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籬笆那邊作者 狄金森教者 甘肅榆中恩玲中學(730100) 白瑜厚教學目標一、知識教育目標1.了解狄金森的簡歷與創作。2.理解、領會作者所繪寫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含蘊。二、能力培養目標領悟《籬笆那邊》帶一點神秘色彩的詩意。三、德育滲透目標1.追求自由、美好、進步是人的天性,人生而為人,要奮發有為。2.愛好思考,珍愛生活中真摯的情懷。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狄金森的詩素以神秘著稱,評詩者一向聚訟紛紜,要想讓學生理解透她的詩旨,就有必要對“上帝”這一概念作些闡釋。所謂“上帝”,是西方文化中的概念,中國學生在理解這個概念上易犯簡單化的毛病,要從獨特的角度去誘導學生理解。再者,神秘主義的詩不能只允許一家之言,應讓學生在其智力基準上去理解,可以見仁見智,甚至學生完全否定其詩,也不必太在意。優秀的詩從來不靠強迫去打動人。教學過程一、導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詩歌可以有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今天我們要學的是美國女詩人狄金森的一首哲理詩名叫 《籬笆那邊》。哲理詩總會給讀者留下思索的空間,留下某種不確定性,正如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所說:“言是有限的,意是無限的。”二、作者:艾米莉 狄金森(1830—1886)美國女詩人。是美國19世紀詩壇的一顆巨星,世界抒情短詩的大師之一。她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知名人士。她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鄉度過的,生活圈子極其狹小。25歲始,棄絕社會交往,潛心以詩作抒發自己的內心世界。父親去世后,她更加深居簡出,幾乎與外界完全隔絕,終日閉門作詩寫信。她55歲去世時,留下近一千八百首詩歌。她的詩大都短小,以描寫自然、抒發個人情感為主,表達她對人生、愛情、藝術、死亡等方面的見解。詩中洋溢者一種奇光異彩,與惠特曼的詩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細膩柔美,清新別致,精細人微,寓深邃于淺表的意象,塑造出別具一格的意境。《籬笆那邊》就是代表作之一。三、范讀、朗讀,與文本對話,總體把握,理清思路 :【活動】1、四人一組商量說出詩的表面意思。【明確】一棵紅草莓在籬笆那邊向人招手,我想爬過去攀摘在手,又怕弄臟白圍裙,過去或不過去,真是矛盾。如上帝也是小孩子,它會不會爬過去呢?也許會吧!也許不會!【活動】2、 四人一組討論這首詩從表層意象看,寫了哪幾個層面?【明確】兩個。一是小孩子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顧忌,另一個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會爬過籬笆去摘草莓。四、研讀全詩,討論以下問題【問題】1、詩中的草莓指代什么。【提示】思考這一問題應從草莓的特點入手。草莓色澤鮮艷,圓潤可愛,在外形上給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們都喜愛的一種水果。【明確】草莓指代世間美好的事物。【問題】2、上帝又指代什么?【提示】思考這一問題應從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明確】上帝號令一切,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是權威的代表,又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或代表著種種清規戒律。【問題】3、如何理解“我”“想爬過”、“能爬過”卻又因為怕臟了圍裙挨上帝的罵而不愿爬過?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受。【明確】“想爬過”“能爬過”,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臟了圍裙挨罵則說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過程中有種種顧慮,擔心會遭受責備。歸根到底,這一切是“上帝”的行為約束、思想禁錮造成的。聯系實際示例:孩子本是純真無邪的,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這其中蘊藏著多少創造的萌芽啊。