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八課法治中國建設8.3法治社會2021.6.31.什么是法治社會2.如何建設法治社會3.建設法治社會的意義課前預習全面依法治國01法治國家(目標)02法治政府(主體)03法治社會(基礎)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關系(法治的三位一體建設)三者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全面依法治國的三根支柱。議題一什么是法治社會1.法治社會的內涵法律得到全社會普遍公認和遵從法治社會社會治理依法開展公共生活和諧有序法治意識法律實施實施效果隨著城市養犬人群的增加,不文明養犬現象日益成為城市治理的一大難題,比如遛狗不拴繩造成惡犬傷人,養犬不辦證,沒有定期打疫苗,狗便不清理,影響周邊的環境等。課堂探究討論:1.請分別從養狗方、不養狗方、小孩、老人、物業公司管理人員、保潔員的角度,談談你對養犬的看法。2并就如何防止惡犬傷人事件的發生,實現社會的和諧,提出你的建議?遛狗要栓繩,傷人要擔責養狗的人要有法治意識,文明養狗1建立法律法規、社區文明養狗公約,規范養狗人的行為2若發生糾紛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發揮法治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3法治意識法律效果法律實施2.法治社會的具體表現全社會對法治普遍信仰,實施法治成為全社會的一致追求。法治意識憲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實施和普遍遵守,社會各個領域依法運行。法律實施社會糾紛依法得到解決,公平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實施效果只有全社會普遍具有了法治意識法律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才能達到公平正義的實施效果123(1)全社會對法治普遍信仰,實施法治成為全社會的一致追求。在法治社會中,人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全體公民、社會組織對于法律發自內心地認可和接受,普遍認可法律是社會生活中所有人應遵守的基本規范。信法第一,立良法。良法必須緊扣本國實際,否則立法就是無本之木。第二,正司法。公正是司法的靈魂,也是培育國人法律信仰的關鍵。有了良法,司法不公,法律信仰只能是紙上談兵。第三,嚴執法。嚴格執法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證,不僅事關政府的光輝形象,而且關乎民眾法律信仰的形成。第四,重守法。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普法教育,讓普通百姓在知法懂法的基礎上守法。全社會對法治普遍信仰的條件知識拓展(2)憲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實施和普遍遵守,社會各個領域依法運行。無論是在私人生活領域,還是在公共生活領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權利得以實現,義務得到履行,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守法(3)社會糾紛依法得到解決,公平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在糾紛發生后,人們普遍依據法律主張自己的權利,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有效處理糾紛、化解矛盾。用法區分和解、調解、仲裁、訴訟和解訴訟仲裁調解雙方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司法機構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就已經發生的爭議進行協商并達成協議,自行解決爭議的一種方式。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訴訟分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三種類型。在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中,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就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在人民法院、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有關組織主持下,自愿進行協商,通過教育疏導,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辦法。議題二怎樣建設法治社會,意義何在?建設法治社會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需要進行全方位、長期性的努力。3.如何建設法治社會一個人是不是真牛,不是他開著豪車,住著豪宅,而是當他權益被侵犯時也會淡然瀟灑的說一句:“有事找我律師談!”世界上最牛的一句話:“有事請找我的律師談”(1)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2134全社會共同參與建議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讓人人都有“有事請找我的律師談”的意識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盧梭思考:請不起律師怎么辦?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健全司法救助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3)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法律援助知識拓展思考:什么辦法才能減少官司呢?(2)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①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②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基層、在社區、在村莊,人民群眾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力量源泉,要推進村委會、居委會依照法律和章程自主管理村(居)民事務,使廣大基層群眾在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中增強法治意識和權利義務觀念。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4)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強化法律在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中的權威地位,引導和支持人們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行政裁決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律授權和法定程序,對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與合同無關的特定民事、經濟糾紛進行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裁決又稱為行政司法。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機關提出復查該具體行政行為的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被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一種法律制度。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知識拓展人民調解制度(群眾性、自治性、民間性)知識拓展4、建設法治社會的意義AB能更好地形成全社會學法、信法、用法的氛圍,增強社會共識,維護社會秩序;能夠更好地協調各方利益關系,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和諧。課堂小結5怎樣建?(4點)法治社會法治社會內涵建設法治社會意義含義表現(3點)謝謝觀看202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3 法治社會.pptx 人民調解.mp4 法律援助.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