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7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復習資料第一單元微小世界第一課放大鏡1.放大鏡的鏡片特點:透明,中央厚,邊緣薄。人們把放大鏡叫作凸透鏡,它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2.自制放大鏡的方法有:廣口瓶、玻璃杯、燒瓶、燒杯、塑料袋(盒)等裝上水,冰塊、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橫向放大,縱向不放大)。3.放大鏡正確使用方法有移動放大鏡或移動被觀察的物體。通過透鏡看到的面積或區(qū)域叫做透鏡的視野。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與凸度有關:凸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越少;凸度越小,放大倍數(shù)越少,視野越大。4.近視眼鏡不是凸透鏡,不能放大物體的圖像,老花鏡可以放大物體的圖像。第二課怎樣放的更大1.制作簡易顯微鏡的方法:上下移動調(diào)整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直到找到物體最清楚的圖像,用紙筒和膠帶把兩個透鏡固定下來,一個簡易的顯微鏡就做好了。2.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明顯提高了放大能力。這是因為一個凸透鏡把另外一個凸透鏡成的像進一步放大了。用透鏡組合而成的顯微鏡叫光學顯微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一兩千倍。3.顯微鏡各部分名稱及作用4.電子顯微鏡可以把圖像放大到200萬倍,電子顯微鏡可以觀察到細菌和病毒。第三課觀察身邊微小的物體1.蒼蠅落在豎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還能在上面爬行,這和它腳的構(gòu)造有關。2.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nèi)側(cè)。蝴蝶的翅膀上布滿彩色小鱗片,其實是扁平的細毛。觸角形狀:蝗蟲、蟋蟀——絲狀,蝴蝶——棒狀,蠶蛾——羽毛狀,螞蟻——膝狀,天?!逘睢?br/>3.科學家研究表明昆蟲頭上的觸角就是它們的“鼻子”,能分辨出各種氣味,比人的鼻子靈敏得多。4.蠅的眼睛有許多小眼睛組成,這樣復眼能看到周圍360°范圍的物體。5.受蝴蝶鱗片的啟發(fā),將人造衛(wèi)星的溫控系統(tǒng)制成了對溫度敏感的百葉窗樣式,隨著溫度變化可調(diào)節(jié)窗的開合。6.使用顯微鏡方法步驟概括起來是:(1)(安放);(2)在低倍鏡下(對光)(3)抬高鏡筒,(上片);(4)(調(diào)焦)看物鏡,降低鏡筒;看目鏡,慢慢抬升鏡筒直至能看清標本為止;(5)(觀察)。(安放----對光----上片-----調(diào)焦-----觀察)7.目鏡下看到物體圖像移動方向與實際移動方向是(相反)。倍數(shù)越高,觀察的視野就越(小)。8.使用顯微鏡觀察時,需要兩只眼睛都睜開,左眼觀察,右眼幫助記錄。第四課觀察洋蔥表皮細胞1.1663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復合顯微鏡觀察一塊軟木薄片的結(jié)構(gòu),發(fā)現(xiàn)它們看上去像一間間長方形的小房間,就把它命名為細胞。2.洋蔥表皮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質(zhì)、細胞核、細胞膜、液泡等組成3.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1)材料,燒杯、清水、滴管、鑷子、小刀、載玻片、蓋玻片、碘酒、培養(yǎng)皿、吸水紙。(2)制作切片標本的步驟,a.在洋蔥內(nèi)表皮上劃“﹟”;b.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上滴一滴清水;c.用鑷子把“﹟”中間的要被觀察的標本放到載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要折疊;d.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慢慢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在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e.需要染色的標本,可以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f.將做好的載片放到顯微鏡載物臺上。4.玻片標本必須薄而透明,才能利用顯微鏡觀察到它的精細結(jié)構(gòu)。第五課觀察更多的生物細胞1.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jié)構(gòu)單位。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除病毒外,絕大多數(shù)生物體是由細胞構(gòu)成的。我們的皮膚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細胞數(shù)量超過10萬個。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2.細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等生命活動都是通過細胞進行的。3.科學家簡·施旺發(fā)現(xiàn)血液紅細胞。4.大多數(shù)生物都是由多細胞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們只有一個細胞,稱為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變形蟲、細菌等。5.仔細觀察課本中的各種細胞的圖片,能夠區(qū)分。第六課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魚缸里的水,放在載玻片上,然后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觀察。魚缸的水變綠色就是微生物綠藻的緣故。2.可以用提前一周用干草培養(yǎng)微生物。3.如果這些微生物運動迅速,可以先在載破片上放少量脫脂棉纖維或用吸水紙吸走多余水分,控制微生物運動。4.荷蘭生物學家安東尼·范·列文虎克,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屬結(jié)構(gòu)的顯微鏡。他首次在自制的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5.木耳、蘑菇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6.在水中有多微生物,常見的有草履蟲、變形蟲、喇叭蟲、眼蟲、團藻等。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殖等。第七課微生物與健康1.微生物對我們生活的作用:①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我們可以生產(chǎn)酒、醋、酸奶、饅頭和面包等食品。②微生物能對土壤進行改良和凈化。③微生物能幫助我們處理垃圾和污水。2.空氣潮濕溫暖時,正是各種霉菌生長和繁殖的最佳時機,因此,保持干燥低溫可以防霉。3.觀察工具發(fā)展的流程圖:(記憶)肉?眼(0.1毫米):能看清昆蟲等較小的動物→放大鏡(25倍左右):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光學顯微鏡(一兩千倍左右):?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電子顯微鏡(200萬倍):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zhì)的原子、分子→掃描隧道顯微鏡(3億倍):納米技術(sh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