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五節泥石流泥石流發生前的舟曲縣泥石流發生后的舟曲縣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較平緩,我比你穩!我厲害吧!我比你陡多了!模擬實驗: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我是沙子!粒粒分明哦!我是粘土,我很堅強!模擬實驗: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我有頭發!我是禿頭!模擬實驗:泥石流形成的原因1、降水量少:在土質山谷模型的坡面灑水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降水量多:在坡面上加大灑水量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處發生的現象和圖3-48中C處相似嗎?土壤變濕,水流量小水流量變大,沖刷下來的泥沙多,并在谷底堆積模擬實驗: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條件相似4、比較實驗1、2,說明泥石流的形成與_________有關,__________越大,越容易形成泥石流.降水量降水量模擬實驗: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條件表層有大量松散的土和石塊當地氣象局:舟曲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續干旱,8月7日晚舟曲縣城東北部山區突降特大暴雨,持續降水40多分鐘,降水量達90多毫米山區地形暴雨或持續性降水猜想泥石流的發生還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一、泥石流形成的原因(自然條件)自然條件地形天氣山區(陡峻的地形)山坡或溝谷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暴雨或持續性降水汶川舟曲讀圖我國泥石流的分布人類活動是否影響泥石流災害的爆發?西藏云南四川甘肅秘魯哥倫比亞中國日本瑞士世界上泥石流比較嚴重的國家?讀圖1、在土質山谷模型的B處堆入一些沙子,再向坡面上灑較大的水流。觀察A處沉積的泥沙和前面活動有什么變化?2、有哪些人類活動可以起到類似“堆沙子”的效果?沉積的泥沙變多開礦、采石形成的礦渣、棄土;修建道路和其他建筑物時破壞的植被模擬實驗:人類活動對泥石流形成的影響3、在土質山谷模型的坡面上覆蓋草皮,再向坡面灑較大的水流。觀察在A處沉積的泥沙和沒有植被覆蓋相比有什么變化?沉積的泥沙變少二、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人為因素)改變地表形態人為因素破壞植被堆積松散土層是山區因為暴雨、冰雪融水引發的攜帶大量泥沙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定義逃生指南AC泥石流發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并迅速轉移到高處,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逃生。千萬不可在泥石流中橫渡。如何防御泥石流?①建立預測、預報及救災體系;②對于遭受泥石流嚴重威脅的居民、企業和重要工程設施等,及時搬遷和疏散;③植樹造林;④修建工程設施阻擋、調整和疏導泥石流;⑤受災時有效地搶險救災等措施都能減少泥石流的發生或降低危害程度。根據泥石流的形成條件,有哪些方法可以減少泥石流的發生和危害?知識回顧泥石流定義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泥石流的分布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的防御措施1、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下列有關地質災害的說法正確的是A泥石流發生時,不能在泥石流中橫渡,要向兩邊的山坡上方逃生B良好的植被可以減少地震、火山、泥石流的發生C青藏高原地震區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D人類活動不會誘發地震和泥石流2、植被的破壞容易引發泥石流,對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為不恰當的是( )A打草稿紙時充分利用紙張的正反面B就餐時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紙杯C旅行時愛護樹木、不踐踏草坪D將廢報紙送到回收站3、讀我國泥石流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陰影地區是我國泥石流多發地區,分析導致該地區泥石流多發的自然原因是___地形崎嶇、地勢險峻、地殼活躍等____________。(2)哪些人類活動可直接或間接地誘發泥石流?___毀林開荒、工程建設等____________。(3)減少泥石流的發生,減少危害的針對性措施有哪些?_____植樹造林、恢復和保護地表植被等___________________。(4)當泥石流發生時,我們逃生的路線是?往兩波往上爬。4、2006年2月17日上午,菲律賓中部萊特省突發特大泥石流,此次泥石流已造成1800多人死亡,3000多人失蹤,回答1-2題。(1)泥石流從成因分類屬于( )①地質災害 ②氣象災害③自然原因為主④人為原因為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有關這次泥石流災害成因的說法,錯誤的是( )A.連日的暴雨直接誘發了這次泥石流災害B.泥石流暴發前,當地曾有小地震發生,因此泥石流的暴發與地震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C.受災的山村四周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是導致這次特大泥石流的“人禍”D.秘魯附近海域水溫異常偏低所形成的厄爾尼諾現象是導致這次災難的重要因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上科學第3章第5節泥石流.pptx 大愛無疆《舟曲泥石流搶險》.flv_剪輯.wmv 甘肅舟曲泥石流 堰塞湖長3公里水深9米 100809 早新聞.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