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9.3公正司法2021.6.14課前預習1.理解公正司法的內涵2.推進公正司法的要求公正司法的內涵議題一因犯強奸罪,1995年12月孫小果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辦理保外就醫,保外就醫期間又多次犯罪。1998年判其死刑,緩期二年執行,2007年9月改判其有期徒刑二十年,2010年4月11日,孫小果經多次減刑后刑滿放。2018年7月21日晚,孫小果對王某濤等人進行毆打,致王某濤重傷二級,其他人不同程度受傷。案發后,對其立案偵査并最終判處死刑。孫小果案張玉環案2020年2001年1995年1993年南昌市張家村兩名兒童死亡,同村人張玉環被警方鎖定為嫌兇。南昌中院判處張玉環死刑,此案隨后又經歷重審,此過程中張玉環一直堅持上訴;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宣判后,張玉環不服,其本人始終堅決否認殺人,稱在刑訊逼供之下作出有罪供述。江西省高院再審張玉環案。檢方與辯護人也為張玉環進行無罪辯護,檢方認為張玉環的有罪供述存疑,原審認定的證據不能證明張玉環實施了犯罪行為。討論:24年,孫小果終于被繩之以法,被執行死刑;27年,張玉環終于等來了無罪釋放的最終判決。透過這兩起案例,說明在案件審理中存在哪些問題?張玉環案的不合理之處:1、有罪供述存在出入2、未做DNA鑒定3、物證存在瑕疵4、有證言未被采納5、無辯護律師6、是否存在刑訊逼供最終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依然被定罪孫小果的不合理之處:1、存在司法腐敗問題,司法機關領導濫用職權,違法干預司法活動,違背司法公正;2、審判和減刑過程多次暗箱操作;司法活動的過程不公平,程序不正當司法活動的結果不公平兩個案件的審理都沒有做到公正司法2、具體表現①要求:當事人訴訟地位平等,司法過程嚴格依據訴訟法進行。②意義:可以最大化實現結果公正,有效保護公民的程序權利,從而使得審判結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們的認可和尊重。程序公正①要求:法律適用準確、案件事實清楚,裁判結果合法合理②意義:只有結果公正,才能有效解決案件糾紛,懲罰違法者,救濟受害者。結果公正重要保障最終目的結果公正與程序公正共同構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1、含義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正義。具體就法院的審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審判過程做到平等和正當,也要求法院的審判結果體現公平和正義。司法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3、主體4.意義: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引領作用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保障作用定分止爭的終局性作用預測作用推進公正司法議題二如何避免冤假錯案的出現?5.措施要求:(1)必須確保審判權和檢察權依法獨立行使。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任何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都不得讓司法機關做違反法定職責、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機關都不得執行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違法干預司法活動的要求。審判權或稱為司法管轄權,是指法院或司法機構對訴訟進行聆訊和審判的權力審判權通常指法院依法審理和裁決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權力。是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區,不同法院的審判權是不同的,通常以區域和類別劃分檢察權是國家賦予檢察機關對國家的憲法、法制的統一、正確地執行進行監督的權力,是國家權力在社會生活中的體現檢察權是檢察機關對相對方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執行行政命令、決定的情況進行檢查、了解、監督和引導的權力拓展:區分審判權與檢察權(2)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到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公正、辦案程序公正。準確理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1)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是我國多年來正確適用法律的一項基本經驗,是審判機關適用法律必遵守的一個重要原則。(2)以事實為根據,是指公安、司法機關決定提起刑事訴訟、采取具體的訴訟措施以推進刑事訴訟的進程和最終定案處理時,必須以業已查明的案件客觀事實為基礎。而不允許把主觀想象、推測、懷疑作為處理案件的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以及在各個訴訟階段對案件做出最終的結論時,必須嚴格遵守程序法和組織法等,并根據實體法關于犯罪的構成要件、量刑標準、量刑原則等規定做出適當的處理。案例:2月28日上午,惠安法院院長吳泰雄擔任審判長,與兩名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通過遠程視頻庭審的方式,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鄭某杰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一案,并當庭進行了宣判。公訴人在檢察院視頻室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在看守所參與庭審,辯護人在辦公室為被告人進行辯護,各方均通過遠程視頻參與到庭審中。整個庭審過程嚴肅高效,緊湊有序,畫面流暢。庭審前,我院提前通過短信方式將庭審系統登陸碼發送給被告人家屬,被告人家屬在家中即可旁聽整場庭審活動,實現審判公開原則。這對推進公正司法有什么啟示?(3)必須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要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依法及時公開司法依據、程序,流程結果和生效法律文書,杜絕暗箱操作。(4)必須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強化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知情權、陳述權、辯護辯論權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2013-2018年,人民法院共審理各類國家賠償案件2.8萬余件,包括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等,有效保障受不法職權侵害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2015-2017年,全國法院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2萬件,共使用司法救助資金26.7億元,案均救助金額2.2萬余元。張玉環獲496萬國家賠償。司法救助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定,對于刑法條文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指刑事訴訟中,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指在刑事訴訟中,偵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得在刑事審判中被采納的規則。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從下面兩個案件不合理之處反思我應國如何有效推進司法的公正?(3)必須確保審判權和檢察權依法獨立行使;(4)要推進陽光司法體制,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杜絕暗箱操作,必須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張玉環案不合理之處∶1.忽視證人有效證據,口供是刑訊逼供的結果,屬于非法證據,最后在證據不足情況下依然定罪;2、二審沒有辯護律師;孫小果的不合理之處:1、存在司法腐敗問題,司法機關領導濫用職權,違法干預司法活動,違背司法公正;2、審判和減刑過程多次暗箱操作;(1)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2)要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公正司法內涵確保審判權和檢察權依法獨立行使司法的結果要公正表現司法的程序要公正措施要求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到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公正、辦案程序公正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正義加強人權司法保障意義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課堂小結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3 公正司法.pptx 法治中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