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觀看視頻思考問題:什么是法治社會?怎樣構建社會?建設法治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導入新課法治社會的容顏第八課法治中國建設法治社會第三框構建框架體系|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認同認同我國的法治社會建設,增強建設法治社會的信心。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建設法治社會。建設法治中國既需要黨和國家的統籌與規劃,更需要公民和全社會的參與與推動在日常生活中,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為落實良法善治、建設法治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主要內容|314主要內容法治社會的內涵建設法治社會的意義法治社會的具體表現2建設法治社會的具體措施議題|01議題一什么是法治社會02議題二建設法治社會實現社會和諧怎樣建設法治社會?總議題03議題三為什么建設法治社會?議題一|什么是法治社會?從《民法典》到《動物防疫法》專門法的出臺,對飼養動物的行為進行了更加明確的規定,這體現了我國要建設什么樣的社會?這種社會的內涵是什么?導入新課遛狗不拴繩?違法!《民法典》之飼養動物致人損害一、法治社會的內涵1.什么是法治社會?法治社會法律得到普遍公認和遵從、社會治理依法開展公共生活和諧有序的社會一、法治社會的內涵2.法治社會的表現全社會對法治普遍信仰,實施法治成為全社會的一致追求。法治意識憲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實施和普遍遵守,社會各個領域依法運行。法律實施社會糾紛依法得到解決,公平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實施效果只有全社會普遍具有了法治意識法律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才能達到公平正義的實施效果123法之必行,民心所向,萬事依法律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正在全社會春風化雨,沁人心田,這體現法治社會的什么表現?探究分享全社會對法治普遍信仰,實施法治成為全社會的一致追求。法治的信仰2.法治社會的表現全社會對法治普遍信仰,實施法治成為全社會的一致追求。在法治社會中,人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全體公民、社會組織對于法律發自內心地認可和接受,普遍認可法律是社會生活中所有人都應遵守的基本規范。(1)一、法治社會的內涵2021年5月1日起,遛狗不拴繩違法。那么,新規即將實施前,鄭州市民遛狗現狀如何?2021年3月28日、29日、30日,連續三天,記者在市區街頭巷尾及公園、廊道走訪時發現,遛狗不拴繩現象相比以前明顯減少,-些不文明養犬情況也有所好轉。記者在花園路、農業路、經三路、金水路等多條道路走訪時發現,不管是大狗,還是小狗,很多愛狗人士大多都系著繩子,除了個別流浪狗外,很少見不拴狗繩的現象。“現在比以前好多了。”走訪中,有市民表示,飼養者的自覺性有所提高,大家自我保護意識也逐漸增強了。3月28日,正逢周日。記者在北龍湖濕地公園看到,當天游客比較多,由于是開放式濕地公園,很多狗主人用繩子牽著狗狗,開心地踏春郊游。對于新規定市民普遍表示支持。目前,盡管離新規執行時間越來越近,但記者調查中發現,市民對“遛狗拴繩入法”的認知度,普遍表示支持,但問起新規定具體是舍內容時,部分人卻不知道,還有待進老步提高。不過,也有市民表示,對于新規定的即將實施,對雙方也都是一-個約定,以后走到路上會更加安全。如果大家都自覺遵守,社會則會變得越來越和諧。探究問題:材料體現法治社會的什么表現?探究與分享|打探鄭州市民遛狗現狀憲法和法律得到普遍遵守高空拋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了高空拋物罪,守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無視他人隨意高空拋物,必將受到法律嚴懲!!除上海以外,其它各地高空拋物罪過案也都依法判決。這體現法治社會的什么表現?探究分享憲法和法律得到普遍實施上海首例高空拋物罪案2.法治社會的表現憲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實施和普遍遵守,社會各個領域依法運行。無論是在私人生活領域,還是在公共生活領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權利得以實現,義務得到履行,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2)一、法治社會的內涵探究問題:材料體現體現了法治社會的什么表現?探究與分享|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筑牢平安建設根基中國湘鄉網2021年4月2日訊(通訊員:文湘)近日,湖南省湘鄉市虞唐鎮綜治辦成功調處一起糾紛,將矛盾化解在最基層。矛盾雙方當事人為漣南村的一對表兄弟,因建墻、挖塘時產生分歧,互不相讓,險些引發沖突。漣南村駐村隊長了解情況后,迅速聯系鎮綜治辦、村委會組成調解小組,細致耐心地聽取雙方訴求,陪同當事人實地測量,并引用“六尺巷”的典故,促使雙方通過協商達成和解。這只是虞唐鎮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的一一個縮影。近年來,虞唐鎮通過組織網格員、人民調解員學習民事、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知識,提升基層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同時結合群眾工作大走訪,傾聽民意,了解民情社會糾紛依法得到解決,公截至目前,已化解矛盾糾紛30余起,公平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糾紛依法得到解決,公平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2.法治社會的表現社會糾紛依法得到解決,公平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在糾紛發生后,人們普遍依據法律主張自己的權利,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有效處理糾紛、化解矛盾。(3)一、法治社會的內涵解決糾紛的一種有效途徑,包括商事仲裁、勞動爭議仲裁、農村承包合同糾紛仲裁等。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是商事仲裁。當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生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雙方可以將其提交仲裁機構進行商事仲裁。當事人因合同發生糾紛時可以再行協商,在尊重雙方利益的基礎上,就爭議的事項達成一致,從而解決糾紛的方式。