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中考一輪復習】九上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精品復習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中考一輪復習】九上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精品復習學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中考一輪復習】九上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精品復習學案
【復習目標】
1.理解中華文化主要內容及發展特點,知道中華美德的重要性與內容。
2.能正確認識中華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3.增強對中華文化和美德的認同感,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4.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
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
6.掌握民族精神的意義,知道民族精神的內容。
7.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做到弘揚民族精神,做守望家園的傳承者。
8.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
9.民族精神的意義。
10.弘揚民族精神。
11.知道我國人口現狀及其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了解計劃生育政策,理解我國資源的現狀。
12.把握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認識計劃生育取得的重要成就。準確把握我國的環境危機。
13.明確我國目前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14.我國人口方面的國情、我國的資源現狀。
15.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
16.知道建設生態文明的原因和方式,把握堅持綠色發展的做法。
17.懂得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必要性,學會建設生態文明。
18.樹立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觀念。
19.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20.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復習要點】
1.中華文化的形成、內容和特點
(1)形成: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就在中華大地上勞動和生活。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2)內容: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等,共同組成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3)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文化自信的含義、來源以及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1)含義: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來源:①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不僅來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傳承與創新、發展,更來自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來自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②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3)如何堅定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增強文化自信,既要夯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又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還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
3.中華傳統美德的豐富內涵
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其中,有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有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有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等等。
4.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必要性和要求
(1)必要性
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精華所在。
(2)對青少年的要求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②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③美德走進生活、走向未來,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5.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
(2)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
(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
7.中華民族精神的品格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
8.高揚民族精神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中華民族曾歷經無數考驗,面臨種種災難,但從來沒有在艱難困苦面前退縮過、屈服過、沉淪過,總是百折不撓、知難而進。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
(1)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
(2)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
(3)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9.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的表現
(1)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
(2)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
(3)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
10.青少年應該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
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
1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中國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共識,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2)①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②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④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⑤引領社會全面進步。
1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是什么?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個人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
13.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
(2)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應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
(3)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有志則國振興。構筑中國價值,中國少年當爭先。
14.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
(1)人口國情: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要國情。
(2)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
(3)新的特點:①增速趨緩;②出生率低;③老齡化加劇;④男女性別比失衡;⑤城鄉分布不均衡;⑥“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
15.我國人口形勢的嚴峻性
①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②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
③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
④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
16.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1)實行計劃生育的作用
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2)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
2016年,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子女政策,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17.我國資源環境危機
(1)我國的資源現狀
①優勢: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
②劣勢: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
(2)我國環境形勢嚴峻
①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由于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呈高發態勢,成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②危害: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人類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
