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道德與法治中考復習專題在集體中成長 走進法治天地一、在集體中成長(一)高頻考點1. 正確認識集體的力量(1)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2)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強大的合力。(3)集體有助于我們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4)集體有助于我們學習他人的經驗,擴大視野,獲得成長。2. 在集體生活中成就我(1)在集體中涵養品格。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負責任的態度和能力;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和能力。(2)在集體中發展個性。在集體交往中發展自己的個性;在集體生活中完善自己的個性;在集體活動中豐富自己的個性。3. 如何讓集體的和聲更美?(1)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以保持和聲的和諧之美。(2)對于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3)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4)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4. 怎樣在擔當中成長?(1)集體的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2)對集體事務要各盡所能。(3)對集體榮譽要悉心呵護。(4)勇于承擔責任。(5)學會接納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學會關愛他人,互相幫助;學會參與,學會擔當。(二)典例剖析例題1 這個團隊有點龐大,50多人卻能牢牢凝聚成一股繩。這個團隊的成員從五湖四海而來,但如今都稱自己是“溫州人”。這就是可貴的團隊精神。我們所提倡的“團隊精神”就是( )①團隊內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的精神②隊員之間沒有矛盾、一團和氣③集體成員能夠主動與他人合作,不計較個人的一時得失,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盡心盡力 ④團隊內部密切合作、無私奉獻的精神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答案:D思路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團隊精神”,也可以理解為集體的力量。團隊精神就是團隊內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的精神;集體成員能夠主動與他人合作,不計較個人的一時得失,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盡心盡力;團隊內部密切合作、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這并不能說明隊員之間沒有矛盾、一團和氣。所以①③④正確。例題2 小雅是個非常注重自己外表的漂亮女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用心地打扮自己。一次,小雅做了一個很漂亮的發型,但班主任老師認為這不符合中學生的身份,她覺得很委屈。作為她的好朋友,在開導她時,你可能會用到的知識有( )①我們的某些個性化需要與集體規則存在矛盾很正常②集體規則能夠保證集體的和聲更美③不用在意班主任的觀點,自己開心就好④當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不一致時,要盡力遵守集體規則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D思路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班主認為小雅的打扮不符合中學生的身份,小雅覺得很委屈。作為她的好朋友,我們應該這樣開導她,我們的某些個性化需要與集體規則存在矛盾很正常;集體規則能夠保證集體的和聲更美;當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不一致時,要盡力遵守集體規則。而③不用在意班主任的觀點,自己開心就好,是一種不遵守集體規則的表現,應排除。例題3 某校九年級(1)班的板報上寫著“班榮我榮,班衰我恥”的標語。這啟發我們( )①失去集體利益,個人利益也無從保障 ②堅持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 ③要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和正當性 ④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D思路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班榮我榮,班衰我恥”說明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我們應該知道失去集體利益,個人利益也無從保障;要堅持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決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而③中要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和正當性是一種過分強調個人利益的表現,沒有正確認識到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應排除。例題4 在備戰奧運會的過程中,中國乒乓球隊的男女隊非參賽選手都可能擔任陪練。中國乒乓球隊能在比賽中囊括全部金牌的一個原因,就是有了這些甘當“人梯”的陪練們。為了國家、集體的需要,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大好前途,服從安排,默默地奉獻自己。一位陪練說過:“能當世界冠軍的只有幾個,能為有希望當世界冠軍的人作一點奉獻也是難得的機會,我們很珍惜。”這句樸實的話語正是他們各盡其能、奉獻集體的最好體現。結合教材有關知識談談你對材料的認識。關心集體,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讓集體的和聲更美?解析:(1)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2)①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②對于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③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④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⑤無論個人之間有多大的矛盾和沖突,我們都應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不得因個人之間的矛盾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二、走進法治天地(一)高頻考點1. 法律的特征、作用特征:(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2)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3)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作用:(1)法律保護著我們的生活。法律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調節著社會關系,服務并指導人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2)法律規定了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3)法律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既受到法律的約束,又受到法律的保護。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是我們的保護神。2.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的原因和做法原因:(1)未成年人處于人生發展進程中的幼弱時期,他們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社會經驗不足,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做法:(1)國家有專門的法律保護未成年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2)設置了四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3. 我們能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做些什么?(1)學會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2)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3)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環境的形成。(4)珍惜并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尊重并自覺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5)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二)典例剖析例題1 我國法律在許多方面針對未成年人做出了專門的法律規定,對我們的財產權、繼承權、受教育權、撫養權等進行專門保護。只有這些法律規定落到實處,我們的基本權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這說明( ) ①法律服務我們的生活 ②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③我們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④法律規定并保障我們的合法權益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思路分析:法律規定了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和必須履行的義務,而題目考查法律對我們權利的規定和保護,③體現了義務的履行,與題意不符,排除。