和解調解通過第三方的排解疏導、說服教育,促使發生糾紛的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的活動就是調解。訴訟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訴訟分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三種類型。在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中,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仲裁知識拓展|議題二|怎樣全面建設法治社會?2021年4月15日是我國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密碼局組織開展2021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密碼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活動旨在通過解讀密碼法律知識、普及密碼安全常識,提升全民密碼安全意識,特別是在廣大青年群體中形成“學密碼、知密碼、用密碼”的濃厚氛圍。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為我國新時代密碼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法律武器。廣大青年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如何讓青年群體正確地認識密碼,了解密碼的作用,合法地使用密碼,增強密碼安全意識,是密碼法有效實施的頭等大事。國家密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把密碼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充分利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等契機,深入開展密碼法宣傳普及活動,推動密碼進社會、進課堂、進教材、進網絡,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探究問題:材料體現了法治社會建設的什么要求?探究與分享|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密碼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啟動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1.建設法治社會要求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法治社會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必須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1)二、建設法治社會探究問題::國家為什么要制定《法律援助法》?這體現了法治社會建設的什么要求?探究分享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2021年1月21日《法律援助法》草案初次審議1.建設法治社會要求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健全司法救助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2)二、建設法治社會婚喪嫁娶陳規陋習人人反對,人人痛恨,卻又被裹挾著,不得不照辦。而近幾年,這里在移風易俗上卻有了新變化。首先,2018年河北省河間市制定了紅白事總體框架要求,各鄉各村可以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再制定出符合本村實際的村規民約。與此同時,全市615個村全都成立了紅白理事會,負責制定本村的婚喪嫁娶的村規民約,村民自覺執行。大莊村婚喪嫁娶18條村規民約切合實際,細致詳實。從2019年開始,河間市每年還為城鄉零彩禮結婚的情侶舉辦一次集體婚禮,弘揚節儉新風尚。據統計,河間市紅白事村規民約實施兩年來,河間每件紅事平均節約費用將近10萬元,每件白事平均節約費用1.5萬元,群眾減少婚喪嫁娶支出3億多元。什么事兒能做,什么事兒不能做,什么事兒要提倡,什么事兒要改變,這些寫到村規民約里的約法三章,制定者是村民,約束的是村民自己,目的也是為了讓住在同一片社區、同一個鄉村里的村民們能夠生活得更好。無論是河北河間的大莊村,還是貴州荔波縣的興旺社區,都是用這種方式來引導村民和居民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走出了一條鄉.村基層的善治之路。探究問題:河北省河間市的做法,為我國建設法治社會帶來了什么啟示?探究與分享|河北:婚喪嫁娶村規民約,"約”出文明,“約”出新風尚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1.建設法治社會要求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3)二、建設法治社會思考: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你能得出我國建設法治社會的大意義嗎?議題三|為什么要全面建設法治社會?2.建設法治社會意義(1)能夠更好地形成全社會學法、信法、用法的氛圍,增進社會共識,維護社會秩序。(2)能夠更好地協調各方利益關系,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和諧。二、建設法治社會知識拓展|法治社會法治國家法治建設主體法治建設目標法治建設基礎三者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相輔相成,“三位一體”,共同構成法治中國的三根支柱。法治中國建設法治政府三者本質一致、目標一致、成效相關,缺少任何一個方面,法治中國的擎天大廈就不可能矗立起來。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三者的關系課堂小結|建設法治社會建設法治社會的措施信法1法治社會的內涵守法2用法3建設法治社會的意義社會秩序1社會和諧24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3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2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1宣傳教育樹立法治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3法治社會.pptx 上海首例高空拋物罪.mp4 法律援助法.mp4 法治的信仰.mp4 法治社會的容顏.mp4 遛狗不拴繩?違法!.mp4 飼養動物致人損害.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