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傍晚陪爺爺在公園散步,不遠處有一個氣質美女,忍不住多看了兩眼。爺爺問我:喜歡嗎?我不好意思的笑笑點點頭。爺爺又問:想要她的電話號碼嗎?。我瞬間臉紅了。爺爺說看我的,然后轉身向美女走去。幾分鐘后我的電話響了,里面傳來一個甜美的聲音:你好,你是嗎?你爺爺迷路了,趕緊過來吧,我們在公園處。我對爺爺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然后默默的把這個電話存了下了。孩子不愿意做爸爸留的課外作業,于是爸爸靈機一動說:兒子,我來做作業,你來檢查如何?孩子高興的答應了,并且把爸爸的“作業”認真的檢查了一遍,還列出算式給爸爸講解了一遍。只是他可能不明白為什么爸爸所有作業都做錯了。機智的爺爺和聰明的爸爸思考:爺爺和爸爸用什么思維方式解決了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逆向思維新知導入第二框逆向思維的含義與作用第十二課創新思維要多路探索逆向思維的必要性發揮思維正逆互補作用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方法逆向思維的含義單擊此處可編輯內容1234逆向思維的方法主要內容思維如何逆向?1議題探究問題:結合視頻內容分析運用逆向思維解決問題的必要性?探究與分享1.逆向思維的必要性一、逆向思維的含義事物包含著矛盾,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因而事物具有復雜的相反相成的性質與功能,人們已經認識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為了認識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質與功能,人們往往有意識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認識,這就運用了逆向思維。新課講解探究問題:結合視頻內容分析什么是逆向思維?探究與分享2.逆向思維的內涵一、逆向思維的含義如果把原有的思路叫作正向思維,那么一切與原有的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維。在科學研究和技術發明中,逆向思維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稱為反向法。作為創新思維的一種方法,逆向思維是人們從過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構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結構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實現創新的目的。新課講解對于老板,還是員工個人而言,追求發展都是彼此共同的目標。作為老板,希望員工早來晚走,努力拼命工作,以獲得企業快速發展。作為員工,希望老板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學習鍛煉機會,以獲得自己職業和技能提升。老板的目標與員工的目標是錯位的,或者說是矛盾的,對立的。老板,作為企業的所有者,他的最終目的其實想以最低的員工成本獲取最高的商業收益。探究與分享老板和員工探究問題:在企業這個系統中,作為老板和員工,究竟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夠使彼此的目的都能達到呢?或者說能夠將兩個互為沖突的關系,變為互為促進的關系呢?對事物結構順序的已有認識進行反向思考老板員工早來晚走,努力拼命工作員工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學習鍛煉機會矛盾對立老板員工換位思考3.逆向思維的主要方法一、逆向思維的含義(1)對事物結構順序的已有認識進行反向思考對事物結構順序的已有認識進行反向思考,可以發現事物未被我們認識的新功用。新課講解以前的工廠效率低下,人圍著機器和零件轉,每個工人累得半死效率還不高。后來有人改善了工序,讓人不動零件動,這樣逐漸就發展出流水線的概念了。效率大大提高。流水線生產探究問題:流水線的概念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存在狀態的認識作轉換性思考人動機器和零件不動人不動機器和零件動探究與分享3.逆向思維的主要方法一、逆向思維的含義(2)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存在狀態的認識作轉換性思考轉換認識的視角,對事物存在狀態,如動與靜、冷與熱、甜與咸、吸引與排斥、模糊與精細等的認識可能發生相互轉化。新課講解洗衣機的脫水缸,它的轉軸是軟的,用手輕輕一推,脫水缸就東倒西歪。可是脫水缸在高速旋轉時,卻非常平穩,脫水效果很好。當初設計時,為了解決脫水缸的顫抖和由此產生的噪聲問題,工程技術人員想了許多辦法,先加粗轉軸,無效,后加硬轉軸,仍然無效。最后,他們來了個逆向思維,棄硬就軟,用軟軸代替了硬軸,成功地解決了顫抖和噪聲兩大問題。洗衣機的脫水缸的轉軸為什么是軟的?探究問題:棄硬就軟,用軟軸代替了硬軸,成功地解決了顫抖和噪聲兩大問題,這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功能的認識作反向思考探究與分享3.逆向思維的主要方法一、逆向思維的含義(3)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功能的認識作反向思考某種事物此時無用,彼時卻會有用;此地無用,彼地卻會有用;對此人無用,對他人卻會有用。轉換場合或對象來認識事物功用,其缺點可能變為優點。新課講解1.在人際管理中,換位思考的管理方式,是將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相互顛倒。這一事例是從什么角度進行逆向思維的()A.事物存在狀態B.事物功能C.事物結構順序D.事物之間因果關系解析:選C.換住思考將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顛例,是對已有的同事物結構順序相關的C小試牛刀2.