例題2 漫畫啟示我們( )①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 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關鍵靠執法人員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③依法辦事需要我們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④執法人員在緊急狀態下可以不依法辦事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A思路分析:本題考查學會依法辦事。漫畫中的做法是不依法辦事的表現,啟發我們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要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故①③符合題意;②④觀點錯誤,排除。故本題選A。例題3 近期,某些直播短視頻平臺傳播涉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影響惡劣,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相關負責人,提出嚴肅批評,責令全面整改。國家網信辦這樣做( )①是因為未成年人毫無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②體現了國家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③能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 ④屬于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B思路分析:本題考查特殊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因及內容等知識。國家網信辦這樣做是因為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而不是“毫無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故①表述錯誤,排除;這體現了國家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能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故②③符合題意;這屬于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故④錯誤,排除。故本題選B。1. 下圖《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的寓意是( )①作為集體中的一員,我們有義務為集體承擔責任②在集體中,不同的角色要承擔不同的職責③如果他們沒有履行各自承擔的責任就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④在集體中,我們要做一個有擔當的人A. ①②④ B. ②③④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2. 某班級的板報上寫著“班興我榮,班衰我恥”的標語,這其中蘊含的道理有( )①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相互依存 ②集體要保護個人的一切利益③任何集體都離不開個體而存在 ④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沒有任何矛盾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3. 曉紅面臨著鋼琴晉級考試,每天都在進行緊張的練習。一天,老師說,學校合唱團有一場重要的演出活動,希望身為領唱的曉紅能按時參加排練。曉紅接過訓練時間表一看,大部分和自己練琴的時間沖突,但還是爽快地接受了學校的任務。這說明( )①在集體生活中會遇到角色沖突 ②遇到角色沖突要學會綜合平衡 ③遇到角色沖突時,要從整體利益出發 ④遇到不同集體之間的矛盾時,要以自己的利益為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4. 為保護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護法構筑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四道防線,形成了全社會關心、保護未成年人的有效機制和良好風尚。下列關于四位一體完整表述的是( )A. 自我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司法保護B.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C.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法院保護D.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公益保護、司法保護5. 我們出生之后,爸爸媽媽要給我們起名字、落戶口;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和長輩對我們有監護權,對我們的生命健康負有重要責任。這些都要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進行。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法律伴隨我們一生 ②法律服務于我們的生活③我們的生活需要法律的規范 ④只有法律能規范我們的生活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 法治即法的統治,強調法律作為一種社會治理工具在社會生活中的無上地位,并且關注民主、人權、自由等價值目標。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法律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 ②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③法治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 ④法治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A. ①②③ B. ①③④ ?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 某地各中小學圍繞憲法日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憲法教育活動,旨在引導青少年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治觀念,為依法治國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青少年學生樹立法治觀念就是要( )①嚴格遵守法律,善于用法維權 ②學習法律知識,學會明辨是非③敢于主持正義,制裁非法行為 ④積極宣傳法律,嚴格依法辦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 “法律是根高壓線,誰碰上它誰觸電;法律是個守護神,懲處違法護好人。”這句話體現了我國法律 ( )①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②制裁違法犯罪行為③保護公民的一切權利 ④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 我國頒布了專門的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了特殊保護,其原因可能有,未成年人( )①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②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③普遍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④合法權益在現實生活中時常被他人侵犯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 “法律用處大,處處需要它,國家興法治。興旺又發達。權益受侵害,維權要靠法。我們青少年,人人要學法。守法又護法,利民利國又利家。”這首《普法歌》告訴我們,法律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 )①法律維護社會穩定,保證國家長治久安②法律規范、引導著社會成員的行為③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依法懲治違法犯罪④只要實施法治,國家就能興旺發達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 情境一 七年級(1)班正在選班長,小濤把票投給了小磊,因為兩個人私下里達成默契,小磊當選以后會“罩”著小濤。(1)你覺得他們兩人的做法對嗎?為什么?情境二 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金,主攻手朱婷功不可沒,一人貢獻了全隊40%的得分,但她在接受采訪時卻說:“可能大家看到是我在打,但是有大家的防守、傳球才有我那一下。”(2)朱婷的話對我們參與集體建設有何啟示?情境三 小明學習成績很好,就是對集體活動不大熱心,他總認為參加集體活動費時費力,會耽誤學習。小明這種想法的實質是什么?請你說服小明。12. 年僅14周歲的八年級學生王某,經常曠課逃學,到電子游戲廳或網吧玩游戲,期中考試后的家長會上,老師故意公布了班級排名,王某排在最后一位。王父對其前途喪失了信心,回家后就將他毒打了一頓。王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后來王某在老鄉的安排下,進入一家工廠做學徒,王某不堪重負,多次提出離開工廠,遭到廠長拒絕。(1)材料中王某的老師、父親以及廠長的行為分別違反了對未成年人的哪種保護?(2)我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兩部法律是什么?(3)王某的經歷對你有何啟示?1. A 2. A 3. A 4. B 5. A 6. D 7. B 8. B 9. B 10. A11. 解析:(1)不對。班長應該由品德好、樂于服務集體、有責任心、善于溝通協調的同學來擔任,小磊不應該靠拉關系來當選。小濤的做法是只顧個人利益,對集體不負責任的表現。(2)為集體出力,需要每個人從實際出發、各盡其能,發揮所長、團結協作。(3)①小明這種想法的實質是只顧自己、不愿意在集體生活中承擔責任。②承擔責任既是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也是集體發展的必要前提;在集體生活中學會承擔責任,是自我磨礪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或許會感覺有壓力,或許要付出辛苦。但擁有這樣的經歷,有助于我們學會正確地做事,提高能力,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擴大自我成長的空間。12. 解析: (1)學校保護、家庭保護、社會保護(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增強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努力學習;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學會依法維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