③應對措施: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18.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必要性: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作為自然的一部分,③人類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④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⑤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2)內涵: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
(3)要求:①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19.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要求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
(1)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2)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20.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1.建設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22.建設美麗中國
(1)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
(2)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緊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典例分析】
【例1】(2019年浙江舟山中考)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在杭州舉行,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家中外知名企業,開展茶葉貿易,交流分享茶文化。這反映了( )
①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②中華茶文化的魅力得到展示
③中國與世界攜手共同發展
④中國作為發達國家擔當責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的舉行,有利于展示中華茶文化的獨特魅力,有利于促進文化交流發展,體現了中國與世界攜手共同發展。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①說法錯誤,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④說法錯誤,我國不是發達國家。
【例2】(2019年江西省中考)2019年4月連云港“在海一方”公園舉行《我和我的祖國》廣場活動,活潑的民族舞,深情的二胡演奏,身穿漢服的孩子,用歌聲、舞蹈和畫筆描繪心中的祖國,吸引了眾多市民自發參與到活動中。這一活動有利于( )
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③尊重外來文化,正確學習和借鑒
④增強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詳解】材料中獎的是公園舉行活動吸引市民自發參與。①是正確的,開展這樣的活動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是正確的,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③是錯誤的,材料中沒有提到外來文化,排除。④是正確的,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文化。①②④是正確的,故本題選B。
【例3】(2019年湖南株洲中考)“來不及溫一壺詩酒,與你煮盡千古風流……元旦剛過,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演員魏某和他的同事就冒著冬寒的料峭,來到2019“送戲下鄉”惠民演出的第一站淥口區朱亭鎮,還把大型民族歌舞劇《英雄》搬到田間地頭,嬴得了當地群眾的熱烈好評。把大型民族歌舞劇《英雄》搬到田間地頭的意義是( )
①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②傳播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③推動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④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質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把民族歌舞劇搬到田間地頭的意義。把大型民族歌舞劇《英雄》搬到田間地頭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傳播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質量,①②④符合題意;民族歌舞搬到田間地頭屬于文化建設,不是生態文明建設,③不符合題意。故選C。
【例4】(2019年湖南懷化中考)2019年4月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珍愛美麗地球守護自然資源”。我市下列行動符合主題要求的是( )
①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倡導綠色生活,做人類家園的守護者;
②樹立尊重、順應、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守護碧水藍天;
③全面實行“河長制”,排查各類污染源,依法保護環境;
④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大力推進植樹造林,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宣傳主題為“珍愛美麗地球守護自然資源”,出行方式不僅可以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也可以推廣步行、公交出行等多種出行方式,①錯誤。樹立尊重、順應、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守護碧水藍天,有利于建設美麗中國,符合主題,②③④正確。
【例5】(2019年四川達州中考)2019年2月1日,《求是》雜志發表《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一文。文章強調,我們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要求我們 ( )
①堅持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②堅持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③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④嚴格遵守民法總則中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原則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知識,根據題文我們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這要求我們堅持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持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嚴格遵守民法總則中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原則,①②④符合題意;③表述錯誤,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故排除,故排除ACD,選B。
【例6】(2019年湖南株洲中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提出,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實現由“單獨二孩”向“全面二孩”政策的轉變。我國生育政策調整的主要目的是( )
A.促進人口快速增長,徹底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
B.促進人口快速增長,加快我國城鎮化進程
C.促進人口快速增長,實現我國經濟高速發展
D.適當控制人口,推動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了計劃生育的有關知識,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口膨脹的問題,人口問題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計劃生育的目的是要使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既不要快速增長,又提倡越少越好,故A、B、C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強化訓練】
1.新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最引人關注的變化是,古詩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學段增為129篇,切中段增為132篇。除古詩詞、文言文外,還增設了專題欄目和楹聯、成語、諺語、歇后語等傳統文化內容。這一變化( )
①有利于學生陶冶情操,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
②有利于增強中小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③可以抵制外來文化對我國文化本業的影響
④有利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 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上,各國藝術家表演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古典與流行、東方與西方、傳統與新銳等不同類型的優秀音樂作品各煥異彩、亮點紛呈,讓中外觀眾大享視聽盛宴。可見( )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B.中華文化深刻地改變著世界
C.文化交流豐富人們精神生活 D.文化交流必須弘揚外來文化
3.秦漢時期,中醫藥就傳播到朝鮮、日本;上世紀中葉起,全球先后掀起針灸熱、中藥熱。未病先防、天人相應、陰陽調和等理念引領著人類健康發展方向。這反映了( )
①中華文化綿延不絕、博大精深的特點 ②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
③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動力 ④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發展的深刻影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FAST望遠鏡之父——南仁東,吉林的驕傲。他帶領團隊耗時22年,用畢生精力筑就中國天眼,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他身上體現了( )
①艱苦奮斗精神
②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
③以自立意識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④敬業樂群、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下列語句與下邊漫畫中體現的美德相一致的有( )