看電影總是人靜坐、電影畫面滾動。有人逆向思維,讓人動起來,畫面靜下來。將一幅幅連續變化的圖畫掛在地鐵的墻壁上,乘客坐在列車里,向窗外望去,可以欣賞到引人入勝的動畫電影。這一事例是從以下角度進行逆向思維的()A.事物存在狀態B.事物結構順序C.事物功能D.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解析:選A。材料中的逆向思維,是對事物的動與靜關系的認識的改變,即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存在狀態的認識作轉換性思考。故該題應選A項。A小試牛刀2議題正逆怎樣互補?新課講解現行的車輪幾乎全是圓形的,有人卻想運用逆向思維想把車輪改成三角形,經過無數次實驗終究也沒能成功。三角形的車輪探究問題:上述材料對你進行逆向思維帶來了什么啟發?逆向思維不能不顧客觀規律,盲目地“反向”應當合“理”圓形車輪便于行駛,摩擦力小,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三角形車輪難于行駛,極易發生翻車事件合“理”不合“理”探究與分享1.逆向思維應當合“理”二、逆向思維正逆互補的作用(1)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是客觀對象的內在矛盾在人們思維中的反映。(2)逆向思維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維反向。(3)如果不顧客觀規律,盲目地“反向”,不僅難以實現創新思維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慘重的代價。新課講解古代的魯國有個人,擅長做鞋子。但由于魯國做鞋子的人很多,做鞋盈利很少,于是準備到南方的越國去做生意。但他也有顧慮,因為那里的人習慣赤腳、不穿鞋,但又想到這恰恰說明在那里鞋子和帽子的市場潛力很大。他到了越國后,大力宣傳穿鞋和戴帽子的好處,贏得了當地人的認可,銷量驚人。到底應該不應該去南方?正向思維未能獲得滿意結果探究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應如何發揮思維正逆互補的作用?那里的人習慣赤腳、不穿鞋,說明那里鞋子和帽子的市場潛力很大,所以應該去。那里的人習慣赤腳、不穿鞋,所以不應該去南方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探究與分享2.正逆互補,相得益彰二、逆向思維正逆互補的作用(1)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維的“正”,即人們已有的對事物常規認識的成果,才能夠合理有效地進行逆向思維的“逆”,即對已有的常規認識作反向思考。(2)創新思維中的逆向思維,往往是在運用正向思維未能獲得滿意結果的情況下才采用的。新課講解古代的魯國這個擅長做鞋子的人。如果真的去了南方,南方鞋子的銷量一定會好嗎?假如越國人對鞋子確實沒有需要,那么他到南方做生意的危險還是很大的。南方鞋子的銷量一定會好嗎?探究問題:結合上述材料分析究竟哪種思維的效果好,是不是時時處處都要逆向思考,更有可能發現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產生創新性的成果。哪種思維的效果好,取決于具體情況有意識地將兩個或多個對立面聯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補充探究與分享3.正逆互補,攜手共進二、逆向思維正逆互補的作用(1)逆向思維并非總比正向思維的效果好。究竟哪種思維的效果好,取決于具體情況,并不是時時處處都要逆向思考。(2)有意識地將兩個或多個對立面聯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補充,可以打破單方面性質的限制,避免思維的僵化和極端化,更有可能發現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產生創新性的成果。新課講解4.創新思維是有方向的,是以問題為導向的二、逆向思維正逆互補的作用(1)目的:在創新思維過程中,人們運用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逆向思維與正向思維等多向的思維方法,目的在于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認識事物,以求獲得常規思路難以得到的新認識。(2)聯系:不同方向的思維方法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課講解有位牧民死后留下一群牛。他在遺書中寫道:妻子,分給全部牛的半數再加半頭;長子,分給剩下的牛的半數再加半頭,所得的牛是妻子得牛數量的一半;次子,分給還剩下牛的半數再加半頭,所得的牛是長子數量的一半;長女,分給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數再加半頭,所得的牛是次子得牛數量的一半。結果,一頭牛也沒有殺,正好全部分完。牧民死時留下了多少頭牛?分析:這位牧民死時留下了多少頭牛?請用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分別試解一下。小試牛刀提示:那位農夫死時留下了15頭牛。正向思維的解法是:設牛的總數是x,則其妻得牛數為(0.5x+0.5)、長子得牛數為0.5(0.5x+0.5)、次子得牛數為0.5x[0.5x(0.5x+0.5)]、長女得牛數為0.5x0.5x[0.5x(0.5x+0.5)],可以得知x=15。逆向思維的解法是:根據題意,長女得到的是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數”再加“半頭”,結果一頭牛也沒有殺,那么,她必然得到的是一頭。據此可知,次子得牛數為1x2=2、長子得牛數為1x2x2=4、其妻得牛數為1x2x2x2=8,則1+2+4+8=15。牧民死時留下了多少頭牛?