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五四運動》教學設計課程標準3-1-3簡述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過程,說明五四運動為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教學目標1、熟悉五四運動的背景、過程和影響,記憶五四運動的口號、領導者、主力、結果及其意義。通過分析五四運動對中國社會變革產生的影響,認識民族精神對國家命運和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2、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學會歸納教材的方法,使學生能從圖片、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3、初步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激發學生學習五四青年“徹底地不妥協”的愛國精神,從而樹立為國家強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培養高尚人格。教學重難點重點: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難點:對五四精神的理解。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環節五四青年節導入課題活動環節歷史鏡頭一:圖片——中國政府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教師提問:中國政府為什么要慶祝大戰的勝利?當時的人們為什么如此興奮?歷史鏡頭二:圖片——巴黎和會會議現場教師提問: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提出哪些正當的要求?中國正當要求提出之后結果如何?為什么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你是如何理解顧維鈞所說的“如此之慘”與“如愿以償”的?小結:弱國無外交!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一、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1、一戰時,日本加緊侵略中國。2、北洋軍閥實行反動統治3、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4、新文化運動的開展5、俄國十月革命勝利6、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歷史鏡頭三:圖片——五四運動學生游行教師提問:圖片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二、五四運動的爆發。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完成五四運動概況的相關要素進行梳理。(時間、地點、參加人物、口號、性質)三、五四運動的經過。通過圖片結合課本,分析并掌握五四運動的兩個階段,比較歸納兩個階段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四、五四運動的結果。閱讀課本,歸納總結五四運動的結果。1、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2、罷免了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3、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五、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呈現材料:毛澤東對五四的評價。提問:毛澤東對“五四”運動的評價,反映出“五四”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意義是什么?引導學生得出:“五四”運動是一次聲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性質),是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始。點撥: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靶隆痹谀睦??呈現材料:胡適對五四運動的評價。提問:胡適對“五四”運動的評價,反映“五四”運動還有什么意義?引導學生得出: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五、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1)“五四”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此后,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2)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把馬克思主義傳播到工人中去,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結束環節五四青年節源于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3張PPT)人教版九年級上五四運動新知導入新知講解五四運動你知道“五四青年節”的來歷嗎?為什么要將5月4日定為青年節?新知講解中國政府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1)1917年8月,北洋政府宣布參加協約國一方,對德、奧宣戰;(2)中國派出華工奔赴歐洲戰場,擔負起軍事工程、戰地工程以及后方服務等繁重的戰勤任務,付出了數萬人的傷亡代價。中國政府為什么要慶祝大戰的勝利?當時的人們為什么會如此興奮?新知講解巴黎和會全體會議現場新知講解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提出哪些正當的要求?中國代表提出的廢棄各國在華勢力范圍、取消二十一條、收回在大戰中日本奪取的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等多項正當要求中國正當要求提出之后結果如何?被操縱會議的列強拒絕,它們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新知講解為什么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你是如何理解顧維鈞所說的“如此之慘”與“如愿以償”的?巴黎和會是一次列強的分贓大會,中國積貧積弱已久,弱國無外交,“公理戰勝不了強權”,因此遭到不平等的對待。新知講解1、一戰時,日本加緊侵略中國。民族矛盾加深2、北洋軍閥實行反動統治階級矛盾加深(根本原因)3、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4、新文化運動的開展5、俄國十月革命勝利6、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階級基礎思想基礎指明道路導火線新知講解在這張歷史圖片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新知講解“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廢除不平等條約”;“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青年學生1919年5月4日新知講解“五四”運動很快席卷全國二十多個省,它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商、學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此后,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特點分析(1)中心的轉移:從北京到上海(2)主力軍的變化:從學生變為工人階級(3)范圍擴大:席卷全國20多個省,成為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階段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時間中心主力軍斗爭方式結果1919年5月4日——6月初北京上海6月初——6月底青年學生工人階級罷課罷課、罷工、罷市學生被捕初步勝利新民主義主義革命的開始合作探究毛澤東說的“五四”,為“最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文化革命”,而且是屬于“無產階級世界革命一部分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毛澤東對“五四”運動的評價,反映出“五四”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意義是什么?“五四”運動是一次聲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性質),是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始。五四運動的意義合作探究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新表現在哪?新的領導階級——新的理論思想——新的奮斗目標——新的群眾力量——新工人階級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廣泛群眾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及同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合作探究胡適:“1919年所發生的‘五四運動’,它把一個文化運動轉變成了一個政治運動,所以稱之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或“啟蒙運動”。胡適對“五四”運動的評價,反映“五四”運動還有什么意義?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性質:一場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影響:(1)“五四”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此后,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2)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把馬克思主義傳播到工人中去,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特點: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課堂總結五四青年節源于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課堂練習《全球通史》中寫道:“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感情最強烈、最普遍的表露?!辈牧咸峒暗倪@場運動()A.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B.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D.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B板書設計五四運動背景:一戰結束,中國作為戰勝國提出正當要求卻被拒絕。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導火線)過程第一階段:5月4日,北京學生游行示威,火燒趙家樓曹汝霖家,遭到北洋政府的鎮壓第二階段: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支援學生反帝愛國斗爭結果1.釋放被捕的學生2.罷免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3.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性質: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意義: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作業布置有學者認為,五四后發起的學生運動,基本都受了這場運動的啟發,要求抗拒外侮、關心國事的精神是五四精神的延續,也是中國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精神的延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點是()A.國際主義B.科學創新C.民主法制D.愛國主義D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課第二框五四運動(教案).doc 第三課第二框五四運動(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