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八課第一框 公平正義的價值精品學習講義【知識結構】【自主預習】一、認識公平1.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_____,處理事情______、不偏不倚的態度或_______。2.公平有著豐富的內涵,包括____公平、_____公平、_____公平等。3.公平是_____生存和發展的______。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______,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_____,從而激發______,提高工作效率。4.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_____。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_____,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_____。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______,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二、正義的力量1.正義是社會文明的_____,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______。2.一般而言,凡是促進______、維護______、保護____的行為,就是正義的行為。3.正義是法治追求的_______,它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______,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要求人們分辨是非,______,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______,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4.正義是社會制度的_____。正義作為人類社會的______,往往被當作評價社會制度的_____。5.正義是_____的基本條件。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利于恰當地______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______;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_____。答案一、認識公平1.標準或原則 合情合理 行為方式2.權利 規則 機會3.個人 重要保障 應得的利益 尊嚴 自身潛能4.重要基礎 利益關系 長治久安 競爭環境二、正義的力量1.尺度 期待和追求2.社會進步 公共利益 弱者3.基本價值目標 正當權利 懲惡揚善 幫助4.重要價值 理想追求 價值標準5.社會和諧 調整和處理 主動性和創造性 動力【問題梳理】1.什么叫公平?它的內涵及具體要求是怎樣的?(1)含義: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2)內涵: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3)具體要求: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2.公平的意義或作用是什么?(1)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2)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3.怎樣的行為是正義的行為?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4.正義在現實生活中有怎樣的價值或力量?國家或政府應該怎樣維護正義?(1)價值或力量:①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②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③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它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2)國家或政府維護正義要做到:①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②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③制定正義的制度,使社會弱勢群體,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④出臺體現正義原則的法律法規,使之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⑤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重難闡釋】知識點1 認識公平探究一 如何認識公平? 【情境】今年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大幕拉開,上海、陜西、深圳等地近期宣布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從4月1日起,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190元調整到2300元,增加11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19元調整到20元。從5月1日起,陜西一類工資區全日制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為1680元/月,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16.8元/小時;從6月1日起,深圳全日制就業勞動者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為2130元/月,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19.5元/小時。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不同行政區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標準。【解惑】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拓展 不公平的影響人們在社會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就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信任感降低,導致彼此關系惡化,合作難以為繼;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知識點2 正義的力量 探究二 如何認識正義的力量? 【情境】聶樹斌案改判,正義沒有缺席?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這是一次遲來的正義,正義雖然遲到了,但終究沒有缺席。最高人民法院以改判聶樹斌無罪的形式,宣告了這起案件的終結,無論是否還有遺憾,但我們確信這是公正的。正義本來不應該遲到,但是,即使正義遲到了,只要它不缺席,只要最終出現了,它依然能夠堅定人們對正義的信心。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從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聶樹斌案再審改判,充分體現了黨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直面歷史遺留疑難復雜案件、勇于糾錯的司法擔當。?在聶樹斌墳前誦讀了改判無罪的判決書【解惑】(1)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正義作為人類社會的理想追求,往往被當作評價社會制度的價值標準。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作為社會制度中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更應體現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2)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拓展 正義的制度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吃一大桶粥,要命的是,每天的粥都不夠分。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配,每天輪一個。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后,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最后他們想出一個辦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均,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名題賞析】例1.古今中外,公平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對“公平”的正確認識是( )A.公平就是自己需要什么就應該得到什么B.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C.公平就是平均分配D.生活中可以做到絕對公平解析:本題考查對公平的理解。根據所學知識:公平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所以B正確。A公平就是自己需要什么就應該得到什么說法錯誤,這不是真正的公平。公平是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或某一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個人承擔他應承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所以,不是需要什么就應該得到什么。C公平就是平均分配,不符合公平的含義;D觀點錯誤,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公平。所以排除A、C、D,正確答案是B。答案:B典析2.現在找工作比較難,但社會給我們創造的機會很多,不少單位公開招聘,應聘者可以憑自己的實力去競爭。這說明( )A.參與競爭是獲得勞動權利的唯一途徑B.應聘就可以獲得就業的機會C.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D.