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用“四個偉大成就”“四個莊嚴宣告”全面回顧了我們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第二框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課程標準】理解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議學任務】總議題: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子議題1: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是什么?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以及怎樣領導人民完成這場變革?子議題2: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嶄新的歷史課題是什么?為什么說是它是嶄新的?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領導人民探索這一課題?子議題3:在艱辛的探索中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遇到了哪些曲折?我們應如何看待?總議題: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子議題1: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是什么?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以及怎樣領導人民完成這場變革?1、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2、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領導人民完成這場變革?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物質豐富,共同富裕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過渡時期總路線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發展生產力改革生產關系(社會主義改造)實質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國營經濟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01私營工商業02農業03國際形勢04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3.中國共產黨怎樣領導人民完成這場變革?①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②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③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意義子議題3: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嶄新的歷史課題是什么?為什么說是它是嶄新的?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領導人民探索這一課題?1.新的歷史課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2.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照抄是很危險的,照抄別國經驗是要吃虧的,照抄是一定會上當的。(1)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2)黨的的八大對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重要理論貢獻最重要貢獻是對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子議題3:在艱辛的探索中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遇到了哪些曲折?我們應如何看待?翻天覆地的變化3.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工業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基礎設施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醫療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精神面貌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變科學技術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195819581966-1976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文化大革命”探索過程中的曲折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不論發生過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論出現過什么苦難和困難,中國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4.艱辛探索的重大意義一個結論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一個肯定雖然經歷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一個飛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1.以史為鑒,可以興黨國。在黨的歷次代表大會中,中共八大尤其值得我們回顧,這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舉行的首次代表大會。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成果對于黨的事業發展有長遠的重要意義。中共八大()①正確分析了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為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②指出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③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社會主義社會將不再有矛盾④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D2.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經歷了嚴重曲折,但仍然在曲折中向前發展,取得了重要的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扒笆虏煌?,后事之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探索為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探索積累了條件。習近平的話強調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探索()①為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基礎②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豐富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③經歷了嚴重曲折,對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探索來說沒有價值可言④為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探索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3探索.mp4 2.2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