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材料一 2019 年 7 月 25 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了《平等、參與、共享:新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 70 年》白皮 書。白皮書介紹,政府將貧困殘疾人脫貧納入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布局,并作為脫貧攻堅重要內容,在制度 設計、政策安排、項目實施上給予支持。 材料二 2019 年 8 月 16 日出版的第 16 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講話》。 材料三 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脫貧攻堅工作 作出重要指示。 材料四 2019 年 12 月 15 日,國務院扶貧辦表示,預計 2019 年我國減貧人口將超 1000 萬。截至 2019 年年 底,95%以上的貧困人口可以脫貧,90%以上的貧困縣可以摘帽。 材料五 2020 年 1 月 23 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國家統計局全國農村貧困監測調查,按現行國家農村貧 困標準測算,2019 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 551 萬人,比上年末減少 1109 萬人,下降 66.8%;貧困發生率 0.6%,比上年下降 1.1 個百分點。 為什么我國還存在“貧困問題”? ①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③我國還處于總體小康水平,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④我國現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的依據有哪些? ①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②促進貧困人口脫貧,努力消除貧困,有利于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③追求共同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義的本質要求。只有實現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脫貧,才能縮小收入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逐步實現共同富裕。④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⑤做好扶貧工作,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益于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證明了什么? ①追求共同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義的本質要求。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③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④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⑤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⑥我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彰顯了社 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我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有哪些意義? ①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保障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②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③有利于緩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維護社會和 諧穩定。④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⑤有利于縮小城 鄉差距,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的需要。 怎樣才能讓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取得脫貧攻堅的勝利? ①國家: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扶貧攻堅計劃,給予貧困地區以資金、技術、政策和稅收等方面的優惠;等等。②社會: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扶貧事業。③企業:通過捐款捐物等方式給予貧困地區幫助,開展對口扶貧,推進生產扶貧。④貧困地區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