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任何科學都是由它的基本原理組成的,任何科學的基本原理都是這門學科賴以建立的最基礎的事實。邏輯學作為一門科學,同樣有他的基本原理,但不同的是,邏輯學的基本原理不僅僅和邏輯學有關,更和所有科學有關,可以說,邏輯學是建立所有科學的基石。因為他適用于人類的任何理性的因果推理。也就是說,邏輯學的基本原理是和人類理性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律是關于思維形式的基本規律,這些基本規律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對億萬次的思維進行主動概括、抽象和總結而得出的,是對認識客觀事物的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不是人為杜撰的。第一單元樹立科學思維觀念第二課把握邏輯要義第二框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海南陵水分校郭翠梅一、同一律:保持思維的確定性,前后一致1.堅持該規律的理由:任何正確的思維都有確定性,要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事實與規律,必須讓思維確定下來,該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2.公式:A是A3.含義: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4.邏輯錯誤:偷換概念、偷換論題5.應用時注意:①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②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和發展。它所反對的,只限于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概念或判斷。P10探究與分享:甲的“別人”:除打牌者之外的人,乙的“別人”:除打牌者和甲之外的人。乙偷換概念P10示例評析:顧客的“好茶”:品質優良的茶商家的“好茶”:沒有變質的茶葉商家偷換概念A是思想,既可以指代概念,也可以指代判斷同一思維過程某顧客與小吃店的服務員對話如下:顧客:你們這兒是怎么搞的?啤酒里有蒼蠅!服務員:啊,不要緊,我們這兒的蒼蠅不會喝很多酒。上述對話中的服務員的回答()①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②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③犯了“偷換論題”的錯誤④并沒有違反邏輯的基本規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甲:小紅是什么時候轉學到你們班的?乙:小紅剛剛來我們班不到兩個學期。這個回答的錯誤之處是()①自相矛盾②違背了矛盾律③違背了同一律④違背了同一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B二、矛盾律:保持思維的一致性,不能自相矛盾1.堅持該規律的理由:任何正確的思維都是無矛盾性的,要避免思維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2.公式:A不是非A3.含義: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4.邏輯錯誤:自相矛盾5.應用時注意:①區分自相矛盾和辯證矛盾:矛盾律的作用范圍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對同一對象從不同方面揭示它的不同屬性,不是矛盾律的作用范圍;同時,矛盾律也不否認以矛盾的方式進行修辭。(即:只排除思維過程中的邏輯矛盾,不排除客觀事物本身存在著的矛盾)②客觀事物本身是包含矛盾的。事物是發展變化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P11探究與分享:楚人為什么“弗能應”?P12探究與分享一:判斷一:觸碰千伏高壓電線是會死的判斷二:觸碰千伏高壓電線是不會死的自相矛盾P12探究與分享二:噪和鳴:外在環境;靜和幽:人的心理感受無限:人類、長時間;有限:個體、某階段圓沒有方的軍訓緊張:很累很難熬不知不覺過去:很輕松很容易度過同一思維過程A是思想,既可以指代概念,也可以指代判斷乙的兩個判斷互相矛盾、互相否定,兩個都不選,認為兩個都是假的,騎墻居中,違背了“排中律”。排中律:A與非A,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三、排中律:保持思維的明確性,不能模棱兩可、含糊不清1.堅持該規律的理由:任何正確的思維都有明確性。邏輯思維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也要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度。2.公式:A或者非A3.含義: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表示對A否定的論斷)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是反證法的邏輯基礎4.邏輯錯誤:兩不可5.應用時注意:排中律的作用只在于提出兩個矛盾的判斷必有一真,以供人們選擇,但它并沒有指明兩個判斷中哪一個是真的。判斷的真要靠實踐確定。P12探究與分享三:主持人這兩個判斷構成矛盾關系,對這兩個具有矛盾關系的一個判斷加以否定,就必須對另一個予以肯定,而主持人對這兩個判斷同時加以否定,違背了排中律,是“兩不可”P13示例評析:乙在使用判斷的過程中犯了“兩不可”的邏輯錯誤,違背了排中律。矛盾律:論斷“A”和“非A”必有一假公式:A不是非A排中律:論斷“A”和“非A”必有一真公式:A或者非AA是思想,既可以指代概念,也可以指代判斷同一思維過程矛盾律:不能同真排中律:不能同假矛盾律:必有一假排中律:必有一真矛盾律:思想一致性排中律:思想確定性矛盾律:A不是非A排中律:A或者非A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末編》中講了這樣一件事:A:B,我們當你是一個可靠的人,所以幾種關于革命的事情,都沒有瞞著你。B:豈有此理!怎么是告密!我說出來,是因為他們問了我呀。A:你不能推說不知道嗎?B:什么話!我一生沒有說過謊。我不是這種靠不住的人!這段對話中的誰違背了哪種邏輯規律,犯了什么邏輯錯誤?A所說的“可靠”,是指一個人立場堅定,決不會把革命隊伍內部的機密向敵人泄露。B故意地把它偷換為一個人“從來不說謊話’(包括“向敵人說實話”),以此為自己的背叛行為作辯護。B違背了同一律,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判斷A:今年過節不收禮判斷非A:收禮只收腦白金同一時間:過年同一方面:收禮同一對象:老人即:同一思維過程兩個判斷:A,非A互相矛盾,互相否定矛盾律的公式:A不是非A矛盾律的含義:A與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從前,有三個秀才一起進京趕考。三人決定共同去算一卦。算命先生搖頭晃腦、故弄玄虛一陣子,最后伸出一個指頭,什么也沒說。不管結果如何,三人都會說老先生的卦真準。算命先生故弄了什么玄虛?違反了哪些邏輯規律?若考中一個,就是“只有一人考中”若考中兩個,就是“只有一人沒考中“若考中三個,就是“一個也不剩”若三人都沒考中,“就是一個也沒考中”這四個判斷窮盡了所有可能,其中任意一對都是矛盾關系判斷,但算卦先生都可解釋為真。他不僅違反了排中律,同時也違反了同一律和矛盾律。某天,一輛小轎車被盜,公安機關經過半個月的偵察,現確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在審訊中,四人口供如下:甲:我不是罪犯。乙:丁是罪犯。丙:乙于五天前找人賣盜車。丁:盜車的不是我。結合上述內容回答29~30題。29.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真話,請問罪犯是( )A.甲B.乙C.丙D.丁30.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假話,則罪犯又是( )A.甲B.乙C.丙D.丁AB邏輯思維基本要求基本要求的含義邏輯規律規律公式邏輯錯誤舉例思維具有確定性思維中的思想必須有確定的含義,不允許任意混淆概念或者偷換論題,概念和判斷要保持前后一致同一律A是A偷換概念偷換論題①廣告:買一送一②電影院旁邊人說話打擾你看電影,你說別說了,我一句話也聽不見;他答這是私人談話你管不著也不該聽。思維具有一致性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于互相否定或者互相矛盾的兩個思想不能都加以肯定矛盾律A不是非A自相矛盾我的矛可以穿透所有盾,我的盾可以抵擋所有矛。同一思維過程的論斷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思維具有明確性思維中的思想必須明確清晰,不能含糊不清、模棱兩可。即對于兩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否定排中律A或者非A兩不可這種觀點既不屬于唯物主義,也不屬于唯心主義。同一思維過程的論斷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pptx 排中律.mp4 腦白金.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