小試牛刀逆向思維的含義與作用逆向思維的含義發揮思維正逆互補作用逆向思維的必要性和含義逆向思維的方法逆向思維應當合“理”正逆互補,攜手共進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維的“正”才能合理有效地進行逆向思維的“逆”創新思維過程需要運用多向的思維方法本課小結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統編版高政選擇性必修三12.2逆向思維的含義與作用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描述與分類:逆向思維的含義。2.解釋與論證:逆向思維的方法。3.預測與選擇:進行逆向思維的時機。4.辨析與評價:思維正逆應當互補。【核心素養】1.科學精神:正確理解逆向思維的含義、時機、方法:辯證認識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的關系。2.公共參與:抓住逆向思維的時機,掌握逆向思維的方法,正確進行逆向思維。【教學重點】逆向思維的含義、方法。【教學難點】怎樣發揮思維正逆互補作用【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閱讀材料《機智的爺爺和聰明的爸爸》傍晚陪爺爺在公園散步,不遠處有一個氣質美女,忍不住多看了兩眼。爺爺問我:喜歡嗎?我不好意思的笑笑點點頭。爺爺又問:想要她的電話號碼嗎?。我瞬間臉紅了。爺爺說看我的,然后轉身向美女走去。幾分鐘后我的電話響了,里面傳來一個甜美的聲音:你好,你是嗎?你爺爺迷路了,趕緊過來吧,我們在公園處。我對爺爺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然后默默的把這個電話存了下了。孩子不愿意做爸爸留的課外作業,于是爸爸靈機一動說:兒子,我來做作業,你來檢查如何?孩子高興的答應了,并且把爸爸的“作業”認真的檢查了一遍,還列出算式給爸爸講解了一遍。只是他可能不明白為什么爸爸所有作業都做錯了。思考:爺爺和爸爸用什么思維方式解決了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逆向思維新課講授議題一:思維如何逆向?探究活動一:觀看視頻《逆向思維小故事》探究問題:探究問題:結合視頻內容分析運用逆向思維解決問題的必要性?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尋求解決清理電話線上的積雪的答案一、逆向思維的含義1.逆向思維的必要性事物包含著矛盾,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因而事物具有復雜的相反相成的性質與功能,人們已經認識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為了認識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質與功能,人們往往有意識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認識,這就運用了逆向思維。探究活動二:觀看視頻《一分鐘了解逆向思維》探究問題:探究問題:結合視頻內容分析什么是逆向思維?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2.逆向思維的內涵如果把原有的思路叫作正向思維,那么一切與原有的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維。在科學研究和技術發明中,逆向思維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稱為反向法。作為創新思維的一種方法,逆向思維是人們從過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構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結構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實現創新的目的。2.發散思維的技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風格,也有不同的思維發散方法與訣竅。有人總結、發明了一些強制思維發散的技法,如檢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頭腦風暴法等。探究活動三:閱讀材料《老板和員工》對于老板,還是員工個人而言,追求發展都是彼此共同的目標。作為老板,希望員工早來晚走,努力拼命工作,以獲得企業快速發展。作為員工,希望老板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學習鍛煉機會,以獲得自己職業和技能提升。老板的目標與員工的目標是錯位的,或者說是矛盾的,對立的。老板,作為企業的所有者,他的最終目的其實想以最低的員工成本獲取最高的商業收益。探究問題:在企業這個系統中,作為老板和員工,究竟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夠使彼此的目的都能達到呢?或者說能夠將兩個互為沖突的關系,變為互為促進的關系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3.逆向思維的主要方法(1)對事物結構順序的已有認識進行反向思考對事物結構順序的已有認識進行反向思考,可以發現事物未被我們認識的新功用。探究活動四:閱讀材《流水線生產》以前的工廠效率低下,人圍著機器和零件轉,每個工人累得半死效率還不高。后來有人改善了工序,讓人不動零件動,這樣逐漸就發展出流水線的概念了。效率大大提高探究問題:流水線的概念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2)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存在狀態的認識作轉換性思考轉換認識的視角,對事物存在狀態,如動與靜、冷與熱、甜與咸、吸引與排斥、模糊與精細等的認識可能發生相互轉化。探究活動五:閱讀材料《洗衣機的脫水缸的轉軸為什么是軟的?》洗衣機的脫水缸,它的轉軸是軟的,用手輕輕一推,脫水缸就東倒西歪。可是脫水缸在高速旋轉時,卻非常平穩,脫水效果很好。當初設計時,為了解決脫水缸的顫抖和由此產生的噪聲問題,工程技術人員想了許多辦法,先加粗轉軸,無效,后加硬轉軸,仍然無效。