①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②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③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④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師大教師座談時強調,“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下面做法符合習總書記要求的是 ( )
①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學雷鋒實踐活動
②學校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③學校組織部分團員赴延安革命圣地開展研學活動
④學校開展防震演練活動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四本書反映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一價值準則。這一價值準則是( )

A.愛國 B.敬業 C.誠信 D.友善
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明確了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相關單位和生產經營者的納稅責任。征收環境保護稅( )
①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②增加了企業負擔,妨礙其發展
③強化了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④其目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住建部的一項調查數據表明,中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沒有合適場所堆放垃圾,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80萬畝。人生活在城市里,城市受困于垃圾中。對于所謂的“垃圾圍城”以下認識正確的有 ( )

①“垃圾圍城”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②“垃圾圍城”說明我國的環境問題依然嚴峻
③“垃圾圍城”威脅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④“垃圾圍城”說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相矛盾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0.如今,網購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一郜分。2017年,中國的快遞業務量已升到400億件,相當于每個中國人一年要收發30個快遞。但是,網購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煩惱--塑料泡淶、包裝箱等大量的快遞包裝已嚴重國擾著人們的生活。對此,我認為( )
①商家應提高快遞包裝的質量,便于回收二次利用
②快遞企業要對包裝統一回收再利用
③政府應出臺相關制度,要求綠色化、減量化快件包裝
④網購者應當將快遞包裝分類處理,不能回收的就直接燒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對如圖漫畫認識正確的是( )

①人類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②人類要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
③人類可以對大自然隨心所欲
④我國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從“兩個一百年”中的“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十九大提出的“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目標增加“美麗”一詞是( )
①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
②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
③旨在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的全面發展進步
④說明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國歌是表現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用來歌頌與激勵一個民族的自信與凝聚力的歌曲。“起來!不愿做奴求的人們……”字字鏗鏘,句句雄壯的歌詞伴隨著激昂的旋律,在無數場合讓億萬中國人內心澎湃。
(1)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怎樣的偉大民族精神?




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年。對每一個中國個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2)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你會落實哪些愛國行動?




14.【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材料一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生態環境領域,人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高速工業化、城鎮化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人民對于新鮮空氣、清潔水、良好環境質量的美好需求難以得到完全滿足。
(1)結合材料一,具體闡述我國現階段在環保領域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是什么意思?這一欠賬有哪些方面的具體表現?




(3)要還清欠賬,意味著我們要堅持走什么樣的發展之路?





15.【感受祖國變化關注家鄉發展】
“何武所至,無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謂遺愛……”930多年前,一代文豪蘇東坡謫居黃州寫下的一篇《遺愛亭記》,讓民為邦本的遺愛湖精神傳頌千古。
傳承歷史文明,一湖溶大愛;凝聚山川靈秀,千載寄深情……930多年后的今天,黃岡市委、市政府歷經12年不懈努力,把一座污水橫流的臭水湖建成華中最大的集生態保護、文化傳承、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開放式公園,享有一城湖水半城春的美譽。
這是一項文化工程。東坡文化的注入和遺愛主題的表達,形成了遺愛湖公園獨一無二的內涵與氣質。
這是一項生態工程。遺愛湖公園建設將生態恢復重建作為第一要務,將“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作為施工的第一選擇。
遺愛湖是一座公園,是一幅畫卷,是黃岡人的詩和遠方。
市委書記劉雪榮指出,這是市委、市政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重大成果,是黃岡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是黃岡改革開放40年成果的縮影,是全市人民團結拼搏、共同奮斗的結晶。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什么?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和政府為什么要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3)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我國應如何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4)“東坡文化的注入和遺愛主題的表達,形成了遺愛湖公園獨一無二的內涵與氣質”,請你說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
1.C2.C3.A4.A5.C6.A7.A8.B9.D10.B11.B12.A
13.(1)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報效祖國;遵紀守法;維護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做有損國家形象的事情;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
14.(1)人民對優美生活環境的需求與生態環境持續惡化之間的矛盾。
(2)我國現階段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不容樂觀。具體表現:①江河湖海的水體受污染;②大氣污染;③生物物種滅絕加速;④垃圾包圍城市。
(3)我們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或綠色發展之路)。
15.(1)改革開放。
(2)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3)①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②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讓人民群眾確切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增進民生福祉。③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④必須遵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4)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②是中國特色社會義核心價値觀的重要源泉;③是我國在世界文化激流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口县| 鹤山市| 丹东市| 峨边| 柞水县| 新河县| 汝城县| 丹江口市| 屏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福鼎市| 太康县| 卢氏县| 青冈县| 北川| 来宾市| 崇明县| 海口市| 特克斯县| 上栗县| 正阳县| 澄城县| 定西市| 屏东市| 鲜城| 杭锦后旗| 淄博市| 安远县| 百色市| 临颍县| 灵璧县| 丰镇市| 汉沽区| 六枝特区| 威远县| 遂川县| 墨脱县| 和平区| 徐州市| 农安县|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