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中考時政專題復習抗擊新冠肺炎系列之六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全面戰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熱點點擊】熱點一 2020年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在北京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強調: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發生后,習主席多次作出指示,要求研究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更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第一,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要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引發這次疫情的病毒,包括此前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的病毒,多數病原體來自野生動物或與之有關。生物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全人類面臨的重大生存和發展威脅之一,必須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要全面研究全球生物安全環境、形勢和面臨的挑戰、風險,深入分析我國生物安全的基本狀況和基礎條件,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盡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第二,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習主席講過,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常備不懈,將預防關口前移,避免小病釀成大疫。要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投入結構,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織密織牢第一道防線。要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健全執業人員培養、準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要持續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分級診療等制度建設,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服務高效協同、無縫銜接,健全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機制。要強化風險意識,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熱點二 2020年3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要以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為統領,以強化政府主導作用為關鍵,以深化企業主體作用為根本,以更好動員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為支撐,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企業自治良性互動,完善體制機制,強化源頭治理,形成工作合力,為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意見》要求,到2025年,建立健全環境治理的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法律法規政策體系,落實各類主體責任,提高市場主體和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意見》明確,健全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要完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明確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責任,開展目標評價考核,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健全環境治理企業責任體系,要依法實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推進生產服務綠色化,提高治污能力和水平,公開環境治理信息。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要強化社會監督,發揮各類社會團體作用,提高公民環保素養。健全環境治理監管體系,要完善監管體制,除國家組織的重大活動外,各地不得因召開會議、論壇和舉辦大型活動等原因,對企業采取停產、限產措施。《意見》還就健全環境治理市場體系等提出了具體要求。【知識鏈接】1. 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必須長期堅持 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2. 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 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我們要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3. 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 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4. 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 和身體健康。5. 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6. 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我們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樹立生態文明 理念,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7.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 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8. 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綠色 富國、綠色惠民;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 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 底線、生態保護紅線。9. 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我們要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 減少廢棄物的文明行為。10. 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我們要 積極維護公平,以制度保障公平,做公平的維護者。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我們要自覺守護正義, 做有正義感的人。11. 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12. 公平正義的實現,需要法治的保障,即通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公平正義。13. 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讓我們懂得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14.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5.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16. 生命具有獨特性,每個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個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生命是可貴的。我們要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視生命,需要我們敬畏生命、守護生命、增強生命的韌性。17、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18、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9、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的初心和使命。20、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實戰演習】1. 習主席指出: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要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這表明( )①我國正努力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②當前我國政府的中心工作是保護野生動物 ③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④我國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習主席講過,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常備不懈,將預防關口前移,避免小病釀成大疫。這體現了( )①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③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④黨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 ②③④3、習主席講過要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投入結構,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織密織牢第一道防線。這說明()①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②農村是疫情的重災區③黨致力于保障百姓的生命健康,維護公平正義④只要百姓不生病,人民就一定過上美好生活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二、材料分析題4、閱讀【熱點點擊】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后,習主席多次作出指示,要放眼長遠,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2)為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國家應作出哪些努力。(3)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與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有什么關系,請簡要論述。(4)為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與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青少年應當做些什么?【參考答案】1、C2、D3、C4、(1)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等。(2)進一步修訂并完善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盡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健全公共衛生應急處置制度和體制;加強公共衛生安全知識的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人民素質;增加投入,加快培養醫護人才和加大研發各類疫苗的力度;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建設美麗中國等。(3)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與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二者關系密切,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保護好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唯一途徑。許多疫情的病毒,多數病原體來自野生動物或與之有關。罪魁禍首是人類的濫捕濫殺,生物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全人類面臨的重大生存和發展威脅之一,必須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完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可以促進人類更好的保護環境。(4)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好知識儲備;學習環保法律法規和公共衛生法律法規,增強法制觀念;注重個人衛生,維護環境衛生;保護野生動物植物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