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華民國成立100周年——2012高考熱點【背景材料】100年前的今天,公歷1912年元月元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正式宣告成立,從此,中國開始了同3000年宗法專制統治決裂,走向民主共和的新時代。【理論分析】?本熱點涉及的相關知識點有:中華民國的建立、鞏固政權的措施及影響《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特點與評價三民主義的內容及影響近代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過程與一般規律中國近現代政治民主化進程2012年是中華民國成立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100周年。這些周年熱點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有可能成為2012年高考命題的重點對象,因此,我們要對其高度重視,具體可從以下二個方面復習備考:一是從近代化史觀角度分析中華民國成立的地位和影響;二是從全球史觀角度看中西方政治民主進程;一、中西方政治民主化歷程1.世界近現代史的政治民主化進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工業化決定政治民主化)時間 國家 政體 標志 成熟民主制度初步確立 1640-1688 英國 君主立憲制 權利法案 1832年議會改革;19世紀責任內閣制確立1773-1787 美國 總統制共和制 1787年憲法 1861年南北戰爭民主制度普遍確立 1789-1875 法國 議會制共和制 1875年憲法1861年 俄國 1861年改革1868年 日本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1888年大日本帝國憲法1871年 德意志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1871年憲法■資產階級維護民主,健全法制的努力。1.民主政治的基本定型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20年代)(壟斷階段,健全體制)2.民主政治的危機時期(20世紀初—20世紀30、40年代)(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高漲,法西斯主義的出現)3.二戰后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新發展與存在問題(1945年至今)(德日的民主化改革,社會福利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社會發展)存在問題:社會制度,階級矛盾,種族矛盾。2.世界進步潮流影響下的中國近現代民主政治進程:時間 事件 表現農民階級對民主政治的追求 1851-1863 太平天國運動 《資政新篇》主張以法治國、設新聞官、公眾選官地主階級對民主政治的嘗試 1901-1906 清末新政、預備立憲 廢除舊科舉 ( http: / / zh.wikipedia.org / wiki / %E7%A7%91%E8%88%89" \o "科舉 )制度、建立新式學堂以及派遣學生出國留學資產階級對民主政治的努力 1895年 維新變法(維新派) 主張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制,變法中準許官民上書言事,設立報館學會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設的內容1911年 辛亥革命(革命派) 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無產階級對民主政治的實踐 1949至今 新中國成立 頒布《1954年憲法》,確立三大制度;文革對民主制度的破壞;新時期完善民主制度四項措施3、阿拉伯之春——指自2010年12月份突尼斯 ( http: / / baike. / view / 19505.htm" \t "_blank )一些城鎮爆發動亂以來,阿拉伯世界 ( http: / / baike. / view / 34081.htm" \t "_blank )一些國家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推翻本國的專制政體的行動,西方媒體稱之為“和平抵抗運動”,并樂觀地把“一個新中東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t "_blank )即將誕生”預見為這個運動的前景,認為這個“阿拉伯之春”屬于諳熟互聯網、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區一樣享有基本民主權利的年輕一代。主要原因包括:國家以專政或以君主制的政府來進行統治、侵犯人權、貪污腐敗、經濟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生活貧困、以及人口結構因素,例如在人口內有大量受過教育但不滿足的青年人;領導人長期執政,高度集權、不思改革、不足夠透明的政治與經濟分配、青年被拒絕接受國家現狀;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加劇了阿拉伯國家的經濟困難,導致物價上漲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運動中,現代移動通訊技術和互聯網社交媒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綜合預測】(11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損害這些目的,人民就有權改變或廢除它。……——美國《獨立宣言》[材料二]第一條:“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條:“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br/>第六條: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條:“意見的發表只要不干擾法律所規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見,甚至信教的意見而遭到干涉?!?br/>第十七條:“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br/>——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材料三]第二條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第五條 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第六條 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項之自由權:第十六條 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第三十條 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請回答:⑴以上三則材料體現了資產階級的哪些基本思想?(4分)反映在政治上的共同要求是什么?(2分)⑵材料三與材料一、二相比,其突出的特點是什么?(2分)⑶以上三則文件對人類社會產生的積極影響有哪些?(3分)答案:⑴基本思想:①自由、平等、財產和安全是天賦的人權。(1分) ②最高權利屬于人民。(1分)③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1分)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分)要求:反對專制統治,實行民主政治(2分)⑵特點:三權分立(2分)⑶影響:①宣傳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1分)②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確立了法律規范。(1分)③推動了人類社會民主化的進程。(1分)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