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9.4全民守法第三單元全面依法治國第九課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全民守法的內涵一《法治中國》第六集:全民守法一、全民守法的內涵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法國思想家盧梭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習近平2014年10月23日北京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一、全民守法的內涵1.內涵:所有社會成員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狀態。一、全民守法的內涵建設法治中國,必須推動全民守法,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2.重要性(為什么?原因?) 何某愛好彈鋼琴,退休后在家支起兩架鋼琴,除自己彈奏之外,還招了幾個學生,在晚上進行教學活動。此起彼伏的琴聲并沒有讓小區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反而成為影響鄰居休息的噪聲。在居委會、派出所多次協調未果的情況下,鄰居把何某告上了法庭。何某則認為自己是在合法行使權利。何某的行為是否侵犯了鄰居的權益?為什么?如果遇到類似情況,你會如何處理?何某在家彈鋼琴雖然屬于個人行使權利,但是由于其彈琴和教學活動在晚上進行,影響了小區其他鄰居的休息。我國物權法第十九條規定:“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棄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噪聲、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噪聲擾民是一種侵犯相鄰權的行為,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的權利。一、全民守法的內涵一、全民守法的內涵3.特征(要求)(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權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一、全民守法的內涵3.特征(要求)(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義務①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公民也負有相應的義務。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才能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一、全民守法的內涵3.特征(要求)(3)全民守法意味著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①當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應通過合法的手段,理性維權。②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解決爭議、化解矛盾,不應訴諸暴力或者其他違法手段。推進全民守法二為進一步提高群眾維護國家安全意識,構筑堅實的網絡安全防線,2021年4月15日,遂寧網安多措并舉,在全市范圍開展了以“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喜迎建黨100周年良好氛圍”為主題的國家安全日網絡安全教育和宣傳活動。此次宣傳活動圍繞“網上網下”兩個陣地組織實施,通過深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鄉鎮、大型休閑廣場、校園網吧等地向廣大人民群眾宣講了國家網絡安全觀,普及了《網絡安全法》以及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以預防和懲治網絡違法犯罪為切入點,宣傳了近年來公安機關打擊網絡犯罪、懲治網絡環境、加強網絡安全監管的工作成效。宣傳中,廣大人民群眾紛紛表示,通過公安機關廣泛宣傳讓他們更深入了解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知識,尤其是防范網絡詐騙相關知識和技能,為喜迎建黨100周年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結合材料分析,遂寧網安如何推動全民守法,獻禮建黨100周年?時政速遞1.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二、推進全民守法二、推進全民守法由信“訪”不信“法”到遇事找法,這一轉變說明了什么?2.要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二、推進全民守法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時政速遞二、推進全民守法3.要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國家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風俗,是指國家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處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體的行為應當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風俗,不得違反國家的公共秩序和社會的一般道德。嚴格執法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科學立法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邦國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二、推進全民守法在推進法治中國建沒的進程中,這四個方面密切聯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關系二、推進全民守法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必須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學立法是法治中國的前提,嚴格執法是法治中國的關鍵。公正司法是法治中國的最后防線,全民守法是法治中國的基礎。全民守法全民守法的內涵全民守法的標準全民守法的原因推進全民守法四者的關系課堂小結依法行使權力依法旅行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投身依法治國的實踐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課堂練習1.老趙在建筑工地工作時,由于腳手架松動,不慎跌落受傷,被送進醫院救治,花費了巨額的醫療費,出院后老趙找該工地包工頭要求賠償醫療費,結果被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為由拒絕了,老趙應該①到政府部門上訪,政府不給解決不罷休②收集相關證據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尋求司法途徑解決問題④聚集親友到包工頭家中圍堵索要醫療費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B解析:公民要采取合法手段理性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且我國實行訴訟與信訪分離的制度,涉法涉訴信訪應當由司法機關按照法律程序處理,①④做法均不妥。老趙可以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尋求司法途徑解決問題,②③做法正確。2.“法官,我知道錯了,以后不會再犯法了”,法庭上還未滿18歲的小山(化名)落下了懺悔的淚水。2019年9月,福建省明溪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未成年人危險駕駛罪案,被告人小山被判處拘役一個月,緩刑兩個月,并處罰金500元,材料表明①人民法院堅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②公民應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③黨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堅持依法執政④要進一步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增強全民學法尊法守法的意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解析:①錯誤,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政府依法行政。③說法正確,但題干當中沒有提到黨,與題無關。課堂練習3.乘客擋車門阻攔高鐵發車乘警不敢強制將其帶離,公安民警在正常執法執勤時遭遇暴力抗法,卻不敢執法……基層執法人員依法執法為何會變得縮手縮腳?怕被別人曝光過度解讀,怕逾越執法權限邊界,怕沒有規范指導而犯法的,造成了一線執法人員不敢管,有顧慮解決此類問題需要①增強全民法制觀念,形成遵法守法的氛圍②明確行政權力邊界,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③執法機關嚴格執法,以法治方式解決基層治理問題④政府為公民的求助和投訴提供法律援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解析:解決一線執法人員不敢管,有顧慮的問題,需要加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尊法守法的氛圍,需要執法機關嚴格執法,以法治方式解決基層問題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明確行政權力邊界,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與解決材料中的問題沒有關系,②不符合題意。政府為公民的求助和投訴提供法律援助與解決材料中的問題沒有關系,④不符合題目。課堂練習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于2019.9.17發布情況通報稱,針對最近網絡流行的短視頻所顯示的北京地鐵六號線,一男乘客強迫他人讓座,并辱罵讓座者的情況,公交警方立即開展工作。經對涉事人員證人進行詢問,查證,并調取監控視頻,現已查明情況。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在9月16日將在公共場合辱罵他人的男子馬某行政拘留,警方表示: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需要廣大市民共同維護,對于公然侮辱他人,擾亂公共交通秩序的行為,警方依法嚴懲。結合上述材料,請你從全面依法治國的角度談談應如何維護公共秩序,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①立法部門要科學立法,規范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制定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②執法部門嚴格執法,依法對危害公共秩序的行為進行懲罰,使相關責任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③公民要增強法治觀念,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乘客要自覺守法,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的相關規定。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4 全民守法.pptx 不信訪到信法轉變.mp4 全民守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