但我們現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許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規的行為,用很多清規戒律來束縛他們的思想,壓制他們的個性,從而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解說] 答案并不唯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討論,只要言之成理,即應加以肯定,不強求一致。【問題】4、詩人為什么說“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會爬過去“?【明確】孩子是純真無邪的,孩子對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向往與追求。“上帝”如果拋開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拋開了一切清規戒律,恢復其純真無邪的本性,他一定也會爬過去追求世間美好的事物。【問題】5、作者安排“上帝”這個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明確】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權威的代表,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是別人思想的禁錮者;其實“上帝”又何嘗不是被禁錮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決心拋開一切束縛,重新撿拾起純真,他也會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東西。五、鑒賞要點(1)獨特價值的重新發現狄金森的詩,在一戰前的相當長時間內,不被人重視,今天,她被公認為美國罕有的文學天才,聲望越來越高,成為與惠特曼、哈代、霍普金斯齊名的西方現代詩歌的先驅。她的詩不循章法,內容廣闊,意象奇特,韻律多變化,以其獨往獨來的姿態為美國詩壇樹立了新的里程碑。她努力挖掘人們內心深處的隱秘,她的詩是內心感受的外化,被稱為靈魂的風景畫家。(2)打破生命時間的順序面對籬笆和紅草莓,詩人觸發了無限的詩意,仿佛穿越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歷程,回到了她的童年的幸福時光,充滿了創造的發現和美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回憶,相信每個同學都有各自獨特的感受。(3)樸素凝練的語言狄金森的詩歌語言一掃鉛華,不事雕琢,有一種質樸清新的“粗糙美”。語句簡單,沒有多余的修飾成分和特意的渲染,卻勾勒了一個富于生活化的情景。(4)平凡而清新的意象狄金森被視為美國意象派詩歌的先驅者,她上承浪漫主義的余音,下開現代主義的先河。她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直接經驗,將生活的點滴瑣事引入詩歌,可以說無事不可以入詩。她又善于憑借自己敏感的感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將平凡意象表現得耐人尋味。如這首詩中的“草莓”“籬笆”“上帝” “孩子”等意象就有著豐富的內涵。“草莓”可以看做一個難以企及的愿望,一個魂牽夢繞的地方,一個心向往之的愛人,等等,它代表一種神秘的誘惑、甜蜜的沖動或瘋狂的夢想。“籬笆”可以看作邁向誘惑、沖動、夢想時的阻礙,它可以是傳統觀念的約束,是道德規則的禁錮,也可以是一個難以逾越的路障。“上帝”也許是傳統觀念、道德規則的維護者,也許只不過是個長大了的孩子,是已經告別天性的成年人。“孩子”可以理解為敢于任性而為、聽憑心靈召喚的人,是不墨守成規、不因循常理而敢作敢為的人。五、小 結:集哲學和文學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為一體,這是哲理詩的顯著特點。而哲理詩的真正價值不在于訓示式的說教,而在于悟性的啟迪,學習時應由詩的表層意象入手,展開聯想,逐層深入,最終觸及主旨,才能理解詩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另外,哲理詩總會給讀者留下思索的空間,留下某種不確定性,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用自己的理解來拓展詩歌的藝術空間。PAGE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2張PPT)狄金森(1830-1886),美國詩人,世界抒情短詩的大師之一。