我國的就業形勢不嚴峻【解析】根據教材知識,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所以C是正確的選項;A、B選項太絕對;D選項不符合實際,排除。故選C。答案:C答案:C例3.中學生小強在公交車上發現小偷行竊,機智提醒并協助其他乘客抓獲了一同作案的兩名小偷。小強的行為是( )①正義的行為,代表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②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③多管閑事,不利于保護自己④既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做到了見義巧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中學生小強在公交車上發現小偷行竊,機智提醒并協助其他乘客抓獲了一同作案的兩名小偷。小強的行為是正義行為,代表了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既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做到了見義巧為。所以①④符合題意,②③錯誤,不會助長非正義行為,不是多管閑事,是傳播社會正能量。故選B。答案:B例4.教育部印發的《關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下列對這一政策認識不正確的是( )A.這是通過正義的制度來維護公民的受教育權B.這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公平C.這說明我國已經完全解決了義務教育階段存在的問題D.這體現了我國重視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解析: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有助于實現社會的公平,體現我國重視教育,有助于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A、B、D說法正確;C中的“完全”說法太絕對。故選C。答案:C【達標訓練】1.一般來說,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 )A.基于一定的標準或規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B.凡事都要做到一是一,二是二,絕對公平C.得到自己該得到的而不需去分擔自己該分擔的D.取得多于自己應該得的利益,承擔少于自己應承擔的責任2、現在找工作比較難,但社會給我們創造的機會很多,不少單位公開招聘,應聘者可以憑自己的實力去競爭。這說明( )A.參與競爭是獲得勞動權利的唯一途徑B.應聘就可以獲得就業的機會C.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D.我國的就業形勢不嚴峻3.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解決發展不平衡、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致力于維持社會公平,因為公平是( )①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基礎②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證③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④讓每個人都有同樣的發展機會和成功的人生.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4.我國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我國設立“扶貧日”是響應聯合國決議的具體行動,其意義有( )①有利于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②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③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④有利于短期內消除貧富差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國務院關于《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指出:“縮小城鄉師資水平差距,讓每個農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維護公平的重要性在于( )① 能保障個人應得的利益,讓人感到尊嚴 ②教育發展需要絕對公平③公平體現著人們對權利的尊重 ④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下面做法體現公平的有( )①村務公開信息 ②公開審判腐敗分子③公平競爭學科帶頭人 ④公平選拔最高科技獎獲得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關于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②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③有了正義的制度,就徹底消滅了非正義現象④正義制度中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更體現正義的原則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中學生小強在公交車上發現小偷行竊,機智提醒并協助其他乘客抓獲了一同作案的兩名小偷。小強的行為是( )①正義的行為,代表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②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③多管閑事,不利于保護自己④既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做到了見義巧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不怕苦,就怕沒機會。”《人民日報》對弱勢群體生存狀況做了一系列調查報道,這是他們最無奈的吶喊。這聲吶喊主要表明了對_______的渴望。( )A.正義 B.公平 C.知識 D.金錢10.公平不僅是個人追求的目標,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礎。公平在社會中的價值表現為( )①社會成員權利與義務的對等或相稱②人與人之間在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差距不能過大③社會成員能各盡所能、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得其所④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維護團隊、群體或社會的穩定與團結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去年兩會期間,社會正義話題受到高度關注。據此回答下列11--12題。11.公平是人類社會的最高價值體現。下面對公平理解正確的是( )A.公平就是絕對平均B.公平就是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C.公平是一種好的機遇和命運D.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12.正義與每一個人的行為相關,下列與正義行為相違背的是( )A.西南旱災時,個別商家大幅度提高礦泉水價格B.小玲買到盜版書,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C.看見爸爸醉酒駕車,小林及時撥打“110”D.發現游客在風景區亂扔垃圾,小王立即上前制止13.【感受公正的光輝】 來自偏遠農村的優秀大學畢業生李娜,參加了某市教育局教師招聘考試。該市教師職位均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招考資格不受性別,地域限制,招聘筆試、面試嚴格按規程操作,全程電子監控。該市教育局面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相關部門對違紀違規行為進行嚴肅查處。據悉,李娜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經考察合格,即將被錄用。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該市教師招聘過程是如何體現公平公正的。14.在“掃黑除惡進校園,平安伴我共成長”專題法治課上,胡警官展示的一幅漫畫引發了同學們的思考。請你簡要點評漫畫中乙同學的行為。15.閱讀材料,運用教材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公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追求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當今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最大公約數之一,也是集結最廣泛的社會力量進行全面深化改革、突破改革瓶頸的關鍵因素。(1)根據材料說說公平和正義的內涵。(2)公平正義是人類孜孜不倦的追求,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答案1.A2.C3.B4.A5. B.6.D7.B8.B9.B10.B11.D12.A13.①面向社會公布招考信息,體現了信息公開、透明,機會公正②招考資格不受性別、地域限制,體現平等的享受權利③嚴格按規程操作并接受監督,通過制定正義制度保障公平。④優秀者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體現了結果公平合理,參與者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14.乙同學的行為是缺乏正義感的表現。我們要做有正義感的人,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15.(1)①公平有著豐富的內涵,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②正義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一般而言,凡是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就是正義行為。(2)①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②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