最后,他們來了個逆向思維,棄硬就軟,用軟軸代替了硬軸,成功地解決了顫抖和噪聲兩大問題。探究問題:棄硬就軟,用軟軸代替了硬軸,成功地解決了顫抖和噪聲兩大問題,這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3)對已有的有關事物功能的認識作反向思考某種事物此時無用,彼時卻會有用;此地無用,彼地卻會有用;對此人無用,對他人卻會有用。轉換場合或對象來認識事物功用,其缺點可能變為優點。議題二:正逆怎樣互補?探究活動六:閱讀材料《三角形的車輪》1現行的車輪幾乎全是圓形的,有人卻想運用逆向思維想把車輪改成三角形,經過無數次實驗終究也沒能成功。探究問題:上述材料對你進行逆向思維帶來了什么啟發?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聚合思維法是人們應該掌握的有效方法2、聚合思維的方法與功能1.聚合思維的必要性為了揭示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把握事物的整體發展。探究活動七:觀看視頻《一分鐘了解聚合思維》探究問題:結合視頻內容分析什么是聚合思維?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逆向思維不能不顧客觀規律,盲目地“反向”應當合“理”1.逆向思維應當合“理”(1)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是客觀對象的內在矛盾在人們思維中的反映。(2)逆向思維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維反向。(3)如果不顧客觀規律,盲目地“反向”,不僅難以實現創新思維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慘重的代價。探究活動八:閱讀材料《到底應該不應該去南方?古代的魯國有個人,擅長做鞋子。但由于魯國做鞋子的人很多,做鞋盈利很少,于是準備到南方的越國去做生意。但他也有顧慮,因為那里的人習慣赤腳、不穿鞋,但又想到這恰恰說明在那里鞋子和帽子的市場潛力很大。他到了越國后,大力宣傳穿鞋和戴帽子的好處,贏得了當地人的認可,銷量驚人。探究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應如何發揮思維正逆互補的作用?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2.正逆互補,相得益彰(1)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維的“正”,即人們已有的對事物常規認識的成果,才能夠合理有效地進行逆向思維的“逆”,即對已有的常規認識作反向思考。(2)創新思維中的逆向思維,往往是在運用正向思維未能獲得滿意結果的情況下才采用的。探究活動八:南方鞋子的銷量一定會好嗎?古代的魯國這個擅長做鞋子的人。如果真的去了南方,南方鞋子的銷量一定會好嗎?假如越國人對鞋子確實沒有需要,那么他到南方做生意的危險還是很大的。探究問題:結合上述材料分析究竟哪種思維的效果好,是不是時時處處都要逆向思考,更有可能發現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產生創新性的成果。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3.正逆互補,攜手共進((1)逆向思維并非總比正向思維的效果好。究竟哪種思維的效果好,取決于具體情況,并不是時時處處都要逆向思考。(2)有意識地將兩個或多個對立面聯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補充,可以打破單方面性質的限制,避免思維的僵化和極端化,更有可能發現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產生創新性的成果。4.創新思維是有方向的,是以問題為導向的(1)目的:在創新思維過程中,人們運用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逆向思維與正向思維等多向的思維方法,目的在于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認識事物,以求獲得常規思路難以得到的新認識。(2)聯系:不同方向的思維方法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小試牛刀:牧民死時留下了多少頭牛?有位牧民死后留下一群牛。他在遺書中寫道:妻子,分給全部牛的半數再加半頭;長子,分給剩下的牛的半數再加半頭,所得的牛是妻子得牛數量的一半;次子,分給還剩下牛的半數再加半頭,所得的牛是長子數量的一半;長女,分給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數再加半頭,所得的牛是次子得牛數量的一半。結果,一頭牛也沒有殺,正好全部分完。這位牧民死時留下了多少頭牛?請用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分別試解一下。提示:那位農夫死時留下了15頭牛。正向思維的解法是:設牛的總數是x,則其妻得牛數為(0.5x+0.5)、長子得牛數為0.5(0.5x+0.5)、次子得牛數為0.5x[0.5x(0.5x+0.5)]、長女得牛數為0.5x0.5x[0.5x(0.5x+0.5)],可以得知x=15。逆向思維的解法是:根據題意,長女得到的是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數”再加“半頭”,結果一頭牛也沒有殺,那么,她必然得到的是一頭。據此可知,次子得牛數為1x2=2、長子得牛數為1x2x2=4、其妻得牛數為1x2x2x2=8,則1+2+4+8=15。本課小結: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2逆向思維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設計.doc 12.2逆向思維的含義和作用 課件.pptx 什么是逆向思維.mp4 逆向思維小故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