生于安賀斯特。從二十五歲開始棄絕社交足不出戶,在家務勞動之余埋頭作詩。她生前只有八首詩公開發表過,其余一萬八千首詩都是她死后三十年內由其親人整理并陸續出版。詩風獨特,以文字細膩、觀察敏銳、意象突出著稱。題材方面多半是人生、愛情、藝術、死亡。艾米莉·狄金森籬笆那邊狄金森籬笆那邊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過草莓,真甜!可是,臟了圍裙上帝一定要罵我哦,親愛的,我猜,如果他也是個孩子他也會爬過去,如果,他能爬過!主題分析籬笆那邊的草莓,觸發了詩人無限詩情。“草莓”是這首詩的詩眼所在。理解草莓這一意象的內涵與外延,就成了解讀這首詩的關鍵。從內容上看,詩中的“草莓”仿佛引領著詩人回到了童稚時光,回想起了爬過籬笆采摘草莓并為此而擔心家長責罵的往事。然而經歷了情感挫折與人生孤苦的女詩人此時言說的則不僅僅是對往事的回憶了。“草莓”似乎代表著某種誘惑,某種隱秘的期盼,而這種誘惑與期盼恰恰是不被上帝允許的,或者說是不被傳統的勢力所允許的。然而,這種誘惑確實太強烈了(“草莓,真甜!”)詩人無法抗拒。她多么希望上帝也是個孩子,可是上帝真會爬過去嗎?這其中的復雜的心理感受與人生期待才是詩人想要表現的主題!寫作思路這首詩只有短短兩節,卻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令人浮想聯翩。第一節寫一棵草莓在籬笆那邊,那么香甜誘人!“我”多么想爬過籬笆采得草莓呀!第2節寫“我”站在籬笆這邊左思右想,到底該不該過去呢?如果過去就會臟了圍裙,上帝也會罵我;可如果不過去,又不舍放棄那香甜的草莓。在這種矛盾心情的支配下,詩人不禁幻想上帝也是個孩子--像孩子一樣抵受不住誘惑,像孩子一樣為得到草莓不惜爬過籬笆,弄臟圍裙。而上帝真會是個孩子嗎?在這種表面化的解讀之后,我們或可對草莓有多樣的解讀,“草莓”即被賦予了象征意義。那么,“籬笆”、“圍裙、“上帝”等事物也就有了其各自的象征意義。順此思路賞析此詩,更可獲得一種獨特的心靈體驗。讀詩 回答問題1詩中寫到了那些意象 2這首詩寫了什么事件 籬笆 草莓 孩子圍裙 上帝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過臟了圍裙,上帝一定會罵我討論下列意象含義誘惑 夢想 愿望阻礙 束縛 路障傳統的維護者 長大的孩子聽憑心靈的召喚 敢作敢為的人草莓籬笆上帝孩子本詩的主旨是以童真的口吻來敘事,表達了詩人希望擺脫世俗的束縛、追求自由純真生活的感情我以為順應天性就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聽憑心靈的呼喚,與真我同行才是這個世界顛撲不破的真理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你心中的那顆“甜甜的草莓”,“可惡的籬笆”,“可畏的上帝”,或說說你對“草莓”“籬笆”“上帝”“孩子”的看法例子 今天是星期四,學習了這么多天好想休一下啊,放假就可以看電視、睡懶覺,真好。可是你們的愿望能達成么? 不能!因為今天不是禮拜天,校長、學校的規章制度都不允許你們離開學校。可是我想校長是學生的時候肯定也這么希望放假——草莓——不能企及的美好夢想規章制度——籬笆——阻礙夢想實現的障礙校長——上帝——舊的思想的維護者為什么要為“草莓”設置籬笆呢是人家的吧還沒有成熟?還有毒呢?古人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即使那個“草莓”真的有毒,如果我愿意,我也想先痛快,再痛苦,省得自己老是牽腸掛肚。我們總是對不容易得到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其實如果真的采到了那個“草莓”,我們也許會發現那根本不值得我們為此去爬“籬笆”呢。一道籬笆要阻隔嗎 砌堵墻吧干脆架上電網籬 笆只要有籬笆的地方就總有爬籬笆的行為人類要有理性。“籬笆”雖然不很堅固,但是它至少可以起到喚醒人類理性的作用。有時候,由于一時沖動而犯的錯誤會讓我們后悔莫及,在這種情況下,有一道籬笆擋一擋,就可以使我們獲得清醒的時間和機會。 “上帝”的兩點建議:1 堅決不做別人的上帝2堅決做自己的上帝籬笆那邊狄金森籬笆那邊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過草莓,真甜!可是,臟了圍裙上帝一定要罵我哦,親愛的,我猜,如果他也是個孩子他也會爬過去,如果,他能爬過!再 見謝 謝 大 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籬笆那邊(朗讀配畫).swf 《籬笆那邊》教案.doc 籬笆那邊.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