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川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精品習題(含答案)第四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精品習題(含答案)單項選擇題1、《辛丑條約》簽訂后,一本啟蒙讀物中這樣寫道:“這中國,哪一點我還有份;這朝廷,原是一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長官……”下列《辛丑條約》的條款中,最能體現“替洋人,做一個守土長官”觀點的是:(D)A.中國賠款白銀4.5億兩B.拆毀大沽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扎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C.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保護D.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2、近代中國被迫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標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是(D)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3、“在同一個理由(保護使館)下,中國被迫撤除了大沽炮臺以及從北京到海口之間的軍事據點,取而代之的是各國‘酌定數處留兵駐守’”。據材料信息,與這一現象出現有關的是(D)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4、清末一位小商販說:在北京東交民巷這地界,我們這些個賣瓜的、賣菜的不能隨便出入了,更不要說居住了,說什么皇上把這地界劃給了洋人。這一情景的出現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D)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5 、“西方人送來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禮物祝賀中國進入20世紀”。這份“禮物”是指(D)A.列強在華辦廠 B.“門戶開放”政策 C.列強在華興修鐵路 D.《辛丑條約》6、關于《辛丑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危害,表述不正確的是(A)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C.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D.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7、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下列內容與條約不相匹配的一項是( C)A.《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 B.《馬關條約》——割讓臺灣C.《北京條約》——設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D.《辛丑條約》——賠款白銀4.5億兩8、西方列強為直接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而發動的戰爭是(C)A.第二次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鴉片戰爭9、圖片承載著歷史。下列圖片反映了八國聯軍侵華史實的是(D)虎門銷煙 圓明園遺跡 日軍在旅順的暴行侵略者 坐在清朝皇帝的寶座上A B C D10、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一個中國人是工茂蔭(清朝戶部侍郎),他幣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A)①馬克思理論傳入中國,促使幣制改革 ②鴉片大量傾銷,導致白銀外流③鎮壓農民起義,軍費開支浩大 ④通商口岸日本開設工廠,政府收入銳減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1、《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共同內容有( B )A.割地 B.賠款 C.開放通商口岸 D.開設工廠12、對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時間,解讀最準確的是(B )A.中國近代遭受外來侵略的全過程B.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和瓦解的歷史D.中國近代化的進13、李大釗在《圓明園故址》中寫道:“圓明兩度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這里的“兩度劫”發生在( D )①鴉片戰爭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 ③中日甲午戰爭 ④八國聯軍侵華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14、對中華民族來說,伴隨著20世紀鐘聲而來的,不是和平的福音,而是侵略者的鐵蹄。此次清政府被被迫與侵略者簽訂了喪權辱國的(D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