的感染風險,增加了操作安全性。3. 2020年2月17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王傳新教授聯合山東師范大學、濰坊康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立聯合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和免疫層析法),最快3分鐘內即可出結果。熱點三 2020年3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科技研發攻關最新進展情況。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進程一直備受關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新冠肺炎疫苗正按照五條技術路線研發,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估計部分疫苗4月份有希望進入臨床或應急使用。【知識鏈接】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2.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發展科技、教育是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3.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4. 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5. 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為人類帶來巨大財富,推動社會取得長足進步。創新的根本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6.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必須提高教育創新能力。7.弘揚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時代精神的重要內容,大力弘揚創新精神,提高我國創新能力。8. 目前,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但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 9.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 10.勇于承擔責任。我們青少年要牢記歷史使命,明確社會責任;要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本領;要從小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為振興中華而奮斗。11. 中學生應怎樣培養創新精神和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中學生應該怎么做?) (1)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明確社會責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揚艱苦奮斗精神。(2)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把創新熱情和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豐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3)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權威挑戰,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 (4)多動腦,勤動手,在實踐中創新,積極參加各種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等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實戰演習】一 單選題1、2020年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這說明了( )①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②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③科學技術是決定一切問題的關鍵④抗擊疫情只需要科技的發展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疫情來襲,多家企業和科研機構爭分奪秒研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和疫苗,說明了()①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科技的進步是科技工作者的事,與我們無關③科技的進步需要我們不斷創新 ④多家企業和科研機構研發疫苗只是為了增加企業收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3.2020年2月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等部門聯合印發意見,《意見》提出,要靈活處理疫情防控期間的勞動用工問題。有條件的企業可安排職工通過電話、網絡等靈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務。說明了()①科技改變生活,工作方式在不斷變化 ②利用網絡手段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③中華全國總工會等部門創新了工作思路,與時俱進 ④網絡協助抗擊疫情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餐飲店把后廚變成直播間、大廚直接帶貨,各大汽車品牌開始“云賣車”、手機品牌排隊開新品“云發布會”、全國500個樓盤直播“云賣房”,明星們開了一場場“不見面音樂會”;連各大博物館的國寶也開始在線“云工作”....這些“云操作”背后,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國各行各業奇起自救和不斷前進的身影。這啟示我們(??)??A.科技創新是我國時代精神的核心? ?B.創新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C.科技創新將為企業帶來豐厚利潤???D.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已經獨占整頭二 材料分析題閱讀【熱點點擊】中的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 習主席說,“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2、當疫情來襲,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成立科研攻關專家組,加緊科技研發攻關,這說明了什么?3、作為未來的接班人,青少年如何在實際行動中培養創新精神。【參考答案】一單選題 1C 2D 3C 4A二 材料分析題1.(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2)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發展科技、教育是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3)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4) 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5)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為人類帶來巨大財富,推動社會取得長足進步。創新的根本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2、(1)創新的根本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2)創新精神表現在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3)科技工作者具有勇克難關、堅韌不拔的信念。(4)我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3、參見【知識鏈接】11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