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機勃勃的土壤 【學習目標】 1.會使用文字、圖畫等方法描述土壤中物體的特點。 2.能利用比較的方法區分生物與非生物,知道生物的特征。 3.通過觀察、調查等活動,知道陸地表面大部分都覆蓋著土壤。 【學習重點】 通過對周圍的土壤及土壤中的物體進行觀察,知道生物與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點,能描述生物的特征,知道陸地表面大部分都覆蓋著土壤。 【學習難點】 會使用文字、圖畫等方法描述土壤中物體的特點。 【學習過程】 一、預習指南 (一)預習課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土壤里有各種各樣的_____和_____。 2.石子、沙子、瓶蓋是沒有生命的物體,叫_____。 3.動物和植物都是有_____的物體,都屬于生物。絕大多數生物都能_________、會_________都需要一定的_________。 4.地球的陸地表面大部分都覆蓋著_________。 (二)問題銀行存折 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 1 土壤里有什么? 2 3 4 5 6 …… 二、搜集資料與思考探究 (一)活動設計 設計你的專屬“活動記錄表”(以下記錄表僅供參考)。 觀察周圍的土壤記錄表 觀察地點 在土壤里發現的物體 (二)理解與應用。 1.蚯蚓的家在哪兒?它的家里可能還會有哪些別的成員? 2.仿照下圖,按一定的標準為在土壤里發現的物體分類。 3.小石子與動物、植物有什么不同?動物需要吃食物,植物呢? 4.找一找,地球上還有哪里有土壤,這些土壤中還有哪些生物。 【學習小結】 通過學習知道了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體,都屬于生物。絕大多數生物都能生長、會繁殖,都需要一定的生存環境。石子、沙子、瓶蓋是沒有生命的物體,叫非生物。土壤里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和非生物。地球的陸地表面大部分都覆蓋著土壤。土壤孕育了生機勃勃的植物,植物又供養了種類繁多的動物。土壤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 【精煉反饋】 一、小法官(對的在括號內打√,錯的打×) 1.土壤是蚯蚓的家園,不是人類的家園。( ) 2.用小棍子、小鏟子等尖銳、鋒利的工具時要注意安全。( ) 3.動物需要吃食物,植物不需要任何營養物質就能生長。( ) 二、取出珍寶(把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1.下列物質中,不屬于非生物的是( ) A.小草 B.石子 C.沙子 2.生物的特征不包括( ) A.都是活的 B.都能生長 C.沒有生命 3.我們挖開土壤通常用到的工具是( ) A.手套 B.塑料袋 C.小鏟子 4.觀察周圍土壤時,我們應該( ) A.不認識的東西用手觸摸 B.不要傷害土中的小動物 C.不戴手套就可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