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認識》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認識》。《厘米的認識》是一年級第七單元信息窗1的內容。本課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后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和有關測量問題的基礎。。在實際測量中發展學生的估測和測量能力,為以后學習其它長度單位打好基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學會用尺子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學生通過一年級上學期《比長短》的學習,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物體的長短。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新的,但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積累中,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生的生活中對量長度并不陌生,這部分內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學生學習的興趣很濃。但是低年級學生空間觀念很薄弱,因此,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認識刻度尺,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3 、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通過估測,形成初步的估測意識。4、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5、在具體的測量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采取的教學策略是:通過大量的操作、體驗和交流,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找一找、想一想等活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厘米,形成表象。遵循的原則是:循序漸進。我設置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1、播放多媒體課件《阿福的新衣》。2、討論交流:衣服為什么會做小了呢?【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畫故事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從而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孩子主動思考探究,使學生體會到統一測量工具的重要性】3、認識一搾。(課件)老師做示范后,和學生比一比一搾的長度。 通過比較加深學生的認識。4、怎樣才能讓阿福穿上合適的新衣? (引導學生:要用尺子量)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1 、認識尺子(課件2)引導學生觀察尺子上有什么,通過學生交流、教師梳理總結讓學生認識尺子的各部分名稱,為感知1厘米、幾厘米打下基礎。2 、認識 1厘米。(1)直觀認識。在尺子上找1厘米。(課件)(使學生明確:相鄰兩個數字之間或一個大格就是1厘米)(2)親身體驗。在學具盒里找出1厘米長的小棒,把小棒放在兩個手指之間,拿掉小棒,看看手指間的空間有多大。量一量哪個手指的寬約是1厘米。(3)生活感受。找日常生活中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4)心中感悟。閉上眼睛想1厘米大約有多長。【這個環節通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他們自己去經歷,去體驗,去獲得,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可以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到,從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1厘米長的空間觀念,促進學生對1厘米的理解,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br/>3 、運用知識遷移,認識幾厘米 。(1)在尺子上找出幾厘米。課件(2)用小棒擺,體驗幾厘米。讓學生用1厘米長的小棒擺出2厘米、3厘米等。(3)畫出幾厘米。【這個環節重點引導學生找規律、總結方法,使學生在觀察、比較、遷移過程中很自然地學會了知識。為學習測量方法奠定基礎。這樣設計,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br/>4、運用方法,一展身手。小練習(課本77頁第2題)(課件)5、學習測量 實際應用(出示課件)合作探究:徒弟的一拃有多長。指一指從哪兒到哪兒是一拃?說一說怎樣測量一拃的長度?估一估自己一搾的長度,并量一量、同位驗證。【這個環節通過讓學生指一指、說一說、估一估、量一量等方式,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學習能力?!?br/>三、鞏固練習 應用拓展1、p77自主練習 12、下列哪種測量方法是錯誤的(課件)3、量一量。自主練習44、課后作業。量一量你的文具、課桌凳、課本等物品的長度,填表。四、回顧梳理,總結提高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培養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良好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