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十二課實現人生的價值12.1價值與價值觀一位旅行者在茫茫大沙漠里迷了路,走了三天三夜,始終沒有走出沙漠。糧食沒有了,水也沒有了,幾乎處于絕境,迷迷糊糊中,突然聽到上帝的聲音:“現在我有兩種東西可以讓你來選擇,一壺水,得到它可能還有得救的希望;一桶金子,得到它可以讓你一生榮華富貴。”你認為哪一種東西對旅行者更有價值?為什么?健康需要營養需要居住、出行需要精神(審美)需要哲學上價值的含義:一事物(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注意】(1)價值是一種關系。物的屬性和主體(人)的需要是構成價值的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2)價值是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事物”既包括物質現象,也包括精神現象。價值既可以是物質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3)哲學上的價值與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的關系: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西紅柿生長在野外,沒有與人它能發生關系時,并不具有價值,后來人們逐漸發現了它能觀賞和食用,它才具有價值。這說明:()①價值是主體需要與事物屬性之間的特定關系②只要客觀事物的屬性存在,就有其價值③主體需要與客體事物的屬性是構成價值的兩個不可缺少的方面④價值是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牛刀小試人他人、社會創造價值·滿足報酬和肯定·滿足(社會價值)(自我價值)統一事物(屬性)主體(需要)滿足物的價值人的價值(單向)(雙向)思考人的價值和物的價值有何區別?從袁隆平的貢獻及其獲得的盛譽,探究人生價值有什么內涵?又該如何評價一個人的人生價值?1.含義: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的付出與貢獻他人、社會的需要滿足滿足①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貢獻——社會價值)②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索取——自我價值)2.內容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一、人的價值(人生價值)區別社會價值自我價值含義個人對社會和他人的積極意義,即通常所認為的“貢獻”。在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社會和他人對個人的存在的一種肯定關系,即通常所認為的“索取”。表現個人通過勞動、創造,對社會和他人所做出的貢獻。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包括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聯系二者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社會價值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前提和基礎,實現自我價值是社會價值的目標和歸宿(二者關系)【認識價值的兩個方面及其關系】【判斷】1.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是對等的?貢獻跟索取不是對等的關系,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居于首位的。2.“先索取再貢獻”或“先貢獻再索取”?貢獻與索取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離不開社會給他提供的客觀環境,同時一個人對社會做出了貢獻,社會也一定會認可他的。社會對他的認可,便使得其自我價值得到實現。因此對于貢獻與索取,不可只強調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1、為推動社會進步、時代發展做出杰出貢獻。2、在各行各業具有杰出貢獻或重大表現;3、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4、為社會公平正義、人類生存環境作出突出貢獻;5、代表了社會發展方向、社會價值觀取向及時代精神;6、個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現特別感人,體現中國傳統美德和良好社會風尚。中央電視臺評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評選標準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評選標準,你如何概括?貢獻、創造價值3.對人的價值的評價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歸根到底是看他的貢獻(即社會價值)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在今天,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主要看他為社會、為人民的貢獻原理一:人的真正價值原理(人的價值原理)【世界觀】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人的真正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方法論】要求我們把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統一起來,在對社會的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二、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注意:導向作用≠決定或促進作用1.價值觀(1)含義:(2)價值觀與社會存在的關系價值觀社會意識社會存在反作用決定反作用屬于導向作用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實質:社會意識)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2020年6月,印度再次在中印邊境挑釁,最終兩軍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爆發激烈沖突。我軍與外軍進行殊死搏斗: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突入重圍營救,奮力反擊,英勇犧牲;戰士肖思遠,突圍后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戰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戰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沖散的戰友脫險,自己卻淹沒在冰河之中……材料一:劉帥,男,漢族,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人,身份13042320010317,該同志2019年考入安徽某大學,2020年9月經體格檢查、政治考核、役前訓練、審批定兵等手續正常入伍,被分配至新疆軍區某部服役。2020年9月17日到達部隊后,次日該同志就表現出不適應,提出要離開部隊。經部隊及其家人多次思想教育和引導無效后,中共南疆軍區紀律檢查委員會于2020年11月6日對劉帥做出拒服兵役除名處理決定。材料二:王焯冉的家人一開始希望他盡早去工作,但王焯冉從小有一個參軍夢。他曾和家人說:參軍最多后悔兩年,不參軍后悔一輩子,最后偷偷報名參軍。他在給家人的訣別書中寫道:“我有時會常常想起以前在家的日子、媽媽做的燴面、老爸做的油餅……”想到家人,他滿是虧欠,而衛國戍邊,他十分堅定:“如果能上場殺敵,我愿站在排頭!”思考:對待服兵役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表現,體現了價值觀怎樣的導向作用?正確價值觀產生正確的認識錯誤價值觀產生錯誤的認識采取正確的辦法價值觀采取錯誤的辦法結論一: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陳祥榕出生于福建寧德,一片紅色的沃土。當兵,是陳祥榕從小的夢想。讀初中時,他就問過當時的班主任陳臻蘇,參軍需要什么條件。2019年,陳祥榕高中畢業后報名參軍。原本有機會去空軍后勤部隊,但他卻說,我想上前線。“他了解到有機會去邊疆,雖然知道戍邊辛苦,也存在一定危險,但他認為當兵要去就去最艱苦的地方。”陳祥榕的姐姐陳巧釵告訴記者。結論二: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正確價值觀作出正確的人生選擇錯誤價值觀作出錯誤的人生選擇對社會作出貢獻價值觀人生誤入歧途(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①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②價值觀影響著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一個人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的。3.價值觀的導向作用(2)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原理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世界觀】①價值觀的含義。②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③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方法論】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克服錯誤的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社會主義集體價值觀。價值涵蓋各個不同領域事物的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屬客觀范疇;人生價值只涵蓋人生領域的價值;價值觀是對價值的主觀反映,屬于主觀范疇。區分:價值、人生價值、價值觀社會價值(貢獻)自我價值(索取)主要看貢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人生道路的選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價值人的價值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1 價值與價值觀.pptx 共和國不會忘記 袁隆平:把功勛寫在大地上_高清.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